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四川省成都市列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一、阅读(76分)(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无用的”知识罗素①在开始谋生之前,人们没有时间什么都去学习,无疑“有用的”知识是最有用的。它建立了当代世界。没有它,我们就没有机器、铁路、飞机。现代知识已带来人们普遍健康状况的大大改善,与此同时也发现了如何使用毒气去毁灭大城市的方法。同以往比起来,我们今日世界最明显的特点在于“有用的”知识。②同样必须承认许多传统文化教育是愚蠢的。儿童花很多年的功夫去学习拉丁文和希腊文法,而终究既不能也不想(除了小部分之外)去读希腊文或拉丁文著作。从各方面考察,现代语言比拉丁文和希腊文更可取。它们不仅更有用,而且能在更少的时间内给予更多的文化知识。文明的进展如此迅速,使得古代知识在解释当今问题上,比起现代国家和关于这些国家的最近历史的知识更少得到运用。③但是,教育除了直接的实用目的外,还应有其他目的。④现代城市居民的娱乐方式愈来愈趋向于被动,趋于懒散地观看他人的技艺和表演。这些人的娱乐方式虽然无可厚非,但总比不上那些受过教育而且具有与工作无关的广泛的智力兴趣的人。由于技术进步,机器代替了人类劳动,人们的闲暇增多了,那些有充分的智力活动和兴趣的人,自然能沉浸在高尚的快乐中。所以,普通人必须去接受提高自己心灵涵养的,当然也包括实用技术知识的教育。⑤狭隘的功利主义教育忽视了人的理想训练与技术训练具有同等的必要性。未经训练的人性中存在许多野蛮因素,它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或轻或重地表现出来。如一些人背后说长道短,令人厌烦。当然,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有时也是残忍野蛮的,但他们比起那些心灵未经开化的人,较少如此。行凶斗殴的人在学校学习很少能达到中等水准,这些人除了虐待他人没有其他快乐。最为人们普遍向往的两件事是权力和颂扬。一般来说,无知的人只能诉诸粗野的方式来获得这两者,包括体力上的征服。文化教养提供给人的是很少有害的权力形式和较多使自己受到称赞的有价值的方式。⑥也许“无用的”知识最重要的优点是能促进心灵沉思的习惯。现在世界上有许多人遇事过分轻率,不仅行动之前没有经过周密考虑,而且对有的行动从智谋上加以考虑也难以进行。在这个问题上,人们以各种奇异方式表现出他们的偏见。⑦心灵的沉思习惯具有遍及从最浅薄到最高深之处的优点。例如从被跳蚤咬、火车误点或与同行争吵等这些小苦恼开始。这样的烦事似乎很不值得做出英雄主义行为的反应,或者像对待人类暂时救治不了的病害一样无可奈何,然而它们对人的影响却破坏了许多人的善良习性和生活乐趣。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可从一些奇特的知识中找到不少安慰,这类知识与这种现时的苦恼有着确实或空想的关系;即使没有这种安慰,也能从人们的思想中当下消除这种苦恼。当我们受到气得脸色发白的人攻击时,想想笛卡尔《论情感》中题为“为何那些气得脸发白的人比那些脸发红的人更为可怕”的一章,就会感到欣慰。⑧虽然文化上粗浅的快乐足以解除实际生活中的一般苦恼,而沉思更为重要的功用则关乎生命的灾难、死亡、痛苦、残忍以及国家民族陷入不必要的悲惨状况。独断的宗教已不能再带来慰藉,为了使生活不趋于黑暗、枯燥,不致充满肤浅的自我肯定,必须寻求某种可以代替的东西,现今世界充斥着以自我为中心的愤怒群体,其中没有一个能具备全人类的整体眼光,每个群体都宁可文明毁灭,也不愿作丝毫的让步。对于这种偏狭,任何专门教育都不能提供解救的办法。因为它属于个人心理上的问题,解毒良方应求之于历史学、天文学以及一切无碍自尊心,相反能让个人以合理的眼光看待自己的那些学科,需要的不是这样或那样的特殊的片段知识,而是足以激发整体人生目的概念之知识:艺术与历史,对英雄人物生活之了解,以及对人类在宇宙中极其偶然而短暂的地位的了解——所有这些都同人类特有的自傲心情相联系。