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评测】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阶段基础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素养评测】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阶段基础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五年级期末阶段质量检测
语 文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12页,答题卡共4页。试题卷(基础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36道小题,12页。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座位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号。
2.答卷时,试题卷第Ⅰ卷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第Ⅱ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第1~10小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面的年龄段和别称不相符的一项是( )。
A.豆蔻年华——女子十五岁 B.而立——指人三十岁
C.花甲——指人六十岁 D.弱冠——男子二十岁左右
2.下列诗句不是描写童真、童趣的一项是( )。
A.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B.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C.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D.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3.对四大名著中人物和情节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最能体现孙悟空反叛精神的故事情节是大闹天宫。(《西游记》)
B.“三英战吕布”中的“三英”指刘备、关羽、张飞。(《三国演义》)
C.表现林冲性格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转变成奋起反抗、疾恶如仇的情节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水浒传》)
D.《红楼梦》中最热闹的情节是元妃省亲,最有趣的情节是大观园题诗,最凄惨的情节是探春远嫁。(《红楼梦》)
4.对下面的句子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站在白色大理石铺的地上,眼里看到的是纯白的大理石,脚下踩的是纯白的大理石;陵墓是纯白的大理石,栏杆是纯白的大理石,四个高塔也是纯白的大理石。
A.这句话描写了景物闪耀着纯白光辉的样子。
B.这句话通过集中强调“白色”,使人感受到陵墓的庄严、美丽。
C.这句话在表达上的特点提示我们在描写景物时要将眼中所见全部写出来。
D.这句话运用静态描写的方法,呈现出景物独特的魅力。
5.下列选项中最能传神地表现人物性格的一项是( )。
从前,有个财主非常吝啬,从来不请别人吃饭。有一天,他的仆人提着一篮子碗去河边洗。有人问:“莫非你家主人今天要请客?”仆人答道:“他请客?等下辈子吧!”此话正好被财主听到了,他对着仆人破口大骂:“你这个笨蛋!”
A.你怎么知道我不会请客?
B.我偏要请一次!
C.下辈子我也不会请。
D.谁让你替我许下请客的日子的?
6.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垂头丧气 娓娓动听 目瞪口呆 巧舌如黄
B.负荆请罪 完壁归赵 天衣无缝 良辰美景
C.鞠躬尽瘁 赴汤蹈火 肝胆相照 愚公移山
D.碧波万倾 风光旖旎 乐此不彼 美妙绝伦
