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期中基础知识过关练习-(含答案详解)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期中基础知识过关练习-(含答案详解)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中基础知识过关练习-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莱茵河(lái) 无垠(yíng) 万顷(qǐng) 巍峨(é)
B.点缀( zhuì) 旖旎(nǐ) 腮边(sāi) 虬枝(zhá)
C.号码(mǎ) 撩动(liáo) 手绢(juàn) 眷恋(juàn)
D.玷污( diàn) 郑重(zhèn) 特殊(shū) 冷飕飕(sōu)
2.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妒忌 榆树 参谋 一声不吭 B.蜻庭 随意 疑惑 神机妙算
C.蚂蚱 诊所 凶膛 一针见血 D.呐喊 颤抖 审视 萧然起敬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草船借箭》这个故事中诸葛亮十分诡计多端。
B.同桌一声不吭地给我讲述了一个道理。
C.这是他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的决定。
D.这件工艺品做工十分精细,真是让人兴致勃勃。
4.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完全正确的一项(  )
(1)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追得上?
(2)远远望去,它像漂浮在沙海中的三座金山。
(3)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4)怎样小的小船呢? 一个人躺下去,再容不下第二人的船。
A.反问 比喻 拟人 设问 B.反问 拟人 设问 比喻
C.反问 拟人 比喻 设问 D.反问 比喻 拟人 疑问
5.羽毛球比赛时,原来处于领先位置的选手几个回合后,居然落后了,一旁的同伴急得自言自语:“这局势,真是 。”横线处应填的歇后语是(  )
A.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B.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C.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 D.咸菜烧豆腐——有言在先
6.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的人是(  )
A.杨志 B.诸葛亮 C.贾宝玉 D.唐僧
7.下列关于年龄称谓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十三四岁被称为“豆蔻年华”,是一个女孩的青春年华。
B.二十岁左右被称为“弱冠之年”,是说男孩到了成年的时候。
C.四十岁被称为“不惑之年”,是说人年至四十,能明辨是非而不受迷惑。
D.八十岁被称为“期颐之年”,是说到了需要、指望儿女赡养的年龄。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可是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②到底是小胖墩儿的力气大,小嘎子让他一下推倒了。
B.①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②老师吩咐大家好好休息,养精蓄锐。
C.①老爷爷已经九十岁了,仍然精神焕发。②这小伙长得真精神。
D.①小星写的字很规矩,没有半点儿出格。②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9.在“歌颂航天精神”书法展中,同学们对“精”字字体的选择产生了争议,请你根据“字体一致”的原则进行选择,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B. C. D.
10.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1)我久久地_____________着墙上那幅油画,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
(2)课堂上,我_____________着黑板,专心听讲,唯恐错过老师讲的知识点。
(3)沃克医生的眼睛里闪出一丝惊疑。他重新_____________着眼前这个人,冷冷地问:“你是干什么的?”
A.凝视 扫视 审视 B.注视 扫视 审视
C.凝视 注视 审视 D.扫视 审视 注视
1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我们可以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来体会人物的内心。
B.阅读时可以通过文中人物的一系列变化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C.阅读时体会人物的内心想法,可以加深我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D.能体现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方法只有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
12.在阅读名著时,下面哪一种方法不适合我们?( )
A.联系上下文猜语句的意思。 B.比较难懂的语句反复琢磨,直到理解了为止。
C.借助历史资料理解。 D.结合看过的影视作品理解。
二、填空题
13.用“ ”画去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忌讳(huì wěi) 晦气(huì rǔ) 豁喇喇(lā lǎ) 金钗(chāi chā)
14.选字组词。
【拖 脱 托】
( )布 ( )衣 ( )举
【伟 委 尾】
( )屈 ( )大 ( )巴
15.选出下面词语在现代汉语中的对应说法。
A.宾馆 B.医生 C.顾客 D.银行 E.老板 F.服务员
客官——( ) 钱铺——( ) 客舍——( )
