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中华中学教育集团三月自主作业八年级语文
时间:120分钟 总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活动一:亲近诗文】(14分)
1. 请你为“亲近诗文”阅读活动完成“开场白”。
春天到了。江南风光旖旎,景致千姿万态。当你漫步于一碧万顷的太湖边,放眼望去,桃红柳绿,蝴蝶piān( )然而至,让人______!无论是青山屹立,还是湖水荡漾,当它们遇到了诗人的一双慧眼,便有了悲喜境界,立意恒久。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沐浴着春光,漫步“古诗苑”,再一次跟随诗人的脚步,重返青山绿水,让所有的喧嚣都戛( )然而止,静心去感受大自然的清幽tián( )静,体会古人的人生百味,感悟他们的诗意人生。
(1)给加点字注音
①戛( )然而止
(2)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piān( )然而至 ②tián( )静
(3)上文划横线处应填上恰当的词语是( )
A. 心旷神怡 B. 心驰神往 C. 心悦诚服
2. 入诗文风景,感景中情思。
情感 诗文 出处
惆怅 用露珠化作白霜来表现恋人之间的朦胧之美,营造出可望不可即的意境的诗句是:蒹葭苍苍,①______。 《诗经·蒹葭》
思念 通过夸张的手法,形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的内心独白是②______,③______。 《诗经·子衿》
愁苦 体现全诗的精神,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的诗句是:求之不得,④______。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诗经·关雎》
安慰 诗人以“⑤______,儿女共沾巾。”两句点明“送”安慰的主题,在劝勉、朋友的同时,也吐露自己的情怀。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期盼 诗人借用典故暗喻自己有做一番事业的愿望,希望有人引期盼荐的诗句是⑥______,⑦____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⑧______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诗经·式微》
【活动二:读书解疑】(6分)
小语同学在课外阅读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小问题,请你帮他解决一下吧。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艺人们过去常遭白眼,如今却备受青睐,在这白眼和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B. 南京地铁五号线北段将于2025年一季度通车,谁也不会否认这将会为南京市民的出行带来更大的便利。
C. 中学生之所以喜欢网络小说的原因,在于这些作品大多思想情感丰富细腻,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叙述方式似春天般活泼。
D. 望着白云缭绕巍巍香炉峰和飞流直下、势不可挡的庐山瀑布,无不使游览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和神功伟力。
4.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收录了从夏朝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0篇。其作品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蒹葭》《式微》《子衿》均属“风”。
B. “记”是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甚至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如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C. 贺敬之的《回延安》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两行一节,节内押韵,形式活泼,节奏自由。诗中还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D. 《社戏》选自鲁迅先生散文集《朝花夕拾》。文中以儿童视角回忆了儿时看社戏的经历,表达了他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二、阅读与鉴赏(50分)
【活动三:经典探讨】(9分)
(一)老师组织了“和朱自清一起‘谈’经典-《经典常谈》座谈会”。
任务一:读经典,明经典】
5. 语文老师组织了“和朱自清一起‘谈’经典——《经典常谈》阅读座谈会”,请你参观并完成下表。
经典 “谈”经典
①《______》 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史,书中虽用鲁国纪元,所记的却是各国的事,是我们第一部通史。
②《______》 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字书,经典和别的字书里的字,都搜罗在这部书里,有九千字。这是文字学的古典,又是一切古典的工具或门径。
③《______》 据说是孟子本人和弟子公孙丑、万章等共同编定的。书中说“仁”兼说分辨“义”“利”甚严。
【任务二:读经典,辨真伪】
6. 请你根据《说文解字》中对造字的六个条例的解释,完成选择题。
一是“象形”,象物形的大概。二是“指事”,用抽象的符号,指示那无形的事矣。三是“会意”,会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为一个字,这一个字的意义是那几个字的意义积成的。四是“形声”,也是两个字合成一个字,但一个字是形,一个字是声;形是意符,声是音标。五是“转注”,就是互训。两个字或两个以上的字,意义全部都相同或一部分相同,可以互相解释的,便是转注字,也可以叫作同义字。六是“假借”,语言里有许多有音无形的字,借了别的同音的字,当作那个意义用。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汉字“鱼”“口”“耳”“手”“田”等都是象形文字。
B. “刃”字,在“刀”形上加一点,指示刃之所在,“刃”是指事文字。
C. “人”“言”为“信”,“信”是会意文字。“江”“河”是转注文字。
D. “令”本义是发号,假借为“县令”的“令”,这是假借文字。
7. 【活动三 别出心裁品古诗】
小南和小宁在课内学习了《关雎》《蒹葭》,又研读了朱自清《经典常谈》中的《<诗经>第四》,展开了一番讨论:
小南:学完《关雎》《蒹葭》,我了解到它们都运用了(1)_______ 手法。
小宁:这种手法在“信天游”中仍有保留,如《回延安》中的“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小南:为什么要用这种手法呢?你能给我讲讲吗?