从广阔的认知能力和无私的感情结合中最易产生出智慧来。⑨在所有时代,人生充满着苦痛,在我们今天较前两个世纪人生苦痛更甚,个人与公众的不幸只能靠意志与智力的交互作用来控制:在意志方面是拒绝回避不幸,在智力方面是认识它,如果能补救则寻求补救的办法;如果不能补救则根据对它的关系的看法,将它视为不可避免的而接受它,并且记住那些存在于它之外的其他地区、其他时代和星空的深远之处,使得它变得可以忍受。(选自作者写于1930年的《幸福之路》,有删节)1.下列有关“‘无用的’知识”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无用的’知识”能提高心灵涵养,让人沉浸在高尚的快乐中。B.“‘无用的’知识”重视理想训练,帮助人开化心灵、提升教养。C.“‘无用的’知识”更能促进人的心灵沉思,促进人的完善发展。D.“‘无用的’知识”能切实消除人现时的苦恼,让人得到些安慰。2.与原文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3分)A.“‘有用的’知识”是利于谋生的、直接而实用的知识。B.功利主义教育只能滋生出人性中的野蛮而忽视其他快乐。C.心灵沉思的习惯可以减少过分轻率和各种奇异的偏见。D.人生的苦痛,只能靠意志与智力的交互作用来认识和接纳。3.能够根据文章内容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3分)A.现今世界宗教不能给人带来安慰,需要寻找东西代替它。B.现今世界充斥的自我中心没有解决办法,它是心理问题。C.“‘无用的’知识”是能激发人的整体人生目的概念的知识。D.艺术、历史学科能矫正人类的自傲,较其他学科更具智慧。4.梳理本文的论证思路。(4分)罗素在本文强调了“无用的”知识对人类发展的重要作用。下列文字中丁元竹则认为,真正的学术必须是有用的知识。结合本文和下面的文字,从写作意图的角度评析二人的观点。(6分)科技部和教育部联合发文破除论文至上的文件,引发了社会各界对这个话题的热议。中央党校丁元竹教授撰文指出,这个问题的实质是如何界定学术的目标和治学目的。文章以费孝通为例,说在中国学术史上,费孝通研究的问题紧紧贴近中国发展现实。20世纪40年代以后,他开始以流畅的文笔使学术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20世纪70年代后期,他继续用雅俗共赏的文笔展示一些重大命题,努力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决策成果,推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据此,丁元竹认为:真正的学术必须是有用的知识。(二)阅读Ⅱ(本题共5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万物亲近(节选)鲍尔吉·原野羊羔给马头琴写信:亲爱的马头琴,马知道你用它的头来命名一把琴吗?昨天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白马,它摇摇头,用鼻子蹭地上的青草。风把白马前额的鬃毛推向耳朵后面。我猜想白马的意思是难以置信。说真话,你的琴声像人用喉音歌唱,让我想起哈扎布的长调。我虽然是个羊羔,也知道这位大歌唱家。你的琴声完全能跟哈扎布媲美,我说的不是音色,也不是音域,是内涵。你好像和哈扎布长了一颗共用的心脏,你们在想同一件事。所以你们抒发了相同的情感。亲爱的马头琴,让我说心里话,我不愿在傍晚听到你的琴声,呜呜咽咽让我悲伤。一个人受了多大的委屈,才有那样的声音呢?好像他只把自己的委屈说出了十分之一,或者他什么也说不出来,只用琴声表达心中的图景。像一条冰河在大雪里奔流,升腾白雾。落在两岸的白雪越堆越高,落进水里的雪花没了踪影。这条河越流越黑,两岸的树木凋零。