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期中常考易错检测卷(含答案详解)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期中常考易错检测卷(含答案详解)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中常考易错检测卷-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蚌壳(bang ké) 调度(tiáo dù) 澄澈(chéng chè)
B.旖旎(qǐ nǐ) 徘徊(pái huái) 踉跄(liàng qiàng)
C.呐喊(nà hǎn) 咆哮(páo xiāo) 颤抖(zhàn dǒu)
D.埋怨(mán yuàn) 审视(shěn shì) 踌躇(chóu chú)
2.下列汉字字体的演变次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A.甲骨文 小篆 隶书 金文 楷书 B.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C.甲骨文 隶书 小篆 金文 楷书 D.甲骨文 金文 隶书 小篆 楷书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为了明天的六一庆祝活动,同学们已经把教室都布置好了。
B.我们耐心探听老师对我们的谆谆教诲。
C.他用审视的目光打量着这个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陌生人。
D.“这个师傅派头十足,就是不知道活儿干得怎么样。”我在心里嘀咕着。
4.子曰:“( )”,不亦乐乎。
A.学而时习之 B.有朋自远方来 C.人不知而不愠 D.温故而知新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的是( )
A.每当读到《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之类的句子,外公总要落泪。
B.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样样都有。
C.祖父戴大草帽,我戴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D.我终于知道了严监生为什么咽不下最后一口气?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月是故乡明。季羡林到过很多国家,看到的月亮确实不如故乡的明亮。
B.《水浒传》描写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众多梁山好汉的故事。
C.“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诗句里的“河”指的是黄河。
D.《军神》一文中沃克医生手术中的“双手颤抖”“汗珠滚滚”,衬托出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
二、填空题
7.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毡帽( ) 倭瓜( ) 踉跄( ) 眷恋( )
绷带( ) 矜持( ) 明晃晃( ) 血泊( )
监考( ) 燕山( ) 供耕织( )
8.按照查字典的要求填空,并完成练习。
“拟”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拟”在字典中有多个意思,请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拟”选择正确的意思(填序号)。
①设计;起草 ②打算;想要 ③模仿 ④相比 ⑤猜测;假设
(1)写字台上,放着由司令员彭德怀拟定的电报。( )
(2)童话故事虽然都是虚拟的,但是我们希望能多看到一些美好的故事。( )
9.根据情境填写诗句。
(1)范成大描写农村孩子学种瓜的诗句是“ ”。
(2)看到牧童横坐在牛背吹笛的画面,我不禁吟诵“ ”。
(3)王维与朋友分别时劝酒的诗句是“ ”。
(4)想到妈妈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爱,我想用这句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
三、语言表达
10.口语交际。
童年生活少不了玩具的陪伴,你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吧!
四、修改病句
11.修改病句。
(1)我们要会运用和理解学过的词语。
(2)读了《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课文,禁不住流下了眼泪。
(3)这个学期张丽的作文水平大大前进和提高了。
(4)广场上飘扬着五颜六色的红旗。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理解。
祖父的园子(节选)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2.选段是围绕哪两句话写的?
13.选段中描写的景物的共同特征是(  )
A.明亮 B.随便 C.美丽 D.自由
14.选段中描写了祖父园子里的很多景物,目的是说明(  )
A.祖父的园子里很乱。 B.祖父的园子没人管。
C.祖父的园子里是自由快乐的。 D.祖父不勤快。
15.选段中画“______”的句子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
阅读《月是故乡明》课文两个片段,完成下列各题。
月是故乡明(节选)
①至于水,我故乡的小村子里却到处都是。几个大苇坑占了村子面积的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烟波浩渺之势。到了夏天,黄昏后,我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②我在故乡只待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待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将近三十个国家,看到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故乡多远,我的心立刻就飞回去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16.这两个选段写了作者童年时 、 、 的趣事。
17.①段的场面描写有怎样的作用?
