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期中基础知识过关练习-(含答案详解)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期中基础知识过关练习-(含答案详解)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中基础知识过关练习-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纤细(qiān) 投掷(zhì)
B.希冀(jì) 皱纹(zòu)
C.普及(pǔ) 横跨(héng)
D.摊贩(fǎn) 税务(shuì)
2.下面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鸳鸯 准确 倒映 偶尔
B.仿拂 掠过 经验 别至
C.疲倦 欧州 谦虚 检察
D.骄傲 破裂 智慧 辩别
3.下列句子中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喜欢独自一个人静静地(观赏)音乐。
B.小狗的鼻子真(灵敏),老远就闻到了食物的气味。
C.故宫博物院里(保存)着许多珍贵的文物。
D.乐乐为我(精心)挑选了一份(精美)的礼物。
4.下列选项中,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正是河豚欲上时(河水的上游)
B.爆竹声中一岁除(逝去)
C.小溪泛尽却山行(乘船到了尽头)
D.风景旧曾谙(熟悉)
5.下列选项中的“走”与“兔走触株”中的“走”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那辆公交车刚刚开走 B.奶奶去走亲戚了
C.儿童急走追黄蝶 D.这步棋你走错了
6.下列词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闻到清香 停止舞蹈 B.碧绿的荷叶 雪白的衣裳
C.露出小莲蓬 展开花骨朵儿 D.纤细的电线 活泼的小燕子
7.“百花你争我抢,竞相开放,花姿各异,十分艳丽”下面词语可以描述这样景象的一项是( )
A.芬芳迷人 B.欣然怒放 C.争奇斗艳 D.含笑一现
8.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B.小燕子带了它的剪刀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
C.画上所有的鱼似乎都在游动,像活了一样。
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明上河图》画的是南宋都城汴京热闹的场面。
B.关键句能帮助我们概括一段话的大意,它可能在一段话中的不同位置。
C.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D.《蜜蜂》这一课重点介绍了实验的过程,体现了法布尔善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10.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
B.关键语句只能在一段话的开头。
C.因为赵州桥坚固,所以它很美观。
D.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这一天人们会用扫墓的方式祭奠已故的亲人。
二、填空题
11.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1)xī shuǐ 欢快地流淌着,两岸开满了fēn fāng 的花朵。蝴蝶在花丛中起舞,zī shì 优美,ǒu ěr 还会有一两只燕子轻快地飞过。
(2)赵州桥fǎng fú 一条巨龙横卧在河北赵县的汶河上。它níng jù 着古人的zhì huì ,是中华民族的jiāo ào 。
(3)我刚kuà jìn 家门,看见一位mò shēng 的阿姨在等我。
12.圈出下列每组词语中的错别字,改正在后面的括号里。
A.破裂 历使 天涯 ( )
B.咖啡 贸易 辩别 ( )
C.摊贩 挎越 大概 ( )
13.给句子中的加点词语选择恰当的解释。(填序号)
骄傲:A.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B.自豪;C.值得自豪的人或事物。
(1)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
(2)梦天实验舱的成功发射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
(3)我为中国运动员在北京冬奥会上取得的好成绩而骄傲。( )
14.先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滥竽( )( ) 没( )打( ) 无( )无( )
相提( )( ) 笔( )纸( ) 画( )点( )
(1)仿照画“ ”的词语,再写一个:
(2)画“﹏﹏﹏”的两个词语出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我也能写出两个这样的词语:
(3)铁罐看不起陶罐,认为陶罐不能和它 。(选词填空)
15.选择括号中的恰当词语。
(1)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 制造)了文字。
(2)我一进门就闻到一阵荷花的 (浓香 清香)。
(3)他们走在回家的路上,唱起了一首 (轻巧 轻快)的歌曲。
(4)第二天我 (检验 检查)蜂窝时,发现了十五只身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
(5)这只小狗的鼻子真 (灵活 灵敏),老远就闻到了食物的气味。
16.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
(1)《蜜蜂》节选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 的《 》,作者按照“实验目的→ → ”的顺序把蜜蜂回家的实验写得很清楚。
(2)畅游在传统文化的海洋里,我们知道了 是“中医四诊”, 被称为“文房四宝”,东汉时期的 (谁)改进了造纸术。张择端的《 》使我们看到了八九百年以前汴京的古都风貌。我们还了解了历史文化遗产——赵州桥,它是 (谁)设计的,不但 ,而且 ;除此之外,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还有: (写一处)。
(3)寓言故事篇幅比较 ,但背后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我积累了不少寓言故事,如 、 等。
三、句子训练
17.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仿写句子)
18.一阵风吹来,荷花随风摇摆。(改为拟人句)
