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一节 热力学第一定律(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粤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章 第一节 热力学第一定律(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粤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

资源简介

第一节 热力学第一定律
 [分值:60分]
1~7题每题4分,共28分
考点一 物体的内能
1.(2023·海南卷)下列关于分子力和分子势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分子间距离大于r0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
B.分子从无限远靠近到距离r0处过程中分子势能变大
C.分子势能在r0处最小
D.分子间距离在小于r0且减小时,分子势能在减小
2.(多选)两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的合力F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曲线与r轴交点的横坐标为r0。相距很远的两分子在分子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相互接近,若两分子相距无穷远时分子势能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r>r0阶段,F做正功,分子动能增加,势能减小
B.在rC.在r=r0时,分子势能最小,动能最大
D.在r=r0时,分子势能为零
3.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机械能可以为零,但内能永远不为零
B.温度相同、质量相同的物体具有相同的内能
C.温度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
D.0 ℃的冰的内能与等质量的0 ℃的水的内能相等
考点二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4.如图为某种椅子与其升降部分的结构示意图。M、N两筒间密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M可沿N的内壁上下滑动,设筒内气体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在M向下滑动的过程中 (  )
A.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
B.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减小
C.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增大
D.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小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温度升高,物体所含的热量就增多
B.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
C.热量和功的单位与内能的单位相同,所以热量和功都可以作为物体内能的量度
D.做功和热传递对于改变物体的内能来说是等效的
考点三 热力学第一定律
6.如图所示,封闭的气缸内部封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外力推动活塞P压缩气体,对缸内气体做功800 J,同时气体向外界放热200 J,则缸内气体的 (  )
A.温度升高,内能增加600 J
B.温度升高,内能减少200 J
C.温度降低,内能增加600 J
D.温度降低,内能减少200 J
7.(多选)(2024·惠州市高二模拟)为了减少污染,根据相关规定,加油站必须进行“油气回收”,操作如下:油枪从封闭油罐中吸取体积为V的汽油加到汽车油箱,同时抽取油枪周围体积为1.2V的油气(可视为理想气体),压入封闭油罐(压至体积为V)。假设油罐及加油枪导热良好且环境温度不变,则将油气压入油罐的过程中,油气 (  )
A.压强增大 B.对外做正功
C.向环境放热 D.从环境吸热
8~11题每题6分,共24分
8.(多选)(2023·广州市高二期末)将一只踩扁的乒乓球放到热水中,乒乓球会恢复原形,则在乒乓球恢复原形的过程中,球内气体 (  )
A.吸收的热量等于其增加的内能
B.分子平均动能变大
C.吸收的热量大于其增加的内能
D.对外做的功大于其吸收的热量
9.(2023·佛山市高二模拟)如图,小明把空的玻璃瓶开口向下缓慢压入恒温水中,瓶内空气无泄漏,在下降过程中 (  )
A.气体从外界吸热
B.单位面积单位时间气体分子撞击瓶壁次数增多
C.气体内能增大
D.气体对外做功
10.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沿x轴运动,甲、乙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Ep与甲、乙两分子间距离x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图中分子势能的最小值为-E0。若乙分子所具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为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乙分子在P点(x=x2)时,加速度最大,分子力最大
B.乙分子在P点(x=x2)时,分子动能最大,且其动能为E0
C.乙分子在Q点(x=x1)时,处于平衡状态,其分子力为零
D.乙分子在Q点(x=x1)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11.(2023·广州市高二期末)用隔板将一绝热气缸分成两部分,隔板左侧充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右侧与绝热活塞之间是真空的。现将隔板抽开,气体会自发扩散至整个气缸,待气体达到稳定状态后,缓慢推压活塞,将气体压缩回到原来的体积。整个过程不漏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气体被压缩过程中内能增大
B.气体自发扩散过程中内能减小
C.气体自发扩散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
D.气体被压缩过程中,温度升高,所有分子的速率都增大
12.(8分)如图,内壁光滑的气缸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气缸内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气体从状态A(活塞在A处)变为状态B(活塞在B处)时,气体吸收热量280 J,并对外做功120 J。
(1)(2分)气体的内能改变了多少?是增加还是减少?