18.联系下文,用一句话概括②段中“离乡背井 漂泊天涯”的场景。
19.②段中的大月亮指 ;小月亮指 ;这段话强调了
20.②段中的划线句子,运用多个事物进行对比,强调了自己对某个人或某种物的感情,请仿写(两种事物以上)。
六、书面表达
21.习作。
提示:同学们,用心感受你的生活,总有些经历让人难以忘怀。可能是欣喜的,可能是愤怒的,也可能是后悔的……请你以“那一刻我______”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450字的习作。题目自拟。
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
2.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3.不得透露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等相关信息;
4.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
5.卷面整洁,正确运用标点符号,书写工整。
《期中常考易错检测卷-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统编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D B B B C A
1.D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选项蚌壳的拼音bàng ké;调度的拼音diào dù。
B选项旖旎的拼音yǐ nǐ。
C选项咆哮的拼音páo xiào;颤抖的拼音chàn dǒu。
2.B
【详解】本题考查汉字的演变过程。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商、周、秦、汉、魏晋草书。其中最为典型的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五种。
故选B。
3.B
【详解】此题考查词语搭配的能力。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解答。
B.我们耐心探听老师对我们的谆谆教诲。“探听”应改为“倾听”或“聆听”
4.B
【详解】此题考查文言文的识记。平时学习,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背诵并熟练默写。
5.C
【详解】此题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
A.每当读到《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之类的句子,外公总要落泪。改正:每当读到“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类的句子,外公总要落泪。
B.这花园里密封,蝴蝶,蜻蜓,样样都有。改正: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样样都有。
D.我终于知道了严监生为什么咽不下最后一口气?改正:我终于知道了严监生为什么咽不下最后一口气。
6.A
【详解】此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平时学习,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主题思想,这样解答时就很容易了。
A.之所以说月是故乡明, 因为故乡在我们心目中的位置是特别高的,故乡的任何风景在我们的眼里都比其他的地方更好,所以连月亮都比其他地方的要明亮。
7. zhān wō liàng juàn bēng jīn huǎng pō jiān yān gòng
【详解】本题考查对字的读音的拼写,首先要读准汉字,然后要注意标注声调要标准。a母出现千万不要放过,(意思就是在韵母中凡是有a的,声调就标在a上面。例如hao,要标在a上)没有a母找 o e ,(没有a,但是有o 或e的,那么就标在 o 或e 上。例如hou标在o上,wei标在e上)i u并列的那就标在后, (i和 u并列在一起的时候,要将声调标到后面。比如niu,标在u上,kui标在i 上) 单个韵母没必要说。(出现单个的韵母,那就不用说了,只能标在他上面了。例如wo,标在o) 。
8. N ni 扌 四 ① ⑤
【详解】此题考查汉语拼音、音序、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笔画笔顺、字义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本题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对不认识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对不会写的字用音序查字法,一字多义要结合语境来理解。
拟定电报:起草一份电报;
虚拟:虚构的,不是真实存在的。
9.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详解】此题考查诗句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1)此题考查对诗句的识记能力,本句出自宋代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2)此题考查对诗句的识记能力,本句出自宋代雷震《村晚》。
(3)此题考查对诗句的识记能力,本句出自唐代王维《渭城曲》。
(4)此题考查对诗句的识记能力,本句出自唐代孟郊《游子吟》。
10.我最喜欢的玩具是芭比娃娃,她的名字叫艾莎。她拥有一头长长的金发和一双乌黑亮丽的大眼睛。我最喜欢为她换装,她是我童年的好玩伴。
【详解】此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选取自己喜欢的玩具进行描写,根据题干作答。
首先点明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接着从玩具的外观出发,描述玩具的颜色、材质、形状等等,介绍玩具的样子。最后写明它好玩的原因即可。
11. 我们要理解和运用学过的词语。 同学们读了《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课文,禁不住流下了眼泪。 这个学期张丽的作文水平大大提高了。 广场上飘扬着鲜艳的旗帜。
