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大庆精神》教学设计课题 《大庆精神》教学设计 单元 二单元 学科 地方 年级 六年级学习目标 1.了解大庆油田的发展历程及重要成就;理解“大庆精神”与“铁人精神”的内涵及核心价值。2.通过图片观察、故事分析、小组讨论,感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3.激发学生对家乡黑龙江的自豪感,传承大庆精神的时代价值。重点 大庆精神的核心内容(爱国、创业、求实、奉献)及具体体现。难点 结合“铁人精神”理解大庆精神的现实意义。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图片激趣:展示大庆油田今昔对比图(荒原→现代城市、采油机与工厂并立)。提问:“这些图片给你的突出印象是什么?你从中看到了什么?”引导:从环境变化、工业发展、人民生活等角度思考。播放大庆油田开发初期的历史短片(如工人搭建帐篷、人拉肩扛设备),强化视觉冲击。 通过视觉冲击引发学生对大庆油田历史的好奇心。对比图帮助学生直观感知“从荒原到工业城市”的巨变讲授新课 (一)对比油田今昔展示松辽平原(东北平原)地图,标注大庆位置,引导学生观察地形特点(平坦、湖泊多)观看早期荒原景象。出示时间轴,标注关键节点(1959年发现油田→1960年会战→1976年产量突破5000万吨→现代大庆市)。每组填写3个“过去”与“现在”的对比(如“过去:荒原连片;现在:高楼林立”“过去:人力搬运;现在:机械化采油”)。教师总结:强调油田开发对国家的战略意义(打破外国封锁,支援社会主义建设)。(二)认识“铁人”王进喜分享关键事件:王进喜在北京看到“煤气包”的故事。提问:“如果你是王进喜,当时会有什么感受?”播放动画片段(工人跳入泥浆池搅拌),提问:“这种行为需要怎样的勇气?如果是你,会怎么做?”经典语录:“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角色体验:请学生模仿“端水打井”动作,感受工人艰辛。(三)新时期铁人传承展示火山岩找油的图片,用比喻解释技术难度(如“在石头里找油,像大海捞针”)。用柱状图展示大庆石油产量(1963年500万吨→1976年5000万吨→持续稳产),提问:“5000万吨是什么概念?相当于多少辆汽车的用油量?”(简单计算:1辆汽车年耗油1吨,可供5000万辆汽车使用)。讨论:“王启民被称为‘新铁人’,他的‘新’体现在哪里?”(如科技手段、创新思维)每组派代表分享,教师补充总结(科技传承大庆精神)。归纳精神内涵:大庆精神:爱国、创业、求实、奉献。铁人精神:爱国、拼搏、奋斗、科学、奉献。 通过对比卡任务,引导学生从具体现象中提炼大庆发展的核心成就。强调油田对打破外国封锁的贡献,渗透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具体故事和语录,将“铁人精神”转化为学生可感知的言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感受劳动艰辛,深化对“艰苦奋斗”的理解。用数据与科技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求实创新”的重要性。讨论“新铁人”的“新”,鼓励学生思考如何用现代方式践行传统精神课堂小结 大庆精神不仅是历史记忆,更是黑龙江人的精神财富。课后作业 基础作业:结合“铁人精神”谈谈对大庆精神的理解。 提高作业:采访家中长辈,了解大庆油田的故事。拓展作业:以“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践行大庆精神”为主题,撰写一篇500字小论文板书 大庆精神爱国:争光争气 创业:荒原起家 求实:科技破岩 奉献:以身许国教学反思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2张PPT)大精庆神石 油 精 神、铁 人 精 神黑教版《人文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大庆油田开发初期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黑龙江省西南部,曾经上演了一场惊天动地的石油会战。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中国石油工人,凭借“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迈气概硬是在条件极为艰苦的情况下创造了世界石油开发史上的奇迹。01油田今昔目录03新时期铁人02铁人“王进喜”油今田昔第一部分油田今昔大庆油田位于松辽平原,在石油大军进驻前,这里曾是荒原连片。大庆油田发展史荒原1959年发现油田1960年会战1976年产量突破5000万吨现代大庆市大庆油田发展史1960年1月,石油工业部党组召开扩大会议,研究加快松辽地区勘探和油田开发的工作,并就此向中央提交了专项报告。2月20日,中央批准了该报告,决定集中力量在大庆地区用打歼灭战的办法进行勘探开发大会战。大庆石油会战由此开始。油田今昔过去 现在荒原连片高楼林立大庆油田开发意义大庆油田开发终结了依赖“洋油”的历史,打破国际封锁,实现石油自给,支撑新中国工业化建设 。累计产油超24亿吨(占全国陆上产量40%),创利税超万亿元,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与经济独立 。自主研发陆相生油理论及采油技术体系,突破“中国贫油论” ,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能源保障、技术经验和精神动力 。第二部分铁人王进喜“铁人”王进喜在大庆石油大会战中,涌现了一批为国家石油事业发展艰苦奋战的英雄楷模。其中的杰出代表就是王进喜,一位被称作“铁人”的石油工人。“铁人”王进喜王进喜是新中国第一批石油工人。1959年,王进喜作为石油战线的劳动模范到北京参加群英会。他看到由于没有汽油,北京的公共汽车上都背一个煤气包。如果你是王进喜,当时会有什么感受?“铁人”王进喜一天,油田突然出现井喷,由于没有搅拌机,倒入泥浆池的水泥搅拌不开,王进喜奋不顾身跳进齐腰深的泥浆池中,用身体搅拌。井喷制止住了,王进喜却累得站不起来了。房东大娘心疼地说:“王队长,你可真是一个铁人啊!”“铁人”王进喜在“铁人精神”的感召下,“老会战”们凿开冰河,排成长龙,端水打井,展现了“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英雄气概。第三部分新时期铁人王进喜身上体现的“铁人精神”不仅感染了当时的人,而且升华并凝固为“大庆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石油工人,其中,就包括被称作“新铁人”的王启民。新时期铁人新时期铁人王启民,1937年生人。中共党员。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原总经理助理。2019年9月,荣获“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和“最美奋斗者”称号。20世纪90年代,大庆油田依据王启民与同事们研究出的方案,加密了1万多口油井使原油产量稳产在5000万吨,并保持多年,创造了世界石油开发史上的奇迹。大庆油田经过50多年的开发,剩余的油气资源分布情况极其复杂。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王启民就率领自己的团队在大庆找油、找天然气,并于 2002年在坚硬复杂的火山岩底层中找到并测出了油气,攻克了这一世界难题。他运用新科技来指导油田的合理开发,被称为用科技找石油的“新时期的铁人”大庆石油产量讨论王启民被称为“新铁人”,他的“新”体现在哪里?大庆精神——概括起来就是八个字爱国创业求实奉献大庆今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大庆精神》教学设计.doc 《大庆精神》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