7.在下面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四个句子 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春日踏青,青芜如毯, ;夏日听雨,雨声淅沥,
;秋日看花,花叶相辉, ;冬日观雪,雪花飞舞, 。好诗如四季,岁岁不相同。
①诗是千缕缤纷下那一丝梦幻的迷蒙
②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份宁静的洁白
③诗是绿茵遍野时那一抹久违的清新
④诗是红叶清风里那一派无尽的潇洒
A.③④②① B.④③①② C.③①④② D.④②③①
8.“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和这句话的写法相同的句子是( )。
A.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B.湖面静得像一面镜子。
C.白杨尽职地守卫着祖国的边疆。 D.一顶顶帐篷是大家流动的家。
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既然选择了远方,也只顾风雨兼程,勇敢地奔向未来。
B.这里的杜鹃花是令人难忘的地方。
C.园艺家们别出心裁地用白玫瑰和冬青搭起了一架芬芳的三角钢琴。
D.我们通过并讨论了这个议题。
10.下列关于课文的写法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军神》一文中通过对人物语言、心理、动作等的描写,表现出人物的特点。
B.《刷子李》一文中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写出了刷子李的技术高超。
C.《跳水》一文中对水手的描写,起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D.《手指》从全文看,作者直接抒情,点明“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0分)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本大题第11~1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1.小篆形成于战国晚期,通行于两汉,成为汉字发展史上的分水岭。( )
12.《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一诗以“望”为诗眼,表现了诗人失望的心情。( )
13.文言文的朗读特别强调停顿,“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正确的停顿是: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14.《世说新语》中的杨氏之子能言善辩。( )
15.学习《田忌赛马》《跳水》等课文,让我们懂得在生活中遇到问题,应该先分析当时的情况,再选择合适的办法去解决。( )
三、综合题。(本大题第16~20小题,共27分)
16.四大名著人物描写个性鲜明。请根据描述语句,将对应人物序号填入括号。(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1分,本题共3分)
A.刘备 B.孙悟空 C.唐僧
D.林黛玉 E.薛宝钗 F.诸葛亮
(1)尖嘴猴腮,金睛火眼。头上对苔藓,耳中生薛萝。( )
(2)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
(3)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
17.将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本题共4小题,每词0.5分,每空1分,本题共8分)
( )然起敬 一( )见血 风平浪( )
( )有成竹 目( )口呆 ( )不作声
不可( )议 心惊( )战
(1)与“风平浪( )”意思相反的词语是 。
(2)与“( )有成竹”意思相反的词语是 。
(3)“心惊( )战”的近义词是 。
(4)“不可( )议”的意思是 。
18.下列句子应该读出怎样的感情?请选择。(填序号)(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分,本题共4分)
