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校联考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校联考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
(试题卷)
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默写。(10分)
(1)阅读中国古代诗文,常见“明月”二字。从《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_______,_______”中,我们读出了李白对友人被贬远行的怀念与惆怅;从《泊船瓜洲》“_______,_______”中,我们读出了王安石思念家乡和希望早日辞官归家的心愿;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_______?_______”中,我们读出了苏轼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
(2)诗词中的地名,不仅是地点的标识,也是情感的寄托。文天祥《过零丁洋》中“_______,_______”,以地名抒情,情味深厚;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_______,_______”,借用“衡阳回雁峰”的典故,突出西北边塞的苦寒。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12分)
彼此叙了寒暄。杜娘子问道:“沈姑娘,看你如此青年,独自一个在客边,可有个同伴的?家里可还有尊人在堂?可曾许字过人家?”沈琼枝道:“家父历年在外坐馆,先母已经去世。我自小学了些手工针黹,因来到这南京大邦去处,借此糊口。适承杜先生相顾,相约到府,又承夫人一见如故,真是天涯知己了。”姚奶奶道:“沈姑娘出奇的针黹。昨日我在对门葛来官家,看见他相公娘买了一幅绣的‘观音送子’,说是买的姑娘的,真个画儿也没有那画的好!”沈琼枝道:“胡乱做做罢了,见笑的紧。”须臾,姚奶奶走出房门外去。沈琼枝在杜娘子面前,双膝跪下。娘子大惊,扶了起来。沈琼枝便把盐商骗他做妾,他拐了东西逃走的话说了一遍:“而今只怕他不能忘情,还要追踪而来。夫人可能救我?”杜少卿道:“盐商富贵shē华,多少士大夫见了就销魂夺pò。你一个弱女子,视如土芥,这就可敬的极了!但他必要追踪,你这祸事不远。却也无甚大害。”
(节选自《儒林外史》)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寒暄( ) shē( )华 销魂夺pò( ) 土芥( )
(2)文段中“尊人”“家父”两个词的称谓分别是什么?请填写相应的字母。(2分)
尊人_______ 家父_______ A.敬称 B.谦称
(3)小明同学收集到三枚《儒林外史》邮票(如下图),按照小说情节的先后顺序,三枚邮票应排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3分)
A.杜少卿夫妇游山 B.沈琼枝利涉桥卖文 C.范进中举
(4)请结合《儒林外史》全书,谈谈你对沈琼枝这位女性形象的理解。(3分)
3.班级开展以“走进戏剧,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3分)
(1)为了更好地宣传此次活动,宣传组的同学设计了两张海报(下图)。请说出你最喜欢的一张及其理由。(3分)
(2)根据你了解的戏剧知识,选出对应的剧种。(填写字母)(3分)《白蛇传》_______《梁山伯与祝英台》_______《牛郎织女》_______
A.黄梅戏 B.京剧 C.越剧
(3)戏剧小组打算在活动中表演课本剧《孔乙己》,剧本小组要将小说改编为剧本,下面是其中的一部分。请根据小说内容补全剧本中的舞台说明。(4分)
《孔乙己》原文节选(有删改):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酒客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酒客又故意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酒客指着孔乙己大声说:“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看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剧本:
孔乙己穿着长衫,上。
酒客(笑)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
孔乙己(高傲地,①_______)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酒客(故意高声嚷)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
孔乙己(②_______,反驳)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酒客(大笑,③_______,大声)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看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
孔乙己(④_______,涨红了脸,青筋绽出,争辩)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4)活动结束后,有位同学写了如下一段文字。其中有一些错误,请你帮他修改。(3分)
