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无答案)

资源简介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第3页(共4页) 第4页(共4页)
第1页(共4页) 第2页(共4页)
说明:1.本试卷分三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2.本试卷共4页,用钢笔或签字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积累运用(40 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并找出整体认读音节抄写在横线上(12 分)
wū yán shùn xù zhào lì shuài lǐng mì shí( )( )( )( )( )
hé xié cuī mián wèi jiè ruì lì shǎn shuò( )( )( )( )( )
整体认读音节:__________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解释其在词语中的意思(8 分)
应和(hé hè):_________ 意思:_________
绮丽(qǐ yǐ):_________ 意思:_________
纤细(qiān xiān):_________ 意思:_________
慰藉(jí jiè):_________ 意思:_________
(三)辨析形近字,先组词,再用所组词语写一句话(10 分)

{赖( )懒( )

{倘( )淌( )

(四)根据语境,填写恰当的词语或诗句(10 分)
1.当你走进乡村,看到绿树环绕,青山横卧,会不禁想起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诗句:“ , 。”
2.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表示声音的词语:夜晚,纺织娘在瓜架上唱起了歌,那歌声( )的,和着微风,让人心旷神怡;而远处传来的犬吠声,( )的,给宁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生机。
二、阅读理解(30 分)
(一)课内阅读(15 分)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每一条波纹,都是一根轻柔的弦。那细白的浪花,敲打着有节奏的鼓点;那忽大忽小的水波声,应和着田野上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当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那急流的水浪声,是在催促着村民们开犁播种啊!
1.分析文段中 “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 一句,作者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请从描写角度和情感表达方面分析其作用。(6 分)
2.文段围绕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展开,通过描写不同的声音,展现了三月桃花水的活力。请结合文段内容,分析作者是如何把声音写得生动形象的。(6 分)
3.发挥想象,描绘一下你听到这些声音后脑海中浮现的画面。(3 分)
(二)课外阅读(15 分)
春潮
北方的二月,春天在进攻,冬天在撤退。
山的背阴处虽然还寒气凛凛,可是寒冷的威力已在衰竭。朝阳处雪已融化,雪水顺着斜谷流过来,冲开了山涧溪水的冰面。那巨大的冻结在岩层上的瀑布也开始活动了,流水声一天天越来越大地响起来,最后成为一股汹涌的奔流,冲到山下,流进大江。那冰封的大江在春天太阳的照射下,在山中雪水的冲击下,逐渐变酥了,变软了,颜色也变暗了。
终于有一天,在黎明的寂静中,突然传来了山崩地裂的声响 —— 开江了!风从窗缝里挤了进来,激动地向我耳语着:快去看啊,大江复活了!它扯着我的衣襟向江岸奔去。我和人们一起站在江岸上,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见整个大江的坚冰崩溃了。被禁锢了一冬的大江奔腾着,汹涌着,以它那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开了坚冰,怒吼着,撞击着。一块块巨大的冰排,被滔滔的江水推动着,山一样地竖了起来,又摔倒下去,发出咔嚓咔嚓的声响,溅起一片片雪白的浪花。滚滚的春潮把坚冰击溃了,淹没了,迫使它驯服地和残冬一起向远方流去。
1.文章开篇 “春天在进攻,冬天在撤退”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4 分)
2.文中描写春潮时,运用了大量表示动作的词语,请找出三个,并分析这些词语是如何表现春潮特点的。(6 分)
3.阅读本文和《三月桃花水》,比较两篇文章在描写春天景物时,写作手法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5 分)
三、习作表达(30 分)
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一定见过许多美丽的自然景观,它们或许是波澜壮阔的大海,或许是云雾缭绕的山峰,或许是广袤无垠的草原…… 请选择一处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景观,运用动静结合、多角度描写等写作手法,写一篇不少于 400 字的作文。题目自拟,要求内容丰富,情感真挚,能够突出景观的独特魅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