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模拟试题(1-4单元) 2024--2025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三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期中模拟试题(1-4单元) 2024--2025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三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中模拟试题(1-4单元)
2024--2025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三年级下册
一、基础知识综合
1.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完成练习。
书是知识的源泉。读书可以积累经验,增长智慧,陶冶情操。漫步书海,那莺歌yàn舞、百花芬芳、争奇斗艳的自然美景让我陶醉;那qiān xū的陶罐、忙碌的河水让我获益匪浅;那lì shǐ上的wěi大创举、闻名中外的艺术shè jì,使我深感jiāo ào……希望大家积极参与此次活动,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氛围,共建书香校园。
(1)花花发现发言稿中的“累”是一个多音字,请你帮他选出下面与“积累”的“累”读音相同的一项( )。
A.劳累 B.累赘 C.穷年累月 D.硕果累累
(2)请你根据发言稿中的拼音,将正确的汉字写在下面的括号中。
莺歌yàn( )舞 qiān xū( ) lì shǐ( )
wěi( )大 shè jì( ) jiāo ào( )
(3)花花不太理解画横线词语的含义,请你写出对应的近义词帮助他理解。
经验——
争奇斗艳——
闻名中外——
二、选择题
2.下面句子中,横线部分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妈妈直跺脚,着急地走来走去:“这孩子究竟去哪了?”
B.小红拿着获奖证书,兴奋地跳了起来:“这次我终于获奖啦!”
C.“就要公布比赛结果了。”小雨盯着屏幕紧张地看着。
D.“大家别急,一定会有人来救我们的。”他慌张地乱喊乱叫。
3.对照剪一朵小花的流程图,给下边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选项是( )
对折→对折→ 折→画→剪→展开
①然后在折痕中间画了一道弧线。 ②拿出剪刀,沿着弧线剪下来。③再沿着中心折成45度角。④最后我们一展开,就能欣赏到一美丽的小花。⑤接着对折一次。⑥先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
A.⑥③⑤①②④ B.⑥⑤③①②④ C.⑥⑤②④①③ D.⑥③⑤④①②
三、信息匹配
4.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形态各( ) 学( )五车 杞人( )( )
没精打( ) ( )舟求剑 ( )( )有味
(1)形容一个人很有学问的是:
(2)有关寓言故事的词语是: 、 ,我还能写出一个这样的词语: 。
(3)请写两个结构与画线词语相同的词语: 、 。
四、填空题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春江水暖鸭先知。
(2)蒌蒿满地芦芽短, 。
(3) ?牧童遥指杏花村。
(4)千门万户曈曈日, 。
(5)《纸的发明》这篇文章按照 的顺序,介绍了造纸术被发明以前人们记录的方式、西汉和东汉时人们使用纸并改进造纸术以及造纸术 的过程。
(6)《滁州西涧》这首诗运用了 的手法,表现出诗人 的情怀。
五、句子训练
6.鹿痛痛快快地喝起了清清的池水。(缩句)
7.七点,睡莲开放。(改为拟人句)
8.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改为陈述句)
9.赵州桥坚固。赵州桥美观。(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①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跑。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丛中蹦来跳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就在狮子灰心丧气不想再追的时候,鹿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了。狮子赶紧抓住这个机会,猛扑过来。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这次,狮子再也没有追上。
②鹿跑到一条小溪边,停下脚步,一边喘气,一边休息。他叹了口气,说:“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让我送了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10.(新情境)鹿逃命的过程可真是一波三折,请你结合短文内容,补全下表。
11.文中加点的“这个机会”指的是 。
12.文中画“__________”的句子是鹿说的话,鹿说这句话时的心情是( )
A.鹿很伤心,在危险来临时,鹿角差点儿让他送了命。
B.鹿很兴奋,在危险来临时,鹿腿让他狮口逃生。