小宁:好的。以《关雎》为例:(2)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南:哦,我明白了。我还有一个疑问,《<诗经>第四》里有一句“一唱三叹得叫别人回肠荡气”,这种效果是怎样达到的呢?
小宁:这是因为《诗经》常常运用(3)_________ 的形式。你看这首《硕鼠》(原诗见下“资料链接”),它更换部分词语,反复吟咏,一唱三叹,回环往复。不仅增强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还强化和突出了(4)_________________ 的情感和主题。
小南:太谢谢你了,小宁。以后我要多向你请教。
【资料链接】
《硕鼠》
硕鼠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②,莫我肯顾。逝③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④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⑤。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⑥?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⑦。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注释】①硕鼠:大老鼠。一说田鼠。这里用来比喻贪得无厌的剥削者。②三岁贯女(rǔ):“女”同“汝”。侍奉你多年。③逝:同“誓”。④爰:乃,于是。⑤德:加恩,施惠。⑥直:一说“当读为职,职亦所也”。一说同“值”,报酬。⑦劳:慰劳。
【活动四:校刊共享】(41分)
学校为这次活动编辑了一期校刊,汇编了同学们推荐和自创的作品。以下是本期校刊中的几篇推荐文章,现邀请你来共读。
(二)(15分)
阅读两文,完成下面小题。
桃花源记(节选)
晋·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入蜀记(节选)
宋·陆游
(八月)十四日,晓,雨。过一小石山,自顶直削去半,与余姚江滨之蜀山绝相类。抛大江①,遇一木筏,广十余丈,长五十余丈。上有三四十家,妻子鸡犬臼碓②皆具,中为阡陌相往来,亦有神祠,素所未睹也。舟人云,此尚其小者耳,大者于筏上铺土作蔬圃,或作酒肆,皆不复能入夹③,但行大江而已。是日逆风挽船,自平旦至日昳④才行十五六里。泊刘官矶,旁蕲州界也。儿辈登岸,归云:“得小径至山后有陂湖⑤渺然莲芰⑥甚富。沿湖多木芙蕖,数家夕阳中,芦藩茅舍,宛有幽致,而寂然无人声。有大梨,欲买之,不可得。湖中小艇采菱,呼之亦不应。更欲穷之,会见道旁设机⑦,疑有虎狼,遂不敢往。”刘官矶者,传云汉昭烈入吴⑧,尝舣舟⑨于此。晚,观大鼋⑩浮沉水中。
【注释】①抛大江:放船于大江之上。②白碓:春(chōng)米的工具。③夹:江湾。④日昳(dié):太阳偏西。⑤陂湖:小湖。⑥芰:菱角。⑦机:捕兽的工具。③云汉昭烈入吴:指三国时刘备入吴招亲。⑨舣舟:使船靠岸。⑩鼋:大鳖形的水生动物。
8. 阅读古文,可根据不同的方法理解词义,请根据提示完成下表。
方法 字词 词义
课内迁移法 中为阡陌相往来 阡陌交通 阡陌:(1)
字典查阅法 是日逆风挽船 A.牵引、拉;B。哀丧,悼念:C。卷起 挽:(2)
成语推断法 素所未睹也 素不相识 素:(3)
9.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限断3处)
得 小 径 至 山 后 有 陂 湖 渺 然 莲 芰 甚 富。
10.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1)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2)更欲穷之,会见道旁设机,疑有虎狼,遂不敢往。
