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3课时 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认识官能团对有机化合物性质的影响。2.理解共价键的极性以及不同官能团(或基团)间的相互影响与有机化合物性质的关系。一、官能团与有机化合物性质的关系1.关系一种官能团决定一类有机化合物的 特性。 2.原因(1)官能团的不饱和性一些官能团含有 键。如烯烃、炔烃分子中的 键、 键,易发生相关的化学反应,使得烯烃、炔烃的某些化学性质比烷烃的 。 (2)官能团中键的极性一些官能团含有 较强的键,易发生相关的化学反应。如醇分子羟基中的H—O键的极性明显比其他化学键强,因此羟基成为醇分子中最活泼的基团,从而决定了醇的化学特性。 1.官能团决定有机物的化学特性,可根据有机化合物中所含官能团预测物质的性质。有机物 官能团 反映官能团特点的主要性质乙烯 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反应类型为 反应;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反应类型为 反应 乙酸 —COOH 与NaOH溶液发生 反应;与乙醇、浓硫酸共热发生 反应 2.分析CH2CHCOOH中官能团的特点,写出其与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溴的四氯化碳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身聚合成高分子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 (3)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浓硫酸存在条件下与乙醇共热:___________________。 3.资料表明C、H、O三种元素的电负性分别为2.5、2.1、3.5。(1)请从化学键的活泼性的角度解释1 mol乙醇和足量的金属钠反应只能生成0.5 mol H2的原因。(2)预测乙醇的同分异构体二甲醚()能与金属钠反应吗?说明判断的理由。官能团与有机化合物性质的联系(1)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是由结构决定的;我们可以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中各键的极性强弱、碳原子的饱和程度推测物质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2)官能团与有机化合物性质的关系二、不同基团间的相互影响与有机化合物性质的关系1.不同基团间的相互影响与有机化合物性质的关系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相连接的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导致键的极性发生改变,使有机物表现出性质上的差异。2.不同基团间的相互影响使有机化合物性质产生差异的实例(请连线)1.为什么甲苯比苯易发生取代反应?2.资料表明,乙醇和苯酚()都含有—OH,但苯酚能与NaOH反应,而乙醇不能,请解释原因。3.某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结构简式为,该分子中 (填“有”或“没有”)非极性键。根据共价键的类型和极性可推测该物质可发生 反应和 反应,与钠反应的剧烈程度比水与钠反应的 。原因是中的氢氧键受羰基影响,极性 ,更易 。 预测有机化合物性质的一般思路(1)找出官能团。(2)分析键的极性、碳原子的饱和程度。(3)进一步分析不同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4)预测有机化合物的性质。1.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其化学性质的不同,下面所列实验事实不能证明这一点的是( )A.钠与水反应比钠与C2H5OH反应剧烈B.甲酸的酸性比乙酸强C.丙酮(CH3COCH3)分子中的氢原子比乙烷分子中的氢原子更易被卤素原子取代D.相等质量的甲醇和乙醇分别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甲醇产生的H2更多2.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B.在同一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C.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不会导致键的极性发生变化D.苯不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说明苯分子中没有与乙烯分子中类似的碳碳双键答案精析一、1.化学2.(1)不饱和 —C≡C— 活泼 (2)极性深度思考1.褪色 加成 褪色 氧化 中和 酯化2.(1)CH2CHCOOH+Br2 (2)nCH2CHCOOH (3)CH2CHCOOH+NaHCO3CH2CHCOONa+CO2↑+H2O(4)CH2CHCOOH+CH3CH2OHCH2CHCOOCH2CH3+H2O3.(1)O、H电负性的差值较大,O—H键的极性比C—H键的极性强,分子中O—H键的氢原子较活泼,能与活泼金属钠反应。(2)不能。二甲醚中没有O—H键,而C—H键的极性较弱,因而不能与钠反应。二、2.深度思考1.甲苯中的苯环受甲基的影响,使得苯环上的氢原子更活泼,发生取代反应时,邻、间、对位上的氢原子都易被取代,而苯分子中通常只有一个氢原子能被取代。2.苯酚中羟基与苯环相连,受苯环的影响,苯酚分子中氢氧键的极性比乙醇分子中的氢氧键的极性强,更容易断裂,在水溶液中微弱电离产生H+,使苯酚具有弱酸性。3.有 加成 取代(或酯化) 大 更强 断裂应用体验1.D [甲醇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等质量的甲醇、乙醇,甲醇的物质的量较多,与足量钠反应产生的H2更多,与基团间的相互影响无关。]