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 2023-2024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2.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一代人工智能具有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控等特征,它不仅自身在快
速发展,而且与其他领域紧密互动、融合创新,给我国国家治理带来广泛影响。一方面,新一代人工智能
为国家治理中的上下互动、相互协调等提供重要工具。另一方面,它带来技术规范、科技伦理和社会风险
等方面的问题和挑战,自身也成为新的治理对象。需及时制定规范,引导其有序发展。
人工智能是充分挖掘数据要素价值、应用数据并产生新数据的强大工具。特别是融合了语言、文字、
图片、视频等诸多信息形态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大模型、大算力支持下可以实时完成数据分析、生
成成果并即时发布,在以秒为单位的时间内完成面向全球的信息发布与传递,极大提高信息分析与传递效
率,对提高工作效率和治理效能产生强大的推动力。高效、即时的信息传递方式对提高治理的精准性也有
较大价值。比如,一些城市运行的数据大脑,基于人工智能强大的算法和技术,对 100多种交通乱象进行
分析,找出规律性,判断交通的堵点、乱点和事故隐患,并不断优化交通信号灯的配时方案,有效提升道
路的通行效率。
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变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引发治理结构变革。例如,在政府与社会关系上,
新一代人工智能凭借海量数据、超级算力和智慧功能打造出多种多样的平台或服务界面,这将改变政府与
社会互动的方式,以智能化、一体化的政务服务平台构建起新的治理结构。以往人们办事,需要自己找对
相关部门。通过智能化平台,人们只需明确自己要办什么事,便能实现与相关部门的对接。以往人们办理
一件事可能需要跑几个部门,而智能化平台可以高效协调各部门,实现全时空、跨领域、跨部门的综合服
务,推动治理和服务重心下移,提高行政能力与效率。一些城市推行的“一网统管”改革,使用数字技术
感知城市运行,通过加强部门协同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构建起“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城”的城市数字
第 1页/共 10页
化治理体系。
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人工智能通用型技术的重大突破,正引发新一轮智能化浪潮。其“活字典”、移
动的“大百科全书”的特性,加上越来越接近人类水平的语言理解和生产能力,让其“答复”既有常识性,
又呈现出集成创新性。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商用搜索引擎和办公软件等诸多方面的应用及迭代升级,让人们
看到将其引入政务服务平台的广阔前景。未来,人机界面沟通方式将极大提高数字政府的办公效率。它可
以调用数字政府后台大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向决策者呈现全面、准确、客观的数据与规范性分析报告,甚
至可能助力决策者实现全息的决策科学分析。
(摘编自潘教峰《新一代人工智能给国家治理带来新机遇》)
材料二: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体系中,数字技术应用与数字化社会发展不匹配,也与多部门协同、社会发展不均
衡,这些因素关联交织在一起。这些因素呈现出较强的耦合性、级联性和复杂性。一旦处理不当,局部风
险极有可能经过多级链条的传导扩散到整个系统,将会严重阻碍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
现阶段国家治理体系中,一些地方政府不论是单点服务还是场景联动,仍依赖传统的数据采集和信息
监测技术。针对突发状况和潜在风险,治理模式属于被动响应,信息反馈链条长、治理速度慢、治理效能
低等问题突出。
近年来,数字技术虽已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得到尝试与应用,但这些数字技术的应用尚局限于少数治理
领域,且缺乏大规模数据的深度整合和信息系统的有效集成。此外,治理体系中的诸多部门均倾向于独自
构建信息系统。这些系统的技术标准和接口不统一,数据难以共享、共治,数据孤岛普遍存在,导致诸多
地方政府仍然依靠经验和直觉进行决策,严重影响了治理效能和决策效率。
目前我国国家治理的数字技术落后于其治理对象——业界的数字技术,迫切需要提升对技术风险的理
解来改善这一现状。部分利益机构或群体的主观偏见和利益诉求或将通过各种方式融入算法之中,极有可
能造成群体歧视、“信息茧房”。再如,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将产生大量的机器生成信息,信息
