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资源简介

立新湖外国语学校
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程序
一、工作原则
(一)、预防为主
加强对传染性疾病监测,及时发现可疑病例,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治疗措施,切断传播途径,迅速控制疫情在学校的传播和蔓延。
(二)、分级控制
传染性疾病根据卫生部门要求,按疫情波及的区域范围,分为一般事件、重大事件、特大事件。在具体的疫情预防控制措施上,根据疾病在本学校的实际流行强度,实施分级控制措施,以达到最有效的预防控制效果。
(三)、分类处置
新型冠状病毒、呼吸道传染病(SARS、禽流感、类流感)、肠道传染病(霍乱、感染性腹泻)或食物中毒的病例,在于早期发现非典疫情,提高对疫情的早期预警和预报工作。SARS早期预警病例分类标准、禽流感、类流感、霍乱病例按照深圳市疾控中心规定的病例分类标准执行。
(四) 、及时处置
为有效地切断疾病的传播,根据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特征,在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时,对疑似病例、临床确诊病人实行隔离治疗;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实行(隔离)医学观察。
二、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制指挥系统
任何人发现或得知“疫情”发生,应立即向值班领导和校领导报告。学校领导确证信息属实后,立即启动学校应急程序。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制组织指挥系统:
a)领导小组. b)综合协调组. c)信息组.d)疫情调查组. e)消毒组.
f)宣传组. g)后勤组。
制定相关的工作制度:
a)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 b)消毒制度. c)传染病宣传制度.
d)晨检制度等。
三、学校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网络及职责
(一)班主任老师
1、负责每天上、下午对本班学生中健康状况动态观察,发现与某些传染性疾病相关的症状时或因病缺课情况,应询问学生健康状况并做好相应记录,如病例数超过正常时,应及时报告校医室。
2、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提供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学生当时的身体状况。
3、突发事件发生后,对班级学生的发病情况作动态了解后,每天2次报告校医室。
(二)、校 医(XXXXXXXX)
1、负责每天接受班主任晨午检情况,并记录归档。
2、出现突发公共事件时,负责及时将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地点、时间、主要病征、发病人数、发病班级、可能原因、采取措施、现状和趋势,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负责对出现症状的学生进行暂时隔离,必要时护送相关医院就诊。
4、发生突发事件后,负责每天不少于2次接受班主任晨午检情况汇报,统计后上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5、对病愈返校的学生,返校当天必须先到学校保健室,经校医检查由卫生部门出具的返校证明后,方可进入教室上课。
6、接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该学校的疫情解除通知后,即可对学校采取解除控制措施。
(三)、学校领导
1、学校应组建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明确分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的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统一组织、协调应急工作。
2、当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应根据疫情波及范围和流行的情况,停止进行集体性活动,避免发病班级学生进入集体活动场所(公共电脑教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师、实验室、会议室、图书室、运动场地等),对发病较多班级的学生,相对限制活动区域,必要时使用备用教室,防止发病班级之间的交叉感染。疫情严重时,报请相关部门后,考虑全校停课。
3、学校需加强同区疾控中心的联系,保持信息通畅,密切关注学校学生的发病状况。
