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波粒二象性 章末素养提升(课件 学案,共2份)粤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章 波粒二象性 章末素养提升(课件 学案,共2份)粤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

资源简介

章末素养提升
物理 观念 光的粒 子性 光电效应 实验规律 (1)存在    电流 (2)存在    频率 (3)存在    电压 (4)瞬时性
光子 假说 光子:光的能量是    的,而是一份一份的光量子。 光子的能量:ε=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hν=        ,W0只决定于       
光的波 动性 光的单缝    实验 光的双缝    实验
光的波 粒二象 性 少量光子表现出    性,大量光子表现出    性 高频光子粒子性显著,低频光子波动性显著 光传播时表现出    ,与微粒作用时表现出    
德布罗 意波 实物粒子的波长与其动量的关系:    电子的    现象证实了实物粒子的波动性
不确定 性关系 表达式            不能同时准确确定粒子的    和    
科学 思维 1.能用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解释光电效应现象 2.能用波粒二象性解释与解决有关问题
科学态度 与责任 领会不确定性关系的确立对人们认识物质世界的影响
例1 (多选)(2023·深圳市高二期中改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光的干涉和衍射实验表明,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则表明光在与物体相互作用时,光表现出粒子性
B.由ε=hν和p=知,普朗克常量h架起了粒子性与波动性之间的桥梁
C.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除了具有能量之外还有动量
D.光电效应实验中,遏止电压由入射光强度决定,入射光强度越大,遏止电压就越大
1.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揭示了光的波动性。
2.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
3.光的波长越长,波动性越明显,光的波长越短,粒子性越明显。
4.一切物体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例2 (2023·广东阶段练习)很多商店装有光电池电子眼探测设备,当顾客到来时,门会自动打开。这种设备的原理是:当光的强度发生变化时,传感器产生的电流大小发生改变,这是光电效应的一种应用。若光电材料始终能够发生光电效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入射光的强度一定时,波长越长,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越多
B.入射光的强度越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一定越大
C.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光电子形成的电流一定越大
D.用同一单色光照射光电管,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越多,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
光电效应中的两个决定关系
光的强度越强→光子数目多→发射光电子多→光电流大
光的频率高→光子能量大→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
例3 (2024·江门市模拟)图甲为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装置,用不同频率的单色光照射阴极K,正确操作下,记录相应电表示数并绘制如图乙所示的Uc-ν图像,当频率为ν1时绘制了如图丙所示的I-U图像,图中所标数据均为已知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饱和电流与K、A之间的电压有关
B.测量遏止电压Uc时,滑片P应向b移动
C.阴极K的逸出功W0=
D.普朗克常量h=
图像名称 图线形状 由图线直接(间接)得到的物理量
