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必刷信息卷(含答案+答题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必刷信息卷(含答案+答题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必刷信息卷
参考答案
1.C 2.C 3.A 4.B 5.B
6.C 7.C 8.A 9.B 10.B
11.C 12.B 13.C 14.A 15.A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表层土 下层土
27.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28.软 较硬 硬
29.太阳、风、水、地震和火山 碎裂 较小的颗粒、沙和黏土
30.颜色 硬度 盐酸
31.壤土
32.
33.A B D C E
34.(1)C
(2)B
(3)A
35.(1)水分
(2)有许多气泡从土壤中冒出来
(3)分层 A 黏土
(4)
(5)沙质土
36.(1)B
(2)B
(3)C
(4)A
(5)C
37.(1)B
(2)A
(3)C
(4)C
(5)A
(6)C
(7)C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肉眼观察
软硬程度
用铜钥匙刻画
外表颜色
用放大镜观察
光泽
用蜡烛照射
透明度
从矿物边缘看其他物体
岩石组成颗粒
细年标年年年
壤土
沙质土
黏质土
版权声明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以下简称“本网站”)系属深圳市二一教育科技有
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旗下网站,为维护本公司合法权益,现依据相关法律法
规作出如下郑重声明:
一、本网站上所有原创内容,由本公司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安排专项经费,运营规划,组织
名校名师创作完成的全部原创作品,著作权归属本公司所有。
二、经由网站用户上传至本网站的试卷、教案、课件、学案等内容,由本公司独家享有信息
网络传播权,其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网站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凡因本作品引发
的任何法律纠纷,均由上传用户承担法律责任,本网站仅有义务协助司法机关了解事实情况。
三、任何个人、企事业单位(含教育网站)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本公司许可,不得使用本网
站任何作品及作品的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复制、发行、表演、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改
编、汇编、翻译等方式),一旦发现侵权,本公司将联合司法机关获取相关用户信息并要
求侵权者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四、一旦发现侵犯本网站作品著作权的行为,欢迎予以举报。
举报电话:400-637-9991
举报信息一经核实,本公司将依法追究侵权人法律责任!
五、本公司将结合广大用户和网友的举报,联合全国各地文化执法机关和相关司法机关严厉
打击侵权盗版行为,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特此声明!
“4三金
深圳市一教育料技有限贵任公司
0307766

2024学年第二学期单元练习卷(四年级 科学第三单元)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试室号: 座位号:
装 订 线
五、排排序。(5分)
33.比较岩石软硬程度的正确实验步骤。
( )→( )→( )→( )→( )
A.准备多块不同岩石、铁钉。
B.分别给各块岩石编上序号。
C.观察各块岩石刻划的痕迹,并记录下来。
D.按序号顺序用铁钉在各块岩石上的刻划。
E.根据记录结果得出不同岩石的软硬程度。
请勿在此区域内作答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学校、姓名、试室号和座位号。
2.用2B铅笔填涂考号和选项信息点,正确方法是: 。信息点框内必须涂满、涂黑,否则无效;修改时须用橡皮擦干净。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和弄破。 缺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学校、姓名、考生号。
用2B铅笔在“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正确方法是: 。信息点框内必须涂满、涂黑,否则无效;修改时须用橡皮擦干净。
用2B铅笔填涂信息点。作答选做题时,须将选做的试题号所对应的信息点涂满、涂黑,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作答时注意题号顺序,不得擅自更改题号。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和弄破。
六、实验探究。(35分)
34.(1) (2) (3)
35.(1) (2) (3)
(4) (5)
36.(1) (2) (3)
(4) (5)
37.(1) (2) (3) (4)
(5) (6) (7)
以下为选择题、判断题答题区(必须用2B铅笔将选中项涂满、涂黑,黑度以盖住框内字母、符号为准)
一、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分,单选)
二、判断。(每小题1分,共10分)
11.[A][B][C]
12.[A][B][C]
13.[A][B][C]
14.[A][B][C]
15.[A][B][C]
6.[A][B][C]
7.[A][B][C]
8.[A][B][C]
9.[A][B][C]
10.[A][B][C]
1.[A][B][C]
2.[A][B][C]
3.[A][B][C]
4.[A][B][C]
5.[A][B][C]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以下为非选择题答题区(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答案无效)
三、填空。(15分,每空1分)
26. 27.
28. 29.
30. 31.
四、连线。(5分)
32.请将以下观察方法与对应的观察对象连线。
肉眼观察 软硬程度
用铜钥匙刻画 外表颜色
用放大镜观察 光泽
用蜡烛照射 透明度
从矿物边缘看其他物体 岩石组成颗粒


科学答题卷 第1页(共2页)
科学答题卷 第2页(共2页)
▲600
▲700
▲500
▲400
▲200
▲300
▲100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必刷信息卷
卷首语:亲爱的问学们,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几个月的学习时光就过去了,在这几个月的学习生活中,你有什么收获呢 让我们来考一考自己的真才实学吧!