A.疑惑 B.难过 C.喜悦 D.敬佩
(1)“啊,川东支队的将领,久仰久仰,认识你很荣幸。”( )
(2)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
(3)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
(4)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
的是假话吧?”( )
19.读下面一则笑话,完成填空。(本题共1小题,每空1分,本题共4分)
①惊天动地 ②谢天谢地 ③花天酒地 ④昏天黑地
有一个县官离任,有人送一块德政匾,上面写着“四大天地”。送行的队伍走到闹市处,县太爷想炫耀自己,便对送行的人说:“我在任多年,并无多大业绩可言。今天你们赐我德政匾,实在是厚爱。愿闻‘四大天地′之内涵。”这时,队伍中站出一个人,高声说:“太爷上任呀( );太爷在任呀( );太爷办事呀( );如今卸任呀——”众人高呼:“( )!”然后一哄而散。县官呆若木鸡。
20.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本题共3小题,每空0.5分,共8分)
(1)楚人有鬻( )与( )者,( )之曰:“( )( )之坚,物莫能陷也。”
(2)第二单元初步学习了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可以( )猜测词语的意思;遇到一些难理解的词语,不用反复琢磨,如《红楼春梦》中“剪子股儿、籰子”等词语,只要知道是与( )有关的物品就行了;读《景阳冈》的时候,我借助( )对武松有了更多的了解;还可以结合看过的( )、( ),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得到更多阅读的乐趣。
(3)本学期我们学习了用多种方法表现人物的特点。如《他像一颗挺脱的树》细致描写了祥子( ),来表现车夫祥子旺盛的( );《摔跤》则生动刻画了小嘎子的( )来表现小嘎子的机灵;《 》一课时选用典型事例来表达人物特点的;《 》一课则是运用了描写周围人的反应,间接写出人物的特点。
四、阅读理解。(本大题分为两道大题,第21~35小题,共28分)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完成第21~27小题。(本题共12分)
乘用电梯安全注意事项
为保证乘客的人身安全和电梯设备的正常运行,请遵守以下规定:
1.乘用电梯要看有无《电梯使用标志》。发现无《电梯使用标志》或超过检验有效期的,请提醒电梯使用管理单位。
2.请勿在电梯轿门和层门之间逗留,严禁倚靠在轿门和层门上。
3.在电梯关门时,请勿用手或身体阻碍电梯关门,以免被电梯门碰撞或挤压。正确的方法是按住轿厢内的开门按钮。
4.严禁撞击、踢打、撬动或以其他不正确的方式强行打开电梯的轿门和层门。不要乱动、乱按轿厢内的按钮等设施,严禁在电梯内打闹或蹦跳。
5.电梯内禁止吸烟,禁止携带易燃、易爆或带腐蚀性的危险品乘用电梯。
6.严禁使用电梯运载超重、超宽、超长的物品,运载易洒落的物品应盛装好,以免发生意外或损坏电梯。
7.儿童、老人、行动不便者和身体不适应者应由其他人员陪同乘坐电梯。
8.遇火灾、地震或其他灾害时,不要乘用电梯。严禁乘用已经明示处于非正常状态下的电梯。
★电梯停电或发生故障被困时的正确应对方法:
1.请乘客保持冷静,电梯不是完全封闭结构,没有窒息危险。
2.请按电梯内紧急通知按钮或用其他通讯工具拨打《电梯使用标志》上的应急救援电话,通知电梯使用管理单位或电梯维保单位实施救援。
3.请勿强行打开电梯门,以防止出现轿厢坠落或挤压、剪切等事故,静候电梯维保单位等的专业救援。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宣)
××市电梯行业协会监制
21.(1分)下列物品中能用电梯运载的是( )。
A.体积轻便的物品 B.易燃、易爆物品
C.体积过大的物品 D.超长、超重的物品
22.(1分)乘坐电梯时,乘客的身体不能靠的地方是( )。
A.轿壁 B.轿门 C.扶手 D.其他乘客
23.(1分)延迟电梯关门的正确做法是( )。
A.用物品阻挡电梯关门 B.强行阻止电梯门关闭
C.迅速按下开门的按钮 D.用手脚阻碍电梯关门
24.(2分)老弱病残孕乘坐电梯时要注意( )。
A.不需要照顾
B.有人陪同就可以随意乘坐电梯
C.相互照顾或自己注意安全
D.由家人陪同或由专人陪同乘坐电梯
