第12课《做父母的好帮手》教案【北师大版2021】《心理健康》六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2课《做父母的好帮手》教案【北师大版2021】《心理健康》六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2课《做父母的好帮手》教学设计
课题 做父母的好帮手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心理健康 年级 六年级
学习目标 1.认识到做家务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意义,如能提升生活自理能力、增进亲子情感交流。2.掌握基本的家务劳动技能,像整理房间、打扫卫生、照顾家人,学会制定简单的家庭计划,规划家庭一天的事务安排。3.通过案例分析、情景讨论,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引导从不同角度思考如何解决生活中自理能力不足的问题。4.借助小组活动、角色扮演,锻炼学生的沟通交流与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在合作中共同完成家务任务与情景剧表演。5.激发对父母的感恩之情,体会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培养责任感和家庭意识,养成主动承担家务的良好习惯,形成积极的劳动观念和生活态度。
重点 1.理解做家务不仅能减轻父母负担,更是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扭转对家务劳动的错误认知,明白家务劳动在个人生活和家庭关系中的重要性。 2.指导学习并实践各类生活自理和家务劳动技能,如整理书包、洗衣做饭等,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熟练运用。
难点 1.将课堂上培养的感恩意识和劳动习惯转化为长期的实际行动,避免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形成持续的家庭劳动行为模式。 2.学会在不同家庭环境和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家庭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例如在父母工作繁忙或身体不适时,合理安排家庭事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欣赏:少年孔融帮父母分担家务故事 孔融自小就懂事,经常帮父母操持家务。每天清晨,他都会主动拿起扫帚清扫庭院,即便双手稚嫩,也认真地将落叶和尘土归拢,让院子干净整洁。农忙时节,孔融年纪虽小,却从不偷懒,跟着父母到田间,帮忙拔草,还贴心地为家人送去解渴的水。到了夜晚,在摇曳的烛光下,他陪着母亲缝补衣物,穿针引线,处处都体现出对家人的体贴。 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替父母分担家务,那大家做到了吗?你们又是如何成为父母的好帮手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做父母的好帮手》这堂课,探寻其中的答案 。 出示课题。 欣赏故事、思考 。 通过欣赏歌故事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教学主题。
讲授新课 (一)心情话吧1.阅读刘明的故事 。2.心灵悄悄话: (1) 刘明原本 “养尊处优” 的生活是如何形成的?(2)父亲生病住院后,刘明在生活中遇到了哪些问题?(3)刘明接连被老师批评,这对他有何警示?(4)为避免像刘明这样的情况发生,我们应该怎么做? 小结:(1)刘明原本 “养尊处优” 的生活,是父母过度包办造成的。父母出于对他的疼爱,什么事都不让他干,甚至帮他穿衣服、洗脸。而刘明自身也乐于接受家人全方位的服务,缺乏主动尝试与锻炼的意识。(2)父亲生病住院后,刘明在生活上极不适应。早上依靠闹钟起床后,穿衣、洗漱、吃早饭、背书包上学等日常小事,他都难以应对。不仅频繁迟到,还常忘带学习用品,有时连早饭都顾不上吃,一周内就被老师批评了两次。(3)这给刘明敲响了警钟,让他意识到自身缺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一直以来,他过度依赖家人,忽视了自理能力的培养,导致在面对生活变化时,无法独立应对,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 。(4)为避免出现类似情况,我们要主动培养自理能力,不能过度依赖父母。学习之余,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锻炼生活技能,逐步树立独立意识,减少对他人的依赖,为应对生活中的变化做好准备。(二)心灵港湾 1. 造成刘明生活自理能力欠缺的责任主体有哪些,他们分别存在什么问题? 