2.C [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具有酸性,且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的酸性,可以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A项正确;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可能会导致键的极性发生变化,B项正确,C项错误。](共59张PPT)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第3课时第1章 第2节<<<核心素养发展目标1.认识官能团对有机化合物性质的影响。2.理解共价键的极性以及不同官能团(或基团)间的相互影响与有机化合物性质的关系。内容索引一、官能团与有机化合物性质的关系二、不同基团间的相互影响与有机化合物性质的关系课时对点练官能团与有机化合物性质的关系><一1.关系一种官能团决定一类有机化合物的 特性。2.原因(1)官能团的不饱和性一些官能团含有 键。如烯烃、炔烃分子中的 键、键,易发生相关的化学反应,使得烯烃、炔烃的某些化学性质比烷烃的 。一、官能团与有机化合物性质的关系化学不饱和—C≡C—活泼(2)官能团中键的极性一些官能团含有 较强的键,易发生相关的化学反应。如醇分子羟基中的H—O键的极性明显比其他化学键强,因此羟基成为醇分子中最活泼的基团,从而决定了醇的化学特性。极性深度思考1.官能团决定有机物的化学特性,可根据有机化合物中所含官能团预测物质的性质。有机物 官能团 反映官能团特点的主要性质乙烯 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反应类型为 反应;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反应类型为 反应乙酸 —COOH 与NaOH溶液发生 反应;与乙醇、浓硫酸共热发生 反应褪色加成褪色氧化中和酯化深度思考2.分析CH2==CHCOOH中官能团的特点,写出其与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溴的四氯化碳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H2==CHCOOH+Br2―→深度思考(2)自身聚合成高分子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nCH2==CHCOOHCH2==CHCOOH+NaHCO3―→CH2==CHCOONa+CO2↑+H2O深度思考(4)在浓硫酸存在条件下与乙醇共热:。CH2==CHCOOH+CH3CH2OH CH2==CHCOOCH2CH3+H2O深度思考3.资料表明C、H、O三种元素的电负性分别为2.5、2.1、3.5。(1)请从化学键的活泼性的角度解释1 mol乙醇和足量的金属钠反应只能生成0.5 mol H2的原因。提示 O、H电负性的差值较大,O—H键的极性比C—H键的极性强,分子中O—H键的氢原子较活泼,能与活泼金属钠反应。深度思考(2)预测乙醇的同分异构体二甲醚( )能与金属钠反应吗?说明判断的理由。提示 不能。二甲醚中没有O—H键,而C—H键的极性较弱,因而不能与钠反应。归纳总结官能团与有机化合物性质的联系(1)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是由结构决定的;我们可以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中各键的极性强弱、碳原子的饱和程度推测物质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2)官能团与有机化合物性质的关系返回不同基团间的相互影响与有机化合物性质的关系><二二、不同基团间的相互影响与有机化合物性质的关系1.不同基团间的相互影响与有机化合物性质的关系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相连接的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导致键的极性发生改变,使有机物表现出性质上的差异。2.不同基团间的相互影响使有机化合物性质产生差异的实例(请连线)1.为什么甲苯比苯易发生取代反应?深度思考提示 甲苯中的苯环受甲基的影响,使得苯环上的氢原子更活泼,发生取代反应时,邻、间、对位上的氢原子都易被取代,而苯分子中通常只有一个氢原子能被取代。2.资料表明,乙醇和苯酚( )都含有—OH,但苯酚能与NaOH反应,而乙醇不能,请解释原因。深度思考提示 苯酚中羟基与苯环相连,受苯环的影响,苯酚分子中氢氧键的极性比乙醇分子中的氢氧键的极性强,更容易断裂,在水溶液中微弱电离产生H+,使苯酚具有弱酸性。3.某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结构简式为 ,该分子中___(填“有”或“没有”)非极性键。根据共价键的类型和极性可推测该物质可发生 反应和 反应,与钠反应的剧烈程度比水与钠反应的 。原因是 中的氢氧键受羰基影响,极性 ,更易 。深度思考有加成取代(或酯化)大更强断裂归纳总结预测有机化合物性质的一般思路(1)找出官能团。(2)分析键的极性、碳原子的饱和程度。(3)进一步分析不同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4)预测有机化合物的性质。1.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其化学性质的不同,下面所列实验事实不能证明这一点的是A.钠与水反应比钠与C2H5OH反应剧烈B.甲酸的酸性比乙酸强C.丙酮(CH3COCH3)分子中的氢原子比乙烷分子中的氢原子更易被卤素原子取代D.相等质量的甲醇和乙醇分别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甲醇产生的H2更多应用体验√应用体验甲醇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等质量的甲醇、乙醇,甲醇的物质的量较多,与足量钠反应产生的H2更多,与基团间的相互影响无关。