的真伪及价值观也可能影响人们的认知,甚至被别有用心的人用作搅乱社会的武器。
数字经济与数字社会的发展,需要鼓励数据开放与流动以打破数据孤岛,而这势必带来隐私安全问题。
数据要素作为数字时代下的新型生产要素,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带
来了新的机遇。国家、企业和个人等数据要素承载着大量信息的同时,也面临着被泄露、被滥用、被侵犯、
被攻击等安全隐患。
数字化时代造就了前所未有的社会系统复杂性,技术发展应用与社会价值追求的冲突与协调日渐凸显。
随着新一代数字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人机冲突”不断涌现,人机协同和人机信任难度不断加大。当前的数
字技术在支撑国家治理体系的过程中,既要求专业化的部门分工,如数据的标准化和归一化等;同时又对
第 2页/共 10页
人机协同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人机混合决策、人机综合研讨等。
(摘编自杨晓光等《数字技术赋能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挑战及应对》)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指出新一代人工智能给国家治理带来的变化及其应用前景;材料二指出数字技术赋能国家治理中
显现出来的问题。
B. 材料一强调生成式人工智能具有“活字典”、移动的“大百科全书”的特性,这将为将来提高数字政府
的办公效率提供可能。
C. 材料二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将产生大量的机器生成信息,可信度不高,还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用
作搅乱社会的武器。
D. 材料二认为,随着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的发展,安全成为重要问题,包括决策安全、社会安全和数据安
全等等,亟待解决。
2. 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数字技术应用与社会诸多因素的相互交织,将会严重阻碍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
B. 传统数据采集和信息监测技术属于被动响应治理,难以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需求。
C. 国家治理的数字技术落后于业界,可能产生群体歧视、信息茧房,影响人们认知。
D. 数字技术发展应用与社会价值追求的冲突逐渐明显,这对人机协同提出新的要求。
3. 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举城市交通事例论证人工智能具有融合语言、文字、图片等信息形态的特性。
B. 材料一将以往人们办事和通过智能化平台办事作对比,来证明智能化平台非常高效。
C. 材料二运用比喻论证,如用“孤岛”证明存在技术标准不统一、数据难共享的情况。
D.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采用总分式论证结构,总论言简意赅,分论条理清晰,层层递进。
4. 材料一中,新一代人工智能给国家治理带来哪些具体的影响?请简要梳理概括。
5. 针对材料中指出的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
看法。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水上英雄
袁静 孔厥
春天,大淀口给敌人占领了。鬼子的汽船来来往往,老百姓打的鱼,养的鸭子……常给他们抢去。
一天,大水集合队员们研究,想治治那汽船。他的兄弟小水,十六岁了,一听说要打汽船,心里乐得
第 3页/共 10页
怪痒痒的,急忙喊:“哥!我有个好主意!”大水一脸正经地说:“这是开会,什么哥不哥的!”众人都笑了。
小水吐了吐舌头,说:“不准叫哥,我就报告队长,我有个意见。”大水说:“好,你说吧。这是工作,
你可别闹着玩儿!”小水说:“我这么寻思,大枪一枪一个子儿,打不准就完蛋啦。使咱们的火枪打他兔崽
子,只要离得近,一打就是一大片,准叫他喂王八!——我的意见完啦!”
有些队员笑着说:“嘿,这个主意倒使得!”打过十年水中围猎的赵五更说:“我看咱们要使火枪,干脆
弄上几十支,说打一齐打,他没个跑!”大水想了一下,说:“我看这个办法倒不错,咱们就这么试试看,
再用手枪大枪配合着。”
这一天,汽船又过去了,估摸它下午回大淀口,大水他们划着二十只小船,出发了。五月,水面上苇
芽子一人多高了。这苇塘方圆好几里,里面横一条,竖一条,都是沟濠;一长串小船儿钻进去,一个也不
见了。敌人的汽船要回去,准得从苇塘前面过。
日头歪了。听得见西边鸣儿地叫。大水说:“来了!”大伙儿手里都拿着火香,从苇丛里向外张望。一
只绿色的小汽船刚一到,大水喊声打,几十支土枪一齐轰隆隆地打出去,也看不清打得怎样了,光听见汽
船突突突地响。小水低声说:“真邪门儿!怎么回事儿?人死了没有呀?又不还枪,又不开船走!”大水说:
“别作声!瞧!”