这次活动让我们受益匪浅,大大激发了我们对传统戏剧的好奇心。【甲】“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舞台上的故事,凝聚着无尽的人生,或令人感动振奋,或引人感叹深思;【乙】舞台上的人物,反射出多样的人格,或有着动人的风采,或有着可爱的面目。
这次活动,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戏剧艺术的魅力。
①【甲】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修改。(1分)
②【乙】处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2分)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22分)
长安的风
韦昕
①一年四季,我时时都沐浴在长安的风里。
②最早留下深刻印象,数十年后似乎还能从皮肤上感觉到的是寒风,是也叫朔风的冬季的风。那风刮起来,呜呜地响,吹过树梢和电线杆时,又有一种长啸的哨音。人们拱腰缩背,关闭门窗,用棉衣棉帽把自己包裹起来。我刚上小学,从温暖的家里到空寂的街上,走进宽大的教室,那风针刺一样扎在脸上、手上。手背几天就红肿起来,妈妈做副手套让我戴上,到夜里一暖,那手背又丝丝发痒。那时,抗日战争已经开始。朔风起,送寒衣,在救亡歌曲声中,老师动员同学们捐款给前方战士。我年幼无知,却也明白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有许多士兵在打日本鬼子,风这么冷,他们一定需要棉大衣、棉手套吧!我从胡乱装着零碎东西的口袋里掏出一个大铜板来……
③春天来了,积雪融化,房檐下挂着的冰溜子也化成水滴落下来。风还是凉沁沁的,棉衣没有脱,可是冬天已经慢慢退往北方去了。一天夜里,我骑着自行车在街上走,突然迎面的风不再针刺般扎人,它温柔得多了,暖暖的,软软的,轻轻抚着我的面颊。那一年我十多岁,觉着内心里从未有过的一阵喜悦,真想迎着远方的古老城楼大喊几声。第二天一早,那庭院内一树桃花,灼灼开放,耀目的粉红色里透出点点绿色的嫩芽。怪不得把春风又称作和风、熏风哩!可是,春天的风偶尔也是凶暴的。
④前几年,一次我晨起隔着玻璃窗看见整个天空和四周的建筑物全是黄橙色的。绿树、草坪披上一层黄土,唰唰一阵急雨洒过,地面的黄尘里便出现密密麻麻铜钱大的水痕。街上的汽车、电车开着大灯缓缓行驶,而航空的班机却停飞了。我负责陪同的一个美国作家访问团只好改乘火车去南方继续他们的旅程。事后获悉,那是横掠新疆、蒙古戈壁沙漠的劲风,把滚滚黄尘搬至高空,纵横数千里,遮盖了整个北国。当然,这是较少发生的,现今北方的绿化植树已经起了阻挡风沙的作用,处处可见的是儿童们扯着长线,把风筝送上春风习习的蓝天里。
⑤天愈来愈暖,最后变热,剥脱了人们身上一切厚重衣服,只留下薄薄一层。炽烈的热风在城市沥青路面和水泥板屋顶上漫游。而田野里的农人们却希望一场雨后,好好曝晒几日,让麦成熟得更好,籽粒更饱满。那热风似乎懂得人们的心意,纵情地吹动起层层麦浪。“蚕老一时,麦黄一晌”,小麦一片接着一片,说熟了就熟了。在还用镰刀的岁月里,这正是收割的好时节。热风停止了漫游,在镰刀触及麦秆的嚓嚓声里,田野裸露出广袤的胸膛。就是收割机突突鸣叫着驶向田野的今天,同样需要热风吹黄小麦的茎、叶和籽粒。不过,到了三伏天,那干旱的烤人的热风却不再是人们的好伴侣,而杨树、槐树林里清风徐来,倒令人心旷神怡,如饮醇醪,那是用精米酿制而成的一种薄酒。
⑥天高云淡,暑热消退,高空传来雁的鸣叫。它们排成人字队形,越过长安城头向南方翱翔而去。秋蝉从地下小洞里爬出,齐集树梢,吱吱欢唱;不久,蟋蟀也开始在夜深的草丛里轻吟。接着,那带着浓密雨意的西风便悄然降临,人说“长安自古西风雨”,从印度洋、孟加拉湾汹涌而至的水汽,越过青藏高原,来到长安,化成雨滴,随着风势急急向大地飘洒,许多土墙、土屋、土崖经雨水浸泡,轰然倾塌,而大地却贪婪地吸吮着,以便迎接冬小麦的播种和萌芽。风雨停歇,在中午的暖风里,玉米、谷子变得金黄,高粱红了籽粒,不怕早晚寒意的菊花或黄,或红,或白,灿烂怒放。在登高远望的季节,伴随着皎洁的圆月,秋风如同行吟的诗人,抒发着绵绵的离愁别绪和浓浓的乡情。
⑦风愈来愈冰凉、凛冽,秋意远去。距离长安南边三十公里的秦岭山脉,失去了郁郁葱葱的深绿,变得黑黝黝的。树叶已经枯黄,猛然一夜寒风,那还残留着的叶子纷纷飘零而下,只剩下稀疏的枝条直指空寂的天穹。可是,那苍老、干枯、灰暗的树干和枝条里,生命仍顽强地坚守着。冬天来了,又一个春天的风就不会太远……
⑧地处大陆深处,属季风气候区的长安,也就是现在的西安,四季就这样分明地循环不已。短期来访,将不会领略到不同季节的风,然而另一种风却可能令你惊讶,那就是:古城墙内外,纷纷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和星级饭店,伸展长手臂的立交桥,向远方延伸的高等级公路,白日车流滚滚,隆隆不绝,夜间灯火璀璨,色彩晶莹,西安人衣着华美,脸色更开朗……这就是现代化的风,建设的风,更加强劲而厚重。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②段写抗日战争时期,“老师动员同学们捐款给前方战士”,丰富了文章意蕴。
B.第⑤段描写长安热风的场景,有视觉听觉,表现了长安夏风炽热的特点。
C.第⑦段描写长安冬季的风,表现出寒风带给人刺骨的疼痛,令人心生厌烦。
D.文章大量运用叠音词、拟声词,描写了长安四季之风及风中景物的特点,细腻、生动、传神。
5.第④段主要采用哪种记叙顺序?其作用是什么?(4分)
6.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秋蝉从地下小洞里爬出,齐集树梢,吱吱欢唱;不久,蟋蟀也开始在深夜的草丛里轻吟。
7.文章线索明晰,首尾呼应,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5分)
8.标题“长安的风”的含义是什么?(6分)
[二](17分)
材料一:1920年,捷克著名作家卡雷尔·恰佩克在其戏剧《罗素姆万能机器人》中首次使用“机器人”(robot)一词。