一、选择大乐园(每小题2分,共30分)
1.白云山有各种各样石头,他们捡了一块,先后用铜钥匙、钢制的小刀在上面刻划,都刻不动,表示这块石头硬度( )。
A.较低 B.中等 C.较高
2.下面关于常见岩石的主要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
A.花岗岩:颜色较浅,多为浅肉红色,浅灰色或灰白色,颗粒较粗,很坚硬。
B.砂岩:多为白色灰色或黄褐色,颗粒明显且粗细均匀,坚硬。
C.页岩:有灰色、黑色、黄色等各种颜色,颗粒较细,薄片状,较软,容易雕刻。
3.科考队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菊石化石,说明几亿年前这里曾经是是( )。
A.海洋 B.平原 C.沙漠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岩石的是( )。
A.山脚下的花岗岩 B.砖窑里的砖 C.溪流边的鹅卵石
5.王叔叔在建筑工地上工作,他可以选择下列哪种物体作为建筑材料( )。
A.板岩 B.花岗岩 C.石灰岩
6.我们想制作岩石标本,下列步骤正确的是( )。
①查阅资料或请教老师,确定岩石名称
②将岩石装入收纳盒
③为岩石标本贴上标签
④采集岩石标本,准备收纳盒
A.④①③② B.①④②③ C.④②①③
7.小卓发现,沙质土的渗水性和透气性很好,但保水性和保肥性较差,因此适合种植( )。
A.喜湿植物,如水稻 B.喜阴植物,如蕨类 C.喜旱植物,如花生
8.石膏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矿物。石膏可以用来制作豆花,主要是能起到( )的作用。
A.凝固作用
B.增加香味
C.看起来更白
9.地球的表面被坚硬的( )包裹着,包括海洋的底部和陆地。
A.土壤 B.岩石 C.大气
10.君君分别把潮湿的沙和黏土团成小球,观察它们经过多长时间能散落在纸上,他这样做是为了( )。
A.观察沙和黏土的外部特征
B.观察沙和黏土的黏性
C.观察沙和黏土的渗水性
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
B.长石具有玻璃光泽
C.花岗岩中只有一种矿物
12.为了让土壤更加肥沃,人们常常在土壤中加入腐殖质,这是为了提高土壤的( )。
A.沙粒含量 B.肥力 C.黏性
13.我们做实验时发现当把一土块放入水中时,水中有气泡冒出,这种现象说明土壤中有( )。
A.沙子
B.水分
C.空气
14.土壤渗水性实验中,相同水量下1号渗水最多,说明1号可能是( )。
A.沙质土 B.壤土 C.黏质土
15.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土地,下列行为对土地有保护作用的是( )。
A.减少垃圾填埋 B.倾倒污染物 C.过度放牧与耕种
二、对错判别处(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6.壤土的颗粒大小居中,既不能很好地保持水分,又不能很好地透气。( )
17.岩石、沙和黏土中,黏土摸起来最粗糙。( )
18.在比较金属、玻璃和泥土的反光能力实验中,金属的反光能力最强;玻璃的反光比金属弱,比泥土强。( )
19.我们可以借助其他物体的反光特性来研究矿物的光泽。( )
20.有植被覆盖的土壤蓄水能力比没有植被覆盖的土壤要好。( )
21.大部分金属矿物有金属光泽。( )
22.遇上不认识的岩石时,要把它的每一种特点都详细地描述出来,同时附上它的照片,这样便于研究它是什么岩石。( )
23.动植物没有参与岩石的风化过程。( )
24.岩石土壤很多,所以我们可以随意使用,不用保护。( )
25.在做实验时发现湿润的土块可以将纸巾润湿,证明土壤中含有水分。( )
三、知识展示台(每空1分,共15分)
26.土壤是分层的,一般分为 、 、基岩碎屑和基岩。
27.按照岩石成因,地质学家将岩石分为三大类: 、 、 。
28.如果能用指甲刻画出痕迹,这种矿物的硬度是 。用铜钥匙划不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划出痕迹,这种矿物的硬度是 。用铜钥匙、小刀都不能刻画出痕迹,这种矿物的硬度是 。
29.由于 等的作用,自然界中许多大块的岩石可能 ,形成 。
30.认识岩石的步骤是:先观察岩石的 、形状和条痕,再测试岩石的 ,最后观察岩石遇到 的反映。
31.小科在野外采集到一小块土壤,发现该土壤的渗水性较好,透气性较好,适宜大多数植物的生长。这种土壤最有可能属于 。(填“沙质土”、“黏质土”或“壤土”)