伙计——( ) 郎中——( ) 掌柜——( )
16.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填序号)
①引用 ②排比 ③比喻
(1)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 )
(2)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
(3)古云:“禽有禽言,兽有兽语。”( )
17.阅读下面的灭火器使用方法图示,判断下列做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家里微波炉着火了,火势迅速蔓延,屋子里到处都是火苗,这时小龙仍然坚持用灭火器灭火。( ) (2)小星看到厨房的垃圾桶着火了,她拿起灭火器就向下按压把。( ) (3)乐乐把灭火器的喷管对准火苗根部,快速喷射。( ) (4)根据燃烧物选取不同的灭火器,如干粉灭火器可以用来扑灭油类、电气设备引发的初期火灾。( )
18.判断下列句子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
A.外貌描写 B.动作描写 C.心理描写 D.语言描写
(1)两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 )
(2)曹小三想:完了,师傅露馅儿了,他不是神仙。( )
(3)刷子李看着曹小三发怔发傻的模样,笑道:“好好学本事吧!”( )
(4)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 )
三、句子训练
19.二十条船靠岸的时候,周瑜派来搬箭的五百个军士已经等在江边了。(缩句)
20.诸葛亮说:“请你一起去取箭。”(改为转述句)
21.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改为“被”字句)
22.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照样子,运用同样的描写方法写“着急地寻找”的情景)
23.写字台上放着电报。(扩句)
24.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刘伯承抓破了。(改为“把”字句)
《期中基础知识过关练习-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统编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C A C B D B B C
题号 11 12
答案 D B
1.C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识记。
A.无垠(yíng)——(yín);
B.虬枝(zhá)——(qiú);
D.郑重(zhèn)——(zhèng)。
故选C。
2.A
【详解】本题考查易错字辨析。
B.蜻庭——蜻蜓;
C.凶膛——胸膛;
D.萧然起敬——肃然起敬。
故选A。
3.C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A.“诡计多端”通常用来形容阴险狡诈的人,带有贬义,用于描述诸葛亮这样的正面人物不恰当。
B.“一声不吭”意思是完全不说话,而“讲述”需要说话,两者矛盾,逻辑不通。
C.“深思熟虑”表示经过仔细思考和慎重考虑,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D.“兴致勃勃”形容对某事物非常感兴趣或情绪高涨。形容工艺品精细,人们给出的评价应该用“赞不绝口”。该词使用不恰当。
故选C。
4.A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运用。
(1)反问。通过提问的方式表达“追不上”的意思,实际上并不需要回答。
(2)比喻。将“它”比作“漂浮在沙海中的三座金山”,形象生动。
(3)拟人。将牛群赋予人的特征,如“专注”和“思考”。
(4)设问。先提出问题,然后自问自答,强调船的小。
故选A。
5.C
【详解】本题考查歇后语。
题目中,原本领先的选手突然落后,同伴感叹“这局势,真是……”,需填入一个体现“局势迅速逆转” 的歇后语。
A.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比喻善于利用有利条件或时机(源自诸葛亮在赤壁之战借东风火攻曹操)。强调主动把握机会或借助优势,与“局势突变”无关。
B.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利用谐音“鸣”与“名”,指人或事物名声在外。形容知名度高,与“比赛局势变化”无关联。
C.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 :比喻事情变化极快、难以预料(源自孙悟空七十二变的特性)。直接对应“领先变落后”的突发逆转,符合题意。
D.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 :利用谐音“盐”与“言”,指事先已有约定或声明。强调事前约定,与“比赛结果变化”无关。
故选C。
6.B
【详解】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A.杨志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青面兽”,以勇猛著称,与题目中的儒雅形象不符。
B.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著名军师,常被描述为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气质儒雅,符合题目中的描述。
C.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角,虽然容貌俊美,但通常不描述他头戴纶巾、身披鹤氅,且形象更偏向于贵族公子而非神仙之概。
D.唐僧是《西游记》中的高僧,虽然气质超凡,但通常不描述他面如冠玉、头戴纶巾,且形象更偏向于僧侣而非文人雅士。
故选B。
7.D
【详解】本题考查国学常识运用。
D.期颐之年一般指的是一百岁。期颐,期是期待,颐是供养,意谓百岁老人饮食起居不能自理,一切需期待别人供养或照顾。“期颐之年”解释为“需要、指望儿女赡养的年龄”,这是对词义的误解,且与年龄不符。
故选D。
8.B