烟散了,看得见汽船上一个人也没有了,那汽船在水面上打转儿呢。赵五更忙说:“我去探探!”他拿
了小水的一把短而尖的刀,跳下水,一个猛子扎过去。那精瘦的身上流着水,悄悄地扒着船帮,往里瞧,
见一个日本鬼子趴在船尾巴上瞄着枪呢。他连忙翻进船里,鬼子一回头,尖刀已经插进了这鬼子的后心窝,
再一刀,就死了。
船可还是突突突地往前开,赵五更朝后面招手喊:“快来哟!这玩艺儿弄不住,别给跑喽!”立时二十
只小船像赛跑似的,哗哗哗划着,都来捉汽船。汽船直冲直撞,一下子闯到一片苇子地,嘟嘟嘟地还想往
里钻;大伙儿追上来,才把它捉住了。
小水看着汽船说:“哈!这玩艺儿可怎么弄回去呀?”大水听说过,这号小汽船可以卸开来,就叫大家
拧螺丝钉,一下子把汽船都拆开了。机器搬到小船上。船壳儿被大伙儿七手八脚地抬上小船。弄停当,才
欢天喜地地划回来。二十条小船走成个人字形了。村里的老百姓,听说打了汽船,都聚在岸上看。有个老
先生,捋着长长的白胡子,笑呵呵地指着说:“哈,你们瞧!真好看!”旁边一个老渔民拍着手大喊“瞧瞧
瞧,这是个雁翎队啊!”老百姓都拍手叫好,喊着:“雁翎队!雁翎队!”从此,雁翎队的名儿就传开了。
晌午,雁翎队又出发了。这一次,侦察来的消息,说敌人有二十几个,坐着两只大汽船过去了。大水
他们找了个更好的地点,两边都是苇塘。队伍分成两拨子:大水一拨在南边,准备打第一只汽船;赵五更
一拨在北边,准备打第二只汽船,两拨子错开。这会儿苇叶子唰唰唰地响。风吹过来一阵阵清香味儿。原
来是苇塘东边,南北两大片荷花都开了;望过去,千朵万朵,在风里摇摆……
第 4页/共 10页
大家等了很久,汽船还不来。天变了,黑云远远地拥过来。大家着急地说:“糟了!一下雨,火药淋湿
了,就打不成啦!”有的说:“汽船怕不回去了,咱们走吧!”大水说:“别忙!咱们再等等看吧。”一句话没
说完,就听见咔哒咔哒的响声,像是汽船过来了。大水忙叫:“快准备!”又给斜对面一拨子打暗哨。队员
们急忙擦洋火点香,风很大,一擦着就灭了。几个人碰成堆,费了很大的劲儿,才把香点着。响声越来越
近,果然是汽船来了。
一霎时,第一只汽船快到大水这一拨的跟前;第二只汽船也快到赵五更那一拨的跟前了。大水看见那
桅杆顶上的瞭望哨——“猴儿”——尽朝远处望,就偷偷地用枪瞄准他。那“猴儿”一低头,忽然发现苇
丛里有人拿枪瞄着他,吓得抱着桅杆立起来。大水不等他喊叫,一枪打中他的小肚子,“猴儿”向后一仰,
就两腿朝天地从上面摔了下来。
接连着两声霹雳似的轰响,烟和云黑成了一片。听得见第二只汽船撞到南边苇塘里,不响了。第一只
汽船可还咕咚咕咚地响着,机关枪一个劲儿往这边扫射。大水他们都在苇塘的边上,没想到敌人有机枪,
大水忙指挥队伍转移阵地。人们纷纷乱乱地抱着大枪往水里跳,连跑带游,向苇丛的深处钻。赵五更那一
拨打了一排枪,小船也都钻了濠,转走了。
风把黑烟刮跑,雨点儿也过去了。那汽船又打了一阵机枪,就开到这边苇塘来,发现了许多小船,船
上都绑着很长很长的枪。日本人没见过这号枪,觉得很了不起,嘀哩嘟噜地说着话儿,把土枪都弄到汽船
上去了。
突然一声枪响,汽船上的机枪手倒下了。紧接着一阵排子枪,鬼子都打死在船里。有两个打伤的,着
慌跳了水,也给淹死了。原来大水一伙从苇塘里绕过来,偷偷藏在南边一大片荷花丛里,每人头上顶着大
荷叶,多半个身子浸在水里,说是“荷叶军”,一齐埋伏着……
风吼着,雨又下起来,雨点儿打在荷叶上,像珠子一样乱转。平静的水面,起了波浪。天连水,水连
天,迷迷蒙蒙一大片。
(节选自《新儿女英雄传》,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 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听说要打敌人的汽船,小水马上心痒痒,言语间表现出跃跃欲试的兴奋。
B. 高高的苇芽子,加之地方大,使苇塘隐蔽性强,成为大水他们占据的“地利”。
C. 雁翎队用小船和土枪,战胜了敌人的汽船和机枪,表现出英勇无畏,机智善战。
D.“众人都笑了”,老先生“笑呵呵地指着说”,这两处“笑”满含赞赏之情。
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 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中的赵五更、小水等人物个性鲜活,与作者善用对话描写、细节刻画等多种手法有关。
B. 文中写队员们争先恐后合力追缴汽船的过程,当中连用两个“捉”字,描写生动传神。
第 5页/共 10页
C.“风吼着,雨又下起来”,水面动荡,天地迷蒙,暗示战斗未结束,更大的危险即将到来。
D.“雁翎队”的称呼表达了村民的赞许和支持,这与《荷花淀》中全庄人来送水生异曲同工。
8.“火枪打他兔崽子”“准叫他喂王八!”“快来哟!这玩艺儿弄不住,别给跑喽!”等语言,有何表达效
果?请结合文本概括。
9. 文中的两次战斗,都发生在苇塘,都是伏击敌人汽船,都以我方取胜为结果,但读来并无雷同之感,请
分析其原因。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 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善用兵者,当击其乱,不攻其治。不袭堂堂之寇,不击填填之旗。容未可见,以数相持。敌有至弊,