C.鹿很感慨,在危险来临时,好看的鹿角差点儿让他送命,而难看的鹿腿却保住了他的性命。
D.鹿很难过,在危险来临时,好看的鹿角差点儿让他送命,而难看的鹿腿却保住了他的性命。
13.[语文要素]读了短文后,我们从中懂得的道理是( )
A.漂亮的外表不重要,内在的实用价值才重要。
B.不要沉迷于自我欣赏,遇到危险的时候要尽力快速逃离。
C.物尽其用,要保护好自己有用的东西,丢弃没用的东西。
D.物各有所长、所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忽略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
阅读理解。
小偷和母亲
①有个小孩从学校里偷了同学的写字板,交给母亲。母亲不但不加责备,反而称赞一番。
②第二次,他偷了一件外衣,交给母亲。母亲对他更加夸奖。
③过了几年,孩子长大了,就开始偷更大的东西。
④有一回,他当场落网,背绑双手,被人押送到刽子手那里去。他母亲跟在后面,捶胸痛哭。小偷说,他想和母亲贴耳说几句话。母亲走上前去,小偷一下子衔住了母亲的耳朵,使劲咬了下来。母亲骂他不孝,犯了罪还不够,又把母亲弄成残废。小偷回答说:“当初我偷写字板交给你时,如果你打了我一顿,我现在就不会落到这个地步,被人押去处死了。”
⑤这个故事是说,   。
——节选自古希腊《伊索寓言》
14.填空。
小孩子第一次偷 ,他母亲的态度是 。第二次偷 ,他母亲的态度是 。最后一次偷 ,他母亲的态度是 。
15.读了这则寓言故事,你想对孩子的母亲说什么 ?
16.“这个故事是说,   ”。下面选择合适的说法( )。
A.被自己人伤害,比被外人伤害,更叫人伤心。    
B.小过当初不惩戒,必然犯大错。    
C.凡事要预先有准备,才能防患于未然。    
17.读了这则寓言,当你犯了错误家长或老师再批评你时,你会怎么想 ?
18.这学期,我还读了很多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印象最深的是《 》,告诉我们 的道理。
七、书面表达
19.写作。
从下面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习作。
题目一:校园里的
春天到了,校园里绿树成荫、繁花似锦。请选择校园里你最熟悉的一种植物,把你观察到的、感受到的写清楚,注意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题目二:中国的传统节日丰富多彩,请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可以写家中过节的过程,也可以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注意题目自拟,语句通顺,条理清晰,书写工整。
参考答案
1.(1)C
(2) 燕 谦虚 历史 伟 设计 骄傲
(3) 阅历 争妍斗艳 举世闻名
(1)本题考查多音字。
累:[lèi]疲乏,过劳。[lěi](1)连续,重叠,堆积。(2)连及,连带。[léi]指“累累”:①连续成串。②颓丧的样子。
A.劳累(láo lèi):因劳作而疲倦。
B.累赘(léi zhuì):不必要的负担或麻烦。
C.穷年累月(qióng nián lěi yuè):指接连不断,历时长久。
D.硕果累累(shuò guǒ léi léi):比喻巨大的成绩或收获。
积累(jī lěi):逐渐聚集起来的事物。
与“积累”的“累”读音相同的是“穷年累月”中的“累”。
故选C。
(2)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做题时要认真读拼音,了解要书写的内容。书写时注意“燕”“谦”“虚”“骄”“傲”的正确写法,要求工整、规范、正确。写完要检查。
(3)本题考查近义词。
经验:通过实践或学习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近义词:经历、体验、阅历。
争奇斗艳:形容花草、艺术品等各具特色,一个比一个奇特艳丽。近义词:群芳吐艳、争艳斗丽。
闻名中外:名声不仅在国内有名,而且在国外也很有名。近义词:享誉中外、名扬四海、举世闻名。
2.D
本题考查句子的含义。
D.读句子可知“大家别急,一定会有人来救我们的。”表达的是沉着冷静的语境,故画线部分使用不恰当。
故选D。
3.B
本题考查句子理解排序。
按照剪纸的流程:对折——对折——折——画——剪——展开,因此,先是“先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是“对折”的过程,接着是“接着对折一次”是第二次“对折”的过程,再接着“再沿着中心折成45度角”是“折”的过程,紧接着“在折痕中间画了一道弧线”是“画”的过程,然后“用剪刀沿着弧线剪下来”是“剪”的过程,最后“展开成一美丽的小花”是“展开”的过程。排序为⑥⑤③①②④。
故选B。
4. 异 富 忧 天 采 刻 津 津 学富五车 杞人忧天 刻舟求剑 掩耳盗铃 井井有条 恋恋不舍
本题考查补充词语和选词填空。
形态各异:指很多事物形状、姿态、形式不尽相同,各有特色。
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杞人忧天: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没精打采: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刻舟求剑:一般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变通的人。
津津有味:形容兴味特别浓厚。
(1)根据上面词语解释可知,形容一个人很有学问的是:学富五车。