(2)(6分)某人接着提了后一个问题,说:“若使气体从上一问的B状态再回到A状态,即回到原来A时的体积和温度,气体放出的热量是150 J,那么返回过程中气体对外做的功又是多少?”请你对后一个问题进行评价。
答案精析
1.C [分子间距离大于r0时,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分子从无限远靠近到距离r0处过程中,引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在r0处分子势能最小,分子间距离继续减小,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C正确。]
2.AC [r大于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相互靠近时F做正功,分子动能增加,势能减小,A正确; 当r小于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F做负功,分子动能减小,势能增加,B错误; 由以上分析可知,当r等于r0时,分子势能最小,动能最大,C正确;因为两分子相距无穷远处时分子势能为零,所以r等于r0时,分子势能为负值,D错误。]
3.A [机械能是宏观能量,可以为零,而物体内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且存在相互作用力,所以物体的内能永不为零,A正确;物体的内能与物质的量、温度和体积及物态有关,B、C、D错误。]
4.A [筒内气体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当M向下滑动时,筒内气体体积变小,外界对气体做功,使气体的内能增大,故选A。]
5.D [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故A错误;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不一定不变,例如0 ℃的冰变为0 ℃的水内能增加,B错误;功与热量都是能量转化的量度,热量和功都可以作为物体内能变化的量度,而不是内能的量度,C错误;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二者对于改变物体的内能来说是等效的,D正确。]
6.A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得,ΔU=800 J+(-200 J)=600 J,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内能大小只与温度有关,ΔU=600 J>0,故温度升高,选项A正确。]
7.AC [油气压入油罐的过程中,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由于油罐及加油枪导热良好且环境温度不变,则气体的内能不变,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油气向环境放热,C正确,B、D错误;气体压入油罐的过程中,体积减小,温度不变,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压强增大,A正确。]
8.BC [将踩扁的乒乓球放到热水中,球内气体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变大,内能增大,ΔU>0,球内气体体积增大,外界对气体做负功,W<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ΔQ+W,可知ΔQ>0,气体吸收热量,且有ΔQ>ΔU,|W|<ΔQ,故选B、C。]
9.B [下压过程中,气体压强变大,温度不变,则气体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不变,气体向外放热,选项A、C、D错误;气体压强变大,温度不变,则气体分子平均动能不变,气体体积减小,则气体的分子密集程度变大,则单位面积单位时间气体分子撞击瓶壁次数增多,选项B正确。]
10.B [由题图可知,乙分子在P点(x=x2)时,分子势能最小,则x2处为平衡位置,分子引力与分子斥力大小相等,合力为零,乙分子处于平衡状态,分子力和加速度均为零,故A错误;乙分子在P点(x=x2)时的分子势能最小,为-E0,由题知乙分子所具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为0,可知乙分子在P点的分子动能最大,为E0,故B正确;乙分子在Q点(x=x1)时,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距离,分子力表现为斥力,乙分子处于非平衡状态,故C、D错误。]
11.A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可知,在气缸绝热的情况下Q=0,缓慢推压活塞,气体被压缩的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W>0,因此可得ΔU>0,即缸内气体的内能增大,故A正确;由于隔板右侧为真空,当抽去隔板,气体自发扩散,并不对外做功,而气缸绝热,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W=0,Q=0,由此可知ΔU=0,即气体自发扩散过程中缸内气体内能不变,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内能不变则温度不变,气体分子平均动能不变,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不变,故B、C错误;气体被压缩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气缸绝热,气体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因此可知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但并不是所有分子的速率都增大,对于单个分子而言,其速率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故D错误。]
12.(1)160 J 增加 (2)10 J 见解析
解析 (1)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缸内封闭气体的内能变化量为
ΔU=Q+W=280 J+(-120) J=160 J
即内能增加了160 J。
(2)若气体从B状态又返回A状态,则气体的内能变化量为ΔU'=ΔU=-160 J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由B状态返回A状态的过程中有ΔU'=Q'+W'
则W'=ΔU'-Q'=(-160+150) J=-10 J
即气体从B状态返回A状态过程中,
对外做功为10 J。