19.赵州桥坚固。赵州桥美观。(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20.鹿痛痛快快地喝起了清清的池水。(缩句)
21.“真的,一个陶罐!”其他人都高兴地叫起来。(仿写)
“我终于考了100分!”妹妹
22.植物学家把花圃修建得像钟面一样。(改为“被”字句)
《期中基础知识过关练习-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A A C C C C A D
1.C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
A.纤细(qiān)——xiān;
B.皱纹(zòu)——zhòu;
D.摊贩(fǎn)——fàn。
故选C。
2.A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错别字。
B.别至——别致;
C.欧州——欧洲;
D.辩别——辨别。
故选A。
3.A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A.有误。观赏:观看欣赏。一般是对物的赏悦。句中的“音乐”可知是听觉方面的享受,故改为“欣赏”。
故选A。
4.A
【详解】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A.“正是河豚欲上时”的意思是这个正是河豚要逆流而上的时候。“上”的意思是逆流而上。
故选A。
5.C
【详解】本题考查多义字。
“兔走触株”意为:兔子奔跑时撞到树桩上,撞断了脖子死去。其中“走”指跑、追赶。
A.“公交车刚刚开走”的“走”意为:(车、船等)运行;移动;挪动。
B.“奶奶去走亲戚了”意为:奶奶和亲戚家往来,其中“走”指往来。
C.儿童急走追黄蝶: 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走:跑。
D.“这步棋你走错了”的“走”意为:趋向;呈现某种趋势。
故选C。
6.C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C.“展开花骨朵儿”中的“展开”的意思是使展开或伸展,比如展开画卷、展开翅膀。“花骨朵儿”也叫做花蕾,是指花芽发育接近于开花时的状态,是花朵还没有完全开放时的形态,通常成圆鼓鼓的小包状。“花骨朵儿”如果搭配展开的话,是将花瓣掰开或是让“花骨朵儿”自己张开,不合适。可以改成“绽开”,强调花骨朵从闭合到开放的动态过程。
故选C。
7.C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理解与运用。
A.芬芳迷人:形容气味很诱人,很好闻,使人着迷舒服。
B.欣然怒放:意思是愉快地盛开。
C.争奇斗艳:形容花草、艺术品等各具特色,一个比一个奇特艳丽。
D.含笑一现:形容花开时姿态十分优雅,美丽,但花开的时间很短。
根据释义,结合语境,各种花竞相开放,十分艳丽,应用“争奇斗艳”形容。
故选C。
8.C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C.句子“画上所有的鱼似乎都在游动,像活了一样。”用夸张的手法来说明画家的画技高超。句中并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故选C。
9.A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的理解。
A.《清明上河图》画的是北宋都城汴京热闹的场面。
故选A。
10.D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及文学常识。
A.四大发明是指火药、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术。造纸术只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B.关键语句通常起到概括和引领全文的作用,它一般位于文章或段落的开始部分,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主题或中心的预览。
C.这个句子关联词使用错误,应该使用递进关系的关联词“不但……而且……”。改为: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它很美观。
故选D。
11. 溪水 芬芳 姿势 偶尔 仿佛 凝聚 智慧 骄傲 跨进 陌生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
(1)本题“溪”“势”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2)本题“凝聚”“傲”“慧”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3)本题“跨”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12.A.使——史
B.辩——辨
C.挎——跨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易错字。
A.历使——历史: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指某种事物的发展过程或个人经历。
B.辩别——辨别: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
C.挎越——跨越:超过时期或地区之间的界限。
13. A C B
【详解】本题考查多义词。
(1)根据句子意思,这里的“骄傲”是形容词,指铁罐看不起陶罐,故选A。
(2)根据句子意思,这里的“骄傲”是名词,指梦天实验舱的成功发射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故选C。
(3)根据句子意思,这里的“骄傲”是形容词,指我为中国运动员在北京冬奥会上取得的好成绩而自豪,故选B。
14. 充 数 精 采 边 际 并 论 墨 砚 龙 睛 无穷无尽 刻舟求剑 狐假虎威 相提并论
【详解】本题考查补充、仿写词语和选词填空。
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内行人之中,以次充好。
没精打采: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无边无际:形容范围极为广阔。
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笔墨纸砚:中国独有的文书工具,即文房四宝。
画龙点睛: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1)结合词语“无边无际”可知,需写出无A无B的词语,如:无忧无虑、无法无天、无拘无束、无影无踪。
