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章末检测试卷(二)(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关于下列各图所对应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水黾可以停在水面,是因为受到水的浮力作用B.图乙中玻璃容器中的小水银滴呈球形,是因为表面张力的缘故C.图丙中插入水中的塑料笔芯内水面下降,说明水浸润塑料笔芯D.图丁中拖拉机锄松土壤,是为了利用毛细现象将土壤里的水分引上来2.(2020·江苏卷)玻璃的出现和使用在人类生活里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一种非晶体。下列关于玻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没有固定的熔点B.天然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C.沿不同方向的导热性能不同D.分子在空间上周期性排列3.(2023·北京卷)夜间由于气温降低,汽车轮胎内的气体压强变低。与白天相比,夜间轮胎内的气体 ( )A.分子的平均动能更小B.单位体积内分子的个数更少C.所有分子的运动速率都更小D.分子对轮胎内壁单位面积的平均作用力更大4.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M→N状态变化过程的V-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此过程气体压强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气体在状态N时温度为500 KB.该气体在状态N时温度为600 KC.MN的反向延长线必过原点OD.MN的反向延长线一定不过原点O5.(2023·广州市高二期末)如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经历的两个状态变化的p-T图像,对应的p-V图像应是 ( )6.(2024·广东省开学考试)肺活量是指在标准大气压p0下,人尽力呼气时呼出气体的体积,是衡量心肺功能的重要指标。如图所示为某同学自行设计的肺活量测量装置,体积为V0的空腔(包括细管)通过细管与吹气口和外部玻璃管密封连接,玻璃管内装有密度为ρ的液体用来封闭气体。测量肺活量时,被测者尽力吸足空气,通过吹气口将肺部的空气尽力吹入空腔中,若此时玻璃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设为h,大气压强p0保持不变,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气体温度的变化,则人的肺活量为 ( )A.V0 B.V0C.V0 D.V07.用质量为m的光滑活塞将导热气缸内的理想气体与外界隔离开,气缸的质量为2m,若用细绳连接活塞,把该整体悬挂起来(如图甲所示),活塞距缸底的高度为H,若用细绳连接气缸缸底,也把该整体悬挂起来(如图乙所示),活塞距缸底的高度为h。设环境温度不变,大气压强为p,且=p,S为活塞的横截面积,g为重力加速度,则H与h之比为 ( )A.3∶4 B.3∶2 C.7∶4 D.5∶4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8.(2023·江门市高二月考)在某一容积可改变的容器中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有关气体的压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当气体分子热运动变剧烈且分子平均距离变小时,气体压强可能不变B.改变容器体积,当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变大时,气体压强可能变大C.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容器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D.当温度升高且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分子数不变时,气体压强一定变大9.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经历了如图所示的ab、bc、cd、da四个过程,其中bc的延长线通过坐标原点O,cd垂直于ab且与T轴平行,da与bc平行,则气体体积在 ( )A.ab过程中不断增加 B.bc过程中保持不变C.cd过程中不断增加 D.da过程中保持不变10.