最大初动能Ek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图线 ①截止频率:图线与ν轴交点的横坐标νc。 ②逸出功:图线与Ek轴交点的纵坐标的绝对值, W0=|-E|=E。 ③普朗克常量:图线的斜率k=h
颜色相同、强度不同的光,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线 ①遏止电压Uc:图线与横轴交点的横坐标。 ②饱和电流:电流的最大值。 ③最大初动能:Ek=eUc
颜色不同时,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线 ①遏止电压Uc1、Uc2。 ②最大初动能Ek1=eUc1,Ek2=eUc2
遏止电压Uc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图线 ①截止频率νc:图线与横轴交点的横坐标。 ②遏止电压Uc: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③普朗克常量h:等于图线的斜率与电子电荷量的乘积,即h=ke(注:此时两极之间接反向电压)
例4 光电传感器是智能技术领域不可或缺的关键器件,而光电管又是光电传感器的重要元件。如图所示,某光电管K极板的逸出功W0=hν,若分别用频率为2ν的a光和频率为5ν的b光照射该光电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光和b光的波长之比为2∶5
B.用a光和b光分别照射该光电管,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之比为2∶5
C.加反向电压时,对应的遏止电压之比为1∶4
D.加正向电压时,对应形成的饱和光电流之比为1∶4
1.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k=hν-W0。
2.逸出功与截止频率关系W0=hν0。
3.遏止电压与最大初动能关系Ek=eUc。
答案精析
饱和 截止 遏止 不连续 hν Ek+W0 金属本身 衍射 干涉 粒子 波动 波动性 粒子性 λ= 衍射 ΔxΔp≥ 位置 动量
提能综合训练
例1 ABC [光是一种电磁波,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光的传播主要表现波动性如光的干涉和衍射实验,光与物质作用主要表现为粒子性如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故A正确;光子的能量ε=hν表现为粒子性,而动量p=表现为波动性,则普朗克常量h架起了粒子性与波动性之间的桥梁,故B正确;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除了具有能量之外,还有动量,证明了光的粒子性,故C正确;光电效应实验中,由光电效应方程和动能定理可得eUc=Ek=hν-W0,则可知遏止电压由入射光频率决定,入射光的频率越大,遏止电压就越大,故D错误。]
例2 A [入射光的强度一定时,波长越长,频率越小,由ε=hν可知,单个光子的能量越小,则单位时间内照射到金属板上的光子数越多,逸出的光电子越多,故A正确;由光电效应方程Ek=hν-W0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只与入射光的频率和金属的逸出功有关,故B、D错误;光电子形成的电流大小与入射光的强度和频率有关,和最大初动能无关,故C错误。]
例3 C [饱和电流只与入射光的强度和频率有关,与外加电压无关,故A错误;测量遏止电压Uc时,光电管应接反向电压,滑片P应向a移动,故B错误;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k=hν-W0,根据动能定理eUc=Ek,整理得Uc=ν-,图像的斜率为k==,解得普朗克常量h=,故D错误;根据hν1-W0=eUc1,hν2-W0=eUc2,解得阴极K的逸出功W0=,故C正确。]
例4 C [根据c=λν,a光和b光的波长之比等于频率的反比,即为5∶2,故A错误;根据Ek=hν-W0,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之比==1∶4,故B错误;根据eUc=Ek,加反向电压时,对应的遏止电压之比==1∶4,故C正确;光照强度的关系未知,无法判断饱和光电流的关系,故D错误。](共20张PPT)
DISIZHANG
第四章
章末素养提升
再现
素养知识
物理 观念 光的粒 子性 光电效应 实验规律 (1)存在_____电流
(2)存在_____频率
(3)存在_____电压
(4)瞬时性
光子假说 光子:光的能量是_________的,而是一份一份的光量子。
光子的能量:ε=____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hν=________,W0只决定于___________ 截止
饱和
遏止
不连续