11. 陆游曾在《读唐诗》中写道:“我诗慕渊明,恨不造其微”,可见其对陶渊明的崇拜和仰慕。所以在陆游的笔下,入蜀时所见的“水上人家”与陶渊明的“世外桃源”颇有几分相似。请结合相关语句,说说这两个地方的相似之处。
(三)(10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北京时间5月30日凌晨3点25分,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此前成功发射的天和号核心舱尾部货运对接舱口成功对接。飞船此行的主线任务是运送航天员和空间站所需的物资。
②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后,三名航天员正式进驻天和号核心舱,开始为期三个月的在轨驻留。三名航天员返回地球后,对接在天和号核心舱尾部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将会绕飞到天和号核心舱正前方,与节点舱正前方舱口对接。对接成功后,将会从正前方进行在轨燃料补加。
【材料二】
①很多人不太明白为什么天舟二号货运飞船要舍近求远,转移到更远的节点舱位置进行燃料补加。
②天和号核心舱作为未来整个天宫空间站的核心舱段,不光指挥与控制整个空间站的飞行,还负责整个空间站的在轨提升、轨道控制。虽然天和号核心舱装备了霍尔电推进器,可以长时间满足轨道精准控制任务,但是在紧急变轨等需求上,仍然需要传统的液体火箭发动机来实现。为了满足未来二十年以上的在轨飞行需求,天和号核心舱不仅在靠近推进舱的尾部设置有对接舱口,以满足物资补给和燃料补加需求,同时作为备份还在最前面的节点舱位置也加装了对接口。所以,此次天舟二号故意绕飞到正前方完成在轨燃料补加,就是为了验证备份燃料补加技术的可行性。
【材料三】
①天舟二号在完成正前方燃料补加技术验证后,还将在天和号核心舱外部的七轴机械臂辅助下,从正前方对接舱口转移到两侧对接舱口上。天舟二号多次从正前方舱口转移到侧面舱口位置,是进行机械臂转位实验。这个过程表面上没有任何意义,但是在这背后可真的是有“奇迹创造”。
②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介绍,中国航天天宫空间站基本构型目前已经确定,将会由核心舱及实验舱以“T”字形布局组成。未来,问天号、梦天号两个实验舱将长期停泊在两侧舱位上;货运飞船及后续的载人航天飞船则会在核心舱的两端完成对接。
③天舟二号结束任务后,将执行撤离计划,以坠入大气层中焚毁的方式谢幕。
(取材于《北京晚报》)
12. 下列选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任务只是运送航天员和空间站所需的物资。
B. 天舟二号货运飞船转移到更远的节点舱位置进行燃料补加,是为了验证备份燃料补加技术的可行性。
C. 天和号核心舱装备了霍尔电推进器,可以长时间满足轨道精准控制任务、紧急变轨等需求。
D. 天舟二号多次从正前方舱口转移到侧面舱口位置,这个过程没有什么意义。
13. 综合三则材料,简要说明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所承担的四个主要任务。
14. 结合材料三中关于天宫空间站布局的相关内容,推断下图中甲、乙、丙三处未来的对接舱。
(四)(16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破冰迎春归
乔忠延
①立春时节,黄河湾。
②风在刮,冰在响。随着冰面的破裂,粗犷的吼声喷薄而出:春天醒来吧—
③冰面的窟窿越破越大,吼声越来越高;
④春天门开啦!
⑤春天回家吧!
⑥破冰,破冰!一群腰粗膀圆的彪形大汉,持钢钎,舞棍棒,砸的砸,撬的撬……这画面雄壮豪迈,看一眼,就像是一碗火辣辣的酒咕咚咚下肚,滚烫了脸膛也滚烫了胸口,只想甩掉帽子,扔下棉袄,扎进破冰的人群中干他个满身大汗!