(2023·江门市高二月考改编)如图所示,一根竖直的弹簧支持着一倒立气缸的活塞,使气缸悬空而静止。设活塞与缸壁间无摩擦,可以在缸内自由移动,缸壁导热性良好使缸内理想气体的温度保持与外界大气温度相同,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若外界大气压增大,则弹簧将压缩一些B.若外界大气压减小,则气缸的上底面距地面的高度将增大C.若气温升高,则活塞距地面的高度将减小D.若气温升高,则气缸的上底面距地面的高度将增大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11.(8分)(2021·全国甲卷)如图,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历的两个不同过程,分别由体积—温度(V-t)图上的两条直线Ⅰ和Ⅱ表示,V1和V2分别为两直线与纵轴交点的纵坐标;t0是它们的延长线与横轴交点的横坐标,t0=-273.15 ℃;a为直线Ⅰ上的一点。由图可知,气体在状态a和b的压强之比= ;气体在状态b和c的压强之比= 。 12.(10分)某同学用DIS研究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实验中通过注射器示数读出气体体积V,用气压传感器记录气体压强p。(1)(2分)关于本实验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推拉活塞时,为了读数准确,动作要快B.推拉活塞时,为了稳定,手要握住注射器筒C.气压传感器与注射器之间的软管脱落后,应立即重新接上,继续实验并记录数据D.活塞和针筒之间的摩擦并不影响压强的测量(2)(2分)某同学在做实验时,按实验要求组装好实验装置,然后按实验要求推动活塞,使注射器内空气体积发生变化,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在图乙中作出V与的关系图像。序号 V/mL p/(×105 Pa) /(×10-5 Pa-1)1 18 1.038 0.9632 16 1.160 0.8623 14 1.311 0.7634 12 1.512 0.6625 10 1.784 0.5606 8 2.178 0.4597 6 2.793 0.358(3)(2分)本实验中,可以由V与的关系图像验证气体等温变化时p与V关系,其依据是V与成 (选填“正比”或“反比”)。 (4)(2分)由于在实验中未考虑软管中气体的体积,实验结果有一定的误差,此误差属于 (选填“系统误差”或“偶然误差”)。 (5)(2分)由图像可以求得软管中气体的体积为 mL(保留2位有效数字)。 13.(10分)(2024·安徽卷)某人驾驶汽车,从北京到哈尔滨,在哈尔滨发现汽车的某个轮胎内气体的压强有所下降(假设轮胎内气体的体积不变,且没有漏气,可视为理想气体)。于是在哈尔滨给该轮胎充入压强与大气压相同的空气,使其内部气体的压强恢复到出发时的压强(假设充气过程中,轮胎内气体的温度与环境相同,且保持不变)。已知该轮胎内气体的体积V0=30 L,从北京出发时,该轮胎气体的温度t1=-3 ℃,压强p1=2.7×105 Pa。哈尔滨的环境温度t2=-23 ℃,大气压强p0取1.0×105 Pa。求:(1)(5分)在哈尔滨时,充气前该轮胎气体压强的大小。(2)(5分)充进该轮胎的空气体积。14.(12分)(2023·潮州市高二期末)负压救护车,其主要装置为车上的负压隔离舱(即舱内气体压强低于外界的大气压强),如图所示,其内部空间对应的尺寸为2 500 mm×1 500 mm×2 000 mm(长、宽、高),这种负压舱既可以让外界气体流入,也可以将舱内气体过滤后排出。隔离舱初始时温度为27 ℃,压强为p0=1.0×105 Pa;运送到某地区后,外界温度变为12 ℃,大气压强变为p=0.855×105 Pa,已知负压舱导热良好且运输过程中与外界没有气体交换,容积保持不变。(1)(4分)求运送到该地区后负压舱内的压强;(2)(8分)若运送到该地区后需将负压舱内部分气体抽出,使压强与当地大气压强相同,求向外界排出的空气占原空气的百分比。15.(14分)(2023·全国乙卷)如图,竖直放置的封闭玻璃管由管径不同、长度均为20 cm的A、B两段细管组成,A管的内径是B管的2倍,B管在上方。管内空气被一段水银柱隔开。水银柱在两管中的长度均为10 cm。现将玻璃管倒置使A管在上方,平衡后,A管内的空气柱长度改变1 cm。求B管在上方时,玻璃管内两部分气体的压强。(气体温度保持不变,以cmHg为压强单位)答案精析1.B [水黾可以停在水面是因为水的表面张力的缘故,故A错误;水银的表面张力比较大,水银不浸润玻璃容器,这就导致了水银在接触到其他物体时,会尽可能地减少表面积,从而形成球状,故B正确;当一根内径很细的管垂直插入液体中,浸润液体在管里上升,而不浸润液体在管内下降,则水不浸润塑料笔芯,故C错误;拖拉机锄松土壤,是为了破坏毛细管,减小水分蒸发,故D错误。]