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五年级第八单元质量检测语 文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12页,答题卡共6页。试题卷(提优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36道小题,12页。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座位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号。2.答卷时,试题卷第Ⅰ卷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第Ⅱ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 共2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第1~10小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1.小明在日记中写道:“沟通是人与人架起的一座无形的桥梁,沟通是情感的niǔ带。”根据字典中的释义,“niǔ带”中的“niǔ”字正确的一项是( )。A.杻(niǔ):古书上说的一种树。B.纽(niǔ):枢纽。C.扭(niǔ):转动一部分。D.钮(niǔ):器物上用手开关或调节的部件。2.“为人民服务”是新华门内的五个大字,下列对这幅书法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线条奔放,笔力雄健。B.五个字错落有致,收放自如。。C.采用楷书字体,方正典雅。D.气韵贯通,展现书者胸襟。3.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氏子)甚聪惠(甚:非常) B.乃呼儿出(乃:于是,就)C.孔君平诣其父(诣:拜访) D.为设果,果有杨梅(果:果然)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已建成通车的港珠澳大桥令人叹为观止。B.中国军人在抗震救灾中展现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令人肃然起敬。C.有些人,整天游手好闲,坐享其成,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到头来毁了自己的一生。D.我登上雄伟壮丽的长城,一种自豪感情不自禁。5.对下面《手机吃醋了》这幅漫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分钟”和“两小时”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手机在儿童生活中的重要地位。B.揭示了一些学生缺乏自律意识、沉溺于玩手机的不良现象。C.嘲讽那些无心学习还为自己玩手机找理由的可笑行径。D.采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增强了漫画的故事性和趣味性。6.“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对这两句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杨氏之子为孔君平摆上水果,可见杨氏之子待客热情,有礼貌,有教养。B.杨氏之子摆上的水果不只有杨梅。C.孔君平是在巧妙地利用杨梅和杨氏的姓氏做文章。D.孔君平这么说是为了刁难杨氏之子。7.右图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作品《勤礼碑》(部分),他的楷书特点是( )。A.笔画圆润,结构独异。B.恢宏雄壮,大气磅礴。C.潇洒飘逸,笔势委婉。D.重视整体气韵,兼顾细节。8.幽默的语言让交流更具智慧。下列表达与生活情景搭配不恰当的是( )。A.和陌生人初次见面:天气这么热,我们总会熟的。B.化解别人说我胖的尴尬:我哪是胖啊,我这是宰相肚里能撑船。C.安慰失败的朋友:你可真是“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D.祝愿别人学业有成:愿你成功的道路永不施工。9.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父/不在,乃呼儿/出”的节奏划分是正确的。B.“他(食指)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这句话强调了食指比大拇指的作用大。