造成刘明生活自理能力欠缺,父母和刘明自身都有责任。父母方面,过分包办刘明的生活,剥夺了他锻炼自理能力和获得独立的机会。刘明自身则过于懒惰,除了上学,不愿做自己该做的事,习惯被家人伺候。 2. 为什么说学习之余干家务对孩子成长有益? 学习之余干家务,既能锻炼孩子自理、自立的生活能力,又能回报父母的爱,减轻父母负担,提升自身责任意识。同时,这也是一种积极的休息方式,能让孩子收获美好品德和生活能力。 3. 从感恩父母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通过哪些具体行动成为父母的小帮手? 一是培养自理能力,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早晨自己起床洗漱、整理书包、独立完成作业、清洗自己的内衣袜子。二是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像收拾碗筷、扫地、擦玻璃,还可以尝试当一天家,让父母休息。三是少让父母操心,在学校遵守校规,在社会遵守法律和公德,在家里孝敬父母 。 4. 在当父母小帮手的过程中,“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包含哪些具体行为? 包含早晨自己起床、洗漱;自己整理书包;无需家长陪伴,独立完成作业;自己清洗内衣、袜子等,通过这些行动有条不紊地照顾好自己的生活起居。 三、活动在线活动一 自我报告你已经长大了,你认为自己能为家里做些什么事情?你都做到了吗?我能整理房间我能拖地板我能自己完成作业妈妈生病了,我能照顾她我能收拾清洗碗筷我现在为家里做了什么我还能为家里做什么整理自己的房间煮面条、煮鸡蛋拖地洗衣服收拾碗筷学会买菜、购物照顾生病的妈妈策划家庭野餐活动二 心理情景剧请根据下页描述的剧情编排情景剧,然后说说小强应该怎样做。小强被评为学习标兵,并被推荐参加市小学生夏令营,为期七天。小强得知消息后既高兴、又担心。小强的妈妈也为此担忧,孩子离开家后怎么生活呢?妈妈边犯愁边为他准备好了一切:七件T恤、七条短裤。“小强,每天换一件,换下来的衣服放在这个包里带回来给妈妈洗。”“这是毛巾,这是擦脚布,要分开放,拖鞋晚上洗了脚再穿。”“这是牛奶、蛋糕、肉干,如果饭菜不合胃口就别吃了,吃这些。”小强在旁边一一听着,听到最后,不耐烦地说:“妈妈,您帮我全部写在一个本子上,到时我对照着做吧!”小强开始了他的夏令营生活……《小强的夏令营之旅》情景剧脚本幕数场景台词第一幕:得知消息家中客厅,小强兴奋又担忧地拿着通知,妈妈满脸愁容走来小强:妈,我被推荐参加市小学生夏令营啦!七天时间呢。我又开心又有点担心。妈妈:宝贝,妈妈也担心你离开家后生活不能自理。第二幕:妈妈准备卧室里,妈妈边收拾行李边叮嘱,小强在一旁听着妈妈:这是七件 T 恤、七条短裤,每天换一件,换下来放这个包里带回来给妈妈洗。这是毛巾,这是擦脚布,要分开放,拖鞋晚上洗了脚再穿。这是牛奶、蛋糕、肉干,如果饭菜不合胃口就吃这些。小强:(不耐烦)妈妈,您帮我全部写在一个本子上,到时我对照着做吧!第三幕:夏令营生活开启夏令营宿舍,小强看着行李发呆,同屋小伙伴有序整理旁白:第二天,小强开启了夏令营生活。小伙伴 A:哇,你带这么多东西呀!我们得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呢。小强正确做法分析 1. 主动学习生活技能 在妈妈准备行李时,小强应主动学习整理衣物、规划日常用品的方法,询问妈妈如何清洗衣物、管理个人卫生,掌握基本生活技能,而不是依赖妈妈列出清单。 2. 调整沟通态度 小强不应表现出不耐烦,而是要理解妈妈的担忧,以平和、感恩的态度与妈妈沟通。他可以说:“妈妈,谢谢您为我操心,我会努力照顾好自己,您放心吧。” 通过良好的沟通,缓解妈妈的焦虑。 3. 积极适应集体生活 到夏令营后,小强要主动向小伙伴学习,观察他们如何安排生活,融入集体生活。主动参与集体活动,承担相应责任,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活动三 做一做爸爸妈妈平时既要上班还要照顾家,很辛苦。找一个周末,你快来帮他们分担一下吧。你来当一天家,让他们好好休息休息!当了一天家,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今天你有什么感受?一直以来,爸爸妈妈既要应对繁忙的工作,又要操持家里的大小事务,十分辛苦。于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决定当一天家,让他们能好好休息。 天刚蒙蒙亮,我就悄悄起床,蹑手蹑脚地走进厨房准备早餐。本想做简单的三明治,可煎鸡蛋时,锅里的油像调皮的小精灵,噼里啪啦地溅出来,吓得我连连后退。但一想到爸爸妈妈平时熟练的模样,我深吸一口气,壮着胆子继续操作。一番手忙脚乱后,早餐终于做好了。看着爸爸妈妈吃着我做的早餐,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我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 吃完早饭,我开始打扫卫生。我先拿起扫帚,把客厅的每个角落都扫了一遍,垃圾仿佛和我捉迷藏,藏在沙发、柜子下面,费了好大劲才清理干净。