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第4章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第1节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日常生活中的转基因产品2.通过辩论、调查等活动,理性看待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和转基因技术从社会中来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 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强农业转基因技术研发和监管,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慎重推广。我国已经逐步建立了与国际接轨并适合我国国情的转基因安全评价体系,这是世界上最严格的安全评价体系之一。近些年来,关于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已经成为老百姓普遍关心的问题。转基因产品真的存在安全性问题吗?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它呢?目录010203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对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争论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01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1.转基因微生物(1)选用微生物进行改造的优点微生物生理结构和遗传物质简单、生长繁殖快、对环境因素敏感和容易进行遗传物质操作等优点。(2)实例③基因工程菌生产药物几乎涉及各种类型疾病的治疗。②构建高产、优质的基因工程菌生产氨基酸是目前工业化生产氨基酸的重要途径。①减少啤酒酵母双乙酰的生成,缩短啤酒的发酵周期。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英国医学专家日前将转基因大肠杆菌与一种抗癌药相结合,成功杀死了实验鼠体内的癌细胞。科学家将转基因大肠杆菌注射到实验鼠的肿瘤内,再给实验鼠注射一种名叫6-MPDR的抗癌药。这种药无法单独发挥作用,但是一种由转基因大肠杆菌分泌的酶能将此药物“激活”,形成一种有效的毒素,将其周围的癌细胞杀死,而不伤害其它组织器官。转基因细菌可治癌症1.转基因微生物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2.转基因动物(1) 将生长激素基因、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基因等转入动物体内,培育了生长迅速、营养品质优良的转基因家禽、家畜。转基因超级鼠正常小鼠正常三文鱼转基因三文鱼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2) 将某些抗病毒的基因转入动物体内,培育了抵抗相应病毒的动物新品种。(3) 建立某些人类疾病的转基因动物模型,模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为研究该疾病的致病机制和开发治疗药物提供依据。2.转基因动物转基因小鼠1型糖尿病模型、原发性高血压模型培育抗H5N1型禽流感病毒的转基因鸡3.转基因植物(1)研究成果:科学家已经培育出了大批具有抗虫、抗病、抗除草剂和耐储藏等新性状的作物。转基因耐储藏番茄(2)举例:转基因技术抑制乙烯形成酶的活性普通番茄(左)和转基因耐储藏番茄(右)乙烯生成量降低延长了番茄的储藏期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3)转基因植物种植现状2017年,全世界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已达24个,种植面积排名前十位的国家如下,这些国家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都超过了1×106hm2。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 ×106hm2 )01020304050607080美国巴西巴拉圭巴基斯坦中国南非玻利维亚印度阿根廷加拿大全世界排名前十位的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种植转基因作物的面积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①种植的转基因作物中大豆和玉米最多,其次是棉花和油菜。(3)转基因植物种植现状②我国批准发放了转基因棉花、番木瓜、水稻和玉米等作物的生产应用安全证书,但截至2017年,只有转基因棉花和番木瓜获准商业化种植。③我国还批准发放了转基因棉花、大豆、玉米、油菜等的进口安全证书,但我国进口的基本上是转基因棉花的纤维,还有这几种作物在国外的直接加工产品。对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争论02对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争论硕果累累的转基因成果在带给人们喜悦的同时,也促使人们关注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实际上,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就是伴随着质疑、担忧甚至是反对的声音不断发展的。对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争论1.产生争论的原因①自然原因:当人们面对原本是自然造就的生命形式被人为改造后具有了全新特征的现实时,出现激烈的争论是正常的。②社会原因:人们所生活的国家或社会、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经济发展水平、历史背景、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观念等的差异,决定了人们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取向。2.争论的内容对于转基因技术产生不同的见解,特别是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等方面发生激烈的争论。对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争论辩论会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的辩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转基因食品的“实质性等同”,即转基因农作物中只要某些重要成分没有发生改变,是否就可以认为与天然品种“没有差别”。(2)滞后效应。转基因农作物是否可能合成出对人体有直接毒性或潜在毒性的蛋白质,甚至食用者在过了若干年或一两代之后,问题才显现出来。(3)是否出现新的过敏原。(4)营养成分是否改变。(5)把动物蛋白基因转入农作物,是否侵犯宗教信仰者或素食者的权益。对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争论3.转基因产品的优缺点优点缺点①解决粮食短缺问题;②大大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③增加食物营养,提高附加值;④增加食物种类,提升食物品质;⑤提高生产效率,带动相关产业发展①可能出现新的过敏原或重组形成新病原微生物;②可能产生抗除草剂的超级杂草;③可能使疾病的传播跨越物种的界限(基因污染);④可能会破坏生物多样性;⑤可能会对人类生活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基因污染:外源基因通过转基因作物或家养动物扩散到其他栽培作物或自然野生物种并成为后者基因的一部分。