吾因而制之;敌人执数,吾动则就阴。虎豹不动,不入陷阱;飞鸟不动,不网罗。物未有不以动而为制者
也。是故圣人贵静。静则能应躁,后者能应先,数则能胜疏,博者能禽缺。故良将之用卒也,同其心,一
其力,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止如丘山,发如风雨,所凌必破,靡不毁沮,动如一体,莫之应圉,
是故伤敌者众,而手战者寡矣。夫五指之更弹,不若卷手之一挫;万人之更进,不如百人之俱至也。今夫
虎豹便捷,熊罴多力,然而人食其肉而席其革者,不能通其知而齐其力也。夫水势胜火,章华之台烧,以
升勺沃而救之,虽井而竭池,无奈之何也;举壶盆而以沃之,其灭可立而待也。今人之与人非有水火之胜
而欲以寡制众靡成其功亦明矣。兵家或言曰:“少可胜众。”此言所将,非言所战也。或将众而用寡者,势
不齐也;将寡而用众者,用力谐也。若乃人尽其才,悉用其力,以少胜众者,自古及今,未尝闻也。夫仁
勇信廉,人之美才也,然仁者可夺也,勇者可诱也,信者易欺也,廉者易谋也。将众者,有一见焉,则为
人禽矣。由此观之,则兵以道制胜,而非特以人才之贤,亦自明矣。故上将之用兵也,上得天道,下得地
利,中得人心,乃行之以机,发之以势,是以无破军败兵。乃至中将,上不知天道,下不知地利,专用人
与势,虽未必能万全,胜略必多矣。下将之用兵也,博闻而自乱,多知而自疑,居则恐惧,发则犹豫,是
以动为人禽矣。
(节选自《淮南子·兵略训》,有删改)
[注]应:抵挡、抵御。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今人之与人/非有水火之胜/而欲以寡制众/靡成其功/亦明矣/
B. 今人之与人/非有水火之胜/而欲以寡制众靡/成其功/亦明矣/
C. 今人之与人/非有水火之胜而欲/以寡制众/靡成其功/亦明矣/
D. 今人之与/人非有水火之胜/而欲以寡制众/靡成其功/亦明矣/
第 6页/共 10页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贵,意动用法,与《苏武传》中“反欲斗两主,观祸败”的“斗”用法不一样。
B. 一体,指一个整体,与《谏太宗十思疏》中“竭诚则胡越为一体”的“一体”词义相同
C. 特,本义公牛,此处意为特意,特地,与《陈情表》中“诏书特下,拜臣郎中”的“特”词义相同。
D. 地利,指地理上的有利形势,人们常将其与天时,人和放在一起,用来概括通向成功之路的三大要素。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面对整然有序、气势恢宏的敌军,优秀的将领不会轻举妄动,不会轻易主动去进攻;在未摸清楚对方情
况时,要采用多种方法与之周旋。
B. 优秀的将领统率军队,不会让勇敢的士兵只身一人冲锋在前,也不会让胆怯的士兵只身一人往后撤退,
他们行动时像风雨一般猛烈。
C. 如果军队 力量没有一致性,即使统率的士兵很多,其战斗力也很小;倘若交战的双方都极力发挥自己
的力量,也有可能达到以少胜多的目的。
D. 依据带兵的水平,把将领分为三类,即上将、中将和下将,其中上将懂得天道,熟悉地利,也赢得人心,
并且能够见机行事,因此不会打败仗。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而人食其肉而席其革者,不能通其知而齐其力也。
(2)居则恐惧,发则犹豫,是以动为人禽矣。
14. 文中运用章华台被烧的事例,意在说明什么道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生查子
——宋 杨无咎
秋来愁更深,黛拂双蛾浅。翠袖怯春寒,修竹萧萧晚。
此意有谁知,恨与孤鸿远。小立背西风,又是重门掩。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深秋时节,愁绪满怀,女主人公蛾眉也无心修饰,兴致阑珊。
B.“恨与孤鸿远”表示女主人公希望鸿雁能捎上自己的思绪给远方的人。
C.“翠袖”句写女主人公不仅无心去刻意妆饰打扮自己,甚至对天气变化也不甚觉察。
D. 诗人以闺中妇人的清冷处境自况,感慨个人身世,表达对君主的怨恨。
16. 抒写闺怨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传统题材,这首《生查子》在刻画人物形象上有独特的个性,请结合词作内
第 7页/共 10页
容简要赏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两句写作者夜游赤壁,任凭小船飘荡,越过那茫茫的江
面。
(2)秦观《鹊桥仙》中赞叹牛郎织女虽一年才可一聚,但其美好却胜过诸多长相厮守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
(3)“芙蓉”具有高洁、素雅、清幽的特点,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如“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作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 19次飞行任务,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神舟十二