25.(2分)下列做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地震了,肖华爸爸乘电梯快速撤离
B.不会开电梯门,红红用工具将门撬开
C.小明爸爸乘电梯时,烟瘾犯了,随手抽起了烟
D.小花看到电梯超过检验有效期,打电话给物业
26.(3分)电梯发生故障时,正确的做法有哪些?请至少写出三点。
27.(2分)电梯下行过程中,有小孩在电梯上蹦蹦跳跳,这种做法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二)课外短文阅读,完成第28~35小题。(本题共16分)
吃饱就好
老沈是个中医。
从四五岁起,我就习惯了看老沈用镊子夹着烧着火的棉球快速伸进玻璃罐里摇一下,再立刻扣到病人背上,火罐下的皮肤迅速鼓起一个小包:紫色是湿热,红色是上火。
从那会儿起,我便学着用小拳头像模像样地在我妈背上揉捏捶打。老沈的病人戏称我小医生,我欣然接受,并引以为荣。
老沈实在是个太过细致的人:装修诊所时隔单间,他要亲自设计;诊所用的床,他要亲自量定长宽,再交由木匠制作;铺在床上的清一色的蓝色条纹床单、蓝色条纹枕套、蓝色条纹枕巾,他要亲自挑选,并且要求必须定时清洗;病人的 CT 片,他都按时间顺序码好,诊断结果也要一一记录在册。
老沈的诊所一年四季都是热热闹闹的,甚至过年的时候都要一直忙到除夕的晚上 能落下卷帘门。这时他才能舒舒服服地躺在沙发椅上,吃上一碗热乎乎的水饺。
每年的年三十,老沈都得到晚上零点才睡觉,但十点钟他就开始迷迷糊糊打盹儿,隔上十来分钟就问我:“现在几点了?”我还没来得及回答,他就又忍不住困倦而睡去,我只好笑着给他围上厚实的毛毯。零点的钟声一响,老沈慢慢地睁开眼,像孩子似的掀开毯子冲出门外,“噼里啪啦”放上一串鞭炮——小心地划着火柴靠近,一有火星就腆着肚子有点笨拙地往回跑,真是滑稽可爱。
我想,老沈之所以坚持在零点放鞭炮,是为了在新的一年里博个好兆头——见多了病痛与受伤,总希望能够获得多一些的幸福安康。
自从我妈单位迁址到城郊以后,我和老沈就拥有了每天中午的两人午餐时间。尽管他一再申明自己厨艺很好,我还是忍不住对着粗细长短不一的八分熟土豆丝,想念我妈做的烧茄子和青椒炒肉。
一天,他兴致勃勃地买了新鲜的大鲈鱼回来。他做鱼时我正在楼上写作业,只听“轰隆”一声巨响,吓得我立马趿拉着拖鞋连滚带爬地跑下楼,看到老沈正把被干烧热锅热气炸得四分五裂的碎瓷片拣出来,那条鲈鱼硬邦邦横在砧板上,肉干巴巴的没有一点儿水分。老沈一边挠头一边心虚地笑着说,他忙着给病人针灸,忘了时间。
有时他懒得做饭,就直接开车载我去学校旁边的快餐店。大厅里清一色是海蓝色校服,收银台前穿着西装或休闲衫的父亲们争先恐后地付款。
“你看,这就是爸爸和妈妈的差别,妈妈都会给孩子做饭,爸爸只会带孩子去快餐店。”我戳着豆沙包,愤愤然抱怨着。
“呀,还不是殊途同归吗?反正一样让你们吃,吃饱就好。”老沈说完往嘴里送了一口蛋炒饭。
我一路顺风顺水长到十六岁,好像从来没经历过所谓焦躁的叛逆青春。如果小区里要评选一对模范父女,我可以骄傲地在他胸前挂上那个红牌牌。他会欣然接受,然后告诉我,这多亏他这个当爹的教育得好。 (有删改)
28.(2分)从“老沈的诊所一年四季都是热热闹闹的”可以联想到什么?( )
A.老沈服务态度好,医术高明。
B.诊所一年四季有很多人来聊天。
C.诊所很干净,人们喜欢到这里。
D.诊所地处繁华地带,人来人往。
29.(2分)每年的年三十,老沈都得到晚上零点才睡觉的原因是( )。
A.他忙工作,不到零点没法睡
B.他忙家务,不到零点没法睡
C.他要守岁,没法零点前去睡吧
D.他要放鞭炮,为来年博个好兆头
30.(2分)关于老沈的厨艺,与文本相符的一项是( )。
A.老沈的厨艺很好 B.老沈的厨艺一团糟
C.老沈的鲈鱼做得很好 D.老沈的土豆丝做得很好
31.(2分)仔细阅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想想作者最想表达的是以下哪一项意思?( )
A.“我”和老沈是模范父女。
B.“我”长到十六岁都很顺利。
C.“我”没经历过所谓焦躁的叛逆青春。
D.老沈的言传身教深深地影响了我,他让“我”引以为荣。
32.(2分)通览全文,本文最突出的写作手法是( )。
A.前后照应 B.环境描写 C.对比手法 D.语言描写
33.(2分)第四自然段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作用?
34.(2分)你会怎么评价“老沈”这个人?请联系文本说一说。
35.(2分)有人认为题目“吃饱就好”与主题无关,你同意吗?为什么?