2.A3.A [夜间气温低,分子的平均动能更小,但不是所有分子的运动速率都更小,故A正确,C错误;由于汽车轮胎内的气体压强变低,轮胎会略微被压瘪,则单位体积内分子的个数更多,分子对轮胎内壁单位面积的平均作用力更小,B、D错误。]4.C [由题意可知气体在M→N过程为等压变化,根据盖-吕萨克定律有=,代入题图中数据,解得TN=400 K,故A、B错误;气体发生等压变化,则有=c,可得V=c·T,可知V-T图像中MN的反向延长线必过原点,故C正确,D错误。]5.C [根据查理定律可知,当气体状态发生由A到B的变化时,气体的体积保持不变,压强变大,p-V图像为平行于p轴的直线,再根据玻意耳定律可知,当气体状态发生由B到C的变化时,气体的温度保持不变,p-V图像为双曲线的一支,故选项C正确。]6.C [设人的肺活量为V,将空腔中的气体和人肺部的气体一起研究,初状态p1=p0,V1=V0+V末状态p2,V2=V0,根据压强关系有p2=p0+ρgh。根据玻意耳定律有p1V1=p2V2,联立解得V=V0,故选C。]7.B [题图甲中,设封闭气体的压强为p1,对气缸分析,由平衡条件有pS=p1S+2mg解得:p1=p-=p气体的体积为:V1=HS题图乙中,设封闭气体的压强为p2,对活塞分析,由平衡条件有pS=p2S+mg解得:p2=p-=p气体的体积为:V2=hS由玻意耳定律有:p1V1=p2V2解得:===,故选B。]8.BCD [气体压强宏观上取决于气体的体积和温度,当分子热运动变剧烈,说明温度T升高,分子平均距离变小,气体体积V变小,则气体压强一定变大,故A错误;当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变大时,体积变大,若温度升高,则气体压强可能变大,B正确;密闭容器内的气体压强和重力无关,使该容器做自由落体运动,则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不变,故C正确;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分子数不变时,气体压强一定变大,故D正确。]9.AB [ab是等温线,由玻意耳定律可知,压强减小则体积增大,A正确;因为bc的延长线通过坐标原点O,所以bc是等容线,即气体体积在bc过程中保持不变,B正确;cd是等压线,由盖—吕萨克定律可知,温度降低则体积减小,C错误;如图所示,连接aO交cd于e,则ae是等容线,即Va=Ve,因为Vd10.BD [以气缸与活塞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系统受重力与弹簧弹力作用,若外界大气压增大或气温升高,系统所受重力不变,由平衡条件可知,弹簧弹力不变,弹簧的压缩量不变,所以活塞距地面的高度不变,A、C错误;选择气缸为研究对象,竖直方向上向下受重力和大气压力pS,向上受到缸内气体向上的支持力p1S,气缸受力平衡,有G+pS = p1S,若外界大气压p减小,p1一定减小,根据理想气体的等温变化,当压强减小时,体积一定增大,所以气缸的上底面距地面的高度将增大,B正确;若大气温度升高,气体温度T升高,外界大气压不变,气体压强p不变,由盖—吕萨克定律可知,气体体积增大,活塞不动,所以气缸向上运动,即气缸的上底面距地面的高度将增大,D正确。]11.1 解析 由体积-温度(V-t)图像可知,直线Ⅰ为等压线,则a、b两点压强相等,则有=1;t=0 ℃时,当气体体积为V1时,设其压强为p1,当气体体积为V2时,设其压强为p2,根据等温变化,由玻意耳定律有p1V1=p2V2由于直线Ⅰ和Ⅱ各为等压线,则有p1=pb,p2=pc联立解得==。12.(1)D (2)见解析图 (3)正比 (4)系统误差 (5)1.2解析 (1)推拉活塞时,动作要慢,使温度与环境温度保持一致,故A错误;推拉活塞时,手不能握住注射器,防止对其起加热作用,故B错误;气压传感器与注射器之间的软管脱落后,气体质量变化,需重新实验,故C错误;活塞和针筒之间的摩擦并不影响压强的测量,故D正确。(2)将表格中的数据在坐标轴中描出来,然后用直线连接起来,连线的时候,使尽可能多的点分布在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两侧,图像如图所示(3)当温度不变时,压强p与体积V的乘积是一个常数,则有pV=c,则V=c,可得V与成正比。(4) 由于在实验中未考虑软管中气体的体积,体积的读数值总是比实际值小,有一定的误差,此误差属于系统误差。(5)设软管中气体的体积为V0,由题图可知体积的读数值比实际值小V0,根据p(V+V0)=c,c为定值,有V=-V0,可得软管中气体的体积为图线的纵轴截距,由图像可得斜率为20,则V0=0.358×20 mL-6 mL≈1.2 mL。13.(1)2.5×105 Pa (2)6 L解析 (1)由查理定律可得=其中p1=2.7×105 Pa,T1=(273-3) K=270 K,T2=(273-23) K=250 K代入数据解得,在哈尔滨时,充气前该轮胎气体压强的大小为p2=2.5×105 Pa(2)由玻意耳定律p2V0+p0V=p1V0代入数据解得,充进该轮胎的空气体积为V=6 L。