号载人飞行的“担子”不轻。这一趟 的太空之旅,承载着亿万人的期盼与梦想,是对中国航天能
力的又一次考验,也是对中国航天技术和水平的检验。振奋人心的是,他们成功了!与天和核心舱进行自
主快速交会对接,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航天员身着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
出舱执行任务……回顾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旅途”时光,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交出了优秀的答卷。
一系列精准操作,不仅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了新贡献,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航天的卓然风采。征途漫
漫,唯有奋斗。了不起的航天成就,靠的是航天人勇攀高峰的拼搏精神和进取意识取得的。神舟十二号载
人飞行的成功并不是 的,这一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背后,凝结着无数人的汗水和心血。伴
随着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一代又一代航天人 埋头钻研、默
默奉献,让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从 成为现实。向每一位航天“追梦人”致敬!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举世瞩目 一蹴而就 废寝忘食 遥不可及
B. 举世闻名 一蹴而就 寝不安席 望尘莫及
C. 举世闻名 一挥而就 废寝忘食 望尘莫及
D. 举世瞩目 一挥而就 寝不安席 遥不可及
19. 下列各项中的引号,与语段中“飞天”的引号用法相同的--项是( )
A. 原本二十几集就能把故事讲清楚,非要抻到四十几集,电视剧“注水”令观众很不满。
B. 中方高度重视中阿关系发展,愿同阿方一道努力,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
C. 中国有句俗话叫“不人虎穴,焉得虎子”,说的是要做事须得有大无畏的精神。
第 8页/共 10页
D. 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了不起的航天成就,航天人靠的是勇攀高峰的拼搏精神和进取意识取得的
B. 了不起的航天成就,航天人靠的是勇攀高峰的拼搏精神和进取意识
C. 了不起的航天成就,离不开航天人勇攀高峰的拼搏精神和进取意识
D. 了不起 航天成就,离不开航天人勇攀高峰的拼搏精神和进取意识取得的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 2 小题,11 分)
2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随着我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减盐”渐成生活新风尚。减盐食品里面的盐少了, ① ?当
然不能。普通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很多消费者认为,减盐食品就是低钠食品,多吃无妨,这可大错
特错了,因为一些减盐食品的钠含量不一定低。
为什么在减盐食品中,还含有这么多钠?根据我国《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一款食品想宣称“减
盐”,只需找一款大家熟悉的同类食品进行对标,让减盐食品的钠含量少于对标食品的 75%即可。换句话说,
② ,而非减到某个绝对值。如果对标食品含钠量过高,即使减少超过 25%的钠含量,减盐食品的钠含
量依然可能偏高。
“另外,减盐食品的口感也可能让消费者在不经意间摄入更多盐。”有医生提醒道,一些减盐调味品的
减盐量一般,但口感却可能清淡很多,这导致人们在做饭时要放更多的减盐调味品,才能达到让人满意的
口感。“比如,近几年减盐酱油很火,但是它的味道会差一些。原先放一勺酱油就能调出的味道,现在需要
放 2 至 3 勺才行。这样计算下来, ③ 。”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
22. 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从秦始皇时代开始建阿房宫,直至秦朝灭亡,耗费数十年光阴,无数人力财力,阿房宫尚未全部建成,
最终湮灭于历史的尘埃里,阿房宫也成为秦朝暴政的象征,并被视为反面例子载入史册。如今,西安计划
投资 380亿元再造一个“新阿房宫”,对阿房宫遗址加以保护,并打造出国际一流的文化旅游产业基地。
投资规模和项目规划都可谓之大手笔,西安的雄心壮志可以理解,然而,数百亿元建“新阿房宫”是否值
得呢?