后一个问题的题设条件有误,该过程不能发生,因为气体从B状态返回A状态,体积减小,显然应该是外界对气体做功才合理。第一节 热力学第一定律
[学习目标] 1.掌握内能的概念,知道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影响因素(重点)。2.知道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明确两种方式的区别。3.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并能运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重点)。
一、物体的内能
1.分子势能
(1)概念:由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分子间具有由它们的        决定的势能。
(2)两分子间的势能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所示(取无穷远处分子间势能为零)。
①当r>r0时,分子力表现为    ,若r增大,需克服引力做功,分子势能    。
②当r③当r=r0时,即分子间距离等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分子势能    。
2.分子动能:物体内部的分子由于做    而具有分子动能。
3.内能:物体中所有分子的    和        的总和,叫作物体的内能。
(1)宏观上,物体的内能由物体的物质的量、温度和体积共同决定,同时受物态变化的影响。
(2)微观上,物体的内能由物体所含的分子总数、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分子势能决定。
例1 (多选)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相同质量的两种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内能的增量一定相同
B.物体的内能改变时温度不一定改变
C.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所以0 ℃的物体内能为零
D.分子数和温度相同的物体不一定具有相同的内能
1.分子动能
(1)组成物体的每个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因此分子具有动能。由于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研究单个分子的动能没有意义。
(2)平均动能指物体内所有分子做热运动动能的平均值。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温度是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
2.比较物体内能的大小和判断内能改变的方法
(1)当物体质量m一定时(相同物质的摩尔质量M相等),物体所含分子数n就一定。
(2)当物体温度一定时,物体内部分子的平均动能就一定。
(3)当物体的体积不变时,物体内部分子间的相对位置就不变,分子势能也不变。
(4)当物体发生物态变化时,要吸收或放出热量,使物体的温度或体积发生改变,物体的内能也随之变化。
二、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在空气压缩引火仪底部放置少量的硝化棉,迅速压下筒中的活塞,可以观察到硝化棉燃烧的火苗。为什么筒底的硝化棉会被点燃呢?
1.做功与内能变化的关系
如果物体和外界不发生热传递,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    ,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    。
2.热传递与内能变化的关系
(1)热传递过程中物体    变化的量称为热量。
(2)在单纯热传递的过程中,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物体的内能    ,物体向外界放热,物体的内能    。
3.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的异同
(1)    和        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二者对于改变物体的内能来说是    的。
(2)做功的实质是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之间的    ,而热传递则是不同物体(或同一物体不同部分)之间内能的    。
例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热量和功是由过程决定的,而内能是由物体状态决定的
B.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大
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热量总是由内能大的物体传向内能小的物体
1.功与内能的区别
(1)功是过程量,内能是状态量。
(2)物体的内能大,并不意味着外界对它做功多。只有在绝热过程中,内能变化越大时,相应地做功才越多。
2.热量、温度与内能的区别
(1)热量是系统内能变化的量度,而温度是系统内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热传递的前提是两个系统之间要有温度差,传递的是热量而不是温度。
(2)内能是状态量,热量是过程量。热量只有在涉及能量的转移时才有意义。不能说物体具有多少热量,只能说某一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了多少热量。
(3)物体的内能大,并不意味着热传递多。只有在仅热传递过程中,内能变化越大时,相应的热传递才越多。
三、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1.内容:如果外界同时对物体做功和进行热传递,物体内能的增量ΔU等于物体吸收的    和外界对物体做的功W之和。
2.表达式:ΔU=    。
一定质量的气体,膨胀过程中是外界对气体做功还是气体对外界做功?如果膨胀时气体对外做的功是135 J,同时向外放热85 J,气体内能的变化量是多少?内能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1.ΔU的正负:当系统内能增加时,ΔU取   值,内能减少时,ΔU取    值。
2.W的正负:外界对系统做功时,W取   值;系统对外界做功时,W取    值。
3.Q的正负:外界对系统传递热量时,Q取    值;系统向外界传递热量时,Q取    值。
例3 (1)一定质量的气体,从外界吸收3.5×105 J的热量,同时气体对外界做功2.5×105 J,则气体的内能是增加还是减少?改变量是多少?