五、习作。(本大题第36小题,共20分)
36. 题目:生活中会有很多人成为你成长路上那一缕缕温暖的阳光。他们可能是用爱和耐心教育你的父母,可能是活力四射的小伙伴,也可能是辛勤的老师、平凡的环卫工人、无私的志愿 者……请运用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用典型具体的事例写一写这个人,写出这个人的特点或品质。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明白;③语言表达正确、清楚,400字左右;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五年级期末阶段质量检测
语 文【参考答案】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12页,答题卡共4页。试题卷(基础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36道小题,12页。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座位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号。
2.答卷时,试题卷第Ⅰ卷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第Ⅱ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第1~10小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面的年龄段和别称不相符的一项是( A )。
A.豆蔻年华——女子十五岁 B.而立——指人三十岁
C.花甲——指人六十岁 D.弱冠——男子二十岁左右
2.下列诗句不是描写童真、童趣的一项是( D )。
A.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B.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C.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D.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3.对四大名著中人物和情节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最能体现孙悟空反叛精神的故事情节是大闹天宫。(《西游记》)
B.“三英战吕布”中的“三英”指刘备、关羽、张飞。(《三国演义》)
C.表现林冲性格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转变成奋起反抗、疾恶如仇的情节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水浒传》)
D.《红楼梦》中最热闹的情节是元妃省亲,最有趣的情节是大观园题诗,最凄惨的情节是探春远嫁。(《红楼梦》)
4.对下面的句子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C )。
站在白色大理石铺的地上,眼里看到的是纯白的大理石,脚下踩的是纯白的大理石;陵墓是纯白的大理石,栏杆是纯白的大理石,四个高塔也是纯白的大理石。
A.这句话描写了景物闪耀着纯白光辉的样子。
B.这句话通过集中强调“白色”,使人感受到陵墓的庄严、美丽。
C.这句话在表达上的特点提示我们在描写景物时要将眼中所见全部写出来。
D.这句话运用静态描写的方法,呈现出景物独特的魅力。
5.下列选项中最能传神地表现人物性格的一项是( C )。
从前,有个财主非常吝啬,从来不请别人吃饭。有一天,他的仆人提着一篮子碗去河边洗。有人问:“莫非你家主人今天要请客?”仆人答道:“他请客?等下辈子吧!”此话正好被财主听到了,他对着仆人破口大骂:“你这个笨蛋!”
A.你怎么知道我不会请客?
B.我偏要请一次!
C.下辈子我也不会请。
D.谁让你替我许下请客的日子的?
6.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C )。
A.垂头丧气 娓娓动听 目瞪口呆 巧舌如黄
B.负荆请罪 完壁归赵 天衣无缝 良辰美景
C.鞠躬尽瘁 赴汤蹈火 肝胆相照 愚公移山
D.碧波万倾 风光旖旎 乐此不彼 美妙绝伦
7.在下面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四个句子 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春日踏青,青芜如毯, ;夏日听雨,雨声淅沥,
;秋日看花,花叶相辉, ;冬日观雪,雪花飞舞, 。好诗如四季,岁岁不相同。