2.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B.在同一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C.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不会导致键的极性发生变化D.苯不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说明苯分子中没有与乙烯分子中类似的碳碳双键应用体验√应用体验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具有酸性,且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的酸性,可以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A项正确;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可能会导致键的极性发生变化,B项正确,C项错误。返回课时对点练题组一 官能团决定有机物的性质1.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而乙烷却没有该性质,其原因是A.乙烯相对分子质量比乙烷小B.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C.乙烯中碳的质量分数比乙烷的大D.乙烯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31415官能团是决定有机化合物性质的主要因素,乙烯含有碳碳双键,故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而乙烷没有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官能团,D项正确。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含有相同官能团的物质其化学性质全部相同B.含有 的物质不是醛就是酮C.两种物质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则一定含有相同的官能团D.含有 的物质一定能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31415A项,由于邻近基团的相互影响,含有相同官能团的物质其化学性质不一定完全相同;B项,含有 的结构除醛、酮外还有羧酸、酯等;C项,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不一定具有相同的官能团,如烯烃、炔烃均能与H2、X2等加成,但官能团不同。3.丙烯酸的结构简式为CH2==CHCOOH,下列有关该物质的反应与极性键有关的是A.一定条件下生成聚丙烯酸B.一定条件下与乙醇反应生成丙烯酸乙酯C.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31415A、C、D项均与碳碳双键有关;B项,反应是羧基与乙醇中羟基的反应,羧基所含的是极性键,正确。4.某烃的结构简式为 ,它可能具有的性质是A.易溶于水,也易溶于有机溶剂B.能使溴水褪色C.能发生加聚反应,其产物可表示为D.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31415该烃含有 ,既能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还能发生加聚反应,但产物的结构简式应为 ,此外烃类都难溶于水。5.(2024·陕西汉中月考)香叶醇是合成玫瑰精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图: ,下列有关香叶醇的叙述正确的是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31415从结构简式看出香叶醇中含“ ”和“—OH”,碳碳双键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能发生加成反应,“—OH”能发生取代反应。题组二 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6.(2023·石家庄高二检测)下列事实不能用有机物分子内基团间的相互影响解释的是A.钠与水反应比钠与乙醇反应剧烈B.乙炔能跟溴水反应而乙烷不能C.常温下,苯酚与NaOH反应而乙醇不与NaOH反应D. 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而 不能√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31415乙炔含有碳碳三键,乙炔和乙烷的结构不同,不能用有机物分子内基团间的相互影响解释,故B错误;苯酚可以看作是苯基和羟基连接,乙醇可以看作是乙基和羟基连接,苯酚能跟NaOH反应而苯不能,则说明苯基对羟基有影响,故C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7.有机化合物结构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观点: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原子(团)之间相互影响,从而导致化学性质不同。下列事实不能说明此观点的是A.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而乙烷不能B.甲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而甲烷不能C.乙酸能与NaHCO3反应放出气体,而乙醇不能D.