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汾市2024-2025学年下学期初一3月份月考初二语文(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临汾市2024-2025学年下学期初一3月份月考初二语文(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素养形成第一次能力训练
初二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亲爱的同学,展卷安!让我们放平心态,开启语文之旅…
一、古典之美(共27分)
(-)
1.古诗文是中华民族之瑰宝,在美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下面是小宇同学制作
的古诗文佳句积累卡,请你帮他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补写在横线上。(10分)
桃花
“忽逢桃花林,①▲,中无杂树,②
灼灼

”,是渔人偶遇桃花源的醉人美景。
青树
“青树翠蔓,④▲,⑤▲”是柳宗元偶遇小石
郁郁
潭的怡人美景。
“⑥△一,悠悠我心”“青青子佩,⑦鑫”是恋
相思
人眼里的深深思念。
依依
“⑧▲,⑨▲,一日不见,0▲”是恋
人热烈真挚的告白。”
2.请赏读《式微》这首诗,请任选诗句、任选角度写出你的批注。(2分)
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我的批注:
初二语文第1页(共8页)(能力川练一)
(二)
班级开展“品古典意蕴”文言文探究活动。请完成第3~7题。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
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
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
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
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
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
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
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
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人道也。”
(《桃花源记》,陶渊明)
(《小石潭记》,柳宗元)
3.字里有乾坤。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2分)
(1)具答之
具:△
(2)日光下澈
澈:
4.句中有深意。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翻译: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翻译:▲,▲
5.世外桃源历来就是文人墨客的心灵避难所、精神栖息地。结合全文内容请你说说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呈现了一个什么样的美好家园,借以表达什么?(4分)
二十五日,游里湖,登放鹤亭,旋泊西冷桥。登岸步入西村,隔岸望
孤山后。朱阑傍水,翠幕垂窗,古楼覆屋,小艇系门。余乃悦其幽寂,呼
舟对渡,果佳境也。
(浦祊君《游明圣湖日记》)
6.请根据语境和你的积累,判断文中画线句中“乃”的意思是(▲)。(只
填序号)
(2分)
A.你,你的
B.于是,就
C.竟然
D.判断动词“是”
7.请根据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全文和浦祊君《游明圣湖日记》选文,选用合
适语句填空。
(4分)
“隔”,产生距离,引发好奇。柳宗元隔竹听声,小石谭水声“如鸣珮环”,
他“心乐之”,于是“①▲”,探看小潭全貌;浦祊君隔岸观景,孤山后景
色秀丽,色彩斑斓,他“悦其幽寂”,于是“②▲”,得以欣赏“佳境”。
初二语文第2页(共8页)(能力训练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