①诗是千缕缤纷下那一丝梦幻的迷蒙
②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份宁静的洁白
③诗是绿茵遍野时那一抹久违的清新
④诗是红叶清风里那一派无尽的潇洒
A.③④②① B.④③①② C.③①④② D.④②③①
8.“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和这句话的写法相同的句子是( A )。
A.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B.湖面静得像一面镜子。
C.白杨尽职地守卫着祖国的边疆。 D.一顶顶帐篷是大家流动的家。
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
A.既然选择了远方,也只顾风雨兼程,勇敢地奔向未来。
B.这里的杜鹃花是令人难忘的地方。
C.园艺家们别出心裁地用白玫瑰和冬青搭起了一架芬芳的三角钢琴。
D.我们通过并讨论了这个议题。
10.下列关于课文的写法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军神》一文中通过对人物语言、心理、动作等的描写,表现出人物的特点。
B.《刷子李》一文中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写出了刷子李的技术高超。
C.《跳水》一文中对水手的描写,起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D.《手指》从全文看,作者直接抒情,点明“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0分)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本大题第11~1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1.小篆形成于战国晚期,通行于两汉,成为汉字发展史上的分水岭。( × )
12.《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一诗以“望”为诗眼,表现了诗人失望的心情。( √ )
13.文言文的朗读特别强调停顿,“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正确的停顿是: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
14.《世说新语》中的杨氏之子能言善辩。( √ )
15.学习《田忌赛马》《跳水》等课文,让我们懂得在生活中遇到问题,应该先分析当时的情况,再选择合适的办法去解决。( √ )
三、综合题。(本大题第16~20小题,共27分)
16.四大名著人物描写个性鲜明。请根据描述语句,将对应人物序号填入括号。(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1分,本题共3分)
A.刘备 B.孙悟空 C.唐僧
D.林黛玉 E.薛宝钗 F.诸葛亮
(1)尖嘴猴腮,金睛火眼。头上对苔藓,耳中生薛萝。( B )
(2)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F )
(3)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D )
17.将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本题共4小题,每词0.5分,每空1分,本题共8分)
肃然起敬 一针见血 风平浪静
胸有成竹 目瞪口呆 默不作声
不可思议 心惊胆战
(1)与“风平浪( )”意思相反的词语是 波涛汹涌 。
(2)与“( )有成竹”意思相反的词语是 胸无成竹 。
(3)“心惊( )战”的近义词是 心惊肉跳 。
(4)“不可( )议”的意思是 不可想象,难以理解 。
18.下列句子应该读出怎样的感情?请选择。(填序号)(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分,本题共4分)
A.疑惑 B.难过 C.喜悦 D.敬佩
(1)“啊,川东支队的将领,久仰久仰,认识你很荣幸。”( D )
(2)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B )
(3)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C )
(4)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
的是假话吧?”( A )
19.读下面一则笑话,完成填空。(本题共1小题,每空1分,本题共4分)