苯的硝化反应一般生成硝基苯( ),而甲苯的硝化反应生成三硝基甲苯( )√123456789101112131415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而乙烷不能,是因为乙烯具有碳碳双键,是官能团的性质而非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所致;甲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而甲烷不能,是因为苯环的存在增大了甲基的活性,使其易被氧化;乙酸能与NaHCO3反应放出气体,而乙醇不能,是因为羰基的存在增大了羟基的活性,使其易电离出H+;苯的硝化反应一般生成硝基苯,而甲苯发生硝化反应生成三硝基甲苯,是因为甲基的存在增大了苯环的活性,使其易生成硝基取代物。8.已知 (苯酚)+3Br2―→ ↓+3HBr。某同学做如下实验: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31415上面对照实验不能完成实验目的的是A.①②对照,比较H2O、C2H5OH中羟基氢原子的活泼性B.②③对照,说明C2H5OH中存在不同于烃分子中的氢原子C.④⑤对照,能说明苯环对羟基的化学性质产生影响D.②和③、④和⑤对照,说明官能团对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起决定作用√123456789101112131415钠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远大于钠与乙醇反应的剧烈程度,所以①②对照可以比较水和乙醇中羟基氢原子的活泼性,故A正确;乙醇和煤油中都含有烃基,但钠在乙醇中的反应现象和钠在煤油中的反应现象不同,说明乙醇中存在不同于烃分子中的氢原子,故B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溴水与苯不反应,而苯酚中除有苯环外,还有酚羟基,由于酚羟基对苯环的影响,使苯环上的邻、对位的氢原子非常活泼,所以苯酚能与溴水反应生成三溴苯酚,说明羟基对苯环的化学性质产生了影响,故C错误;经过上面五组对照实验可得知官能团对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起决定性作用,故D正确。9.事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这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同样存在。例如:① +Br2 +HBr② +3Br2―→ ↓+3HBr③123456789101112131415下列性质不能说明基团之间相互影响的是A.②用浓溴水而①用液溴;①需要催化剂而②不需要B.②生成三溴取代产物而①只生成一溴取代产物C.CH3CH2OH无明显酸性,而 显弱酸性D.乙醇和丁烯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31415苯酚由于受到(酚)羟基的影响,苯环上(酚)羟基邻位和对位上的氢原子更容易被卤素原子取代,故A和B都能说明基团之间相互影响;由于苯环对羟基的影响,使酚羟基上的氢原子比醇羟基上的氢原子活泼,能电离出氢离子,故C能说明基团之间相互影响。10.(2024·银川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醇与乙醇的官能团都是羟基,它们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质B.甲苯与苯互为同分异构体,它们具有相似的性质C.烯烃的官能团是碳碳双键,任何烯烃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加成反应D.乙醛、丙酮、乙酸中都含有羰基,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123456789101112131415√11.莽草酸可用于合成药物达菲,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7H6O5B.分子中含有2种官能团C.可发生加成和取代反应D.在水溶液中羧基和羟基均能电离出H+√12345678910111213141512.有机物 是合成丹参醇的一种中间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9H16OB.该有机化合物与氢气完全加成后产物的一氯代物有3种(不考虑立体异构)C.该有机化合物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D.该有机化合物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31415观察分子结构,可知其分子式为C9H14O,A错误;完全加成后该分子仍为不对称结构,其一氯代物远远大于3种,B错误;分子中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是饱和碳原子,具有四面体结构,因此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C错误;该物质分子中存在碳碳双键,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能够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其褪色,D正确。13.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17H28O2B.分子中有11个不饱和碳原子C.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分子中的C—O键为极性键√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31415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17H30O2,A错误;分子中有1个碳碳双键,故有2个不饱和碳原子,B错误;因其含有碳碳双键,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错误;C—O键是由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因此是极性键,D正确。