C.《童年的发现》一文中,“我”的脸涨得通红的原因是“我”认为老师羞辱了自己。D.人们常说的“颜筋柳骨”中的“颜筋”形容的是颜真卿的楷书筋肉丰满,浑厚有力。10.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宋刘义庆所著的《世说新语》,其中记载了许多说话得体巧妙的故事,例如《徐孺子赏月》《小时了了》等。B.《手指》一文中,丰子恺先生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五根手指不同的特点,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C.当费奥多罗夫被老师赶出教室时,他明白了--一个伟大的发明和发现,必然要受到驱逐和迫害,话语中充满了愤慨之情。D.当讲笑话时,我们要尽量表现出笑话中人物的神态、语气和动作,但自己不能笑场。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0分)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本大题第11~1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11.“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的言外之意是:孔雀是稀有之鸟,孔君平家没有这种鸟。( )12.“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劲顶住”等词语营造出了场景的急迫局促之感,大拇指的劳苦形象就此生动起来。( )13.由《手指》中的食指,我们可以联想到危难时刻冲锋在前的消防战士等。( )14.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草书四大家之一。( )15.《童年的发现》中“我”是一个幽默、天真可爱、善于探究和富有想象力的孩子。( )三、综合题。(本大题第16~20小题,共21分)16.根据语境选词填空。(本题共1小题,每空1分,共4分)①捧腹大笑 ②嬉皮笑脸 ③强颜欢笑④莞尔一笑 ⑤破涕为笑 ⑥笑逐颜开“笑”先生过生日,子孙都来贺寿,走在最前面的是微笑动人的 ,紧接着是勉强露出笑容的 ,后面跟着笑得托着肚子的 和刚才还泪眼汪汪的 。那热闹的场面,乐得“笑”先生合不拢嘴。17.口语交际。(本题共1小题,每空3分,本题共3分)蒲松龄是清代杰出的文学家,曾给乡绅的儿子当老师。可是这个学生一句也听不进去,而乡绅又不愿听别人说他儿子不好。蒲松龄教了没多久就要告辞,乡绅问他儿子的情况,蒲松龄说:“你儿子七窍通了六窍。”蒲松龄的回答多风趣。蒲松龄其实想说的是:18.按要求填空。(本题共4小题,每空1分,本题共6分)“闻”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在字典中,“闻”有以下几种解释,请你为下列加点的“闻”字选择合适的解释。(1)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此村中之人未曾读书识字,多碌碌无闻。( )(3)《俗世奇人》中有许多奇闻异事。( )(4)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19.综合实践。(本题共1小题,每空2分,共4分)在横线上把内容补充完整,注意体现人物的幽默和智慧。有一天,德国大诗人歌德在公园里散步,正巧在一条狭窄的小路上碰上了一位反对他的批评家,那位傲慢无礼的批评家对歌德说:“你知道吗,我这个人是从来不给傻瓜让路的。”机智敏捷的歌德回答说:“ ”说完闪身让路,让批评家过去。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有一次戴一顶破帽子外出,几个游手好闲的人嘲笑他:“喂,你脑袋上的那个东西是什么玩意儿 是帽子吗 ”诗人反问:“”20.风趣的语言引人发笑,却常常曲折婉转地表达了说话者的意思。读下面一则摘自《笑林广记》的短文,写的是“青盲人”与一位昏庸的官员的对话。说说“青盲人”所说的话,表面上是什么意思,实际上又表达出了怎样的意思。(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一青盲人涉讼,自诉眼瞎。官曰:“你明明一双清白眼,如何诈瞎。”答曰:“老爷看小人是清白的,小人看老爷却是糊涂得紧。”【注释】①青盲:一种视力退行性疾病。外表与常人无异,但视力模糊、退化。②涉讼:摊上官司。(1)表面意思:(2)深层意思:四、阅读理解。(本题分为三道大题,第21~35小题,共34分)(一)文言文阅读,完成第21~24小题。