1959年,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尤尼梅特诞生,开启机器人时代的新纪元。它的外形像一个坦克的炮塔,基座上有一个大机械臂,大臂上又伸出一个可以伸缩和转动的小机械臂,手臂的控制由一台计算机完成。
2024年4月,由中国制造的全球首个通用智能人“通通”诞生,与传统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不同,“通通”模拟了3~4岁儿童的心智水平,展现出处理复杂情境的独特能力。
新华社10月17日报道,2024年.11月初,由AI机器人“Ai-Da”创作的一幅数学家艾伦·图灵的肖像,将参与英国苏富比拍卖行的线上拍卖。这幅画作有望拍得10万至15万英镑。
材料二:从文案到PPT,从年终总结到学术论文,从绘画、短视频到影视创作……AI,如灵感的织梦者,悄然融入创作的广阔天地。近一年多来,AI成为越来越多国内影视作品的新标签。从前期筹备,到虚拟拍摄、后期配音,在影视制作的各个环节,AI技术的参与程度都日渐加深。
央视频AI频道上线的微短剧《中国神话》,由智谱AI和文心一言参与编剧,主要负责文本生成和主题提炼。在作品创作中,AI编剧占比高达80%,充分展现了AI技术在影视产品创意研发中的巨大潜力。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文学领域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2024年5月,国内首部百万字AI小说《天命使徒》发布。这部由“国内大语言模型+提示词工程+人工后期润色”三位一体完成的人工智能小说,是一种文学创作方式的新突破,开创了文学与科技结合的新篇章。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王峰教授为这部长篇小说打了61分,他强调:“61分,是有意为之的结果。我们希望尽可能减少人工干预,不要美化。”他和团队想要挑战与验证的是,人工智能到底能“吃下”多少提示词,并在连续投入的前提下保持生成质量稳定。
材料三:
图一AI应用人群结构调查 图二AI应用领域调查
材料四:人工智能的法律责任问题需要一个全面的解决方案。一些专家建议,应该建立一个AI责任中心,对AI系统的行为进行监督。此外,制造商应该在AI系统的设计和生产中采取透明和可控的方法,以确保AI系统的行为符合人类的道德和法律。另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关法律法规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以更好地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这个过程中,政策制定者、法律专家、技术专家以及社会各界都需要积极参与,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可能带来的法律影响,以便更好地引导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确保其符合社会公正、合法、安全和可持续的原则。
(摘编自网络)
9.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100多年来,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无数新变化。
B.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王峰教授认为,要杜绝对人工智能的人工干预,不要美化。
C.AI主要应用人群是青年人,其次是中年人。
D.AI的发展需符合社会公正、合法、安全和可持续的原则。
10.材料二画线句主要采用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4分)
11.关于AI的应用,你从材料三图二中发现了什么?(4分)
12.请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的内容,补全下面的对话。(6分)
小明:AI技术真的很神奇,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许多便捷。
小红:是的,比如一些银行方面的手续都可以通过AI来办理。
小明:确实方便,但有些方面也要当心。因为①_______。
小红:针对AI应用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解决:②_______。
[三](16分)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州吉水人也。德祐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①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其友止之,曰:“今大兵三道鼓行,破郊畿②,薄内地,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天祥曰:“吾亦知其然也。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③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义胜者谋立,人众者功济,如此则社稷犹可保也。”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有删改)
【注】①溪峒:旧时对我国西南地区某些少数民族聚居地的统称。②郊畿:郊外。③徇:同“殉”。
1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万钟于我何加焉 加:_______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_______