接着,我又用拖把拖地,原本光洁的地板,被我弄得湿漉漉的,差点摔了一跤。好不容易拖完地,我已经累得气喘吁吁。 到了午饭时间,我打算做一道番茄炒蛋。切番茄时,汁水溅得满脸都是;炒鸡蛋时,又差点把锅烧糊。不过,在我的努力下,饭菜还是端上了桌。尽管味道比不上爸爸妈妈做的,但爸爸妈妈吃得津津有味,还对我赞不绝口。 晚上,我累得瘫倒在沙发上。这一天当家的经历,让我深切体会到爸爸妈妈平日的辛苦。他们不仅要承担工作的压力,还要照顾我的生活,却从不抱怨。而我有时还因为一些小事发脾气,现在想想,真是不应该。 这一天的当家体验,虽然身体疲惫,但我的内心充满成就感。我对自己的表现还算满意,因为我勇敢地尝试,努力完成了各项任务。今后,我要多帮爸爸妈妈分担家务,用实际行动表达对他们的爱。 四、方法指南 做父母的好帮手要做到什么?首先,要认识到做家务对自己人生经验增长、生活能力提高以及与家人之间情感交流都有重要的意义,把自己对做家务的认识、想法告诉父母,获得他们的同意、支持。其次,自己的事情坚持自己做,并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比如扫地、擦桌子等。最后,一段时间后,要对自己做家务情况进行评价,看看自己有哪些收获,父母对我们还有些什么建议。作为父母的小帮手,我们在做家务活的时候,要认认真真地去做,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敷衍了事。同时,在帮父母做家务的时候,也一定要注意安全,不应该做那些对自身有危险性的家务活,比如擦没有护栏的高层玻璃,就是很危险的。五、拓展延伸 1. 为什么帮助父母做家务也是一种成长?做家务能培养责任感、独立性和动手能力,同时减轻父母负担,让家庭更温馨。2. 如果父母工作很忙,你可以通过哪些小事帮助他们?(列举3件)① 整理自己的房间,保持整洁;② 提前准备好第二天的学习用品;③ 帮忙洗菜、摆碗筷,减少父母的家务压力。3. 照顾弟弟妹妹时,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① 不让他们碰危险物品(如刀具、插座);② 玩耍时避免激烈动作,防止摔倒;③ 随时关注他们的需求(如喝水、上厕所)。4. 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既能完成作业又能帮父母做家务?① 制定每日计划表,分配好学习与家务时间;② 利用零碎时间(如饭后10分钟整理桌子);③ 和父母商量,选择适合自己年龄的家务。5. 如果父母生病了,你可以怎样照顾他们?① 轻声问候,递温水或药品;② 保持家里安静,避免吵闹;③ 帮忙煮粥或热饭,提醒父母按时休息。6. 做家务时如果不小心打碎碗碟,应该怎么处理?① 先确保自己安全,不要用手直接捡碎片;② 诚实地告诉父母,一起清理;③ 下次操作更小心,或请求父母示范正确方法。7. 为什么说“主动帮忙”比“被要求才做”更好?主动帮忙体现责任心和关爱,让父母感到欣慰,也能培养自己的主动性。 读一读议一议 实践活动 演一演做一做想一想知识拓展 通过阅读故事, 引导学生了解刘明自身缺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引导学生认识到做家务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意义,了解怎样才能成为父母的小帮手。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了解自己为家能做的事和还能做的事。 通过心理情景剧,引导学生了解缺乏的生活技能。 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分担家务。 引导学生了解做父母的好帮手要做到什么。通过拓展,引导学生如何真正成为父母的“小帮手”,激发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培养责任感和家庭意识,养成主动承担家务的良好习惯,形成积极的劳动观念和生活态度。
课堂练习 亲自分享学习了本课,你认为自己怎样才能与父母很好地进行沟通呢?请找个时间与爸爸妈妈讨论一下,把自己的看法和爸爸妈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分别写在下面。我的看法:爸爸妈妈的看法: 想一想,做一做 帮助学生及时巩固知识与技能。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学会剖析刘明和小强的案例,认识到过度依赖的危害,掌握自我管理与家务技能,懂得感恩父母。我们还和父母沟通,制定了家庭责任分担计划。相信未来,我们会践行所学,主动为家庭付出,减轻父母负担,营造有爱、有责任的家庭氛围,成为父母的贴心小帮手。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板书 做父母的好帮手感悟故事怎样才能成为父母的小帮手活动体验:学会在合作中共同完成家务任务做父母的好帮手要做到什么 知识拓展 观看板书 回顾已讲知识点,观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