【详解】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到底:究竟/毕竟;
B.都是“口头指示、嘱咐”的意思;
C.活力/外貌有神采;
D.字体工整/行为准则。
故选B。
9.B
【详解】本题考查汉字书写字体。
隶书,汉字的一种字体,有秦隶、汉隶等,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仔细观察图片,“航”、“天”、“神”三个字都属于隶书字体。结合字体特点,同时根据“字体一致”的原则进行选择:
A.:行楷字体,也叫“汉字行楷手写体字形”,是偏重于楷书书写笔法,比楷书行笔自由、又比行草规整的行书字体。 行楷字体介于楷书和行书之间,是楷书和行书的结合体,是为了适应书写快捷的需要而产生的。仔细观察该字体,属于行楷字体;
B.:隶书字体,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仔细观察该字体,属于隶书字体;
C.:楷书字体,以其整齐、规范、美观、易辨认的特点,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书法形式。仔细观察该字体,属于楷书字体;
D.:篆书字体,以线条为主,粗细均匀,线条流畅,呈现出一种古朴的美感。结构平稳对称,字形多为纵向长方形,具有一种庄重感。笔法讲究“藏锋”;仔细观察该字体,属于篆书字体;
故选B。
10.C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凝视:指聚精会神地看,目光集中在一点上,带有专注、投入的意味,通常用于较长时间地看某一事物,强调专注的程度和沉浸的状态。
扫视:指目光迅速地向周围看,范围较广,速度较快,重点在于快速地查看周围的情况。
审视:指仔细地看,反复分析、观察,强调对事物进行深入、全面的观察和考量,以做出判断。
注视:指注意地看,目光集中在某一对象上,强调把注意力集中在特定的目标上,不一定像“凝视”那样带有沉浸的情感,但也是专注地看。
(1)结合句子可知,这里强调长时间专注地看着油画,沉浸在回忆中,用“凝视”更能体现这种专注和沉浸的状态,所以应填“凝视”。
(2)结合句子可知,此句表达在课堂上把注意力集中在黑板上,专注于老师所讲内容,用“注视”突出注意力集中在黑板这一特定目标上,所以应填“注视”。
(3)结合句子可知,沃克医生因为惊疑,需要仔细地观察这个人,对其进行分析判断,“审视”更符合这种仔细观察、深入考量的情境,所以应填“审视”。
故选C。
11.D
【详解】本题考查阅读策略和方法、人物描写。
D.体现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方法除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外,还有心理描写等,该项说法错误。
故选D。
12.B
【详解】本题考查阅读方法和策略。
B.根据知识积累可知,阅读名著时,遇到一时难以理解的语句时,为了节省时间,可以跳过,不用反复琢磨,过分纠结于个别难懂语句可能会打断阅读的整体节奏,影响对故事和人物的整体把握。此项说法错误。
故选B。
13.wěi rǔ lǎ chā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辨析。
忌讳(jì huì):指因风俗习惯或个人原因而避免说某些话或做某些事。故画去“wěi”。
晦气(huì qì):指不吉利或倒霉的感觉。故画去“rǔ”。
“喇”读lā时,形容物体断裂或撞击的声音(如“豁喇喇”);读lá时指“划破”(如“喇开”);读lǎ时用于“喇叭”。
“豁喇喇”模拟声音,故选lā,故画去“lǎ”。
金钗(jīn chāi):古代妇女插在发髻上的金属首饰。故画去“chā”。
14. 拖 脱 托 委 伟 尾
【详解】本题考查选字填空。
拖:拉着物体使挨着地面或另一物体的表面移动的意思。
脱:取下、除去的意思。
托:用手掌或其他东西向上承受物体的意思。
拖布:是用于擦拭地面等的清洁工具,通过拖拉来清洁 ,故选“拖”。
脱衣:即把衣服从身上取下,故选“脱”。
托举:就是用手等向上举着,故选“托”。
伟:宏大、卓越的意思。
委:曲折、弯转。
尾:指动物身体末端突出的部分。
委屈:指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故选“委”。
伟大:用于形容品格崇高、规模宏大等 ,故选“伟”。
尾巴:指动物的身体器官,因其在身体的后部,后来延伸为事物主要部分的跟随部位。故选“尾”。
15. C D A F B E
【详解】本题考查
客官 :古代对顾客或客人的尊称,故选C。
钱铺 :古代经营货币兑换或借贷的场所,故选D。
客舍 :古代提供住宿的地方,故选A。
伙计 :古代店铺中的工作人员或助手,故选F。
郎中 :古代对医生的称呼,故选B。
掌柜 :古代店铺的负责人或老板,故选E。
16. ③ ② ①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引用:指在说话或写作中引用现成的话,如诗句、格言、成语等,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或增强说服力、丰富文章内涵。可使文章更具权威性、文化底蕴。
排比:把三个或以上结构类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能增强语势,使文章节奏感强,朗朗上口。
比喻: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一般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三部分(借喻无比喻词 )。化抽象为具体,使事物更生动形象、易于理解。
(1)此句中“似圆球样大”把石卵比作圆球,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石卵的形状。故选③。
(2)句子中“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等,通过多个结构相似的短句排列,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势,生动展现了石猴在山中的生活状态。故选②。
(3)句中直接引用“禽有禽言,兽有兽语”这句古语,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使表达更具说服力和文化内涵。故选①。
17. × × √ √
【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提取关键信息。