14.(2023·宿迁高二检测)丹参素能明显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其结构如图所示。(1)丹参素属于 (填“无机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 (2)丹参素一定条件下能与CH3CH2OH反应生成酯,该反应的类型属于____(填“取代”或“加成”)反应。 有机化合物取代丹参素一定条件下能与CH3CH2OH反应生成酯,该反应为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123456789101112131415(3)丹参素中含氧官能团有 和 (填名称)。 (4)向丹参素溶液中滴入2~3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颜色变红,说明丹参素溶液显 性。 羧基羟基紫色石蕊溶液遇酸变红色,向丹参素溶液中滴入2~3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颜色变红,说明丹参素溶液显酸性。123456789101112131415酸(5)向稀的酸性KMnO4溶液中滴入几滴丹参素溶液,观察到的现象为 ,说明丹参素具有 (填“氧化”或“还原”)性。 溶液褪色酚羟基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向稀的酸性KMnO4溶液中滴入几滴丹参素溶液,观察到的现象为溶液褪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则丹参素具有还原性。123456789101112131415还原15.Ⅰ.环癸五烯分子结构可表示为 。(1)环癸五烯属于 (填字母,下同)。 a.环烃 b.不饱和烃c.饱和烃 d.芳香烃123456789101112131415ab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10H10,分子中含有5个碳碳双键,10个碳原子构成一个十元环,不含苯环,所以c、d不正确。(2)环癸五烯具有的性质有 。 a.能溶于水 b.能发生氧化反应c.能发生加成反应 d.常温常压下为气体123456789101112131415bc烃一般不溶于水且碳原子数为10个,故常温常压下不可能为气体。(3)环癸五烯和足量的氢气反应后所得生成物的分子式为 。 C10H20其分子式为C10H10,和足量氢气反应后的产物的分子式应为C10H20。(4)写出环癸五烯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含有2个六元环且不含双键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 。 12345678910111213141510个碳原子构成2个六元环后( ),其分子式为C10H18,故还应形成4个双键或2个三键或1个三键和2个双键,才能使分子式符合C10H10,题目中要求不含双键,故应为2个三键。(或 或 )(答案合理即可)123456789101112131415Ⅱ.乙烯的产量标志着一个国家石油化工的发展水平,是很重要的工业原料。(1)已知:聚苯乙烯塑料的单体是苯乙烯。由苯乙烯合成聚苯乙烯塑料属于 反应;苯乙烯也能使溴水褪色,简述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 (2)乙烯的某同系物A(分子式为C5H10)和氢气加成后的产物的一氯代物有三种(不考虑立体异构),试写出A可能的结构简式: 。 返回加聚苯乙烯和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CH2==CHCH2CH2CH3、CH3CH==CHCH2CH3作业5 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分值:100分)(选择题1~13题,每小题6分,共78分)题组一 官能团决定有机物的性质1.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而乙烷却没有该性质,其原因是( )A.乙烯相对分子质量比乙烷小B.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C.乙烯中碳的质量分数比乙烷的大D.乙烯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相同官能团的物质其化学性质全部相同B.含有的物质不是醛就是酮C.两种物质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则一定含有相同的官能团D.含有的物质一定能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3.丙烯酸的结构简式为CH2CHCOOH,下列有关该物质的反应与极性键有关的是( )A.一定条件下生成聚丙烯酸B.一定条件下与乙醇反应生成丙烯酸乙酯C.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4.某烃的结构简式为,它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易溶于水,也易溶于有机溶剂B.能使溴水褪色C.能发生加聚反应,其产物可表示为D.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5.(2024·陕西汉中月考)香叶醇是合成玫瑰精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香叶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题组二 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6.(2023·石家庄高二检测)下列事实不能用有机物分子内基团间的相互影响解释的是( )A.钠与水反应比钠与乙醇反应剧烈B.乙炔能跟溴水反应而乙烷不能C.常温下,苯酚与NaOH反应而乙醇不与NaOH反应D.