14.(1)0.95×105 Pa (2)10%解析 (1)对负压隔离舱内部气体,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初状态T0=300 K,p0=1.0×105 Pa,末状态T1=285 K,解得p1=0.95×105 Pa(2)到当地后对气体,初状态V0=2 500 mm×1 500 mm×2 000 mm=7.5 m3末状态p=0.855×105 Pa根据玻意耳定律得p1V0=pV在末状态排出气体的体积ΔV=V-V0体积占比η=×100%代入数据解得η≈10%15.pA=74.36 cmHg pB=54.36 cmHg解析 设B管在上方时上部分气体压强为pB,下部分气体压强为pA,此时有pA=pB+20 cmHg倒置后A管气体压强变小,即空气柱长度增加1 cm,A管中水银柱长度减小1 cm,又因为SA=4SB,可知B管中水银柱长度增加4 cm,空气柱长度减小4 cm;设此时两管的压强分别为pA'、pB',所以有pA'+23 cmHg=pB'倒置前后温度不变,根据玻意耳定律,对A管内空气柱有pASALA=pA'SALA'对B管内空气柱有pBSBLB=pB'SBLB'其中LA'=10 cm+1 cm=11 cmLB'=10 cm-4 cm=6 cm联立以上各式解得pA=74.36 cmHg,pB=54.36 cmHg。(共41张PPT)章末检测试卷(二)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下列各图所对应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123456789101112131415A.图甲中水黾可以停在水面,是因为受到水的浮力作用B.图乙中玻璃容器中的小水银滴呈球形,是因为表面张力的缘故C.图丙中插入水中的塑料笔芯内水面下降,说明水浸润塑料笔芯D.图丁中拖拉机锄松土壤,是为了利用毛细现象将土壤里的水分引上来√123456789101112131415水黾可以停在水面是因为水的表面张力的缘故,故A错误;水银的表面张力比较大,水银不浸润玻璃容器,这就导致了水银在接触到其他物体时,会尽可能地减少表面积,从而形成球状,故B正确;当一根内径很细的管垂直插入液体中,浸润液体在管里上升,而不浸润液体在管内下降,则水不浸润塑料笔芯,故C错误;拖拉机锄松土壤,是为了破坏毛细管,减小水分蒸发,故D错误。2.(2020·江苏卷)玻璃的出现和使用在人类生活里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一种非晶体。下列关于玻璃的说法正确的是A.没有固定的熔点B.天然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C.沿不同方向的导热性能不同D.分子在空间上周期性排列√1234567891011121314153.(2023·北京卷)夜间由于气温降低,汽车轮胎内的气体压强变低。与白天相比,夜间轮胎内的气体A.分子的平均动能更小B.单位体积内分子的个数更少C.所有分子的运动速率都更小D.分子对轮胎内壁单位面积的平均作用力更大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3夜间气温低,分子的平均动能更小,但不是所有分子的运动速率都更小,故A正确,C错误;由于汽车轮胎内的气体压强变低,轮胎会略微被压瘪,则单位体积内分子的个数更多,分子对轮胎内壁单位面积的平均作用力更小,B、D错误。14154.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M→N状态变化过程的V-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此过程气体压强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气体在状态N时温度为500 KB.该气体在状态N时温度为600 KC.MN的反向延长线必过原点OD.MN的反向延长线一定不过原点O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31415由题意可知气体在M→N过程为等压变化,根据盖-吕萨克定律有,代入题图中数据,解得TN=400 K,故A、B错误;气体发生等压变化,则有=c,可得V=c·T,可知V-T图像中MN的反向延长线必过原点,故C正确,D错误。5.(2023·广州市高二期末)如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经历的两个状态变化的p-T图像,对应的p-V图像应是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31415根据查理定律可知,当气体状态发生由A到B的变化时,气体的体积保持不变,压强变大,p-V图像为平行于p轴的直线,再根据玻意耳定律可知,当气体状态发生由B到C的变化时,气体的温度保持不变,p-V图像为双曲线的一支,故选项C正确。