(2)一定质量的气体,外界对其做功1.6×105 J,内能增加了4.2×105 J,此过程中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
(1)根据符号法则写出各已知量(W、Q、ΔU)的正负;
(2)根据ΔU=W+Q列方程求出未知量;
(3)再根据未知量结果的正负来确定吸、放热情况、做功情况或内能变化情况。
例4 (多选)(2024·湛江市期末)航天服是保障航天员的生命活动和正常工作的个人密闭装备,可防护空间的真空、高低温、太阳辐射和微流星等环境因素对人体的危害。航天员穿着航天服,从地面到达太空时内部气体将急剧膨胀,若航天服内气体的温度不变,视为理想气体并将航天服视为封闭系统。则关于航天服内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体积增大,内能减小
B.压强减小,内能不变
C.对外界做功,吸收热量
D.压强减小,分子平均动能增大
1.判断气体内能变化:由于理想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大,忽略其分子势能,只考虑其分子动能,故温度升高,分子动能增大,内能增大;反之内能减小。
2.判断是否做功及做功正负的方法
一般情况下外界对气体做功与否,需看气体的体积是否变化。
(1)若气体体积增大,表明气体对外界做功,W<0。
(2)若气体体积减小,表明外界对气体做功,W>0。
3.判断吸热还是放热
气体在变化过程是吸热还是放热要结合内能变化和气体做功情况,由热力学第一定律ΔU=W+Q综合判断。
例5 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绝热气缸固定在水平面上,其右端由于有挡板,厚度不计的绝热活塞不能离开气缸,气缸内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距气缸右端的距离为0.2 m。现对封闭气体加热,活塞缓慢移动,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此时封闭气体的压强变为2×105 Pa。已知活塞的横截面积为0.04 m2,外部大气压强为1×105 Pa,加热过程中封闭气体吸收的热量为2 000 J,则封闭气体的内能变化量为 (  )
                 
A.400 J B.1 200 J
C.2 000 J D.2 800 J
等压变化过程,功用公式W=pΔV计算
等压变化过程中,气体压强不变,气体对活塞的压力F=pS,为恒力,由恒力做功的公式W=Fx可得W=pSx=pΔV,即气体做的功与气体的压强p和气体体积的变化量ΔV有关。
答案精析
一、
1.(1)相对位置 (2)①引力 增大 ②斥力 增大
③最小
2.热运动
3.动能 分子势能
例1 BD [相同质量的两种不同物质的物质的量可能不同,进而可知分子数可能不同,故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分子平均动能的变化量相同),其分子总动能的变化量不一定相同,且不知道分子势能如何变化,故其内能的增量可能不相同,选项A错误;物体内能改变时,可能是分子势能改变,因此温度不一定改变,选项B正确;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物体的内能不可能为零,选项C错误;物体的内能与分子数、温度和体积有关,分子数和温度相同,体积不同的物体,内能可能不同,选项D正确。]
二、
外界对筒内气体做功,使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硝化棉的燃点后引起硝化棉燃烧。
梳理与总结
1.增加 减少
2.(1)内能 (2)增加 减少 
3.(1)做功 热传递 等效 (2)转化 转移
例2 A [热量和功是过程量,内能是状态量,故A选项正确;引起物体内能的变化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式,单就一个方面不足以断定其内能的变化,故B选项错误;在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过程中,物体要不断地吸收热量,但物体的温度不变,这时内能的增加主要表现在内部分子势能的增加,故C选项错误;两物体之间热量的传递方向只与它们的温度有关,与它们内能的大小无关,故D选项错误。]
三、
1.热量Q 
2.Q+W
讨论与交流
膨胀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W=-135 J,气体向外放热:Q=-85 J,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W+Q,代入得:ΔU=-135 J+(-85) J=-220 J,所以气体内能减少了220 J。
提炼·总结
1.正 负
2.正 负
3.正 负
例3 (1)增加 1.0×105 J (2)吸热 2.6×105 J
解析 (1)由题意知,Q=3.5×105 J,
W=-2.5×105 J,则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有
ΔU=Q+W=1.0×105 J
ΔU为正值,说明气体的内能增加,
增加量为1.0×105 J。
(2)由题意知,ΔU=4.2×105 J,W=1.6×105 J,
则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有Q=ΔU-W=2.6×105 J
Q为正值,说明此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热,吸收的热量为2.6×105 J。
例4 BC [由于航天服内气体视为理想气体,温度决定内能,温度不变,内能不变,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故分子平均动能也不变。由于航天服内气体体积增大,气体对外界做功,温度不变,由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可知由于W<0,ΔU=0,则Q>0,所以航天服内气体将吸收热量,又由等温变化有p1V1=p2V2可知体积变大,则压强减小。综上所述,故B、C正确,A、D错误。]
例5 B [由题意可知,气体先等压变化,到活塞运动到挡板处再发生等容变化,等压变化过程气体对外做功,做功为W=-p0Sx=-1×105×0.04×0.2 J=-800 J,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封闭气体的内能变化量为ΔU=W+Q=(-800+2 000) J=1 200 J,故B正确。](共59张PPT)
DISANZHANG
第三章
第一节 热力学第一定律
1.掌握内能的概念,知道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影响因素(重点)。
2.知道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明确两种方式的区别。