【详解】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1)病因:词序的颠倒。“运用”与“理解”的顺序颠倒,应是先“理解”,再“运用”,把其顺序调换一下。
(2)病因:缺少主语。应在“读了”或“禁不住”的前面加上“我们”或“同学们”。
(3)病因:搭配不当。“前进”与“水平”搭配不当,应去掉“前进和”。
(4)病因:前后矛盾。“五颜六色”与“红旗”矛盾,可把“红旗”改为“旗帜”。
12.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13.D 14.C 15. 拟人 排比 使文章的语言更加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赋予花、鸟、虫子以灵性,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导语】这篇节选通过生动的拟人和排比修辞,描绘了祖父园子中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景象。作者以“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等句子,赋予自然景物以生命和情感,展现了园子中万物随性生长的状态。这种描写不仅传达了一种田园牧歌式的自由与快乐,还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整体语言风格清新自然,富有诗意,给人以宁静与愉悦的感受。
12.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概括,找关键句。
原文采用「总—分」结构。总起句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是选段唯一的核心句,直接概括全段主旨—— 万物的自由状态 。
前文“花、鸟、虫子”的拟人化描写为铺垫,后文“倭瓜、黄瓜、玉米、蝴蝶”等具体事例均围绕“自由”展开,属于对总起句的 例证 。末句“太阳也不知道”是诗意收尾,通过太阳的“不知”侧面烘托自由无拘的意境,属于 延伸强化 ,而非独立核心句。所以,选段围绕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这一句话展开,所有描写均以具体事例印证“自由”主题。
13.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
从句子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可知原文通过反复强调“自由”这一特征描写景物。
后文所有景物均以“愿意……就……”的句式展开(如倭瓜“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结瓜就结瓜”),突出其行为不受约束。末句“太阳也不知道”通过拟人化收尾,进一步强化自由无拘的意境。
故选D。
14.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
原文通过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直接点明主旨—— 自由 。
所有景物均以“愿意……就……”的句式表现其自主性(如黄瓜“愿意结瓜就结瓜”、玉米“愿意长上天去也没人管”),体现无拘无束的自由状态。“蝴蝶随意地飞”“太阳也不知道”等描写隐含 快乐 的意境,与“自由”共同构成园子的核心氛围。
A.“很乱” 与文意矛盾,文中景物虽自由生长,但“花开”“鸟飞”等描写充满生机与和谐,毫无杂乱感。
B.“没人管” 是表象,文中“无人问”“无人管”并非强调园子缺乏管理,而是通过“不干预”反衬万物的自由本质。
D.“祖父不勤快” 属过度引申,文中未提及祖父的劳动状态,仅通过景物自由生长的环境暗示其包容性。
故选C。
15.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和对句子的理解。
画线句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运用了拟人 和比喻 的修辞手法。将花、鸟、虫子赋予人的行为(“睡醒”“逛”“说话”)。通过“就像……似的”句式,将自然现象比作人类活动(如花开比作“睡醒”,鸟飞比作“逛街”)。
通过拟人化描写,使静态景物(花、虫子)和动态行为(鸟飞)充满生命力和趣味性,如“睡醒的花”暗示园子的生机勃勃。强化自由快乐的氛围 :比喻和拟人将自然现象与人类活动关联(如“逛”“说话”),暗含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的情感,与后文“要做什么,就做什么……都是自由的”呼应,突出园子的自由快乐。通过生活化的比喻(如“逛街”),让读者更容易想象园中鲜活灵动的场景。
16. 数星星 摇知了 看月亮 17.生动地再现了充满童趣的乡村生活画面,表现了作者对家乡深厚的感情。 18.作者离开家乡四十多年,奔波在世界各地,居无定所。 19. 作者在世界看到的美妙绝伦的月亮 故乡的月亮 “我”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20.在北京,我游览了美丽的颐和园;在苏州,我游览了享有盛名的狮子林……但在我心中,感觉还是西城公园最熟悉、最亲切。
【导语】《月是故乡明》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比,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厚情感。文章以童年记忆为切入点,描绘了故乡的自然风光和童年趣事,营造出温馨怀旧的氛围。后文通过对比世界各地的大月亮与故乡的小月亮,强调了无论身处何地,故乡始终是心灵的归宿。作者运用生动的场景描写和情感对比,突出了乡愁的主题,表达了对故乡的无限眷恋与怀念。
16.本题考查对短文的概括能力。
从第①自然段“到了夏天,黄昏后,我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天上的星星”可知写了数星星的趣事;从“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可知写了摇知了的趣事;第①自然段“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烟波浩渺之势”以及第②自然段“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等语句,可知写了看故乡小月亮的趣事。