6.(2024·广东省开学考试)肺活量是指在标准大气压p0下,人尽力呼气时呼出气体的体积,是衡量心肺功能的重要指标。如图所示为某同学自行设计的肺活量测量装置,体积为V0的空腔(包括细管)通过细管与吹气口和外部玻璃管密封连接,玻璃管内装有密度为ρ的液体用来封闭气体。测量肺活量时,被测者尽力吸足空气,通过吹气口将肺部的空气尽力吹入空腔中,若此时玻璃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设为h,大气压强p0保持不变,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气体温度的变化,则人的肺活量为A.V0C.V0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31415设人的肺活量为V,将空腔中的气体和人肺部的气体一起研究,初状态p1=p0,V1=V0+V末状态p2,V2=V0,根据压强关系有p2=p0+ρgh。根据玻意耳定律有p1V1=p2V2,联立解得V=V0,故选C。7.用质量为m的光滑活塞将导热气缸内的理想气体与外界隔离开,气缸的质量为2m,若用细绳连接活塞,把该整体悬挂起来(如图甲所示),活塞距缸底的高度为H,若用细绳连接气缸缸底,也把该整体悬挂起来(如图乙所示),活塞距缸底的高度为h。设环境温度不变,大气压强为p,且p,S为活塞的横截面积,g为重力加速度,则H与h之比为A.3∶4 B.3∶2 C.7∶4 D.5∶4√123456789101112131415题图甲中,设封闭气体的压强为p1,对气缸分析,由平衡条件有pS=p1S+2mg解得:p1=p-p气体的体积为:V1=HS题图乙中,设封闭气体的压强为p2,对活塞分析,由平衡条件有pS=p2S+mg解得:p2=p-p123456789101112131415气体的体积为:V2=hS由玻意耳定律有:p1V1=p2V2解得:,故选B。123456789101112131415二、多项选择题8.(2023·江门市高二月考)在某一容积可改变的容器中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有关气体的压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当气体分子热运动变剧烈且分子平均距离变小时,气体压强可能不变B.改变容器体积,当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变大时,气体压强可能变大C.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容器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D.当温度升高且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分子数不变时,气体压强一定变大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气体压强宏观上取决于气体的体积和温度,当分子热运动变剧烈,说明温度T升高,分子平均距离变小,气体体积V变小,则气体压强一定变大,故A错误;当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变大时,体积变大,若温度升高,则气体压强可能变大,B正确;密闭容器内的气体压强和重力无关,使该容器做自由落体运动,则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不变,故C正确;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分子数不变时,气体压强一定变大,故D正确。1314159.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经历了如图所示的ab、bc、cd、da四个过程,其中bc的延长线通过坐标原点O,cd垂直于ab且与T轴平行,da与bc平行,则气体体积在A.ab过程中不断增加B.bc过程中保持不变C.cd过程中不断增加D.da过程中保持不变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ab是等温线,由玻意耳定律可知,压强减小则体积增大,A正确;因为bc的延长线通过坐标原点O,所以bc是等容线,即气体体积在bc过程中保持不变,B正确;131415cd是等压线,由盖—吕萨克定律可知,温度降低则体积减小,C错误;如图所示,连接aO交cd于e,则ae是等容线,即Va=Ve,因为Vd10.