3.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并能运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重点)。
学习目标
一、物体的内能
二、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课时对点练
内容索引
三、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物体的内能

1.分子势能
(1)概念:由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分子间具有由它们的__________
决定的势能。
(2)两分子间的势能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所示(取无
穷远处分子间势能为零)。
①当r>r0时,分子力表现为 ,若r增大,需克服引力
做功,分子势能 。
相对位置
引力
增大
②当r③当r=r0时,即分子间距离等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分子势能 。
斥力
增大
最小
2.分子动能:物体内部的分子由于做 而具有分子动能。
3.内能:物体中所有分子的 和 的总和,叫作物体的内能。
(1)宏观上,物体的内能由物体的物质的量、温度和体积共同决定,同时受物态变化的影响。
(2)微观上,物体的内能由物体所含的分子总数、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分子势能决定。
热运动
动能
分子势能
 (多选)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质量的两种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内能的增量一定相同
B.物体的内能改变时温度不一定改变
C.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所以0 ℃的物体内能为零
D.分子数和温度相同的物体不一定具有相同的内能
例1


相同质量的两种不同物质的物质的量可能不同,进而可知分子数可能不同,故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分子平均动能的变化量相同),其分子总动能的变化量不一定相同,且不知道分子势能如何变化,故其内能的增量可能不相同,选项A错误;
物体内能改变时,可能是分子势能改变,因此温度不一定改变,选项B正确;
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物体的内能不可能为零,选项C错误;
物体的内能与分子数、温度和体积有关,分子数和温度相同,体积不同的物体,内能可能不同,选项D正确。
总结提升
1.分子动能
(1)组成物体的每个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因此分子具有动能。由于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研究单个分子的动能没有意义。
(2)平均动能指物体内所有分子做热运动动能的平均值。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温度是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
2.比较物体内能的大小和判断内能改变的方法
(1)当物体质量m一定时(相同物质的摩尔质量M相等),物体所含分子数n就一定。
(2)当物体温度一定时,物体内部分子的平均动能就一定。
(3)当物体的体积不变时,物体内部分子间的相对位置就不变,分子势能也不变。
(4)当物体发生物态变化时,要吸收或放出热量,使物体的温度或体积发生改变,物体的内能也随之变化。
返回
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在空气压缩引火仪底部放置少量的硝化棉,迅速压下筒中的活塞,可以观察到硝化棉燃烧的火苗。为什么筒底的硝化棉会被点燃呢?
答案 外界对筒内气体做功,使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硝化棉的燃点后引起硝化棉燃烧。
1.做功与内能变化的关系
如果物体和外界不发生热传递,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 ,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 。
2.热传递与内能变化的关系
(1)热传递过程中物体 变化的量称为热量。
(2)在单纯热传递的过程中,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物体的内能 ,物体向外界放热,物体的内能 。
梳理与总结
增加
减少
内能
增加
减少
3.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的异同
(1) 和 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二者对于改变物体的内能来说是 的。
(2)做功的实质是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之间的 ,而热传递则是不同物体(或同一物体不同部分)之间内能的 。
做功
热传递
等效
转化
转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量和功是由过程决定的,而内能是由物体状态决定的
B.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大
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热量总是由内能大的物体传向内能小的物体
例2

热量和功是过程量,内能是状态量,故A选项正确;
引起物体内能的变化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式,单就一个方面不足以断定其内能的变化,故B选项错误;
在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过程中,物体要不断地吸收热量,但物体的温度不变,这时内能的增加主要表现在内部分子势能的增加,故C选项错误;
两物体之间热量的传递方向只与它们的温度有关,与它们内能的大小无关,故D选项错误。
总结提升
1.功与内能的区别
(1)功是过程量,内能是状态量。
(2)物体的内能大,并不意味着外界对它做功多。只有在绝热过程中,内能变化越大时,相应地做功才越多。
2.热量、温度与内能的区别
(1)热量是系统内能变化的量度,而温度是系统内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热传递的前提是两个系统之间要有温度差,传递的是热量而不是温度。
(2)内能是状态量,热量是过程量。热量只有在涉及能量的转移时才有意义。不能说物体具有多少热量,只能说某一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了多少热量。