请就这一新闻事件发表你 看法,要求观点鲜明,理由充分,语言表达准确。
四、写作(60 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时代的洪流中,每个人都面临着选择。是随波逐流,还是坚守初心?这不仅是个人的抉择,更是
第 9页/共 10页
对时代精神的考验。
(2)科技的飞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然而,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坚守传统
的价值和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3)面对社会的多元与复杂,选择往往伴随着困惑与矛盾。但正是这些困惑与矛盾,推动我们不断思
考,不断前行。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 800字。
第 10页/共 10页
1. C
2. A
3. D
4.①提高国家治理的精准性。
②引发国家治理结构变革。
③提高政府办公效率,助力决策者实现全息的决策科学分析。
5.①协调均衡数字技术应用与数字化社会发展、多部门协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②提高数据采集和信息监测技术的水平。
③进一步提高国家治理的数字技术。
④针对隐私安全加强制度化、法治化建设。
6. D
7. C
8.①富有地域色彩的语言与人物身份照应,故事充满乡土气息。 ②口语化的表达使文本更贴近生活,增加
了真实感和亲切感。 ③个性化的语言可以让读者了解人物性格,如小水的直率,赵五更的风趣。 ④话语
内容体现了战士们的乐观心态和必胜信念。
9.①情节内容不同。第一次战斗捉了一只汽船,第二次战斗伏击了两只汽船。 ②细节侧重不同。第一次战
斗突出了赵五更上船杀鬼子的干净利落,第二次战斗突 出了鬼子的瞭望哨被击毙时的情状。 ③战术运用
不同。第一次战斗是几十只火枪一起打,第二次战斗是迂回设伏。 ④主要人物不同。第一次战斗侧重描写
小水、赵五更,第二次战斗侧重描写大水。⑤场景呈现不同。第一次战斗没有具体描绘,第二次战斗在荷
花盛开的场景下展开。
10. A
11. C
12. C
13. (1)然而人吃它们的肉,用它们的皮做垫席,是不能互相沟通思想、统一力量。
(2)不战时恐惧不安,战斗时又犹豫不决,因此稍有行动就会被人擒获。
14. 只有齐心协力,才能形成巨大力量,取得胜利。
15. D
16.①运用神态描写,如“双蛾浅”的“浅”体现女主人公满怀愁绪的情状,更暗示了女主人公的孤寂可怜;
②运用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如“立”“掩”体现了女主人公在萧瑟的秋风中独自伫立,目送孤鸿消失的情态,
愈发凸显其孤寂与凄凉。③借助环境侧面烘托,首句将愁绪与秋天这一大环境相结合,上片“修竹萧萧”通
过描写修竹在秋风中瑟瑟摇动的画面,烘托女主人公内心的愁苦孤独,下片中“西风”与女主人公内心的孤寂
凄凉相互映衬。
17.①. 纵一苇之所如 ②. 凌万顷之茫然 ③. 金风玉露一相逢 ④. 便胜却人间无数
⑤. 涉江采芙蓉 ⑥. 兰泽多芳草
18. A
19. B
20. C
21. ①是不是就能敞开肚子吃了 ②减盐减的是相对的百分比 ③盐的总摄入量是增加的
22. 地方政府搞大规模投资,并非仅仅是为了保护文物,更多是看中背后巨大的商业价值,
从而在大拆大建的过程中,借机捞取政绩和利益。
23. 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