⑦春江水暖鸭先知,黄河水暖草先绿。紧靠黄河的长旺村,乡亲们早早就看到了鲜嫩的绿草。别看这春色不多彩,不纷纭,没有花开时的五颜六色,仅仅只是一色翠绿,却让人爱得像是抱着襁褓里的婴儿,一刻也放不下。或许正是因为这份纯真的爱心,尽管长旺村的春色来得比别处早,可乡亲们总嫌迟,早早就想冰消雪融,将漫长冬天里被严寒覆盖的生机解放出来。
⑧是啊,春天一到,雪化了,冰消了,冻土如铁的大地松软了。不待百花竟艳,就可以赶着黄牛犁地播种了。撒下的是种子,收获的是粮食,是棉花,是囤里粮冒尖,是身上衣服暖,是一家人欢乐的笑颜。无数个冬夜里的美梦,早就与春天交融在一起了:地已耕好,肥已施足,种子躺在里面舒服得使劲往上长,长得小麦金黄金黄,长得棉花雪白雪白,长得豆角好长好长,长得西瓜好甜好甜……这哪是做梦,分明是农家在早早谋划春天、构思春天。一年之计在于春,早筹措,早动手,把一冬天积蓄着在血脉里、骨骼中的劲头释放出来,才会有好光景、好日子。人勤春早,这是租祖辈辈的信条。那不仅是书页里记载的文字,更是黄河湾里令人陡生豪情的生动场景-
⑨破冰迎春归!
⑩抡起钢钎破冰,挥舞棍棒破冰,硬生生把河面覆盖的冰打破,戳开一个大窟窿。看吧,冰下奔腾着滚滚激流,翻卷着腾腾热浪。那激流,那热浪,恰似春潮扑面而来。
突然,有人俯下身去,背起撬开的冰块,跑上岸去,边跑边喊:河冰破开了-
有人紧跟着效仿,不过他那举止更威猛,甩掉棉袄,光着膀子,背起冰块,跑往村里,边跑边喊:春天来到了-
光着脊梁的人们,背冰迅跑,竞相结队,呐喊声形成黄河岸边的第一波春潮。春潮震荡了村庄,惊动了暖屋里的老老少少。男男女女跑到了村巷,看着光脊背冰的汉子,禁不住喝彩叫好,孩童们更是蹦蹦跳跳,手舞足蹈。几位年迈的长者,激动地竖着拇指连声夸道:背冰!亮膘!
背冰!亮膘!
破冰年年干,背冰代代传,春潮岁岁涌,相沿成习,早已成为这里极具魅力的迎春风俗。
这风俗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是在申报项目的这一年,那口口相传多少代的话语需要凝结在纸面。“背冰”好写,“亮膘”则有不同见解。有人写“亮膘”,有人写“亮彪”。不同写法的人,后来握手言和,二者共存。亮膘,亮出健壮肢体!亮彪,亮出彪悍胆魄!踔厉奋发,敢为人先,攻坚克难,势不可挡!
岁月更迭,日新月异。如今,这背冰更具时代风采。你看,他们来了-
一个个光脊梁的黄河汉,黄愤巾,绿短裤,背着红绸带拴牢的雪白冰块,好彪悍,好威武。最威式的当数背冰阵前的领头旗,莫说那旗有多长、有多宽,单说旗杆,那是一根撑顶瓦房的立柱,粗如木桶,重达百斤。若不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豪杰,哪个扛得起这稀世罕见的旗帜?只见阵前旗一摆,霹雳轰鸣,震耳欲聋,声浪直冲云霄。哈呀,背冰汉手中的锣鼓敲响了,这排山倒海之势,飞扬出石破天惊的豪气!