4、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利用健康教育课、晨会、班会、广播、电视、板报等多种形式,坚持正面宣传,避免不必要的恐慌情绪,引导学生自觉配合教育部门、卫生部门做好学校内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根据不同季节传染病发生特点,宣传传染病的危害与防制知识,增强疾病预防的意识和能力,帮助养成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5、学校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传染病流行时,对发病班级教室进行彻底消毒,加强教室、实验室、专用室等室内空气流通,要经常开窗通风。对食堂、厕所进行消毒,以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四、个人防护与消毒工作
在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时,接触可疑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应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1、上述人员应穿戴工作服、隔离衣、工作帽和防护口罩。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的清洗和消毒。
2、各种污染对象的消毒方法
(1) 地面、墙壁、门窗:用0.2%-0.5% 过氧乙酸、500mg/L-1000 mg/L二氧化氯、有效氯或有效溴含量为1000 mg/L-2000 mg/L的消毒液喷雾。泥土墙吸液量为150 ml/m2-300 ml/m2,水泥墙、木板墙、石灰墙为100 ml/m2。对上述各种墙壁的喷洒消毒剂溶液不宜超过其吸液量。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雾一次,喷药量为200 ml/m2-300ml/m2,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雾一次。以上消毒处理,作用时间应不少于60分钟。
(2) 空气:房屋经密闭后,每立方米用18%-20% 过氧乙酸溶液5-6 ml(即每立方米用纯过氧乙酸1克),使用过氧乙酸熏蒸器进行消毒,也可放置瓷或玻璃器皿中,底部用装有适量酒精的酒精灯加热蒸发,薰蒸2 小时,即可开门窗通风。熏蒸消毒时要注意防火,还要注意过氧乙酸有较强的腐蚀性。对于体积较大的房屋,密闭后应用0.3%-0.5%过氧乙酸、3%过氧化氢、500mg/L二氧化氯或有效氯含量为1500 mg/L的消毒溶液,用气溶胶喷雾,20-30 ml/m3,作用1-2小时。消毒后即可开门窗通风。
(3) 衣服、被褥、书报、纸张:耐热、耐湿的纺织品可煮沸消毒30分钟,或用流通蒸汽消毒30 分钟,或用有效氯或有效溴含量为250 mg/L-500 mg/L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不耐热的毛衣、毛毯、被褥、化纤尼龙制品和书报、纸张等,可采取过氧乙酸薰蒸消毒。薰蒸消毒时,将欲消毒衣物悬挂室内(勿堆集一处),密闭门窗,糊好缝隙,每立方米用18%-20% 过氧乙酸5-6 ml(1克/米3),放置瓷或玻璃容器中,加热薰蒸1小时-2小时。或将被消毒物品置环氧乙烷消毒柜中,在温度为54℃,相对湿度为80%条件下,用环氧乙烷气体(800毫克/升)消毒4小时-6小时;或用压力蒸汽进行消毒。
(4)、 病人排泄物和呕吐物:稀薄的排泄物或呕吐物,每1000 毫升可加漂白粉50克或有效氯含量为20000 mg/L的消毒液2000毫升,搅匀放置2小时。无粪的尿液每1000毫升加入干漂白粉5克或次氯酸钙1.5 克或有效氯为100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100 毫升混匀放置2小时。成形粪便不能用干漂白粉消毒,可用20% 漂白粉乳剂(含有效氯5%),或有效氯含量为50000 mg/L的消毒液2 份加于1份粪便中,混匀后,作用2小时。
(5) 、餐(饮)具:首选煮沸消毒15 分钟-30 分钟,或流通蒸汽消毒30 分钟。也可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氯含量为250 mg/L-500 mg/L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
(6)、 盛排泄物或呕吐物的容器:可用有效氯含量为2000 mg/L-5000mg/mg/L的消毒液、或0.5%过氧乙酸溶液浸泡30 分钟,浸泡时,消毒液要漫过容器。
五、健康教育
要充分利用广播、板报、宣传手册、QQ、微信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及家长广泛开展新型冠状病毒、SARS、禽流感、霍乱等防治知识,宣传普及卫生科普常识,指导学生以科学的行为和方式对待新型冠状病毒、SARS、禽流感、霍乱预防和控制工作。提醒广大师生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 出门戴口罩、勤洗手;
2.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
3. 出现发热等症状,佩戴口罩并及时就医;
4. 不吃野味,将肉和蛋彻底煮熟;
5. 避免与呼吸道感染患者密切接触;
6. 避免近距离接触野生动物或活牲畜;
7. 不要随地吐痰;
8. 尽量不要去人多的地方;
9. 非必要,不去疫情防控重点区域;
10. 做好室内环境通风工作,保持空气清新。
深圳市宝安区立新湖外国语学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