拓展传播途径:①转基因植物的相关基因通过花粉传播而进入附近的野生植物或邻近的非转基因农作物。②转基因作物在自然条件下存活并发育成为野生的、杂草化的转基因植物。③土壤微生物或动物肠道微生物吸收转基因作物后获得外源基因。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拓展我国科学家将来自于玉米的α-淀粉酶基因与目的基因一起转入植物中,由于α-淀粉酶基因可以阻断淀粉储藏使花粉失去活性,因而可以防止转基因花粉的传播。防止基因污染的方法另外,生产上常将转基因抗虫棉与普通棉花混合播种,其目的是降低害虫种群中抗虫基因频率的增长速率,延缓害虫抗性的产生和发展。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03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转基因作为一项技术本身是中性的,由这项技术研发出来的产品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安全性评价,符合相应标准后才能上市。2. 转基因产品上市要求1. 多维度、多视角地理性看待(1)清晰地了解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流程;(2)应该看到人们的观点受到许多复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3)要靠确凿的证据和严谨的逻辑进行思考和辩论;(4)坚持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社会與论导向正确,往往有利于决策者作出正确的决策,从而促进科技技术的发展。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3. 我国针对转基因技术的方针①研究上要大胆,坚持自主创新;②推广上要慎重,做到确保安全;③管理上要严格,坚持依法监督。《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加工审批办法》《进出境转基因产品检验检疫管理办法》国务院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家有关部门实施了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这些法律的规定既维护了消费者对转基因产品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又最大程度地保证了转基因技术和已经上市的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我国还成立了专门的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我国还成立了专门的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这是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权威的评价机构,为保障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我国转基因作物从实验室研究到最终进入市场有多个环节,评价和审批过程十分严格,各环节如图: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农业转基因生物的标识管理转基因标签非转基因标签课堂小结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对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争论转基因成果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社会的监督法规的建立正确的舆论导向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转基因动物转基因植物转基因微生物随堂检测1.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转基因作物种植区应与传统农业种植区混合B.转基因作物被动物食用后,目的基因会转入动物体细胞中C.种植转基因作物有可能因基因扩散而影响野生植物的遗传多样性D.以转基因大豆为原料制成的大豆油在销售时无需标注“转基因大豆”解析:A、科学家在培育转基因植物时,常通过农杆菌的转化作用使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若转基因作物种植区与传统农业种植区混合,就容易经农杆菌的作用将相关基因转入传统作物,导致基因扩散,也可能会同样影响到野生植物的基因库,从而改变野生植物的遗传多样性,A错误;B、转基因作物被动物食用后,相关基因会被分解成核苷酸,因此不会转入动物体细胞中,B错误;C、若转基因作物种植区与传统农业种植区混合,就容易经农杆菌的作用将相关基因转入传统作物,导致基因扩散,也可能会同样影响到野生植物的基因库,从而改变野生植物的遗传多样性,C正确;D、我国为加强对农业转基因生物的标识管理,实行了相应标识制度,如以转基因大豆为原料制成的大豆油,需要标注为“转基因大豆加工品(制成品)”或“加工原料为转基因大豆”,D错误。故选C。C解析:转基因技术作为一项技术本身是中性的,但由这项技术研发出来的产品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安全性评价,符合相应标准后才能上市,A正确。针对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各个国家都制定了符合本国利益的法规和政策。我国对转基因技术的方针是一贯的、明确的,就是研究上要大胆,坚持自主创新;推广上要慎重,做到确保安全;管理上要严格,坚持依法监管,B正确。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实施了多部关于转基因生物的法规,这些法规的制定既维护了消费者对转基因产品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又最大程度地保证了转基因技术和已经上市的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C正确。目的基因不会通过动物的食用而直接转入该动物的体细胞中,D错误。2.海南作为中国的热带岛屿省份,其种业发展在气候、资源、科技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在海南,从常见的杂交水稻、高产玉米,到转基因抗虫棉花、耐热菊花,诸多优质新品种在这里被评议审定、种植推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转基因产品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安全性评价,符合相应标准后才能上市B.我国对转基因技术的方针包含了研究上要大胆、推广上要慎重、管理上要严格C.我国制定的有关法规最大程度地保证了转基因技术和已经上市的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D.转基因作物被动物食用后,目的基因会直接转入该动物的体细胞中D3.稻飞虱刺吸水稻汁液会使水稻减产,科研人员培育出转基因抗稻飞虱水稻,但转基因水稻的安全性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转基因水稻的某些成分可能成为过敏原B.抗稻飞虱基因可能会整合到人体细胞的染色体上C.转基因水稻可能导致稻飞虱种群抗性基因频率增加D.将抗稻飞虱基因导入叶绿体基因组可避免基因漂移到其他生物体内解析:转基因水稻的某些成分可能成为过敏原,这是转基因水稻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问题,A正确;抗稻飞虱基因进入人体后会被酶分解,因此不会整合到人体细胞的染色体上,B错误;转基因水稻能抗稻飞虱的侵害,随着每一代具有抗性基因的稻飞虱存活下来,不具抗性基因的稻飞虱被淘汰,最终可能导致稻飞种群抗性基因频率增加,C正确;将抗稻飞基因导入叶绿体基因组,可避免抗稻飞虱基因通过花粉漂移到其他生物体内,D正确。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