破冰迎春归,人勤春来早,黄河湾早早翻滚起春天的大潮。春潮汹涌澎湃,涌向五湖四海,涌向八方九州!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5. 请你为文章设计插图作为点缀,对照文本,思考应插入哪些画面
16. 学校广播站为了配合此次活动,需要录制“美文欣赏”栏目。
步骤一:节目组计划在喜马拉雅APP上录制本文的朗诵视频,需先对录制文本中的部分语句进行朗读设计。 ①请你从重音的角度为下面的句子做朗读设计。 一群腰粗膀圆的彪形大汉,持钢钎,舞棍棒,砸的砸,撬的撬……
步骤二:节目组准备录制精彩片段品析,需要对以下片段撰写赏析文案。 ②请你从修辞的角度为这段文字写赏析文案,供节目录制使用。 地已耕好,肥已施足,种子躺在里面舒服得使劲往上长,长得小麦金黄金黄,长得棉花雪白雪白,长得豆角好长好长,长得西瓜好甜好甜……
17. 小语同学在听完试录后建议可以删除第 段,你认同他的观点吗?请从内容和结构方面简要说明理由。
18. 小文同学认为深入理解文章会使朗读更具有感染力。联系全文,请你谈谈第 段中作者表达情感。
三、表达与交流(30分)
19. 相信《蒹葭》中主人公“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追求不懈的精神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你也一定有过类似经历,请以“追求不止”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600字。(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中华中学教育集团三月自主作业八年级
语文 参考答案
时间:120分钟 总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活动一:亲近诗文】(14分)
【1题答案】
【答案】(1)jiá (2) ①. 翩 ②. 恬 (3)A
【2题答案】
【答案】 ①. 白露为霜 ②. 一日不见 ③. 如三月兮 ④. 寤寐思服 ⑤. 无为在歧路 ⑥. 坐观垂钓者 ⑦. 徒有羡鱼情 ⑧. 悲愤
【活动二:读书解疑】(6分)
小语同学在课外阅读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小问题,请你帮他解决一下吧。
【3题答案】
【答案】B
【4题答案】
【答案】C
二、阅读与鉴赏(50分)
【活动三:经典探讨】(9分)
(一)老师组织了“和朱自清一起‘谈’经典-《经典常谈》座谈会”。
【任务一:读经典,明经典】
【5题答案】
【答案】 ①. 春秋 ②. 说文解字 ③. 孟子
【任务二:读经典,辨真伪】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 ①. 比兴 ②. 开篇即运用比兴手法,以关雎和鸣引出男女相思之情,切合诗意,自然流畅,显现了婉曲动人艺术魅力 ③. 重章叠句 ④. 揭露和批判统治者贪婪狠毒
【活动四:校刊共享】(41分)
学校为这次活动编辑了一期校刊,汇编了同学们推荐和自创的作品。以下是本期校刊中的几篇推荐文章,现邀请你来共读。
(二)(15分)
【8~11题答案】
【答案】8. (1)田间小路(2)牵引、拉(3)向来
9. 得小径/至山后/有陂湖渺然/莲芰甚富。
10. (1)太守立即派人跟随他前往,寻找先前所做的标记,最终还是迷路了,再也没找到原来的路。(2)想要再看个究竟,恰好看见路旁设有捕兽的工具,怀疑有虎狼,于是不敢再向前走了。
11. ①优美的自然风光:桃花源中有“良田美池桑竹”“阡陌交通”,水上人家是“陂湖渺然”“芦藩茅舍”“阡陌相往来”;②环境清幽:桃花源中“鸡犬相闻”,水上人家是“寂然无人声”:③人们生活安居乐业:桃花源中“屋舍俨然”“黄发垂髫,并恰然自乐”,水上人家是屋舍“幽致”,“湖中小艇采菱”;④都有神秘色彩:桃花源“不复得路”再也找不到了,水上人家“道旁设机”,让人不敢接近。(任意三点即可)
(三)(10分)
【12~14题答案】
【答案】12. B 13. ①运送航天员和空间站所需的物资;②从正前方进行在轨燃料补加,验证备份燃料补加技术的可行性;③进行机械臂转位实验;④执行撤离计划,坠入大气层中焚毁。
14. 甲、丙两处,由材料三第二段中“未来,问天号、梦天号两个实验舱将长期停泊在两侧舱位上”可知,答案应是问天号、梦天号。