(3)物体的内能大,并不意味着热传递多。只有在仅热传递过程中,内能变化越大时,相应的热传递才越多。
返回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1.内容:如果外界同时对物体做功和进行热传递,物体内能的增量ΔU等于物体吸收的 和外界对物体做的功W之和。
2.表达式:ΔU=________。
热量Q
Q+W
一定质量的气体,膨胀过程中是外界对气体做功还是气体对外界做功?如果膨胀时气体对外做的功是135 J,同时向外放热85 J,气体内能的变化量是多少?内能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讨论与交流
答案 膨胀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W=-135 J,气体向外放热:Q=-85 J,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W+Q,代入得:ΔU=-135 J+(-85) J=-220 J,所以气体内能减少了220 J。
1.ΔU的正负:当系统内能增加时,ΔU取_____值,内能减少时,ΔU取_____值。
2.W的正负:外界对系统做功时,W取_____值;系统对外界做功时,W取_____值。
3.Q的正负:外界对系统传递热量时,Q取_____值;系统向外界传递热量时,Q取____值。
提炼·总结






 (1)一定质量的气体,从外界吸收3.5×105 J的热量,同时气体对外界做功2.5×105 J,则气体的内能是增加还是减少?改变量是多少?
例3
答案 增加 1.0×105 J 
由题意知,Q=3.5×105 J,W=-2.5×105 J,则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有
ΔU=Q+W=1.0×105 J
ΔU为正值,说明气体的内能增加,
增加量为1.0×105 J。
(2)一定质量的气体,外界对其做功1.6×105 J,内能增加了4.2×105 J,此过程中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答案 吸热 2.6×105 J
由题意知,ΔU=4.2×105 J,W=1.6×105 J,
则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有
Q=ΔU-W=2.6×105 J
Q为正值,说明此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热,吸收的热量为2.6×105 J。
总结提升
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
(1)根据符号法则写出各已知量(W、Q、ΔU)的正负;
(2)根据ΔU=W+Q列方程求出未知量;
(3)再根据未知量结果的正负来确定吸、放热情况、做功情况或内能变化情况。
 (多选)(2024·湛江市期末)航天服是保障航天员的生命活动和正常工作的个人密闭装备,可防护空间的真空、高低温、太阳辐射和微流星等环境因素对人体的危害。航天员穿着航天服,从地面到达太空时内部气体将急剧膨胀,若航天服内气体的温度不变,视为理想气体并将航天服视为封闭系统。则关于航天服内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体积增大,内能减小
B.压强减小,内能不变
C.对外界做功,吸收热量
D.压强减小,分子平均动能增大
例4


由于航天服内气体视为理想气体,温度决定内能,温度不变,内能不变,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故分子平均动能也不变。由于航天服内气体体积增大,气体对外界做功,温度不变,由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可知由于W<0,ΔU=0,则Q>0,所以航天服内气体将吸收热量,又由等温变化有p1V1=p2V2可知体积变大,则压强减小。综上所述,故B、C正确,A、D错误。
总结提升
1.判断气体内能变化:由于理想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大,忽略其分子势能,只考虑其分子动能,故温度升高,分子动能增大,内能增大;反之内能减小。
2.判断是否做功及做功正负的方法
一般情况下外界对气体做功与否,需看气体的体积是否变化。
(1)若气体体积增大,表明气体对外界做功,W<0。
(2)若气体体积减小,表明外界对气体做功,W>0。
3.判断吸热还是放热
气体在变化过程是吸热还是放热要结合内能变化和气体做功情况,由热力学第一定律ΔU=W+Q综合判断。
 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绝热气缸固定在水平面上,其右端由于有挡板,厚度不计的绝热活塞不能离开气缸,气缸内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距气缸右端的距离为0.2 m。现对封闭气体加热,活塞缓慢移动,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此时封闭气体的压强变为2×105 Pa。已知活塞的横截面积为0.04 m2,外部大气压强为1×105 Pa,加热过程中封闭气体吸收的热量为2 000 J,则封闭气体的内能
变化量为
A.400 J B.1 200 J
C.2 000 J D.2 800 J
例5

由题意可知,气体先等压变化,到活塞运动到挡板处再发生等容变化,等压变化过程气体对外做功,做功为W=-p0Sx=-1×105×0.04
×0.2 J=-800 J,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封闭气体的内能变化量为ΔU=W+Q=(-800+2 000) J=1 200 J,故B正确。
总结提升
等压变化过程,功用公式W=pΔV计算
等压变化过程中,气体压强不变,气体对活塞的压力F=pS,为恒力,由恒力做功的公式W=Fx可得W=pSx=pΔV,即气体做的功与气体的压强p和气体体积的变化量ΔV有关。
返回
课时对点练

考点一 物体的内能
1.(2023·海南卷)下列关于分子力和分子势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间距离大于r0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
B.分子从无限远靠近到距离r0处过程中分子
势能变大
C.分子势能在r0处最小
D.分子间距离在小于r0且减小时,分子势能在减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基础对点练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分子间距离大于r0时,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分子从无限远靠近到距离r0处过程中,引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在r0处分子势能最小,分子间距离继续减小,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C正确。