(2)“杞人忧天”来源于寓言故事,讲述了杞国的人无端担忧天塌下来的故事。“刻舟求剑”也来源于寓言故事,讲述了楚国人在船上刻记号找剑的故事。
要写出一个类似的寓言故事词语,需要回忆自己读过的寓言故事,然后选取其中一个以四字词语形式呈现的。
示例:守株待兔、杯弓蛇影、画蛇添足。
(3)“津津有味”是AABC式词语,即前两个字相同,后两个字不同的四字词语。
示例:栩栩如生、彬彬有礼、亭亭玉立、星星之火、津津乐道。
5. 竹外桃花三两枝 正是河豚欲上时 借问酒家何处有 总把新桃换旧符 时间 传播 托物言志 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与忧伤
本题考查名句默写与课文理解。
(1)书写时注意“桃、枝”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注意“豚、欲”的正确写法。
(3)书写时注意“借、酒”的正确写法。
(4)书写时注意“新、换、符”的正确写法。
(5)《纸的发明》一文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介绍了纸的发明的缘由、演变和发展。具体顺序如下: 造纸术发明以前:人们把文字刻在龟甲、兽骨、青铜器、竹片和木片上。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但麻纸比较粗糙,不好书写。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造出了既轻便又好用的纸。后来:造纸术传到其他地方,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
《纸的发明》主要讲述了中国造纸术的发明过程、传播以及影响。具体内容包括:造纸术的重要性: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早期记录方式:在纸发明之前,人们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者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但这些材料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蔡伦改进造纸术: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蔡伦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造纸术的传播:我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到邻近的朝鲜半岛和日本,后来又传到阿拉伯世界和欧洲,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了解到古代人们探索制造纸张的过程中经历了多次失败和尝试,最终在蔡伦的提议下成功发明了造纸术。
(6)《滁州西涧》是韦应物任滁州刺史时所作。诗人用“独怜”的字眼,寓意显然,表露出诗人安贫守节,不高居媚时的胸襟,后两句在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中,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忧虑、悲伤的情怀。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自己喜爱和不喜爱的景物,说自己合意和不合意的事情,而胸襟恬淡,情怀忧伤,便自然地流露出来。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滁州西涧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现实政治的不满情绪。
6.鹿喝起了水。
本题考查缩句。
识别主干成分 :主语 是“鹿” ,谓语 是“喝起”(动作核心) ,宾语 是“池水” 。去除修饰成分 ,状语 是“痛痛快快地”(修饰“喝起”) ,定语 是“清清的”(修饰“池水”) 。
保留“主语+谓语+宾语”的基本结构,形成简洁句。缩句结果:鹿喝起池水。
7.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
本题考查句子改写。
拟人修辞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题干要求将句子改写为拟人句,在改写的时候将“睡莲”赋予人的情态即可,比如“醒来”“张开笑脸”“睁开朦胧的睡眼”之类的表达。
如:七点,睡莲展开了笑脸。
8.这四条腿太细了,配不上这两只美丽的角。
本题考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阅读句子可知,本句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是反问句。
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是:首先要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否定词改为肯定词;然后可以将“怎么”“难道”这种的反问语气词去掉;再将反问句最后的“呢”“吗”等语气助词去掉;最后将问号改为句号。
本题首先将“配得上”改为“配不上”,将反问语气词与疑问助词“怎么”“呢”去掉,将感叹号改为句号,最后句子通顺即可。改后为:这四条腿太细了,配不上这两只美丽的角。