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而不能7.有机化合物结构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观点: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原子(团)之间相互影响,从而导致化学性质不同。下列事实不能说明此观点的是( )A.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而乙烷不能B.甲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而甲烷不能C.乙酸能与NaHCO3反应放出气体,而乙醇不能D.苯的硝化反应一般生成硝基苯(),而甲苯的硝化反应生成三硝基甲苯()8.已知(苯酚)+3Br2↓+3HBr。某同学做如下实验:上面对照实验不能完成实验目的的是( )A.①②对照,比较H2O、C2H5OH中羟基氢原子的活泼性B.②③对照,说明C2H5OH中存在不同于烃分子中的氢原子C.④⑤对照,能说明苯环对羟基的化学性质产生影响D.②和③、④和⑤对照,说明官能团对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起决定作用9.事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这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同样存在。例如:①+Br2+HBr②+3Br2↓+3HBr③下列性质不能说明基团之间相互影响的是( )A.②用浓溴水而①用液溴;①需要催化剂而②不需要B.②生成三溴取代产物而①只生成一溴取代产物C.CH3CH2OH无明显酸性,而显弱酸性D.乙醇和丁烯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10.(2024·银川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醇与乙醇的官能团都是羟基,它们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质B.甲苯与苯互为同分异构体,它们具有相似的性质C.烯烃的官能团是碳碳双键,任何烯烃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加成反应D.乙醛、丙酮、乙酸中都含有羰基,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11.莽草酸可用于合成药物达菲,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7H6O5B.分子中含有2种官能团C.可发生加成和取代反应D.在水溶液中羧基和羟基均能电离出H+12.有机物是合成丹参醇的一种中间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9H16OB.该有机化合物与氢气完全加成后产物的一氯代物有3种(不考虑立体异构)C.该有机化合物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D.该有机化合物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13.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17H28O2B.分子中有11个不饱和碳原子C.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分子中的C—O键为极性键14.(8分)(2023·宿迁高二检测)丹参素能明显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其结构如图所示。(1)(1分)丹参素属于 (填“无机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 (2)(1分)丹参素一定条件下能与CH3CH2OH反应生成酯,该反应的类型属于 (填“取代”或“加成”)反应。 (3)(2分)丹参素中含氧官能团有 和 (填名称)。 (4)(1分)向丹参素溶液中滴入2~3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颜色变红,说明丹参素溶液显 性。 (5)(3分)向稀的酸性KMnO4溶液中滴入几滴丹参素溶液,观察到的现象为 , 说明丹参素具有 (填“氧化”或“还原”)性。 15.(14分)Ⅰ.环癸五烯分子结构可表示为。(1)环癸五烯属于 (填字母,下同)。 a.环烃 b.不饱和烃c.饱和烃 d.芳香烃(2)环癸五烯具有的性质有 。 a.能溶于水 b.能发生氧化反应c.能发生加成反应 d.常温常压下为气体(3)环癸五烯和足量的氢气反应后所得生成物的分子式为 。 (4)写出环癸五烯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含有2个六元环且不含双键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 。 Ⅱ.乙烯的产量标志着一个国家石油化工的发展水平,是很重要的工业原料。(1)已知:聚苯乙烯塑料的单体是苯乙烯。由苯乙烯合成聚苯乙烯塑料属于 反应;苯乙烯也能使溴水褪色,简述其原因是 。 (2)乙烯的某同系物A(分子式为C5H10)和氢气加成后的产物的一氯代物有三种(不考虑立体异构),试写出A可能的结构简式: 。 答案精析1.D [官能团是决定有机化合物性质的主要因素,乙烯含有碳碳双键,故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而乙烷没有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官能团,D项正确。]2.D [A项,由于邻近基团的相互影响,含有相同官能团的物质其化学性质不一定完全相同;B项,含有的结构除醛、酮外还有羧酸、酯等;C项,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不一定具有相同的官能团,如烯烃、炔烃均能与H2、X2等加成,但官能团不同。]