(本题共8分)讳①输棋有自负棋高者。与人角,连负三局。次日,人问之曰:“昨日较棋几局 ”答曰:“三局。”又问:“胜负何如 ”曰:“第一局我不曾嬴,第二局他不曾输,第三局我本等要和②,他不肯罢了。”【注释】①讳:忌讳;②和:和棋,平局。21.(2分)“负”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背;②担任;③仗恃,倚靠;④败。下面句中的“负”应选哪个解释 (1)有自负棋高者( ) (2)连负三局( )22.(2分)文中哪句话表现了此人“讳输棋”,抄写在横线上。23.(2分)对于文中这个“讳输棋”的人,小组同学展开了讨论,哪位同学的说法是正确的 ( )A.乐乐:这个人把同样的结果用不同的说法说了出来,真聪明。B.贝贝:这个人棋艺还不错,因为他第三局和对方打了平手。C.慧慧:这个人虽然输了棋,但是却保全了面子,很有智慧。D.琪琪:这个人死要面子,不肯正视自己的失败,我们可不能像他这样。24.(2分)关于短文,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这个故事内容有趣,读来让人发笑,又引人深思B.短文主要通过人物的对话来展开故事的C.短文通过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生动地刻画出了一个讳输棋者D.这篇文章短小精悍,寥寥数笔,就把人物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二)课外短文阅读,完成第25~30小题。(本题共16分)胡同中的路济南的洋车并没有什么特异的地方。坐在洋车上的味道可确是与众不同。要领略这个味道,顶好先检看济南的道路一番;不然,屈骂了车夫,或诬蔑济南洋车构造不良,都不足使人心服。胡同中的路,差不多是中间垫石,两旁铺土的。土,在一个中国城市里,自然是黑而细腻,晴日飞扬,阴雨和泥的,没什么奇怪。提起那些石块,只好说一言难尽吧。假如你是个地质学家,你不难想到:这些石是否在古代地层变动之时,整批地由地下翻上来,直至今日,始终原封没动;不然,怎能那样不平呢 但是,你若是个考古学家,当然张开大嘴哈哈笑,济南真会保存古物哇!看,看哪一块石头没有多少年的历史!社会上一切都变了,只有你们这群老石还在这儿镇压着济南的风水!浪漫派的文人也一定喜爱这些石路,因为块块石头带着慷慨不平的气味,且满有幽默。假如第一块屈了你的脚尖,哼,刚一迈步,第二块便会咬住你的脚后跟。左脚不幸被石洼囚住,留神吧,右脚会紧跟着滑溜出多远,早有一块中间隆起,棱而腻滑的等着你呢。这样,左右前后,处处是埋伏,有变化;假如那位浪漫派写家走过一程,要是幸而不晕过去,一定会得到不少写传奇的启示。洋车,咱坐过。从一上车说吧。车夫拿起“把”来,也许是往前走,也许是往后退那全凭石头叫他怎样他便得怎样。济南的车夫是没有自由意志的。石头有时一高兴,也许叫左轮活动,而把右轮抓住不放;这样,满有把坐车的翻到下面去,而叫车坐一会儿人的希望。坐车的姿势也请留心研究一番。你要是充正气君子,挺着脖子正着身,好啦:为维持脖子的挺立,下车以后,你不变成歪脖儿柳就算万幸。你越往直里挺,它们越左右地筛摇;济南的石路专爱打倒挺脖子,显正气的人们!反之,你要是缩着脖子,懈松着劲儿,请要留神,车子忽高忽低之际,你也许完全摇出车外,脸与道旁黑土相吻。从经验中看,最好的办法是不挺不缩,带着弹性。像百码决赛预备好,专候枪声时的态度,最为相宜。一点不松懈,一点不忽略,随高就高,随低就低,车左亦左,车右亦右,车起须如据鞍而立,车落应如鲤鱼入水。这样,虽然麻烦一些,可是实在安全,而且练习惯了,以后可以不晕船。坐车的时间也大有研究的必要,最适宜坐车的时候是犯肠胃闭塞病之际。不用吃泻药,只需在饭前,喝点开水,去坐半小时上下的洋车,其效如神。饭后坐车是最冒险的事,接连坐过三天,设若不生胃病,也得长盲肠炎。要是胃口像林黛玉那么弱的人,以完全不坐车为是,因没有一个时间是相宜的。25.(3分)“坐在洋车上的味道可确是与众不同。”“与众不同”的本义是 ,在本文中,坐洋车与众不同的味道指的是 ,坐洋车的味道与众不同的原因是。26.(1分)在济南的胡同中坐车,正确的姿势是 。27.(2分)“济南的车夫是没有自由意志的。”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济南的车夫大多贫苦,物质的贫乏使精神受到限制。B.济南的车夫饱经风霜,没有自由的思想。C.当时社会黑暗,济南的车夫没有权利自由选择。D.济南胡同的路极不平,车夫难以把控车子。28.(3分)本文从四个方面表现济南“胡同中的路”的特点,请分别用四字词语概括。29.(5分)读第6自然段,回答问题。(1)最适宜坐车的时候是 ,完全不该坐车的人是 ,最冒险的坐车时间是 。(2)作者列举了三种坐车的情况,有什么作用 30.