2.(多选)两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的合力F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曲线与r轴交点的横坐标为r0。相距很远的两分子在分子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相互接近,若两分子相距无穷远时分子势能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r>r0阶段,F做正功,分子动能增加,势能减小
B.在rC.在r=r0时,分子势能最小,动能最大
D.在r=r0时,分子势能为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r大于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相互
靠近时F做正功,分子动能增加,势能减小,
A正确;
当r小于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F
做负功,分子动能减小,势能增加,B错误;
由以上分析可知,当r等于r0时,分子势能最小,动能最大,C正确;
因为两分子相距无穷远处时分子势能为零,所以r等于r0时,分子势能为负值,D错误。
11
12
3.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机械能可以为零,但内能永远不为零
B.温度相同、质量相同的物体具有相同的内能
C.温度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
D.0 ℃的冰的内能与等质量的0 ℃的水的内能相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机械能是宏观能量,可以为零,而物体内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且存在相互作用力,所以物体的内能永不为零,A正确;
物体的内能与物质的量、温度和体积及物态有关,B、C、D错误。
考点二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4.如图为某种椅子与其升降部分的结构示意图。M、N两筒间密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M可沿N的内壁上下滑动,设筒内气体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在M向下滑动的过程中
A.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
B.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减小
C.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增大
D.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筒内气体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当M向下滑动时,筒内气体体积变小,外界对气体做功,使气体的内能增大,故选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升高,物体所含的热量就增多
B.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
C.热量和功的单位与内能的单位相同,所以热量和功都可以作为物体内
能的量度
D.做功和热传递对于改变物体的内能来说是等效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故A错误;
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不一定不变,例如0 ℃的冰变为0 ℃的水内能增加,B错误;
功与热量都是能量转化的量度,热量和功都可以作为物体内能变化的量度,而不是内能的量度,C错误;
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二者对于改变物体的内能来说是等效的,D正确。
考点三 热力学第一定律
6.如图所示,封闭的气缸内部封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外力推动活塞P压缩气体,对缸内气体做功800 J,同时气体向外界放热200 J,则缸内气体的
A.温度升高,内能增加600 J
B.温度升高,内能减少200 J
C.温度降低,内能增加600 J
D.温度降低,内能减少200 J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得,ΔU=800 J+
(-200 J)=600 J,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内能大小只与温度有关,ΔU=600 J>0,故温度升高,选项A正确。
7.(多选)(2024·惠州市高二模拟)为了减少污染,根据相关规定,加油站必须进行“油气回收”,操作如下:油枪从封闭油罐中吸取体积为V的汽油加到汽车油箱,同时抽取油枪周围体积为1.2V的油气(可视为理想气体),压入封闭油罐(压至体积为V)。假设油罐及加油枪导热良好且环境温度不变,则将油气压入油罐的过程中,油气
A.压强增大 B.对外做正功
C.向环境放热 D.从环境吸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油气压入油罐的过程中,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由于油罐及加油枪导热良好且环境温度不变,则气体的内能不变,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油气向环境放热,C正确,B、D错误;
气体压入油罐的过程中,体积减小,温度不变,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压强增大,A正确。
8.(多选)(2023·广州市高二期末)将一只踩扁的乒乓球放到热水中,乒乓球会恢复原形,则在乒乓球恢复原形的过程中,球内气体
A.吸收的热量等于其增加的内能
B.分子平均动能变大
C.吸收的热量大于其增加的内能