Ek+W0
金属本身
物理 观念 光的波 动性 光的单缝_____实验
光的双缝_____实验
光的波粒 二象性 少量光子表现出_____性,大量光子表现出_____性
高频光子粒子性显著,低频光子波动性显著
光传播时表现出_______,与微粒作用时表现出_______
干涉
衍射
粒子
波动
波动性
粒子性
物理 观念 德布罗意波
实物粒子的波长与其动量的关系:_______
电子的_____现象证实了实物粒子的波动性
不确定性关系
表达式___________
不能同时准确确定粒子的_____和_____
科学 思维 1.能用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解释光电效应现象 2.能用波粒二象性解释与解决有关问题 科学态度 与责任 领会不确定性关系的确立对人们认识物质世界的影响 衍射
λ=
ΔxΔp≥
位置
动量
 (多选)(2023·深圳市高二期中改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光的干涉和衍射实验表明,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
和康普顿效应则表明光在与物体相互作用时,光表现出粒子性
B.由ε=hν和p=知,普朗克常量h架起了粒子性与波动性之间的桥梁
C.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除了具有能量之外还有动量
D.光电效应实验中,遏止电压由入射光强度决定,入射光强度越大,遏
止电压就越大
例1

提能
综合训练


光是一种电磁波,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光的传播主要表现波动性如光的干涉和衍射实验,光与物质作用主要表现为粒子性如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故A正确;
光子的能量ε=hν表现为粒子性,而动量p=表现为波动性,则普朗克常量h架起了粒子性与波动性之间的桥梁,故B正确;
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除了具有能量之外,还有动量,证明了光的粒子性,故C正确;
光电效应实验中,由光电效应方程和动能定理可得eUc=Ek=hν-W0,则可知遏止电压由入射光频率决定,入射光的频率越大,遏止电压就越大,故D错误。
总结提升
1.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揭示了光的波动性。
2.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
3.光的波长越长,波动性越明显,光的波长越短,粒子性越明显。
4.一切物体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2023·广东阶段练习)很多商店装有光电池电子眼探测设备,当顾客到来时,门会自动打开。这种设备的原理是:当光的强度发生变化时,传感器产生的电流大小发生改变,这是光电效应的一种应用。若光电材料始终能够发生光电效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入射光的强度一定时,波长越长,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越多
B.入射光的强度越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一定越大
C.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光电子形成的电流一定越大
D.用同一单色光照射光电管,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越多,光电子
的最大初动能越大
例2

入射光的强度一定时,波长越长,频率越小,由ε=hν可知,单个光子的能量越小,则单位时间内照射到金属板上的光子数越多,逸出的光电子越多,故A正确;
由光电效应方程Ek=hν-W0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只与入射光的频率和金属的逸出功有关,故B、D错误;
光电子形成的电流大小与入射光的强度和频率有关,和最大初动能无关,故C错误。
总结提升
光电效应中的两个决定关系
光的强度越强→光子数目多→发射光电子多→光电流大
光的频率高→光子能量大→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
 (2024·江门市模拟)图甲为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装置,用不同频率的单色光照射阴极K,正确操作下,记录相应电表示数并绘制如图乙所示的Uc-ν图像,当频率为ν1时绘制了如图丙所示的I-U图像,图中所标数据均为已知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饱和电流与K、A之间的电压有关
B.测量遏止电压Uc时,滑片P应向b移动
C.阴极K的逸出功W0=
D.普朗克常量h=
例3

饱和电流只与入射光的强度和频率有关,与外加电压无关,故A错误;
测量遏止电压Uc时,光电管应接反向电压,滑片P应向a移动,故B错误;
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k=hν-W0,根据动能定理eUc=Ek,整理得Uc=,图像
的斜率为k=,解得普朗克常量h=,故D错误;
根据hν1-W0=eUc1,hν2-W0=eUc2,解得阴极K的逸出功W0=,故C正确。
总结提升
图像名称 图线形状 由图线直接(间接)得到的物理量
最大初动能Ek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图线 ①截止频率:图线与ν轴交点的横坐标νc。
②逸出功:图线与Ek轴交点的纵坐标的绝对值,W0=|-E|=E。
③普朗克常量:图线的斜率k=h
图像名称 图线形状 由图线直接(间接)得到的物理量
颜色相同、强度不同的光,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线 ①遏止电压Uc:图线与横轴交点的横坐标。
②饱和电流:电流的最大值。
③最大初动能:Ek=eUc
图像名称 图线形状 由图线直接(间接)得到的物理量
颜色不同时,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线 ①遏止电压Uc1、Uc2。
②最大初动能Ek1=eUc1,Ek2=eUc2
遏止电压Uc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图线 ①截止频率νc:图线与横轴交点的横坐标。
②遏止电压Uc: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③普朗克常量h:等于图线的斜率与电子电荷量的乘积,即h=ke(注:此时两极之间接反向电压)
 光电传感器是智能技术领域不可或缺的关键器件,而光电管又是光电传感器的重要元件。如图所示,某光电管K极板的逸出功W0=hν,若分别用频率为2ν的a光和频率为5ν的b光照射该光电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光和b光的波长之比为2∶5
B.用a光和b光分别照射该光电管,逸出光电子的最大
初动能之比为2∶5
C.加反向电压时,对应的遏止电压之比为1∶4
D.加正向电压时,对应形成的饱和光电流之比为1∶4
例4

根据c=λν,a光和b光的波长之比等于频率的反比,
即为5∶2,故A错误;
根据Ek=hν-W0,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之比
=1∶4,故B错误;
根据eUc=Ek,加反向电压时,对应的遏止电压之比=1∶4,故C正确;
光照强度的关系未知,无法判断饱和光电流的关系,故D错误。
总结提升
1.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k=hν-W0。
2.逸出功与截止频率关系W0=hν0。
3.遏止电压与最大初动能关系Ek=eU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