(2分)作者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济南胡同中的路,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想象你正坐在车上,车正行驶在这条胡同里,你会遇到怎样的状况呢 仿作者的语言,写一段幽默的话。(三)课外短文阅读,完成第31~35题。(本题共10分)胖子和瘦子①这城里,胖子和瘦子是一对朋友。一个胖得出奇,一个瘦得惊人。这胖子相当于瘦子四个左右。②那时,胖子走红运。当官儿必须是胖子,画家专画胖子,女人也要挑胖男人做丈夫。人人说胖子块头足,身壮力不亏,能显出真正的男人气。于是就出现了愈胖愈好的趋势。这位本城最胖的胖子就受到格外重视。人们都向他讨教“胖身术”。他的照片,言论,轶事,到处争抢刊载。其中他的两句发胖经验,“多吃多睡,动不如静”,被全城人当作口头禅与座右铭。照这两句话去做,果真见效!本城的胖子就愈来愈多,但一时胖不起来,鼓腮挺肚的、假装胖子的也不乏其人。一次,胖子被一群记者纠缠住,非请他说说发胖的秘诀不可,他信口说一句:“要衣松带宽!”当日全城加肥衣服就被抢购一空。各种腰带又滞销了。③某日,胖子兴致勃勃地去找老朋友瘦子。他见瘦子依旧瘦骨伶仃,便伸出肉滚儿一般的食指直指瘦子的肋巴骨说:“现在城里人人都学我,你是我的好朋友,为什么反而不学我 天下还有比你再瘦的人吗 ”瘦子淡淡一笑,颇自负地说:“别看你一时走红,等你过了劲儿,就该轮到我了,不信走着瞧吧!”④过了一年,真有了变化。不知哪来一种说法:人胖,发喘,出汗,行动不便,脂肪囤积多,容易患心血管病,有百害而无一利。当人们对一种东西的好奇与兴致渐渐淡了,相反的东西就现出魅力。这说法即刻像一阵风吹遍全城。跟着,有人在报上发表整版文章,曰:“瘦子好”。文章扬“瘦”抑“胖”,议论周密,又十分有理。他说,瘦子灵便,体轻,占用空间小,心脏负担也小,不易患心血管病:据统计,长寿的人中,98%是瘦子,1%是不胖不瘦的,只有1%是胖子。看来胖子长命纯属偶然。⑤自此,人们又开始关心“瘦身法”了。那个一直被世人遗忘的瘦子,终于被人们当作一件稀世的宝贝发现了。瘦子的经验刚好与胖子相反。他要人们:节食、素食、少吃糖,不喝啤酒,早起打拳,饭后散步,生命在于运动……于是,原先写文章称颂胖子的那些人,又笔锋一转,纷纷撰文,引经据典,有理有据,证实瘦子的经验是如何宝贵、可靠和正确,赞美瘦子是“当代最佳体重’“最符合时代要求的体重”“典型形象”等等。报刊上有关胖子的报道一下子不见了。瘦子像片羽毛,一阵风,上了天。他的照片、轶事、经验、趣闻、言论、访问记、报告文学,像漫天飞花,风靡一时。⑥这天,瘦子在街上遇见胖子。胖子感慨地对瘦子说:“!”瘦子听了,摇了摇他干树枝般的手指说:“不!你应该保持这样,说不定哪天又时兴胖子了!”31.(1分)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滞销:风靡一时:32.(3分)文中多处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前后两年生活的不同情形,请试着选择关键词句完成表格。年份 对比1 对比2 对比3上一年 ① ② ③过了一年 ④ ⑤ ⑥33.(2分)用简要的语言分别概括第②③段和第④⑤段的内容。(1)第②③段:(2)第④⑤段:34.(2分)第⑥段中胖子可能会对瘦子说些什么呢 请联系上下文语境写一写。35.(2分)你觉得这篇文章和丰子恺的《手指》在表达上有没有相似之处 请写出你的判断和理由。五、习作。(本大题第36小题,共20分)36. 题目:漫画往往意味深长,能引发我们的思考。你能读懂右侧这幅漫画吗 仔细观察漫画的内容,写一写你从中获得的启示。要求:题目自拟,要把获得的启示写清楚,条理清晰,内容具体完整,语句通顺连贯,标点使用恰当,字迹工整规范,不得抄袭、套作,字数不少于 450字。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五年级第八单元质量检测语 文【参考答案】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12页,答题卡共6页。试题卷(提优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36道小题,12页。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座位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号。2.