D.对外做的功大于其吸收的热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能力综合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将踩扁的乒乓球放到热水中,球内气体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变大,内能增大,ΔU>0,球内气体体积增大,外界对气体做负功,W<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ΔQ+W,可知ΔQ>0,气体吸收热量,且有ΔQ>ΔU,|W|<ΔQ,故选B、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9.(2023·佛山市高二模拟)如图,小明把空的玻璃瓶开口向下缓慢压入恒温水中,瓶内空气无泄漏,在下降过程中
A.气体从外界吸热
B.单位面积单位时间气体分子撞击瓶壁次数增多
C.气体内能增大
D.气体对外做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压过程中,气体压强变大,温度不变,则气体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不变,气体向外放热,选项A、C、D错误;
气体压强变大,温度不变,则气体分子平均动能不变,气体体积减小,则气体的分子密集程度变大,则单位面积单位时间气体分子撞击瓶壁次数增多,选项B正确。
10.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沿x轴运动,甲、乙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Ep与甲、乙两分子间距离x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图中分子势能的最小值为-E0。若乙分子所具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为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分子在P点(x=x2)时,加速度最大,分子力最大
B.乙分子在P点(x=x2)时,分子动能最大,且其动能为E0
C.乙分子在Q点(x=x1)时,处于平衡状态,其分子力为零
D.乙分子在Q点(x=x1)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由题图可知,乙分子在P点(x=x2)时,分子势能
最小,则x2处为平衡位置,分子引力与分子斥力
大小相等,合力为零,乙分子处于平衡状态,分
子力和加速度均为零,故A错误;
乙分子在P点(x=x2)时的分子势能最小,为-E0,由题知乙分子所具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为0,可知乙分子在P点的分子动能最大,为E0,故B正确;
乙分子在Q点(x=x1)时,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距离,分子力表现为斥力,乙分子处于非平衡状态,故C、D错误。
11.(2023·广州市高二期末)用隔板将一绝热气缸分成两部分,隔板左侧充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右侧与绝热活塞之间是真空的。现将隔板抽开,气体会自发扩散至整个气缸,待气体达到稳定状态后,缓慢推压活塞,将气体压缩回到原来的体积。整个过程不漏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被压缩过程中内能增大
B.气体自发扩散过程中内能减小
C.气体自发扩散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
D.气体被压缩过程中,温度升高,所有分子的速率都增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可知,在气缸绝热
的情况下Q=0,缓慢推压活塞,气体被压缩的过
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W>0,因此可得ΔU>0,
即缸内气体的内能增大,故A正确;
由于隔板右侧为真空,当抽去隔板,气体自发扩散,并不对外做功,而气缸绝热,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W=0,Q=0,由此可知ΔU=0,即气体自发扩散过程中缸内气体内能不变,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内能不变则温度不变,气体分子平均动能不变,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不变,故B、C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体被压缩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气缸绝热,气体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因此可知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但并不是所有分子的速率都增大,对于单个分子而言,其速率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故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2.如图,内壁光滑的气缸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气缸内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气体从状态A(活塞在A处)变为状态B(活塞
在B处)时,气体吸收热量280 J,并对外做功120 J。
(1)气体的内能改变了多少?是增加还是减少?
尖子生选练
答案 160 J 增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缸内封闭气体的内能变化量为
ΔU=Q+W=280 J+(-120) J=160 J
即内能增加了160 J。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某人接着提了后一个问题,说:“若使气体从上一问的B状态再回到A状态,即回到原来A时的体积和温度,气体放出的热量是150 J,那么返回过程中气体对外做的功又是多少?”请你对后一个问题进行评价。
答案 10 J 见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若气体从B状态又返回A状态,则气体的内能变化量为ΔU'=ΔU=-160 J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由B状态返回A状态的过程中有ΔU'=Q'+W'
则W'=ΔU'-Q'=(-160+150) J=-10 J
即气体从B状态返回A状态过程中,对外做功为10 J。
后一个问题的题设条件有误,该过程不能发生,因为
气体从B状态返回A状态,体积减小,显然应该是外界
对气体做功才合理。
返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