9.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本题考查合并句子。
题目要求将两个句子用关联词合并。原句“赵州桥坚固”和“赵州桥美观”是并列关系,都强调赵州桥的不同优点。用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即可,如:“既……又……”“不但……而且……”。
如:赵州桥既坚固又美观。
10.甩开狮子 被挂 挣脱 11.鹿的角被树枝挂住了 12.C 13.D
10.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结合“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跑”“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鹿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了”“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这次,狮子再也没有追上”。可知鹿逃命的过程为:鹿拔腿就跑、把狮子甩在了后面、鹿角被树枝挂住、鹿角挣脱出来。
1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结合“就在狮子灰心丧气不想再追的时候,鹿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了。狮子赶紧抓住这个机会,猛扑过来”可知“这个机会”是指“鹿角被挂住”。
12.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
本文讲了鹿因为鹿角被树枝挂住差点被狮子吃掉,最后凭借跑的快逃脱。在危险来临时,好看的鹿角差点儿让他送命,而难看的鹿腿却保住了他的性命。鹿说这句话时心里十分害怕。
故选C。
13.本题考查文章主旨。
这篇课文讲的是在丛林中,一只鹿遇到狮子而奋力脱险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价值不能用外表来衡量,美丽的东西不一定有用,丑陋的东西可能是有用的,我们要正确对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故选D。
14. 写字板 称赞 偷一件外衣 夸赞 更大的东西 捶胸痛哭 15.如果你能在孩子小时候初犯错误的时候加以指责,不纵容他,那么他长大之后就不会酿成大错了 16.B 17.感谢老师及时发现了我的错误,并且教育我,今后我一定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了 18. 掩耳盗铃 世界上的万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如果对于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的话,终究会自食苦果。
这篇寓言通过小偷与母亲的故事,揭示了教育中“小错不纠,大错难改”的深刻道理。母亲对孩子的偷窃行为不仅没有及时制止,反而加以鼓励,最终导致孩子走上犯罪的不归路。故事通过夸张的情节,警示家长和教育者在面对孩子的错误时,应当及时纠正,避免纵容。寓言语言简洁,情节紧凑,寓意深刻,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同时,故事结尾小偷对母亲的控诉,也反映了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影响,发人深省。
14.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的理解。
首先通读全文可以发现文章先是写小孩同学的写字板,而母亲反而称赞了他,然后他偷了一件外衣,母亲对他更加夸奖,最后是写孩子落网了被人押送到刽子手那里去,母亲骂他不孝,犯了罪还不够,又把母亲弄成残废。
综上可以进行填空,答案分别为称赞、偷一件外衣、偷更大的东西、捶胸痛哭。
15.本题考查开放性作答。
解答本题要结合文章的主旨,再联系自己的阅读感受进行解答,要注意语言的生动。
例如:母亲,如果你能在孩子小时候初犯错误的时候加以指责,不纵容做错事的话,长大之后就不会酿成大错了,小过当初不惩戒,必然犯大错。
16.本题考查文章的主旨理解。
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小时候的小偷偷一些小件的东西,母亲没有责备,等到长大偷更大的东西落网后,母亲只能捶胸痛哭。可知文章的主旨就是在人小时候犯错误的时候,要及时惩处加以教育;而不是在酿成大错的时候后悔,所以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17.本题考查开放性作答。
这则寓言通过讲述一个孩子从小偷小摸到最终走上犯罪道路的故事,揭示了教育方式对个人成长的重要影响。当孩子第一次偷写字板时,母亲没有及时纠正,反而给予表扬,导致孩子逐渐养成偷窃的习惯,最终酿成大错。寓言警示我们,家长和老师在孩子犯错时应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批评,而不是纵容或忽视。这样,孩子才能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避免走上错误的道路。
因此,当家长或老师批评我时,我应该理解他们的良苦用心,认识到批评是为了帮助我改正错误,促进我的健康成长。
18.本题考查课外阅读积累。
