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小升初升学模拟真题试卷(二)(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小升初升学模拟真题试卷(二)(有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小升初升学模拟真题试卷(二)
(时间:90分钟 满分:110分)
学校: 姓名: 班级: 分数: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总分
得分
看拼音,写词语。(6分)
在这piāo miǎo的世间,书籍是我们心灵的慰藉。阅读经典,能让我们穿越时空,与伟大的灵魂对话。在知识的海洋里áo yóu,我们能领略到自然的神奇、历史的厚重。面对生活中的kùn jìng,我们要拥有坚强的yì lì,永不放弃。只要我们满怀mèng xiǎng,并为之努力奋斗,终能收获成功的喜悦,书写属于自己的huī huáng篇章。
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同音字。(4分)
他在“经典咏流传”活动中,用那动听的yīn 乐,qīng 诉着对祖国的热爱。
这片土地经过辛勤的gēng 耘,长出了mào 盛的庄稼。
根据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18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参差(cī) 提供(gòng) 记载(zǎi) 叱咤风云(chà)
瘦削(xuē) 埋怨(mán) 模样(mú) 威风凛凛(lǐn)
缝隙(fèng) 处理(chù) 勉强(qiáng) 自作自受(zuò)
笨拙(zhuó) 苔藓(xiǎn) 闷热(mèn) 暴露无遗(lù)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干燥 俊马 别出心裁 大步流星
考察 报怨 斩钉截铁 念念有词
斗蓬 拥戴 忘乎所以 技高一筹
清幽 伶俐 自作自受 排山到海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绝口不提 滔滔不绝
德高望重 望而生畏
C. 翠色欲流 摇摇欲坠
D. 不假思索 狐假虎威
4. 以下诗句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B.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C.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D.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5. 毕业时,给同学写临别赠言,下列不适合引用的一项是( )
A.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C.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D.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6. 下列运用了托物言志写法的一项是( )
A.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B.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C.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D.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7.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哪一项?( )
A.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
B. 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必须严格遵守纪律。
C. 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D. 我们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8. 将下面的语句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下面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它像一位娴静的少女,迈着轻盈的步子,向我们走来。
②当春风轻轻吹过,万物开始复苏,大地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③春天,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活力的季节。
④柳树抽出了嫩绿的新芽,花朵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小草也从沉睡中醒来,探出了嫩绿的脑袋。
③②①④ B. ②①④③ C. ③①②④ D. ②③①④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桥》这篇小说通过环境描写和人物对话、动作等,塑造了一位舍己为人的老支书形象。
阅读名著时,我们可以对书中的人物、情节等进行批注,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其中情节是最重要的,人物和环境都是为情节服务的。
《草原》一文,作者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草原风光和蒙汉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
六年的小学生活,是多么难忘啊!教室里,有我们琅琅的读书声;操场上,有我们奔跑的身影; ,有我们 。(补全排比句)
读例句,想想加点部分有什么特点,再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例: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
写写“静”: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12分)
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苏轼用“ , ”描绘了西湖在不同天气下的美丽景色;王安石用“ , ”表达了对新年的美好期盼;王维以“ , ”抒发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我们要学会珍惜时间,正如《长歌行》中所说:“ , 。”我们还要懂得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因为“ , ”。
《匆匆》一文让我们感受到时间的匆匆流逝,我们要珍惜时光;《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告诉我们只要 、 、 ,就能发现真理。
小古文阅读。(6分)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2分)
兔走触株 ( ) (2) 因释其耒而守株 ( )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2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课外阅读。(12分)
把自己忘了的人
①她是一个农村妇女,普通得像土一样。她有一个女儿,她对女儿特别好,像天下所有母亲那样。
②孩子会蹒跚走路的时候,却走失了。她满世界地找,可是毫无结果,她的女儿就像水消失在水中一样,根本就看不见一点影子。
③但她却不死心,她一直认为她的女儿被人收养了。每年幼儿园开学的时候,她就站在学校的大门, 着一个个孩子。所有人都以为她的精神有问题。她并不在乎这些,她在这座城市的每一所学校里留下了踪迹。