(2023·江门市高二月考改编)如图所示,一根竖直的弹簧支持着一倒立气缸的活塞,使气缸悬空而静止。设活塞与缸壁间无摩擦,可以在缸内自由移动,缸壁导热性良好使缸内理想气体的温度保持与外界大气温度相同,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若外界大气压增大,则弹簧将压缩一些B.若外界大气压减小,则气缸的上底面距地面的高度将增大C.若气温升高,则活塞距地面的高度将减小D.若气温升高,则气缸的上底面距地面的高度将增大123456789101112131415√√以气缸与活塞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系统受重力与弹簧弹力作用,若外界大气压增大或气温升高,系统所受重力不变,由平衡条件可知,弹簧弹力不变,弹簧的压缩量不变,所以活塞距地面的高度不变,A、C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选择气缸为研究对象,竖直方向上向下受重力和大气压力pS,向上受到缸内气体向上的支持力p1S,气缸受力平衡,有G+pS = p1S,若外界大气压p减小,p1一定减小,根据理想气体的等温变化,当压强减小时,体积一定增大,所以气缸的上底面距地面的高度将增大,B正确;若大气温度升高,气体温度T升高,外界大气压不变,气体压强p不变,由盖—吕萨克定律可知,气体体积增大,活塞不动,所以气缸向上运动,即气缸的上底面距地面的高度将增大,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三、非选择题11.(2021·全国甲卷)如图,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历的两个不同过程,分别由体积—温度(V-t)图上的两条直线Ⅰ和Ⅱ表示,V1和V2分别为两直线与纵轴交点的纵坐标;t0是它们的延长线与横轴交点的横坐标,t0=-273.15 ℃;a为直线Ⅰ上的一点。由图可知,气体在状态a和b的压强之比= 。 1234567891011121314151123456789101112131415由体积-温度(V-t)图像可知,直线Ⅰ为等压线,则a、b两点压强相等,则有=1;t=0 ℃时,当气体体积为V1时,设其压强为p1,当气体体积为V2时,设其压强为p2,根据等温变化,由玻意耳定律有p1V1=p2V2由于直线Ⅰ和Ⅱ各为等压线,则有p1=pb,p2=pc联立解得。12.某同学用DIS研究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实验中通过注射器示数读出气体体积V,用气压传感器记录气体压强p。(1)关于本实验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推拉活塞时,为了读数准确,动作要快B.推拉活塞时,为了稳定,手要握住注射器筒C.气压传感器与注射器之间的软管脱落后,应立即重新接上,继续实验并记录数据D.活塞和针筒之间的摩擦并不影响压强的测量123456789101112131415D123456789101112推拉活塞时,动作要慢,使温度与环境温度保持一致,故A错误;推拉活塞时,手不能握住注射器,防止对其起加热作用,故B错误;131415气压传感器与注射器之间的软管脱落后,气体质量变化,需重新实验,故C错误;活塞和针筒之间的摩擦并不影响压强的测量,故D正确。(2)某同学在做实验时,按实验要求组装好实验装置,然后按实验要求推动活塞,使注射器内空气体积发生变化,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在图乙中作出V与的关系图像。123456789101112131415序号 V/mL p/(×105 Pa) /(×10-5 Pa-1)1 18 1.038 0.9632 16 1.160 0.8623 14 1.311 0.7634 12 1.512 0.6625 10 1.784 0.5606 8 2.178 0.4597 6 2.793 0.358答案 见解析图123456789101112将表格中的数据在坐标轴中描出来,然后用直线连接起来,连线的时候,使尽可能多的点分布在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两侧,图像如图所示131415(3)本实验中,可以由V与成 (选填“正比”或“反比”)。 123456789101112131415正比当温度不变时,压强p与体积V的乘积是一个常数,则有pV=c,则V=c,可得V与成正比。(4)由于在实验中未考虑软管中气体的体积,实验结果有一定的误差,此误差属于__________(选填“系统误差”或“偶然误差”)。 123456789101112131415系统误差由于在实验中未考虑软管中气体的体积,体积的读数值总是比实际值小,有一定的误差,此误差属于系统误差。(5)由图像可以求得软管中气体的体积为_____mL(保留2位有效数字)。 