小学三年级这学期,我还读了很多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印象最深的是《愚公移山》,告诉我们只要有坚定的意志和毅力,坚持不懈地努力,就能克服困难,实现目标。
19.例文一:
校园里的桃花
春天到了,校园里绿树成荫、繁花似锦,而我最喜爱的便是那几株桃花。
远远望去,那几棵桃树就像一把把粉色的大伞,点缀着校园的一角。走近一看,桃花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正红着脸对着我微笑呢。有的还是花骨朵儿,胀鼓鼓的,像一颗颗粉色的小豆子,可爱极了;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花蕊,四五片花瓣儿围成一个圆形,中间包裹着细细的花蕊,就像一个可爱的小摇篮。一阵微风吹来,桃花的花瓣纷纷飘落下来,像是下起了一场粉色的花瓣雨,美不胜收。
我静静地站在树下,闻着桃花那淡淡的清香,感受着春天的气息。那香气仿佛能让人忘却所有的烦恼,心情也变得格外舒畅。看着满树的桃花,我不禁想起了“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诗句,古人用如此美妙的诗句来形容桃花,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桃花虽然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没有玫瑰的娇艳欲滴,但它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它在这美丽的校园里绽放,为我们的校园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也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希望。我喜欢校园里的桃花,喜欢它的美丽和芬芳,喜欢它带给我们的美好时光。例文二:
难忘的端午节
在我的记忆中,端午节是充满欢乐和温馨的。每到这一天,妈妈都会早早地起来,准备包粽子的材料。糯米被泡在水里,粽叶洗净摆放一旁,还有那香甜的红枣。我总是迫不及待地围在妈妈身边,看着她熟练地把粽叶折成漏斗状,放入糯米和红枣,再用绳子捆绑好。不一会儿,一个个小巧玲珑的粽子就包好了。
包完粽子后,爸爸就会带着我去看赛龙舟。河边早已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只听一声哨响,一条条龙舟像离弦的箭一般冲了出去。鼓手们奋力地敲打着鼓,划船手们则喊着整齐的口号,齐心协力地划动着船桨。那场面真是壮观极了,让人热血沸腾。
到了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美味的粽子,谈论着这一天的趣事。我觉得端午节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情感的纽带,把家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这个端午节虽然已经过去,但那些欢乐的场景和温馨的时刻却永远留在我的心中,让我难以忘怀。它让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亲情的温暖,我期待着下一个端午节的到来。
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
例文一:
本题为半命题作文。要求以“校园里的 ”为题写校园里的一种植物,且要结合春天校园的背景,需要仔细观察并准确描述该植物的特点,同时融入自己的感受和体验。通过对校园特定植物的描写,表达对校园春天美景的喜爱,以及对校园生活的热爱,或从植物身上感悟出某种精神品质等。要注重细节描写和情感表达,让读者能通过文字感受到校园里植物的独特魅力和作者对校园的深厚情感。
开头:可以先描绘春天校园的整体景色,引出自己要写得具体植物,激发读者的兴趣。
中间:详细描述植物的外观、颜色、形态等方面的特征,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如从整体到局部,或从不同角度进行描写。还可以适当加入一些与该植物相关的故事或回忆,以丰富内容。同时,穿插自己在观察过程中的感受和心情。
结尾:总结植物给校园带来的意义或价值,再次表达对这种植物的喜爱之情,也可以升华主题,如从植物身上领悟到关于生命、成长等的道理。
例文二:
本题为话题作文,要求选择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作文。我们有许多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相信这些节日一定曾给你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选择你最想表达的去写。可以写家中过节的过程,也可以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
开头:开门见山,开篇点题,或抒情式开头,用环境描写引出下文。
中间:注意详略得当,把印象最深刻的内容作为重点,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亲身经历的主要部分记叙下来,可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同时要写出特定节日的特点或风俗习惯。
结尾:总结式或抒情式结尾,扣题,前后照应,突出中心思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