①惊天动地 ②谢天谢地 ③花天酒地 ④昏天黑地
有一个县官离任,有人送一块德政匾,上面写着“四大天地”。送行的队伍走到闹市处,县太爷想炫耀自己,便对送行的人说:“我在任多年,并无多大业绩可言。今天你们赐我德政匾,实在是厚爱。愿闻‘四大天地′之内涵。”这时,队伍中站出一个人,高声说:“太爷上任呀( ① );太爷在任呀( ③ );太爷办事呀( ④ );如今卸任呀——”众人高呼:“( ② )!”然后一哄而散。县官呆若木鸡。
20.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本题共3小题,每空0.5分,共8分)
(1)楚人有鬻( 矛 )与( 盾 )者,( 誉 )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2)第二单元初步学习了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可以(联系上下文)猜测词语的意思;遇到一些难理解的词语,不用反复琢磨,如《红楼春梦》中“剪子股儿、籰子”等词语,只要知道是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品就行了;读《景阳冈》的时候,我借助(影视作品、评书)对武松有了更多的了解;还可以结合看过的(电视剧、动画片),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得到更多阅读的乐趣。
(3)本学期我们学习了用多种方法表现人物的特点。如《他像一颗挺脱的树》细致描写了祥子(外貌和气质),来表现车夫祥子旺盛的(生命力);《摔跤》则生动刻画了小嘎子的(机灵、争强好胜、富有心计)来表现小嘎子的机灵;《两茎灯草》一课时选用典型事例来表达人物特点的;《刷子李》一课则是运用了描写周围人的反应,间接写出人物的特点。
四、阅读理解。(本大题分为两道大题,第21~35小题,共28分)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完成第21~27小题。(本题共12分)
乘用电梯安全注意事项
为保证乘客的人身安全和电梯设备的正常运行,请遵守以下规定:
1.乘用电梯要看有无《电梯使用标志》。发现无《电梯使用标志》或超过检验有效期的,请提醒电梯使用管理单位。
2.请勿在电梯轿门和层门之间逗留,严禁倚靠在轿门和层门上。
3.在电梯关门时,请勿用手或身体阻碍电梯关门,以免被电梯门碰撞或挤压。正确的方法是按住轿厢内的开门按钮。
4.严禁撞击、踢打、撬动或以其他不正确的方式强行打开电梯的轿门和层门。不要乱动、乱按轿厢内的按钮等设施,严禁在电梯内打闹或蹦跳。
5.电梯内禁止吸烟,禁止携带易燃、易爆或带腐蚀性的危险品乘用电梯。
6.严禁使用电梯运载超重、超宽、超长的物品,运载易洒落的物品应盛装好,以免发生意外或损坏电梯。
7.儿童、老人、行动不便者和身体不适应者应由其他人员陪同乘坐电梯。
8.遇火灾、地震或其他灾害时,不要乘用电梯。严禁乘用已经明示处于非正常状态下的电梯。
★电梯停电或发生故障被困时的正确应对方法:
1.请乘客保持冷静,电梯不是完全封闭结构,没有窒息危险。
2.请按电梯内紧急通知按钮或用其他通讯工具拨打《电梯使用标志》上的应急救援电话,通知电梯使用管理单位或电梯维保单位实施救援。
3.请勿强行打开电梯门,以防止出现轿厢坠落或挤压、剪切等事故,静候电梯维保单位等的专业救援。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宣)
××市电梯行业协会监制
21.(1分)下列物品中能用电梯运载的是( A )。
A.体积轻便的物品 B.易燃、易爆物品
C.体积过大的物品 D.超长、超重的物品
22.(1分)乘坐电梯时,乘客的身体不能靠的地方是( B )。
A.轿壁 B.轿门 C.扶手 D.其他乘客
23.(1分)延迟电梯关门的正确做法是( C )。
A.用物品阻挡电梯关门 B.强行阻止电梯门关闭
C.迅速按下开门的按钮 D.用手脚阻碍电梯关门
24.(2分)老弱病残孕乘坐电梯时要注意( D )。
A.不需要照顾
B.有人陪同就可以随意乘坐电梯
C.相互照顾或自己注意安全
D.由家人陪同或由专人陪同乘坐电梯
25.(2分)下列做法正确的一项是( D )。
A.地震了,肖华爸爸乘电梯快速撤离
B.不会开电梯门,红红用工具将门撬开
C.小明爸爸乘电梯时,烟瘾犯了,随手抽起了烟
D.小花看到电梯超过检验有效期,打电话给物业
26.(3分)电梯发生故障时,正确的做法有哪些?请至少写出三点。
保持冷静
按电梯内紧急通知按钮或用通讯工具拨打应急救援电话
勿强行打开电梯门,静候专业救援
27.(2分)电梯下行过程中,有小孩在电梯上蹦蹦跳跳,这种做法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不正确。理由:在电梯上蹦蹦跳跳可能导致电梯故障或发生危险。