④这样的寻找持续了20年。
⑤20年后,她的家中的墙壁上还张贴着1979年的年画,因为这张画是她和女儿一起贴上的。她还留着女儿小时候穿过的衣服, 。在她的心里,女儿永远都是那个两三岁的小孩子。
⑥有一天,她的一个朋友来到她家,说起了她女儿的事情。朋友说:“这么多年了,你一直没有放弃寻找女儿,你应该要相信自己的女儿一定还活着。”她笑笑说:“其实我知道女儿是不在了,我只是把她永远放在心里,我怕如果我真的把她忘了,就真的再也找不到她了。”
⑦朋友听了她的话, 。她的寻找,其实是一个自我救赎的过程。多少年了,她一直沉浸在失去女儿的痛苦中,她的灵魂已经破碎成了无数片。她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爱都给了女儿,在这个过程中,她把自己给忘了。
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序号)(3分)
辨认 B. 辨别 C. 叠得整整齐齐 D. 折得工工整整 E. 恍然大悟 F. 黯然神伤
请简要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3分)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下来。(3分)
主题交流。(6分)
学校将开展“传承传统文化,争做时代新人”的主题活动。
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20字)(2分)
请列举两个你知道的中国传统节日及其习俗。(2分)
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你认为应该如何传承传统文化?(2分)
习作展示。(30分)
题目:《成长路上, 相伴》
要求: 1. 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以填“书籍”“朋友”“父母”“老师”等。 2. 通过具体事例,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 语句通顺,内容具体,不少于450字。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小升初升学模拟真题试卷(二)答案
看拼音,写词语
缥缈 遨游 困境 毅力 梦想 辉煌
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同音字
音 倾
2. 耕 茂
根据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
B。A项中“提供”的“供”应读“gōng”,“叱咤风云”的“咤”应读“zhà”;C项中“处理”的“处”应读“chǔ”,“勉强”的“强”应读“qiǎng”;D项中“笨拙”的“拙”应读“zhuō”,“闷热”的“闷”应读“mēn” 。
D。A项“俊马”应为“骏马”;B项“报怨”应为“抱怨”;C项“斗蓬”应为“斗篷”。
C。A项中“绝口不提”的“绝”是“闭”的意思,“滔滔不绝”的“绝”是“断”的意思;B项中“德高望重”的“望”是“名望”的意思,“望而生畏”的“望”是“看”的意思;C项中“翠色欲流”和“摇摇欲坠”的“欲”都是“将要”的意思;D项中“不假思索”的“假”是“凭借、依靠”的意思,“狐假虎威”的“假”是“借”的意思 。
C。A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沙”比作“雪”,将“月”比作“钩”;B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知”字把“雨”当作人来写;D项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三千尺”是夸张,将“瀑布”比作“银河”;C项没有运用修辞手法 。
D。A项“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达了即使相隔甚远,友情依然深厚,适合写临别赠言;B项“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依依惜别之情,适合写临别赠言;C项“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鼓励人们要自信,在毕业时能给同学鼓励,适合写临别赠言;D项“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强调的是不断更新、进步,与临别赠言的情境不太相符 。
B。A项“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描绘了采莲少女与荷叶、荷花融为一体的美丽画面,没有托物言志;B项“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通过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表达了诗人自己坚守情操的志向,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C项“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没有托物言志;D项“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美景,没有托物言志 。
D。A项缺少主语,可删去“通过”或“使”;B项“避免”和“不再”表意重复,可删去“不再”;C项两面对一面,可删去“能否” 。
C。③句先点明春天充满希望和活力,引出话题,应为首句;①句把春天比作少女,承接③句;②句写春风吹过万物复苏的景象;④句具体描写柳树、花朵、小草的变化,承接②句。所以正确顺序为③①②④ 。
C。小说的三要素中,人物是最重要的,情节和环境都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C选项说法错误 。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示例:图书馆里 求知的目光
示例:教室里安静极了,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
小古文阅读
(1) 跑 (2) 放下
兔子是不可能再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嘲笑。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主动努力而存侥幸心理,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
课外阅读
A;C;F
一位农村妇女的女儿在蹒跚学步时走失,她坚信女儿被收养,20年里在每所学校寻找,家中还保留着与女儿有关的旧物。她知道女儿可能不在了,但仍不愿忘记,她的寻找是自我救赎的过程。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她比作土,形象地写出了她的普通;把女儿的走失比作水消失在水中,生动地表现出她寻找女儿毫无结果,突出了她内心的痛苦和绝望。
这位母亲对女儿的爱令人感动,她20年坚持不懈地寻找,即便知道女儿可能不在了,仍把女儿放在心里,这种执着和深情让人动容。同时也让我明白,爱可以给予人强大的力量,支撑着人们面对生活中的痛苦和困难 。
主题交流
示例:传承传统文化,共筑时代新梦。
春节:贴春联、吃年夜饭、放鞭炮;中秋节:赏月、吃月饼。
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可以学习和了解传统文化知识,如学习传统节日的由来、习俗,了解古代诗词、民间艺术等;还可以积极参与传统文化活动,如参加民俗表演、写书法、画国画等;并且向身边的人宣传传统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 。
九、习作展示(略) 根据题目要求,先补充完整题目,如选择“书籍”,可以写在成长过程中,书籍如何陪伴自己,从书中获得了哪些知识、启发,以及书籍对自己性格、价值观的影响等,通过具体事例展开,表达真情实感,注意语句通顺、内容具体,不少于450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