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风雪蕴深意 探景得其妙——《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联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祝福》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统编教材必修下第六单元的两篇课文,都是极具社会批判性的经典小说。单元主题是“观察与批判”,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虽然对小说的基本知识点有一定的了解,但阅读鉴赏的方法有待提升,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尚不完善。这两篇小说涉及的时代背景比较久远,需要结合相关背景,引导学生理解作品含义,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感悟隐含在人物命运背后的社会批判性。【课时安排】一课时【设计说明】主要通过精读《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两篇小说,分析小说中对典型自然环境的描写,关注对人物命运产生重要影响的次要人物,梳理其与人物性格异化的关联,进而探究关联背后的社会根源,感悟作品深刻的社会批判性。【核心素养目标】1.赏读“风雪”析关联。通过分析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描写,体会与人物性格异化的关联。语言建构与运用2.剖析“真相”明主旨。剖析造成人物命运变化的社会根源,感悟作品传达出的社会批判性。思维发展与提升3.审美鉴赏与创造 环境描写的审美体悟 :聚焦“风雪”的意象功能,赏析两篇小说中自然环境与人物命运的交织美感 。 艺术手法的创造性迁移 :学习“草蛇灰线”伏笔技巧,尝试在写作中运用类似手法增强叙事张力 4.文化传承与理解 传统文化内涵挖掘 :解读两篇小说中的封建文化符号,理解其历史背景与文化价值 。 社会现实关联反思 :通过分析人物悲剧的根源,引导学生思考当代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与责任 。教学重难点:通过精读《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两篇小说,分析小说中对典型自然环境的描写,关注对人物命运产生重要影响的次要人物,梳理其与人物性格异化的关联,进而探究关联背后的社会根源,感悟作品深刻的社会批判性。【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课件展示:她像雪一样纯洁善良,却也是脆弱的,终究逃不过吃人的封建枷锁,她的挣扎与反抗无法逆转命运,雪花飞舞瑟瑟作响,在一连串生活的重压下,死在了漫天雪地里。雪一样的心情,雪一样的命运!(祥林嫂)不经历风雪,难见一个人真正的成长;不经历风雪,也难看清一个人真正的底色。有这么一个人,他的生命真切地直面“风雪”,在风雪中忍耐,在风雪中妥协,在风雪中被算计,终于在风雪中奋起反抗。(林冲)为什么两位作者都将故事设置在风雪之中?今天让我们走进这场风雪,一探究竟。二、学习任务一:品读自然“风雪”活动 1:请小组合作,找出《祝福》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对自然环境中的“风雪”进行描写的内容,体会其在文中的作用。示例:《祝福》①D2∶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渲染了鲁镇“祝福”前夕的忙乱,也烘托了“我”因祥林嫂三问魂灵之事烦乱不安的心绪,为“我明天决计要走”做铺垫。)②D32∶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到沉寂。(营造寂静的氛围,烘托祥林嫂凄凉死去的悲惨命运,衬托“我”深夜为祥林嫂之死无法言说的悲愤。)③D88∶“微雪点点的下来了。”(暗示下文柳妈的话将给祥林嫂带来巨大的影响,起到暗示情节走向的作用。)④D112∶远处的爆竹声连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雪的大而猛,寄托作者对亡灵最沉重的哀悼,借助了雪的猖狂讽刺了封建势力的暂时得意,强化了对封建礼教的批判力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①D7: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交代林冲活动背景,暗示冲突正在酝酿)②D8: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渲染了趋于紧张的气氛,暗示危险临近)③D9: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渲染了愈发紧张的气氛,为下文写大雪压塌草厅,林冲夜宿山神庙的情节作铺垫,暗示高潮的来临)④D8: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烘托环境)⑤D10: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烘托环境)⑥D8: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烘托环境)⑦D10:“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雪都抖了”,“上盖白布衫”“早有五分湿了”“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体现人物性格)总结:环境描写的作用1.