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第五节关爱集体 服务社会道德与法治 * 中考解读1、集体的含义(1)集体与个人相互依存,密不可分。(2)集体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集体。(3)集体荣誉是集体成员共同奋斗的结果,是我们共同的荣誉。(1)集体生活可以涵养品格;集体生活能够发展个性。(2)美好集体是我们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精神家园,引领我们成长。集体是人们联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特点:有共同目标分工明确2、集体与个人的关系3、集体生活的作用考点1:关爱集体4、集体的力量(1)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2)个人的力量是分散的、有限的,但在集体中汇聚,就会变得强大。(3)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5、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的关系(1)当集体规则与我们的个人意愿一致,并且能够保障个人利益时,我们更乐于积极遵守和维护。(2)我们有时会感受到集体规则与我们的某些个性化需要之间存在矛盾甚至冲突。面对冲突,我们通常会让个人意愿服从集体的共同要求。理解集体要求的合理性,反思个人意愿的合理性和实现的可能性,我们就可能找到平衡点,解决冲突。考点1:关爱集体6、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1)在集体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2)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坚持集体主义。(3)坚持集体主义,不是不关注个人利益,而是在承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保护个人正当利益的前提下,反对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极端个人主义。考点1:关爱集体7、美好集体的特点和要求考点1:关爱集体8、建设美好集体(1)在共建中尽责。①我们要共同确定愿景和目标。②共同商定集体的规则与制度内容。③主动参与集体建设,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自觉维护集体荣誉。④共同创造良好的集体氛围。(2)在担当中成长。①为集体出力,需要每个人从实际情况出发,各尽其能,发挥所长。②集体荣誉是我们共同的利益和荣誉,需要我们悉心呵护。③承担责任既是个人有所成就的基础,也是集体发展的必要前提。④勇于担责,体现在实际行动中,落实于具体的事情里。⑤在集体生活中,我们学会接纳他人,理解和包容他人;学会关爱他人,互相帮助;学会参与,学会担当。考点1:关爱集体3.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存在矛盾。( )1. 集体中不允许有小群体的存在。( )2.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5.“团队精神”就是成员之间没有矛盾、一团和气。( )×易混易错×××4.集体建设要避免内部的竞争。( )×1.“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习近平总书记以此激励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共创新辉煌。下列古语与习近平总书记这一用典蕴含的思想一致的是( )A.千里之行,始于足下B.单则易折,众则难摧C.志之所向,无坚不入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真题检测1 』1.(2024·广东省)赛龙舟是我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在龙舟竞技中,每个队员需根据指挥员的鼓点密切配合,保持一致的划桨力度和频率,齐喊口号挥桨劈浪,奋勇争先冲向终点。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A.集体成员为了共同目标而团结协作 B.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存在矛盾C.集体生活可以涵养品格和发展个性 D.美好集体是相互礼让与充满活力的A2.(2024·扬州市)2024年扬州市中小学举办“班班有歌声”合唱比赛活动。活动后,小扬和小州分享了自己的感悟。两名同学的分享告诉我们,集体生活( ) 小扬:在合唱排练中,我的团队目标更明确了,能力也提升了。 小州:我本来胆小,受同学们响亮歌声的感染,也敢于大声唱出来了。A.有助于大家相互竞争较量 B.有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己C.限制了我们自由发挥的空间 D.可以随意展示自己的个性B3.(2023·广东省)为了帮助因先天性疾病而无法行走的小亮同学,全班同学组成互助小分队,男生负责背他上下楼,女生负责背书包。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小亮与同学们一起度过了快乐的中学时光。这让我们体会到( )A.诚实守信让我们崇德向善 B.集体建设要避免内部竞争C.美好集体是民主和公正的 D.美好集体充满关怀与友爱D考点2:承担责任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1)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3)个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4)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2.亲社会行为含义: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那些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意义:①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②有利于体验社会生活,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做法:考点2:承担责任①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责任与角色: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来源:责任来自对他人的承诺、职业要求、道德规范、法律规定等。承担责任:考点2:承担责任(1)承担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意味着可能因为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代价)(2)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对我们而言,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回报。如良好的自我感觉、获得新的知识或技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许等。3. 责任怎样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考点2:承担责任3.责任(1)培养做人的责任感,树立负责任的人生态度。(2)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3)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热心公益活动。(4)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勇于承担责任。(1)为什么要关爱他人 ①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对他人)②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对社会)③关爱他人,收获幸福。(对自己)(2)怎样关爱他人①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②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③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考点2:承担责任4. 关爱他人(1)为什么要服务社会 ①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②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2)怎样服务和奉献社会 ①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青年担当责任。②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③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3)中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形式考点2:承担责任5. 服务社会(1)社会公益活动:环境保护、社区服务、知识传播、志愿者服务、慈善活动等。(2)热心公益活动是公民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是道德要求。考点2:承担责任6.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2024·广东省)2024年3月,广大少先队员积极参与“绿美广东,红领巾在行动”实践活动。他们加入护绿小队、认养树木花卉、讲解环保知识,让“志愿红”和“生态绿”融合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此活动有利于少先队员( )A.承担法定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B.积累公益时长,获得物质的奖励C.在奉献中成长,培养亲社会行为 D.形成民主态度,增强主人翁意识『真题检测2 』C2.(2024·安徽省)2024年是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实施20周年。20年来,西部计划发挥共青团的优势,有效推动50余万名高校毕业生到以西部地区为主的基层开展志愿服务,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这启示我们要( )A.奉献社会 B.学会感恩 C.关爱他人 D.体味亲情A3.(2024·河南省)中学生小勇每周都抽空去敬老院做志愿者,为老人读书读报,陪老人聊天,坚持两年不间断。敬老院给学校发来一封感谢信。下列名句最适合用在这封感谢信中的是( )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B.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C.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D.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C★1.网络的影响(1)积极影响:①网络丰富日常生活。网络让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②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2)消极影响:①网络时代,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②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③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如:信息泄露、手机窃听、窥密偷拍等。考点3:理性上网2.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①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②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学会“信息节食”;③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④遵守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恪守道德、遵守法律。3. 传播网络正能量①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③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考点3:理性上网4.在数字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青少年如何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1)适应时代变化,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认真学习数字技术。(2)积极参加科技实践活动,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3)遵守道德和法律,增强数字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4)尊重他人的数字创造成果,尊重知识产权。考点3:理性上网『真题检测3 』1.(2024·广东省)2024年4月,中央网信办开展“清朗·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专项行动,重点整治无底线造热点蹭热点、自导自演式造假等突出问题。此项行动有利于( )A.杜绝网络乱象,提升公民网络素养 B.净化网络环境,规范公民网络行为C.调整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环境 D.完善法律体系,推动依法治国进程B2.(2024·山西省)2024年4月,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23年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揭晓结果,550件讴歌新时代、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的网络精品脱颖而出。举办这样的活动旨在( )A.提高网络信息的传播速度 B.打破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C.利用网络平台建言献策 D.培育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D3.(2023·广东省)右图漫画警示我们要( )A.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做到理性追星B.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慎重结交网友C.学会辨别网络信息,防范网络诈骗D.严格控制上网时间,合理使用手机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