乙处,由材料三第二段中“货运飞船及后续的载人航天飞船则会在核心舱的两端完成对接”的语句,再根据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对接在核心舱尾部的情况可推断,正前方对接的应是载人航天飞船。
(四)(16分)
【15~18题答案】
【答案】15. 围绕“破冰迎春图和背冰亮膘图”或“破冰图和背冰图”回答。
16. ①示例一:“持”“舞”“砸”“撬”重读,通过这些动作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黄河汉充满力量和激情的动作,描绘了雄壮豪迈的破冰画面,表达了黄河汉对春天的渴盼之情,表达作者对黄河汉的赞美。
示例二:“腰粗膀圆”“彪形”重读,通过对黄河汉的外貌描写,表现他们魁梧的身材和生命的活力,与他们豪迈的破冰动作相得益彰。
②示例:运用排比修辞,增强语势,描绘了想象中的丰收图景,表达了人们对丰收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热爱)。运用拟人的修辞,把田地里的种子人格化,生动地写出植物在春天的泥土中蓬勃生长的趋势,表达了人们对丰收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7. 示例一:不认同。内容上,本段主要交代“背冰”的精神内涵,表达了对黄河汉踔厉奋发、敢为人先、攻坚克难、势不可挡精神的赞美,使文章内容更充实,主旨突出。结构上,承接上文“迎春风俗”,为后文写背冰的时代风采和深化主旨做铺垫。
示例二:认同。内容上,本段主要交代“背冰”的精神内涵,此内容在前文中已通过形象的描写表现得很充分,后文通过描写“打领头旗”的场景表现这风俗的时代风采;删除此段,内容依然完整,且表达含蓄,意蕴丰富。结构上,删除此段,从第5段到第1段,自然过渡,由迎春风俗“极具魅力”到“更具时代风采”,进而引出迎春风俗的时代意义,表达连贯完整。
18. 通过描述破冰迎春风俗,表达了作者对勤劳人民的赞美,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赞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对弘扬(推广、传播)民族精神的期盼,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热爱)。
三、表达与交流(30分)
【19题答案】
【答案】例文:
追求不止
追求,是能冲破一切险阻的力量;追求,是能使生命不再干渴的泉水;追求,是能将漫漫人生映得绚烂的光芒。别忘了追求,它是你一生的方向。
启程
耀阳高照,我收拾着行囊,妈妈递给我一把伞,名为“勇气”,她说:“随身携带,切勿丢失。它能为你抵挡狂风暴雨,它能让你在干咳躁动时得到冷静。”我接过它,塞入包内。爸爸递给我一个笔记本,上面记满了他人生经验。他说:“随身携带,切勿丢失,当你彷徨无助时翻翻它,它能让你得到智慧与果断。当你举棋不定时翻翻它,它能让你领悟到一番真谛。”我郑重其事地捧过。老师递给我一根拐杖,名为“信心”。她说:“随身携带,切勿丢失,它能扶起你低落的头,能撑起你疲惫的心。”我将它稳拿于手。当我清点好该带的一切,遥望大路。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理想过,两者皆可抛。于是,我踏上了旅程。
旅途
旅途艰难曲折,或是平坦笔直,或是布满泥泞,或坦荡却布满陷阱,或弯曲却殊不知绿洲就在前方。我带着百分百的勇气,带着长辈的经验,带着信心,一丝不苟地探索着前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直视淋漓的鲜血。总有一天,我要登上那最高峰,俯瞰一切曾经阻碍我的岩石。
终点
顾不得抖去满身的尘埃,顾不得擦去粘稠的汗水,我喜悦地奔向不远处的大海。她是如此广阔波澜,仿佛能吞噬一切,也能包容一切。那片蔚蓝被装入了我的心脏,随着跳动灌满了全身,血液内注入那无穷的浩瀚的生命力。
新的征程
人生有无数次这样的旅途,当然你也可以留在原地等待飞来的幸运。我自是不会如此软弱,我要使自己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让自己的人生充实而值得骄傲。
我失败着,反复失败着,但也不断成功着,因为我总是一次又一次地爬起来,继续勇往直前。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别忘了追求,它使你的人生更加精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