答卷时,试题卷第Ⅰ卷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第Ⅱ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 共2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第1~10小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1.小明在日记中写道:“沟通是人与人架起的一座无形的桥梁,沟通是情感的niǔ带。”根据字典中的释义,“niǔ带”中的“niǔ”字正确的一项是( B )。A.杻(niǔ):古书上说的一种树。B.纽(niǔ):枢纽。C.扭(niǔ):转动一部分。D.钮(niǔ):器物上用手开关或调节的部件。2.“为人民服务”是新华门内的五个大字,下列对这幅书法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A.线条奔放,笔力雄健。B.五个字错落有致,收放自如。。C.采用楷书字体,方正典雅。D.气韵贯通,展现书者胸襟。3.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杨氏子)甚聪惠(甚:非常) B.乃呼儿出(乃:于是,就)C.孔君平诣其父(诣:拜访) D.为设果,果有杨梅(果:果然)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D )。A.已建成通车的港珠澳大桥令人叹为观止。B.中国军人在抗震救灾中展现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令人肃然起敬。C.有些人,整天游手好闲,坐享其成,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到头来毁了自己的一生。D.我登上雄伟壮丽的长城,一种自豪感情不自禁。5.对下面《手机吃醋了》这幅漫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五分钟”和“两小时”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手机在儿童生活中的重要地位。B.揭示了一些学生缺乏自律意识、沉溺于玩手机的不良现象。C.嘲讽那些无心学习还为自己玩手机找理由的可笑行径。D.采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增强了漫画的故事性和趣味性。6.“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对这两句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 )。A.杨氏之子为孔君平摆上水果,可见杨氏之子待客热情,有礼貌,有教养。B.杨氏之子摆上的水果不只有杨梅。C.孔君平是在巧妙地利用杨梅和杨氏的姓氏做文章。D.孔君平这么说是为了刁难杨氏之子。7.右图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作品《勤礼碑》(部分),他的楷书特点是( B )。A.笔画圆润,结构独异。B.恢宏雄壮,大气磅礴。C.潇洒飘逸,笔势委婉。D.重视整体气韵,兼顾细节。8.幽默的语言让交流更具智慧。下列表达与生活情景搭配不恰当的是( C )。A.和陌生人初次见面:天气这么热,我们总会熟的。B.化解别人说我胖的尴尬:我哪是胖啊,我这是宰相肚里能撑船。C.安慰失败的朋友:你可真是“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D.祝愿别人学业有成:愿你成功的道路永不施工。9.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D )。A.“父/不在,乃呼儿/出”的节奏划分是正确的。B.“他(食指)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这句话强调了食指比大拇指的作用大。C.《童年的发现》一文中,“我”的脸涨得通红的原因是“我”认为老师羞辱了自己。D.人们常说的“颜筋柳骨”中的“颜筋”形容的是颜真卿的楷书筋肉丰满,浑厚有力。10.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C )。A.《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宋刘义庆所著的《世说新语》,其中记载了许多说话得体巧妙的故事,例如《徐孺子赏月》《小时了了》等。B.《手指》一文中,丰子恺先生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五根手指不同的特点,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C.