故可填:数星星、摇知了、看小月亮。
17.本题考查段落描写的作用。
分析场面描写的作用,需从内容和情感两方面入手。先看描写了什么场面,再思考这些场面与作者情感、文章主题的联系,从文中找相关语句作为依据。
从第①段“我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等句子可知,这段场面描写生动展现了故乡夏天夜晚的欢乐场景,表现出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为下文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做铺垫。
18.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概括能力。
先定位到第②段,梳理作者描述自己离开故乡后的经历语句,提炼出相关地点信息,从而概括出“离乡背井 漂泊天涯”的场景。
从第②段“在济南住了十多年…… 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将近三十个国家”可知作者在济南、北京居住多年,还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期间到过将近三十个国家。
示例:作者在济南、北京等地居住,还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四十多年间到过将近三十个国家。
19.本题考查提取信息和赏析句子的能力。
从第②段“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 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可知“大月亮”指的是在世界各地看到的月亮。
从第②段“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可知“小月亮”指的是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月亮。
从第②自然段“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故乡多远,我的心立刻就飞回去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等句子可以看出这段话强调了作者对故乡月亮的喜爱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20.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②段划线句子,作者将在瑞士莱芒湖、非洲大沙漠、大海、高山等地看到的美妙绝伦的月亮,与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小月亮进行对比,突出对故乡小月亮的喜爱和对故乡的思念。仿写时可以选择不同场景中的事物,与自己心中特别在意的某一事物作对比,突出对后者的特殊情感。
示例:在香气扑鼻的法国香水前,在精美昂贵的瑞士名表前,在造型别致的意大利皮具前,我都曾驻足欣赏。这些物品无疑都是品质上乘的,我也颇为心动。然而,看到它们,我瞬间就想起家中母亲亲手织的毛衣、父亲自制的木椅。相较之下,我觉得这些世间的名贵之物,怎么都比不上我那饱含亲情的家什。
21.例文:
那一刻我感动了 感动是滋润心田的甘露,是净化心灵的清泉。在我记忆的长河中,总有那么一刻,让我的眼眶微微发热。
那是调研考试前的傍晚,暮色中的教室铺满橙红晚霞。自从晚自习延长到八点,我的心就像绷紧的琴弦。那天语文课要讲一道必考题,我的手紧紧攥着笔杆,在本子上机械地抄写板书,老师讲解的思路却像指缝间的流沙,怎么也抓不住。
下课铃声中,教室里浮起细碎的说话声。我呆呆盯着作业本上爬满的公式,直到课桌边缘出现两片翻飞的白衬衫衣角。抬头正对上王晓慧弯弯的笑眼:“卡在哪了?”她轻巧地踢开椅子,上边还留着方才讲解时的粉笔灰。
走廊的灯一盏盏熄灭,月亮爬上窗棂。她用铅笔尖在草稿纸上画出波浪线:“咱们把条件拆开看……”讲完两步就停顿着观察我的表情,发梢映着银亮的月光。当楼管阿姨锁门的脚步声响起时,纸页上已经开满批注的红花。
寝室熄灯后,她突然把手电筒咬在嘴里,拽着我踮脚往洗手间跑。瓷砖墙上晃动着两个交叠的影子,她边打哈欠边在镜面上列算式,潮湿的皂香混着修正液气味萦绕在周围。
公布成绩那天,我攥着进步二十名的考卷欢欣雀跃,转身却看见她低头对错题默不作声。那个总在深夜给我补课的女孩,自己的名字竟悄悄滑到了中游。
春蝉在梧桐树上拉着棉絮,阳光透过她垂落的刘海,在考卷上投下颤动的阴翳。那一刻,我的眼睛比手电筒的光圈还要湿润——原来有人会把自己的火把分出火星,只为照亮我的征途。
【详解】本题考查写作能力。
一、审题。
本次习作考查半命题作文。仔细阅读作文题干,要求我们以“那一刻我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二、立意。
首先我们仔细回忆自己的日常生活,想一想身边哪些人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她)干了什么事情,让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欣喜的,是愤怒的,也可能是后悔的……。选择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进行叙述,内容详略得当,语言通顺即可。
三、构思。
开头:开门见山式开头或抒发感情式开头引出下文。
中间:这是本次作文的重点。我们需要通过叙事的方式讲述他(她)干了什么事情,在你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注意:①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②一般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③要突出重点,不要平铺直叙,重点的场面或过程要详写,写具体;④环境描写对反映文章的中心很有作用,所以在叙事时,有时也要注意写清楚环境。⑤要加入一些修辞,使内容更生动。
结尾:点题,收束全文。抒发自己的感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