(2)结合词语“滥竽充数、画龙点睛”可知,出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照此仿写,如:自相矛盾、画蛇添足、杯弓蛇影。
(3)结合语境可知,铁罐看不起陶罐,认为陶罐不能和它放在一起谈论,应选“相提并论”。
15.(1)创造
(2)清香
(3)轻快
(4)检查
(5)灵敏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和运用能力。
(1)创造: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强调从无到有地开创、创新。
制造:用人工使原材料成为可供使用的物品;侧重于把原材料加工成产品,或者指人为地造成某种气氛或局面等。
句子说的是祖先开创了文字,是从无到有的过程,应选“创造”。
(2)浓香:浓郁的香气,香味很浓。
清香:清淡的香味。
荷花的香味是比较淡雅的,用“清香”更合适。
(3)轻巧:重量小而灵巧;轻松灵巧;简单容易。常用来形容物体的重量或动作的敏捷,也可形容事情容易做。
轻快:轻松愉快。主要形容人的心情或步伐、节奏等具有轻松、愉悦的特点。
这里形容歌曲给人的感觉,是轻松愉快的,应选“轻快”。
(4)检验:检查并验证,通过一定的标准、方法来检查事物是否符合要求,侧重于对事物进行验证、鉴定。
检查:为了发现问题而用心查看;翻检查考(书籍、文件等);检讨。强调查看、审视,以发现问题或了解情况。
句中是说查看蜂窝的情况,看看蜜蜂的数量等,用“检查”更合适。
(5)灵活:敏捷,不呆板;善于随机应变,不拘泥。通常形容人的思维、动作或物体的活动性能等。
灵敏:反应快;能对极其微弱的刺激迅速反应。多用来形容仪器、感官等能够敏锐地感知外界的变化。
这里形容小狗的鼻子对外界气味的感知能力,用“灵敏”更恰当。
16. 法布尔 昆虫记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 望闻问切 笔墨纸砚 蔡伦 清明上河图 隋朝的李春 坚固 美观 故宫 短小 守株待兔 掩耳盗铃
【详解】本题考查课内文章理解与文学常识。
(1)《蜜蜂》节选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昆虫记》,作者按照“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实验结论“的顺序把蜜蜂回家的实验写得很清楚,先是写了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蜜蜂是否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接着写了实验的过程是:捉蜜蜂、做记号、放飞蜜蜂、检查蜂窝,最后写了实验的结论是:蜜蜂靠着一种无法解释的本能飞回了家。
(2)中医四诊是指扁鹊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四诊法”,即:望闻问切;
文房四宝是中国独有的书法绘画工具(书画用具),即笔、墨、纸、砚;
东汉时期,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用树皮、麻头、敝布、鱼网作纸,献给和帝,人称“蔡侯纸”;
《赵州桥》这篇课文中介绍了赵州桥始建于隋朝,由匠师李春设计建造,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我国的文化遗产众多,学生列举一处即可,比如:长城。
(3)寓言故事是文学作品的一种形式,往往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其篇幅短小、语言精炼,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在手法上常用夸张、拟人等手法。常见的寓言故事有:拔苗助长、亡羊补牢、叶公好龙等等,学生根据积累写出两个即可。
17.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有的跳绳,有的做操,有的踢球,有的跑步……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分析例句可知,例句围绕冒号前面的内容写具体,且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构成排比句,据此仿写。内容具体,表达合理即可。如:走在公园里的,是来来往往、姿态各异的人:有的在静坐,有的在下棋,有的跳着街舞,有的打着篮球……
18.一阵风吹来,荷花随风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详解】本题考查改写句子。
这是一道句式改写题,要求把普通陈述句改为拟人句。破题点在于赋予荷花以人的动作或情感。
拟人句的改写就是要把所描写的事物当作人来写,使其具有人的行为、情感等特征,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一阵风吹来,荷花随风摇摆”描述了荷花在风中的动态。思考人的哪些动作或姿态和“摇摆”类似,比如“跳舞”“摇曳生姿”“翩翩起舞”等。选择合适的拟人化表述替换原句中的“摇摆”,得到拟人句。
示例:一阵风吹来,荷花在风中翩翩起舞。
19.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详解】本题考查合并句子。
题目要求将两个句子用关联词合并。原句“赵州桥坚固”和“赵州桥美观”是并列关系,都强调赵州桥的不同优点。用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即可,如:“既……又……”“不但……而且……”。
如:赵州桥既坚固又美观。
20.鹿喝起了水。
【详解】本题考查缩句。
识别主干成分 :主语 是“鹿” ,谓语 是“喝起”(动作核心) ,宾语 是“池水” 。去除修饰成分 ,状语 是“痛痛快快地”(修饰“喝起”) ,定语 是“清清的”(修饰“池水”) 。
保留“主语+谓语+宾语”的基本结构,形成简洁句。缩句结果:鹿喝起池水。
21.兴奋地喊起来。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仿写句子。
例句“真的,一个陶罐!”其他人都高兴地叫起来,先以简短且带有惊喜感的语言,直白地展现出发现陶罐时的意外,接着用“高兴地叫起来”描绘众人的反应,语言简洁,画面感强,通过言行结合生动呈现出人物的兴奋。据此仿写及补充句子,答案并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我终于考了100分!”妹妹手舞足蹈地欢呼着。
22.花圃被植物学家修建得像钟面一样。
【详解】本题考查把字句改为被字句。
“被”字句需将原句的受动者(花圃)放在主语位置,动作发出者(植物学家)放在“被”后。原句“把”字句结构为“A把B+动词”,改为“被”字句后变为“B被A+动词”。保持原句动作结果(像钟面一样)不变即可。
故句子改为:花圃被植物学家修建得像钟面一样。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