当费奥多罗夫被老师赶出教室时,他明白了--一个伟大的发明和发现,必然要受到驱逐和迫害,话语中充满了愤慨之情。D.当讲笑话时,我们要尽量表现出笑话中人物的神态、语气和动作,但自己不能笑场。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0分)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本大题第11~1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11.“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的言外之意是:孔雀是稀有之鸟,孔君平家没有这种鸟。( × )12.“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劲顶住”等词语营造出了场景的急迫局促之感,大拇指的劳苦形象就此生动起来。( √ )13.由《手指》中的食指,我们可以联想到危难时刻冲锋在前的消防战士等。( √ )14.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草书四大家之一。( × )15.《童年的发现》中“我”是一个幽默、天真可爱、善于探究和富有想象力的孩子。( √ )三、综合题。(本大题第16~20小题,共21分)16.根据语境选词填空。(本题共1小题,每空1分,共4分)①捧腹大笑 ②嬉皮笑脸 ③强颜欢笑④莞尔一笑 ⑤破涕为笑 ⑥笑逐颜开“笑”先生过生日,子孙都来贺寿,走在最前面的是微笑动人的 ④ ,紧接着是勉强露出笑容的 ③ ,后面跟着笑得托着肚子的 ① 和刚才还泪眼汪汪的 ⑤ 。那热闹的场面,乐得“笑”先生合不拢嘴。17.口语交际。(本题共1小题,每空3分,本题共3分)蒲松龄是清代杰出的文学家,曾给乡绅的儿子当老师。可是这个学生一句也听不进去,而乡绅又不愿听别人说他儿子不好。蒲松龄教了没多久就要告辞,乡绅问他儿子的情况,蒲松龄说:“你儿子七窍通了六窍。”蒲松龄的回答多风趣。蒲松龄其实想说的是: 蒲松龄其实想说的是“你儿子一窍不通”。18.按要求填空。(本题共4小题,每空1分,本题共6分)“闻”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门 )部,再查( 6 )画。在字典中,“闻”有以下几种解释,请你为下列加点的“闻”字选择合适的解释。(1)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 )(2)此村中之人未曾读书识字,多碌碌无闻。( 4 )(3)《俗世奇人》中有许多奇闻异事。( 2 )(4)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5 )19.综合实践。(本题共1小题,每空2分,共4分)在横线上把内容补充完整,注意体现人物的幽默和智慧。有一天,德国大诗人歌德在公园里散步,正巧在一条狭窄的小路上碰上了一位反对他的批评家,那位傲慢无礼的批评家对歌德说:“你知道吗,我这个人是从来不给傻瓜让路的。”机智敏捷的歌德回答说:“ 而我则恰恰相反。 ”说完闪身让路,让批评家过去。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有一次戴一顶破帽子外出,几个游手好闲的人嘲笑他:“喂,你脑袋上的那个东西是什么玩意儿 是帽子吗 ”诗人反问:“ 你脑袋上的那个东西才是个玩意儿,是帽子吗? ”20.风趣的语言引人发笑,却常常曲折婉转地表达了说话者的意思。读下面一则摘自《笑林广记》的短文,写的是“青盲人”与一位昏庸的官员的对话。说说“青盲人”所说的话,表面上是什么意思,实际上又表达出了怎样的意思。(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一青盲人涉讼,自诉眼瞎。官曰:“你明明一双清白眼,如何诈瞎。”答曰:“老爷看小人是清白的,小人看老爷却是糊涂得紧。”【注释】①青盲:一种视力退行性疾病。外表与常人无异,但视力模糊、退化。②涉讼:摊上官司。(1)表面意思: 老爷看我是清白的。(2)深层意思: 老爷您才是糊涂的。四、阅读理解。(本题分为三道大题,第21~35小题,共34分)(一)文言文阅读,完成第21~24小题。(本题共8分)讳①输棋有自负棋高者。与人角,连负三局。次日,人问之曰:“昨日较棋几局 ”答曰:“三局。”又问:“胜负何如 ”曰:“第一局我不曾嬴,第二局他不曾输,第三局我本等要和②,他不肯罢了。”【注释】①讳:忌讳;②和:和棋,平局。21.(2分)“负”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背;②担任;③仗恃,倚靠;④败。