(二)课外短文阅读,完成第28~35小题。(本题共16分)
吃饱就好
老沈是个中医。
从四五岁起,我就习惯了看老沈用镊子夹着烧着火的棉球快速伸进玻璃罐里摇一下,再立刻扣到病人背上,火罐下的皮肤迅速鼓起一个小包:紫色是湿热,红色是上火。
从那会儿起,我便学着用小拳头像模像样地在我妈背上揉捏捶打。老沈的病人戏称我小医生,我欣然接受,并引以为荣。
老沈实在是个太过细致的人:装修诊所时隔单间,他要亲自设计;诊所用的床,他要亲自量定长宽,再交由木匠制作;铺在床上的清一色的蓝色条纹床单、蓝色条纹枕套、蓝色条纹枕巾,他要亲自挑选,并且要求必须定时清洗;病人的 CT 片,他都按时间顺序码好,诊断结果也要一一记录在册。
老沈的诊所一年四季都是热热闹闹的,甚至过年的时候都要一直忙到除夕的晚上 能落下卷帘门。这时他才能舒舒服服地躺在沙发椅上,吃上一碗热乎乎的水饺。
每年的年三十,老沈都得到晚上零点才睡觉,但十点钟他就开始迷迷糊糊打盹儿,隔上十来分钟就问我:“现在几点了?”我还没来得及回答,他就又忍不住困倦而睡去,我只好笑着给他围上厚实的毛毯。零点的钟声一响,老沈慢慢地睁开眼,像孩子似的掀开毯子冲出门外,“噼里啪啦”放上一串鞭炮——小心地划着火柴靠近,一有火星就腆着肚子有点笨拙地往回跑,真是滑稽可爱。
我想,老沈之所以坚持在零点放鞭炮,是为了在新的一年里博个好兆头——见多了病痛与受伤,总希望能够获得多一些的幸福安康。
自从我妈单位迁址到城郊以后,我和老沈就拥有了每天中午的两人午餐时间。尽管他一再申明自己厨艺很好,我还是忍不住对着粗细长短不一的八分熟土豆丝,想念我妈做的烧茄子和青椒炒肉。
一天,他兴致勃勃地买了新鲜的大鲈鱼回来。他做鱼时我正在楼上写作业,只听“轰隆”一声巨响,吓得我立马趿拉着拖鞋连滚带爬地跑下楼,看到老沈正把被干烧热锅热气炸得四分五裂的碎瓷片拣出来,那条鲈鱼硬邦邦横在砧板上,肉干巴巴的没有一点儿水分。老沈一边挠头一边心虚地笑着说,他忙着给病人针灸,忘了时间。
有时他懒得做饭,就直接开车载我去学校旁边的快餐店。大厅里清一色是海蓝色校服,收银台前穿着西装或休闲衫的父亲们争先恐后地付款。
“你看,这就是爸爸和妈妈的差别,妈妈都会给孩子做饭,爸爸只会带孩子去快餐店。”我戳着豆沙包,愤愤然抱怨着。
“呀,还不是殊途同归吗?反正一样让你们吃,吃饱就好。”老沈说完往嘴里送了一口蛋炒饭。
我一路顺风顺水长到十六岁,好像从来没经历过所谓焦躁的叛逆青春。如果小区里要评选一对模范父女,我可以骄傲地在他胸前挂上那个红牌牌。他会欣然接受,然后告诉我,这多亏他这个当爹的教育得好。 (有删改)
28.(2分)从“老沈的诊所一年四季都是热热闹闹的”可以联想到什么?( A )
A.老沈服务态度好,医术高明。
B.诊所一年四季有很多人来聊天。
C.诊所很干净,人们喜欢到这里。
D.诊所地处繁华地带,人来人往。
29.(2分)每年的年三十,老沈都得到晚上零点才睡觉的原因是( D )。
A.他忙工作,不到零点没法睡
B.他忙家务,不到零点没法睡
C.他要守岁,没法零点前去睡吧
D.他要放鞭炮,为来年博个好兆头
30.(2分)关于老沈的厨艺,与文本相符的一项是( B )。
A.老沈的厨艺很好 B.老沈的厨艺一团糟
C.老沈的鲈鱼做得很好 D.老沈的土豆丝做得很好
31.(2分)仔细阅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想想作者最想表达的是以下哪一项意思?( D )
A.“我”和老沈是模范父女。
B.“我”长到十六岁都很顺利。
C.“我”没经历过所谓焦躁的叛逆青春。
D.老沈的言传身教深深地影响了我,他让“我”引以为荣。
32.(2分)通览全文,本文最突出的写作手法是( C )。
A.前后照应 B.环境描写 C.对比手法 D.语言描写
33.(2分)第四自然段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作用?
排比 。作用:强调老沈对诊所工作的细致和认真。
34.(2分)你会怎么评价“老沈”这个人?请联系文本说一说。
老沈是个医术高明、工作细致、有爱心且幽默风趣的人。
35.(2分)有人认为题目“吃饱就好”与主题无关,你同意吗?为什么?
不同意 。题目“吃饱就好”寓意着老沈对“我”的关爱和简单的生活态度,与主题紧密相关。
五、习作。(本大题第36小题,共20分)答案:略
36. 题目:生活中会有很多人成为你成长路上那一缕缕温暖的阳光。他们可能是用爱和耐心教育你的父母,可能是活力四射的小伙伴,也可能是辛勤的老师、平凡的环卫工人、无私的志愿 者……请运用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用典型具体的事例写一写这个人,写出这个人的特点或品质。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明白;③语言表达正确、清楚,400字左右;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