(1)做法错误。微波炉着火且火势迅速蔓延,屋子里到处都是火苗时,说明火势已经较大,根据灭火器提示“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扑灭一般火灾,油类和电气设备的初期火灾。”可知,火势已经超出了灭火器的可控范围。此时应迅速撤离现场并拨打火警电话119,而不是坚持用灭火器灭火,以免发生危险,危及生命安全。故判断错误。
(2)做法错误。使用灭火器时,不能直接拿起就向下按压把。正确的操作顺序应该是先将灭火器提到距火源适当位置,上下颠倒几次使筒内的干粉松动,然后拔掉保险销,再对准火焰根部按压压把进行喷射。小星没有进行前面的准备步骤,操作错误。故判断错误。
(3)做法正确。根据使用方法可知,使用灭火器时,将喷管对准火苗根部进行喷射是正确的操作方法。因为火焰根部是火源的主要位置,对准根部喷射可以更有效地扑灭火焰,阻止火势蔓延。故判断正确。
(4)做法正确。根据灭火器提示“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扑灭一般火灾,油类和电气设备的初期火灾。”可知,不同类型的灭火器适用于不同的燃烧物,干粉灭火器可以扑灭油类、可燃气体、电气设备等引发的初期火灾,这是对灭火器适用范围的正确认知。根据燃烧物选取合适的灭火器是正确使用灭火器的重要原则。故判断正确。
18. B C D A
【详解】本题考查人物描写方法。
A.外貌描写是从人物的体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体型、姿态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B.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从中看出人物的身份、地位,并且能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候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
C.心理描写是指在文章中,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
D.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独白是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重要手段。对话可以是两个人的对话,也可以是几个人的相互交谈。描写人物的语言,不但要求做到个性化,而且还要体现出人物说话的艺术性。
(1)结合句中“转了三四圈”“三抓两挠”“揪”这些描写动作的词语可知这是动作描写,故选B。
(2)结合句子中“想”可知这是曹小三的心理描写,故选C。
(3)结合句子中“笑道”可知是对刷子李的语言描写,故选D。
(4)结合句子中“圆眼”“肉鼻子”“眉很短很粗”可知是对人物的外貌描写,故选A。
19.军士等在江边了。
【详解】本题考查缩写句子。
缩句是把“枝繁叶茂”的长句缩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
具体到本题,我们只要把“军士”和“等在江边了”前的修饰词删掉即可,即去掉“二十条船靠岸的时候,周瑜派来搬箭的五百个”“已经”。
缩句为:军士等在江边了。
20.诸葛亮说,请他一起去取箭。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句式转换。
把直接引语改为转述句:①标点:标点:删双引号,冒号变逗号。②人称:“我”换“他/她”,“你”换对应人名或人称,第三人称基本不动。③删语气词,改指示代词(如“这”换“那”),让句子通顺。
本题按照规则,首先把冒号改为逗号,删去双引号;原句中的“你”在转述句里要把“你”换成“我”或“他”,根据常识可知,这里的“你”指的是“鲁肃”,也可改为“鲁肃”;句子中没有语气词和需要改动的指示代词,经过这些处理,就得到了转述句。
故改后的句子为:诸葛亮说,请鲁肃一起去取箭。
21.鲁肃被诸葛亮秘密地请到船里。
【详解】本题考查“把”字句改“被”字句。
“把”字句改“被”字句方法如下:首先要找出句中的“主动者”和“被动者”,再“主被换位,把被互换,动作部分照抄”即可。
本题中“主动者”是“诸葛亮”,“被动者”是“鲁肃”。
故改为被字句:鲁肃被诸葛亮秘密地请到船里。
22.“到底去哪了?”他心里想着。他焦急地走来走去,这翻翻那找找,几乎要把整个屋子翻个底朝天。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情景写话。
结合例句“从见到这封电报开始,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可知,句子运用了动作、神态描写,体现人物心理活动。仿写时,仿照例子,按体会人物内心的要求,体现出着急寻找的情景。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动作描写表现出人物在寻找东西时着急的情景即可。
如:从发现钥匙不见的那一刻起,妈妈在屋里来回走了几十趟,把每个抽屉都翻了三遍以上。
23.精致的木质写字台上工工整整地放着一封来自远方的电报。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扩写句子。
扩句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添加修饰语,在主语、谓语、宾语前添加恰当的形容词、副词、定语等。添加补充成分,如补语等进一步说明动作或状态。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使句子更生动。
本题可从写字台外观(材质、形状、颜色)、放置状态(整齐、凌乱),电报特征(加急、普通、来自何处)等方面写。比如用“陈旧的”形容写字台,“整齐地”描述放的状态,“加急的”突出电报性质,让句子更丰富。
示例:陈旧的写字台上整齐地放着一张加急的电报。
24.刘伯承居然把崭新的白床单抓破了。
【详解】本题考查改写句子。
“被”字句改“把”字句,需要将主动者和被动者的位置互换,同时将 “被”换成“把”。
在“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刘伯承抓破了”这句话中,主动者是“刘伯承”,被动者是“崭新的白床单”。
故改为“把”字句是:刘伯承居然把崭新的白床单抓破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