3.B [A、C、D项均与碳碳双键有关;B项,反应是羧基与乙醇中羟基的反应,羧基所含的是极性键,正确。]4.B [该烃含有,既能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还能发生加聚反应,但产物的结构简式应为,此外烃类都难溶于水。]5.A [从结构简式看出香叶醇中含“”和“—OH”,碳碳双键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能发生加成反应,“—OH”能发生取代反应。]6.B [乙炔含有碳碳三键,乙炔和乙烷的结构不同,不能用有机物分子内基团间的相互影响解释,故B错误;苯酚可以看作是苯基和羟基连接,乙醇可以看作是乙基和羟基连接,苯酚能跟NaOH反应而苯不能,则说明苯基对羟基有影响,故C正确。]7.A [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而乙烷不能,是因为乙烯具有碳碳双键,是官能团的性质而非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所致;甲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而甲烷不能,是因为苯环的存在增大了甲基的活性,使其易被氧化;乙酸能与NaHCO3反应放出气体,而乙醇不能,是因为羰基的存在增大了羟基的活性,使其易电离出H+;苯的硝化反应一般生成硝基苯,而甲苯发生硝化反应生成三硝基甲苯,是因为甲基的存在增大了苯环的活性,使其易生成硝基取代物。]8.C [钠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远大于钠与乙醇反应的剧烈程度,所以①②对照可以比较水和乙醇中羟基氢原子的活泼性,故A正确;乙醇和煤油中都含有烃基,但钠在乙醇中的反应现象和钠在煤油中的反应现象不同,说明乙醇中存在不同于烃分子中的氢原子,故B正确;溴水与苯不反应,而苯酚中除有苯环外,还有酚羟基,由于酚羟基对苯环的影响,使苯环上的邻、对位的氢原子非常活泼,所以苯酚能与溴水反应生成三溴苯酚,说明羟基对苯环的化学性质产生了影响,故C错误;经过上面五组对照实验可得知官能团对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起决定性作用,故D正确。]9.D [苯酚由于受到(酚)羟基的影响,苯环上(酚)羟基邻位和对位上的氢原子更容易被卤素原子取代,故A和B都能说明基团之间相互影响;由于苯环对羟基的影响,使酚羟基上的氢原子比醇羟基上的氢原子活泼,能电离出氢离子,故C能说明基团之间相互影响。]10.C 11.C12.D [观察分子结构,可知其分子式为C9H14O,A错误;完全加成后该分子仍为不对称结构,其一氯代物远远大于3种,B错误;分子中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是饱和碳原子,具有四面体结构,因此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C错误;该物质分子中存在碳碳双键,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能够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其褪色,D正确。]13.D [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17H30O2,A错误;分子中有1个碳碳双键,故有2个不饱和碳原子,B错误;因其含有碳碳双键,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错误;C—O键是由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因此是极性键,D正确。]14.(1)有机化合物 (2)取代 (3)羧基 羟基 (4)酸 (5)溶液褪色 还原解析 (2)丹参素一定条件下能与CH3CH2OH反应生成酯,该反应为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4)紫色石蕊溶液遇酸变红色,向丹参素溶液中滴入2~3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颜色变红,说明丹参素溶液显酸性。(5)酚羟基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向稀的酸性KMnO4溶液中滴入几滴丹参素溶液,观察到的现象为溶液褪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则丹参素具有还原性。15.Ⅰ.(1)ab (2)bc (3)C10H20(4)(或或)(答案合理即可)Ⅱ.(1)加聚 苯乙烯和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2)CH2CHCH2CH2CH3、CH3CHCHCH2CH3解析 Ⅰ.(1)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10H10,分子中含有5个碳碳双键,10个碳原子构成一个十元环,不含苯环,所以c、d不正确。(2)烃一般不溶于水且碳原子数为10个,故常温常压下不可能为气体。(3)其分子式为C10H10,和足量氢气反应后的产物的分子式应为C10H20。(4)10个碳原子构成2个六元环后(),其分子式为C10H18,故还应形成4个双键或2个三键或1个三键和2个双键,才能使分子式符合C10H10,题目中要求不含双键,故应为2个三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作业5 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docx 第1章 第2节 第3课时 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docx 第1章 第2节 第3课时 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