下面句中的“负”应选哪个解释 (1)有自负棋高者( 仗恃,倚靠 ) (2)连负三局( 败 )22.(2分)文中哪句话表现了此人“讳输棋”,抄写在横线上。“第一局我不曾嬴,第二局他不曾输,第三局我本等要和②,他不肯罢了。23.(2分)对于文中这个“讳输棋”的人,小组同学展开了讨论,哪位同学的说法是正确的 ( D )A.乐乐:这个人把同样的结果用不同的说法说了出来,真聪明。B.贝贝:这个人棋艺还不错,因为他第三局和对方打了平手。C.慧慧:这个人虽然输了棋,但是却保全了面子,很有智慧。D.琪琪:这个人死要面子,不肯正视自己的失败,我们可不能像他这样。24.(2分)关于短文,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C )。A.这个故事内容有趣,读来让人发笑,又引人深思B.短文主要通过人物的对话来展开故事的C.短文通过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生动地刻画出了一个讳输棋者D.这篇文章短小精悍,寥寥数笔,就把人物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二)课外短文阅读,完成第25~30小题。(本题共16分)胡同中的路济南的洋车并没有什么特异的地方。坐在洋车上的味道可确是与众不同。要领略这个味道,顶好先检看济南的道路一番;不然,屈骂了车夫,或诬蔑济南洋车构造不良,都不足使人心服。胡同中的路,差不多是中间垫石,两旁铺土的。土,在一个中国城市里,自然是黑而细腻,晴日飞扬,阴雨和泥的,没什么奇怪。提起那些石块,只好说一言难尽吧。假如你是个地质学家,你不难想到:这些石是否在古代地层变动之时,整批地由地下翻上来,直至今日,始终原封没动;不然,怎能那样不平呢 但是,你若是个考古学家,当然张开大嘴哈哈笑,济南真会保存古物哇!看,看哪一块石头没有多少年的历史!社会上一切都变了,只有你们这群老石还在这儿镇压着济南的风水!浪漫派的文人也一定喜爱这些石路,因为块块石头带着慷慨不平的气味,且满有幽默。假如第一块屈了你的脚尖,哼,刚一迈步,第二块便会咬住你的脚后跟。左脚不幸被石洼囚住,留神吧,右脚会紧跟着滑溜出多远,早有一块中间隆起,棱而腻滑的等着你呢。这样,左右前后,处处是埋伏,有变化;假如那位浪漫派写家走过一程,要是幸而不晕过去,一定会得到不少写传奇的启示。洋车,咱坐过。从一上车说吧。车夫拿起“把”来,也许是往前走,也许是往后退那全凭石头叫他怎样他便得怎样。济南的车夫是没有自由意志的。石头有时一高兴,也许叫左轮活动,而把右轮抓住不放;这样,满有把坐车的翻到下面去,而叫车坐一会儿人的希望。坐车的姿势也请留心研究一番。你要是充正气君子,挺着脖子正着身,好啦:为维持脖子的挺立,下车以后,你不变成歪脖儿柳就算万幸。你越往直里挺,它们越左右地筛摇;济南的石路专爱打倒挺脖子,显正气的人们!反之,你要是缩着脖子,懈松着劲儿,请要留神,车子忽高忽低之际,你也许完全摇出车外,脸与道旁黑土相吻。从经验中看,最好的办法是不挺不缩,带着弹性。像百码决赛预备好,专候枪声时的态度,最为相宜。一点不松懈,一点不忽略,随高就高,随低就低,车左亦左,车右亦右,车起须如据鞍而立,车落应如鲤鱼入水。这样,虽然麻烦一些,可是实在安全,而且练习惯了,以后可以不晕船。坐车的时间也大有研究的必要,最适宜坐车的时候是犯肠胃闭塞病之际。不用吃泻药,只需在饭前,喝点开水,去坐半小时上下的洋车,其效如神。饭后坐车是最冒险的事,接连坐过三天,设若不生胃病,也得长盲肠炎。要是胃口像林黛玉那么弱的人,以完全不坐车为是,因没有一个时间是相宜的。25.(3分)“坐在洋车上的味道可确是与众不同。”“与众不同”的本义是 跟大家不一样 ,在本文中,坐洋车与众不同的味道指的是 颠簸不平,需不断调整姿势 ,坐洋车的味道与众不同的原因是 济南胡同中的路中间垫石,两旁铺土,极不平整。 。26.(1分)在济南的胡同中坐车,正确的姿势是 不挺不缩,带着弹性 。27.(2分)“济南的车夫是没有自由意志的。”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D )。A.济南的车夫大多贫苦,物质的贫乏使精神受到限制。B.济南的车夫饱经风霜,没有自由的思想。C.当时社会黑暗,济南的车夫没有权利自由选择。D.济南胡同的路极不平,车夫难以把控车子。28.(3分)本文从四个方面表现济南“胡同中的路”的特点,请分别用四字词语概括。中间垫石;两旁铺土;石块不平;行驶困难29.(5分)读第6自然段,回答问题。(1)最适宜坐车的时候是 犯肠胃闭塞病之际 ,完全不该坐车的人是 胃口像林黛玉那么弱的人 ,最冒险的坐车时间是 饭后 。(2)作者列举了三种坐车的情况,有什么作用 通过对比不同时间坐车的适宜程度,强调了选择合适时间坐车的重要性,同时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和说服力。