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年级语文学科零模试卷一、基础·运用(共11分)年级里开展“品鉴中国服饰文化”综合实践活动,你所在的班级参加了三个探究活动,请你完成每个活动下的任务。1.请在活动手册的封面用正楷字书写“华夏有衣,襟带天地”。(1分)活动一:搜集汉服资料班内进行小组活动,分别查阅不同历史时期的服饰特点。以下是一个小组展示资料的一部分。中国的服饰文化源远流长。传说中,汉服起源于轩辕黄帝时代,其渊源可以追朔到先秦时期,在周代便已经大致定型。汉服的基本特点就是“平中交右、宽豫合缨”,其中右衽是最为关健的特征,最基本的形式则是上衣下裳。汉代,汉服以深衣为主。那是一种宽大且以系带连接上下的衣裳,突出了一种厚重感,恰恰契合了汉代文化严肃端庄的特点。大户人家一般内外穿三件衣衫。外层衣领口刻意设计得较低,以露出里衣的领口。从里到外,可以看见三重衣的层层领口,纹饰图案精美绝伦,宽松考究。魏普南北朝时期,人们受到老庄及佛道思想影响,开始对自然洒脱的服装风格趋之若梵,宽衣博带成为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的流行服饰。这样的服装注重舒适与灵动,行走间,每一步都潇洒俊逸,有种仙风道骨之感。唐朝汉服最为独特,分为法服和常服。法服为传统的礼服、冠冕衣裳,是等级的象征。不同场合不同地位的人,会着不同的衣服出现。这一时期服饰的突出特点在于精巧实用。首先是服饰的领口发生了明显变化,唐代多流行圆领口的造型,显得精致小巧。因与前代区别较大,所以唐代汉服也被叫做唐服。在女子服饰方面,上衣设计短巧,往往专用小袖短襦,外加紧身长裙贴身,被带薄纱贴肩,整体造型灵秀仙气,同时又华丽炫彩,令人叹为观上,可算得上是汉服之中最为华美的典范了。2.小组成员在审稿时对文段中加点词语的字音、字形做出判断,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因为本义为“逆水而行”,所以“追朔”一词中有错别字。B“裳”是一个多音字,在文中的“上衣下裳”一词中,读作“shang”。C因为表达的是“切合、符合”的意思,所以“契合”一词中没有错别字。D.“冠”是一个多音字,在文中的“冠冕”一词中,读作“guān”。3.检查文段中使用的成语,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2分)A.源远流长B.精美绝伦C趋之若鹜D.叹为观止1活动二:参观国博展览同学们参观了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有一位同学写了一段参观笔记。我曾经在汉服图里读到过一段歌词:“穿过千年的青史明暗,我终于看懂你的灿烂。只是一袋衣裳,却有万种气象。”走在“古代服饰文化展”的展厅里,我就生出了这样的感觉。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服饰中,我最喜欢的是晋制汉服。因为它端庄大气而又不失率真洒脱,也是“魏晋风度”的代表。那时人们追求内在精神世界的丰盈,许多知识分子都有一种从心所欲、率直肆意的行为风格,所以在服装上也力求萧洒脱俗。看着展柜中陈列着的一件件款式飘逸、色彩淡雅的衣装,我的思绪仿佛飘到了那个名士迭出的时代。4.根据语境,在横线处补写一个节奏匀称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2分)A.曹植在吟诵七步诗,夜中不寐的阮籍弹琴长啸,恃才傲物的谢灵运痴迷于山水之间B.阮籍夜中不寐、弹琴长啸:才高八斗的曹植七步成诗:恃才傲物、痴迷山水的谢灵运C.我看到了阮籍夜中不寐、弹琴长啸,看到了才高八斗的曹植吟诵出七步诗,看到了恃才傲物的谢灵运痴迷于山水之间D我看到了才高八斗、七步成诗的曹植,看到了夜中不寐、弹琴长啸的阮籍,看到了恃才傲物、痴迷山水的谢灵运5.根据语境,文段中划横线的词语“魏晋风度”的含义是(2分)4魏晋名士率直肆意的行为风格。B.魏晋时期飘逸脱俗的服装追求。C.晋制汉服端庄大气的风格特点。D.魏晋名士才华横溢的文学创作。活动三:观看专题节目同学们观看了《衣尚中国》系列节目,下面是同学写的一段观后感。这是一档很有斯意的节目。与常见的以史为纲地从衣服本身来讲解的纪录片不同,它从衣服所要配合的场景以及情感来引入,很有新意。每期节目都有“历史空间”“匠心空间”和“创茨空间”三个主环节为纲,用审美的视角探寻工艺的传承,用艺术的话语讲述服饰的故事,用创新的理念碰撞新的火花。这种多空间的叙事结构,绘制出中国服饰的“三生三世”,让爪些历经岁月沉淀的美学元素在新时代玀续痪爱活力。《衣尚中国》就像是一部3D立体的中国服饰百科,把文化意境和现代设计完美地触合在一起。6.文段中的画线句存在问题,请你加以修改并抄写在横线上。(2分)》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