四、巧妙连连看(每线1分,共5分)
32.请将以下观察方法与对应的观察对象连线。
肉眼观察 软硬程度
用铜钥匙刻画 外表颜色
用放大镜观察 光泽
用蜡烛照射 透明度
从矿物边缘看其他物体 岩石组成颗粒
五、排排序(5分)
33.比较岩石软硬程度的正确实验步骤。
( )→( )→( )→( )→( )
A.准备多块不同岩石、铁钉。
B.分别给各块岩石编上序号。
C.观察各块岩石刻划的痕迹,并记录下来。
D.按序号顺序用铁钉在各块岩石上的刻划。
E.根据记录结果得出不同岩石的软硬程度。
六、科学探究室(35分)
34.(3分)小刚对一块岩石观察后的记录如下:①用盐酸滴有气泡产生;②用放大镜观察发现它是纯白色的,有美丽的条纹;③用手摸比较粗糙;④用指甲刻画不出痕迹,用铜钥匙可以刻画出痕迹。结合资料卡,完成各题。
(1)根据记录,可以判断这块岩石的软硬程度为( )。
A.较硬 B.硬 C.较软
(2)根据记录,判断这块岩石可能是( )。
A.花岗岩 B.大理岩 C.石灰岩
(3)阅读资料卡后,我还知道( )也能遇盐酸冒泡。
A.石灰岩 B.砾岩 C.砂岩
35.(8分)李明同学用干燥的塑料袋装了一些土壤带回教室,对土壤进行如下的研究。
(1)李明发现装土壤塑料袋内壁出现了小水珠,说明土壤中有 。
(2)把水倒进盛有土壤的玻璃杯,看到 现象,说明土壤中有空气。
(3)将土壤和水的混合物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发现土壤有 现象,比较符合实验结果的是图的 (选填“A”或“B”),最上层的土壤微粒是 (填“粉沙”、“沙砾”或“黏土”) 。
(4)李明用下图的装置研究了壤土、沙质土、黏质土的渗水性。取等量的三种土壤,分别同时加入等量的水,一段时间后,承接壤土的水杯中的水位如下图,请画出沙质土、黏质土的水位可能位置。(2分)
(5)西瓜种植在渗水能力强、土质疏松的土壤中,能大大提高产量。根据上述实验,最适合西瓜生长的土壤是 。
36.(10分)小智为了观察、鉴别矿物,查阅并记录了下表中的矿物特征资料卡。
资料卡一: 磁铁矿性状:铅灰色,黑色条痕,不透明, 具有强磁性, 用小刀刻画无痕迹。 资料卡二: 石墨性状: 黑色条痕, 不透明, 带有金属光 泽, 软。 资料卡三: 方解石性状: 白色, 玻璃光泽,用指甲不能划出痕迹,用铜钥匙能划出痕迹。
(1)小智观察到一块矿物的特征是:表面和条痕颜色都是黑色,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用指甲可以刻出划痕,根据资料卡你认为这种矿物是( )。
A.磁铁矿 B.石墨 C.方解石
(2)小智在观察比较矿物的哪一项特征时需要借助白色无釉陶瓷板? ( )
A.透明度 B.条痕 C.硬度
(3)为研究土壤里有什么,小智做了右图实验。实验中发现水面上漂浮一些动植物的残体。他推测:这些动植物残体将来会变成土壤中的( ),使土壤更肥沃。
A.空气 B.水分 C.腐殖质
(4)小智充分搅拌,又静置一段时间后,看到土壤分层明显(见图),土壤沉积物从上到下分别是( )。
A. B. C.
(5)小智选用以下砂粒和黏粒含量不同的三种土壤,加入适量水“搓条”,其中最容易团在一起的是( )。
A. B. C.
37.(14分)小明在公园里捡到一块石头,他仔细观察并制作了一张岩石特征卡(如图)。
(1)下列观察岩石的方法,错误的是( )。
A.用放大镜观察颗粒B.用舌头尝味道 C.用手触摸岩石表面
(2)这块岩石质地软,质地软的一般标准是( )。
A.能用指甲划出痕迹
B.不能用指甲划出痕迹,但能用铜钥匙划出痕迹
C.不能用铜钥匙划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划出痕迹
(3)以下矿物中,和这块未知名岩石的硬度差不多的是( )。
A.金刚石 B.石英 C.石墨
(4)生活中很多地方用到矿物,例如点豆腐需要( )。
A.食盐 B.石墨 C.石膏
(5)把矿物碎片放在科学课本上,观察到( )的现象,判断该矿物是不透明的。
A. B. C.
(6)关于采集并制作岩石标本,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采集岩石后,要保留岩石上的泥土和污渍
B.鉴定岩石时,需要把岩石彻底敲碎
C.贴标签时,要在标签上写明标本的信息
(7)在制作岩石标本时,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
A.给岩石编号 B.给岩石添加标签 C.给岩石打磨
答案第2页,共2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