渲染故事气氛。2.烘托人物心情。3.推动情节发展。4.暗示社会环境。5.深化作品主题。小结:通过对于自然“风雪”的品读,我们体会到自然环境描写发挥的主要作用是为人物的活动和故事的开展提供背景,并非造成人物性格“异化”的主要原因。那“异化”的真相究竟在哪里,祥林嫂与林冲面对的只有自然“风雪”吗?三、学习任务二:研读社会“风雪”社会“风雪”包括什么?(预设:生:人、社会背景)活动 1:小组讨论,《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人与祥林嫂、林冲的性格异化有何关联?人物 关联鲁四老爷 支持祥林嫂婆家的行为祥林嫂婆婆 为给小儿子娶妻,逼迫祥林嫂改嫁卫老婆子 做中人,将祥林嫂卖给鲁四老爷家祥林嫂大伯 不顾祥林嫂夫死子丧的悲苦遭遇,收屋赶人,使她无容身之地柳妈 为祥林嫂寻赎罪的办法,劝她捐门槛四婶 嫌弃祥林嫂“不洁”,不准她参加祭祀鲁镇人 祥林嫂的痛苦不仅没有得到他们的同情,反而成了他们的谈资与笑料我 当祥林嫂向我询问有关魂灵的问题时,我的回答使她绝望《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人物 关联高俅父子 玩弄权术,草菅人命陆谦 高俅的得力干将,林冲的昔日好友。陆谦一方面是矛盾的连接点,即勾连起高俅与林冲双方,由此引导故事走向并凝聚主题;另一方面又与林冲先友后敌,双重人物关系促成了林冲性格的充分展露,故而功能意义又非一般次要人物可比。管营、差拨等人 与陆谦都是佞臣高俅的狗腿子,数次陷害林冲。他们店内阴谋欲“结 果了”林冲(第一次逼迫)——发配草料场(第二次逼迫)——火烧草料场(第三次逼迫)——山神庙陈述阴谋(第四次逼迫),为杀害林冲,步步紧逼活动 2:这些人是造成祥林嫂之死、林冲之变的根本原因吗?鲁镇众人、陆谦几人与祥林嫂、林冲是否有个人私仇,为何如此对待他们?请仔细研读文本中对于社会背景的描写,分析背后折射出的悲剧根源。《祝福》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了,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阶级关系依旧,风俗习惯依旧,人们的思想意识依旧:暗示了祥林嫂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但不到一顿饭时候,她便回来,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高兴似的对四婶说,自己已经在土地庙捐了门槛了。冬至的祭祖时节,她做得更出力,看四婶装好祭品,和阿牛将桌子抬到堂屋中央,她便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直到四叔上香的时候,教她走开,她才走开。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而且很胆怯,不独怕暗夜,怕黑影,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不半年,头发也花白起来了,记性尤其坏,甚而至于常常忘却了去掏米。(从精神上将祥林嫂彻底击垮,使她走向死亡,鲁镇社会扼杀了祥林嫂的一切生机。)总结:表面上这些人都是凶手,他们合谋害死了祥林嫂。实质上是吃人的封建礼教害死了祥林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三人在庙檐下立地看火。数内一个道:“这条计好么?”一个应道:“端的亏管营、差拨两位用心!回到京师,禀过太尉,都保你二位做大官。这番张教头没得推故了!”一个道:“林冲今番直吃我们对付了!高衙内这病必然好了!”又一个道:“张教头那厮!三回五次托人情去说你的女婿没了,张教头越不肯应承,因此衙内病患看看重了。太尉特使俺两个央浼二位干这件事。不想而今完备了!”又一个道:“小人直爬入墙里去,四下草堆上点了十来个火把,待走那里去!”那一个道:“这早晚烧个八分过了。”又听得一个道:“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又一个道:“我们回城里去罢。”一个道:“再看一看,拾得他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也能会干事。”(腐败政治下官员的贪婪、腐朽、凶恶、残暴)总结:社会的黑暗,朝政的腐败,“官逼民反”,黑暗的政治生态将林冲逼上梁山。【课堂小结】时间跨越了数百年的作者们在漫天冰雪的描述中不谋而合:每一个个体命运的冲撞,从来都没有什么偶然,而是时代环境洪流中的一片必然坠落的雪花。吃人的封建礼教把祥林嫂逼到绝境,黑暗的政治生态把林冲逼上梁山。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作者透过他们的坎坷命运表达出对罪恶社会的深刻批判。【作业布置】鲁镇社会扼杀了祥林嫂的一切生机,使祥林嫂走向了死亡;高俅父子的陷害,平民百姓在权势面前的走投无路,将林冲逼上梁山。不同层面的环境描写可能对人物命运带来不同的影响。请分析《装在套子里的人》《促织》《变形记》中对于社会环境的描写,比较社会环境对人物命运影响的异同。结合自己的思考,写一则读书札记。【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