(3)诸豪杰皆应 应:_______
(4)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 庶:_______
14.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需要断句,请在相应位置用“/”标出。(2分)
德 祐 初 江 上 报 急 诏 天 下 勤 王。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2)如此则社稷犹可保也。
16.【甲】文中的本心指什么?结合【乙】文内容说说文天祥是如何守住本心的。(4分)
三、写作(55分)
1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5分)
往事依依,金色的回忆唤起我的青春激情,催我不断奋进。(于漪《往事依依》)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总有一些特别的记忆,它们不仅丰富了我们的人生,也成为我们前进道路上的动力。请根据上述材料,联系你的经历和体验,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2)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3)不少于600字。
2025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一、(35分)
1.(1)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2)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2.(1)xuān 奢 魄 jiè(2)A B (3)CAB
(4)示例:沈琼枝不屈从于盐商的骗婚,想办法逃了出来,到南京卖文卖刺绣自力更生。她没有向命运屈服,不惧怕世俗的眼光,用行动证明了封建社会里女性也可以有独立的人格和追求。(意思对即可)
3.(1)示例一:第一张海报好,上面一个人物面具,一个人物脸谱,一看就知道与戏剧有关。示例二:我觉得第二张海报更好,图中学士帽顶着书本,表明本次的节目大都来源于课本。
(2)B C A
(3)示例:①排出九文大钱 ②睁大眼睛 ③指着孔乙己④窘迫(或尴尬)
(4)①“句号”应放到“双引号”的里面 ②把“反射”改为“折射”
二、(55分)4.C
5.插叙(1分),交代了“我”陪美国作家访问团改乘火车去南方的原因(1分),与现今北方绿植防沙进步作对比,(1分)避免平铺直叙,使文章波澜起伏,激发读者阅读兴趣。(1分)
6.运用拟人的修辞,(2分)“欢唱”“轻吟”赋予秋虫以人的性格和动作,表现了秋夜静谧、生机勃勃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它们的喜爱。(2分)
7.①文章以“长安的风”为线索贯穿全文,(1分)②先总写长安的风,然后分别写了长安四季的风,(2分)③结尾由自然物候之风到现代化建设之风,首尾呼应,结构上浑然一体。(2分)
8.①长安的春、夏、秋、冬四季的风。②长安现代化的风。③长安建设的风。(每点2分,共6分)
9.B
10.列数字(2分),用具体数字有力地说明了AI技术在影视产品创意研发中的巨大潜力。(2分)
11.AI目前的应用领域主要是教育方面(行业)。(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12.示例:①在借助AI处理业务时需要提供数据,而这些数据可能包含敏感信息,由此造成个人信息泄露。还要谨防欺诈风险。(2分。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②一是可以建立一个AI责任中心,对AI系统的行为进行监督;二是制造商在AI系统的设计和生产中采取透明和可控的方法,确保AI系统的行为符合人类的道德和法律;三是不断更新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4分,答出两点即可。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13.(1)益处(2)同“德”,感恩、感激(3)响应(4)希望
14.德祐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
15.(1)踩踏过给别人吃,乞丐也轻视而不肯接受。
(2)这样的话,国家或许还能保住啊。
16.【甲】文中的本心是指人的羞恶之心。【乙】文中文天祥在国家危难之时,召集群众,带领他们响应勤王的诏令。他心忧国家,不顾个人安危,不逃避自己的责任,从而守住了本心。(意思对即可)
三、(55分)
按中考评分标准评分。
四、卷面书写(5分)
附【乙】参考译文: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是吉州吉水人。德祐初年,长江防线告急,朝廷诏令天下起兵勤王。文天祥捧着诏书大哭,派遣陈继周征发州中豪杰,同时联合溪峒的少数民族,派遣方兴召集吉州的士兵,各路豪杰纷纷响应,聚集了上万人的军队。此事上报朝廷后,文天祥以江西提刑安抚使的身份被征召入京保卫朝廷。他的朋友劝阻他说:“如今蒙古大军分三路大张旗鼓地南下,攻破了京城郊外的地区,逼近内地,你率领一万多乌合之众奔赴京师,这与驱赶羊群去和猛虎搏斗有什么不同!”文天祥说:“我也知道是这样的情况。但国家抚养培育臣民百姓三百多年,一旦国家有危难,征集天下的军队,却没有一个人一匹马进京援救,我对此深感遗憾。所以我不自量力,要以自身来殉国,希望天下的忠臣义士能有听闻此事后受感召而奋起的。正义在我方,那么谋略就能成功确立,人多就能成功救助国家,这样的话国家或许还能保住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