1234567891011121314151.2设软管中气体的体积为V0,由题图可知体积的读数值比实际值小V0,根据p(V+V0)=c,c为定值,有V=-V0,可得软管中气体的体积为图线的纵轴截距,由图像可得斜率为20,则V0=0.358×20 mL-6 mL≈1.2 mL。13.(2024·安徽卷)某人驾驶汽车,从北京到哈尔滨,在哈尔滨发现汽车的某个轮胎内气体的压强有所下降(假设轮胎内气体的体积不变,且没有漏气,可视为理想气体)。于是在哈尔滨给该轮胎充入压强与大气压相同的空气,使其内部气体的压强恢复到出发时的压强(假设充气过程中,轮胎内气体的温度与环境相同,且保持不变)。已知该轮胎内气体的体积V0=30 L,从北京出发时,该轮胎气体的温度t1=-3 ℃,压强p1=2.7×105 Pa。哈尔滨的环境温度t2=-23 ℃,大气压强p0取1.0×105 Pa。求:(1)在哈尔滨时,充气前该轮胎气体压强的大小。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 2.5×105 Pa 123456789101112131415由查理定律可得其中p1=2.7×105 Pa,T1=(273-3) K=270 K,T2=(273-23) K=250 K代入数据解得,在哈尔滨时,充气前该轮胎气体压强的大小为p2=2.5×105 Pa(2)充进该轮胎的空气体积。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 由玻意耳定律p2V0+p0V=p1V0代入数据解得,充进该轮胎的空气体积为V=6 L。14.(2023·潮州市高二期末)负压救护车,其主要装置为车上的负压隔离舱(即舱内气体压强低于外界的大气压强),如图所示,其内部空间对应的尺寸为2 500 mm×1 500 mm×2 000 mm(长、宽、高),这种负压舱既可以让外界气体流入,也可以将舱内气体过滤后排出。隔离舱初始时温度为27 ℃,压强为p0=1.0×105 Pa;运送到某地区后,外界温度变为12 ℃,大气压强变为p=0.855×105 Pa,已知负压舱导热良好且运输过程中与外界没有气体交换,容积保持不变。(1)求运送到该地区后负压舱内的压强;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 0.95×105 Pa 123456789101112131415对负压隔离舱内部气体,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初状态T0=300 K,p0=1.0×105 Pa,末状态T1=285 K,解得p1=0.95×105 Pa(2)若运送到该地区后需将负压舱内部分气体抽出,使压强与当地大气压强相同,求向外界排出的空气占原空气的百分比。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 10%123456789101112131415到当地后对气体,初状态V0=2 500 mm×1 500 mm×2 000 mm=7.5 m3末状态p=0.855×105 Pa根据玻意耳定律得p1V0=pV在末状态排出气体的体积ΔV=V-V0体积占比η=×100%代入数据解得η≈10%15.(2023·全国乙卷)如图,竖直放置的封闭玻璃管由管径不同、长度均为20 cm的A、B两段细管组成,A管的内径是B管的2倍,B管在上方。管内空气被一段水银柱隔开。水银柱在两管中的长度均为10 cm。现将玻璃管倒置使A管在上方,平衡后,A管内的空气柱长度改变1 cm。求B管在上方时,玻璃管内两部分气体的压强。(气体温度保持不变,以cmHg为压强单位)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 pA=74.36 cmHg pB=54.36 cmHg123456789101112131415设B管在上方时上部分气体压强为pB,下部分气体压强为pA,此时有pA=pB+20 cmHg倒置后A管气体压强变小,即空气柱长度增加1 cm,A管中水银柱长度减小1 cm,又因为SA=4SB,可知B管中水银柱长度增加4 cm,空气柱长度减小4 cm;设此时两管的压强分别为pA'、pB',所以有pA'+23 cmHg=pB'123456789101112131415倒置前后温度不变,根据玻意耳定律,对A管内空气柱有pASALA=pA'SALA'对B管内空气柱有pBSBLB=pB'SBLB'其中LA'=10 cm+1 cm=11 cmLB'=10 cm-4 cm=6 cm联立以上各式解得pA=74.36 cmHg,pB=54.36 cmH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二章 章末检测试卷(二).docx 第二章 章末检测试卷(二).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