30.(2分)作者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济南胡同中的路,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想象你正坐在车上,车正行驶在这条胡同里,你会遇到怎样的状况呢 仿作者的语言,写一段幽默的话。坐在这胡同里的洋车上,就像是在跳一场没有节奏的舞蹈。车夫仿佛是指挥家,而那些石块则是调皮的音符,随时准备给你来个措手不及的变奏。你得时刻保持警惕,随着车子的起伏摇摆,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被“音符”绊倒,与道旁的黑土来个亲密接触。(三)课外短文阅读,完成第31~35题。(本题共10分)胖子和瘦子①这城里,胖子和瘦子是一对朋友。一个胖得出奇,一个瘦得惊人。这胖子相当于瘦子四个左右。②那时,胖子走红运。当官儿必须是胖子,画家专画胖子,女人也要挑胖男人做丈夫。人人说胖子块头足,身壮力不亏,能显出真正的男人气。于是就出现了愈胖愈好的趋势。这位本城最胖的胖子就受到格外重视。人们都向他讨教“胖身术”。他的照片,言论,轶事,到处争抢刊载。其中他的两句发胖经验,“多吃多睡,动不如静”,被全城人当作口头禅与座右铭。照这两句话去做,果真见效!本城的胖子就愈来愈多,但一时胖不起来,鼓腮挺肚的、假装胖子的也不乏其人。一次,胖子被一群记者纠缠住,非请他说说发胖的秘诀不可,他信口说一句:“要衣松带宽!”当日全城加肥衣服就被抢购一空。各种腰带又滞销了。③某日,胖子兴致勃勃地去找老朋友瘦子。他见瘦子依旧瘦骨伶仃,便伸出肉滚儿一般的食指直指瘦子的肋巴骨说:“现在城里人人都学我,你是我的好朋友,为什么反而不学我 天下还有比你再瘦的人吗 ”瘦子淡淡一笑,颇自负地说:“别看你一时走红,等你过了劲儿,就该轮到我了,不信走着瞧吧!”④过了一年,真有了变化。不知哪来一种说法:人胖,发喘,出汗,行动不便,脂肪囤积多,容易患心血管病,有百害而无一利。当人们对一种东西的好奇与兴致渐渐淡了,相反的东西就现出魅力。这说法即刻像一阵风吹遍全城。跟着,有人在报上发表整版文章,曰:“瘦子好”。文章扬“瘦”抑“胖”,议论周密,又十分有理。他说,瘦子灵便,体轻,占用空间小,心脏负担也小,不易患心血管病:据统计,长寿的人中,98%是瘦子,1%是不胖不瘦的,只有1%是胖子。看来胖子长命纯属偶然。⑤自此,人们又开始关心“瘦身法”了。那个一直被世人遗忘的瘦子,终于被人们当作一件稀世的宝贝发现了。瘦子的经验刚好与胖子相反。他要人们:节食、素食、少吃糖,不喝啤酒,早起打拳,饭后散步,生命在于运动……于是,原先写文章称颂胖子的那些人,又笔锋一转,纷纷撰文,引经据典,有理有据,证实瘦子的经验是如何宝贵、可靠和正确,赞美瘦子是“当代最佳体重’“最符合时代要求的体重”“典型形象”等等。报刊上有关胖子的报道一下子不见了。瘦子像片羽毛,一阵风,上了天。他的照片、轶事、经验、趣闻、言论、访问记、报告文学,像漫天飞花,风靡一时。⑥这天,瘦子在街上遇见胖子。胖子感慨地对瘦子说:“!”瘦子听了,摇了摇他干树枝般的手指说:“不!你应该保持这样,说不定哪天又时兴胖子了!”31.(1分)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滞销: 商品销售不畅。风靡一时: 形容事物在一个时期内非常流行。32.(3分)文中多处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前后两年生活的不同情形,请试着选择关键词句完成表格。年份 对比1 对比2 对比3上一年 胖子走红运 当官儿必须是胖子 多吃多睡,动不如静过了一年 瘦子受重视 当官儿不再看重胖子 节食、素食、少吃糖等33.(2分)用简要的语言分别概括第②③段和第④⑤段的内容。(1)第②③段: 描述胖子走红运,人们纷纷学习其发胖经验。(2)第④⑤段: 描述瘦子因新观念而受重视,人们开始关注瘦身法。34.(2分)第⑥段中胖子可能会对瘦子说些什么呢 请联系上下文语境写一写。胖子感慨地说:“看来时代真是变了,现在轮到你受欢迎了!”35.(2分)你觉得这篇文章和丰子恺的《手指》在表达上有没有相似之处 请写出你的判断和理由。有相似之处。 理由:两篇文章都通过对比和幽默的笔触,展现了不同对象或事物在不同情境下的变化和价值,给人以深刻的启示。五、习作。(本大题第36小题,共20分)答案:略36. 题目:漫画往往意味深长,能引发我们的思考。你能读懂右侧这幅漫画吗 仔细观察漫画的内容,写一写你从中获得的启示。要求:题目自拟,要把获得的启示写清楚,条理清晰,内容具体完整,语句通顺连贯,标点使用恰当,字迹工整规范,不得抄袭、套作,字数不少于 450字。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