这种沉郁的琴音也能表达欢乐,牧民家生了孩子,请人拉起马头琴庆祝。琴声咿咿呀呀,好像这个婴儿在蹒跚学步。亲爱的马头琴,你在马尾的琴弦上抹了松香,你的琴柱和共鸣箱来自博格达山的五角枫树。入秋,金黄的枫叶全变红了,大地从来没有这么红过。而这些树里,有一棵变成了马头琴。所以你的琴声那么悠扬。枫树、松树、杉树收集了大自然奇妙的声音,最后用马嘶的音律唱出来。因为琴柱的顶端雕刻着马头。亲爱的马头琴,如果拉琴的人不喝牛奶,不吃炒米,不住蒙古包就传达不出你的韵味。这些演奏人的手握过钐刀,在秋天里打草。这些手冬天接羔,夏天攥着放羊鞭把羊赶向草场,经受烈日暴雨的锻造。拉马头琴的人是勤劳的牧马人,他们身上带着马的汗味,他们的目光凝视过马,马也把目光放在他们肩头。拉马头琴的人爱喝酒,他们擅长摔跤射箭。所以,亲爱的马头琴,你是牧马人的另一条嗓子,你用琴声唱出他们的心声。好多人听马头琴声,说听见风吹过了草原。有人听到马蹄踏过大地,有人听见月光落在蒙古包的天窗上。声音细腻而洁白,像沙子滚过帆布。平时你挂在墙上,好像一个士兵怀抱着琴弓的枪。你在墙上听牧民说话,听奶茶在铜壶里咕噜咕噜响,听松树枝在煮羊肉的大锅底下歌唱,你就是牧民家里的一个人。他们的孩子叫斯琴、纳琴,而你叫马头琴。爱你的羊羔马头琴给羊羔回信:亲爱的羊羔,在我心目中,你是一朵柔弱的花朵,没想到你喜欢音乐,能认出制作马头琴的木材。做琴不光用枫木,还用松木、杉木和桐木。你知道吗,制作琴的木材分共鸣箱的背板和面板,背板木质硬,面板木质软一些。其实我们马头琴不太注重制琴的材料,讲究演奏者的心性,有的乐器适合在剧场里演奏,乐思精微。我们马头琴不一样,在旷野中演奏,琴声里夹杂着风声和牛羊的呼喊。马头琴的共鸣箱像一个房子,里面住着牧民。房子里面积攒了牧民说过的许多话。琴弓一旦碰在琴弦,这些话语就流淌出来。祖父的话,祖母的话,父亲的话,母亲的话,蒙古包里的衣服、被子、靴子都在说话。马头琴不想进音乐厅,那里没有草场,也没有炊烟和奶茶。我们喜欢在空旷的地方演奏,头顶最好有浩瀚的星空。演奏的时候,你细心聆听,会察觉乐曲最后一个音飞到了星星上。亲爱的羊羔,我们只有两根琴弦,就像草原上留下的两道孤独的勒勒车辙印。我们熟悉马群的蹄音,一群马跑过,我们能听清每一匹马的蹄音。确切说,这不是蹄音,是马的血液在血管里冲撞,伴随马鬃在风中飞散。马的蹄音在马头琴上表现为坚定而欢快的旋律。如果进入散板,马头琴好像牧马人在演唱长调。他们的长调是跟谁学的?是跟天上的白云。你看白云飘过来,手拉着手,一辆白云的车辆挨着另一辆白云的车辆,一座白云的蒙古包连着另一座白云的蒙古包,连绵不断。唱长调的人不愿意换气,巴不得把这个音永远唱下去。长调的美不在旋律的变化,而在辽远,像天上的云一直在飘。长调的旋律来自河水,河水流淌,在表面哗啦啦的声音背后还有深处暗流的和声,连绵不断,仿佛一个波浪套着另一个波浪。若问这些波浪什么时候停止,回答是不停止。即使到了寒冬,流水也在冰层下面涌动。长调也是这样,歌声一直在唱,哪个音都不想成为尾音。马头琴跟长调最为和谐。你仔细听马头琴,声音并不追求单纯的明亮,我们更喜欢混音的表达。就像风声混杂着许多声音。风吹过,吹动了成千上万株青草,怎么会只有一个音呢?我们愿意演奏出风沙打在树叶上的声音,演奏出冰块在春天的河床里冲撞的声音。一把马头琴就是一个乐队,它的声音不是天堂的声音,而是人的声音,是祖祖辈辈居住在草原上的牧马人的声音。亲爱的小羊羔,这些话对你有些太深奥了。你现在吃妈妈的奶,还是吃青草?对了,吃不吃草你说了不算,要看你长没长牙。我期待你尽快长出牙,去吃嫩嫩的青草,甘甜,而且有香气。嚼在嘴里咔嚓咔嚓地响,这是牛羊才有的享受,它们觉得这是世上最好的享受。当一只羊还有哪些好处?让我告诉你,看风景。你跟着大群的羊走过万度苏草原,那里长着灌木白桦,树叶浅灰,革质,在风里闪闪发光。树林里长着蓝莓和黄百合花。太阳初升,灌木白桦变成了金色,叶子闪金光。夜晚,树林边上的乌力吉木伦河洒满星斗,好看哪。站在博格达山顶往下看,北坡是一丛一丛的乔木白桦树,树干像白云那么白,身上的黑斑特别显眼。如果你走到窄窄的乃仁河边,红柳会挡住你,让你顺着红柳往左边走。走到平缓的地方可以低头饮水。你如果去了那里,快乐地喝乃仁河的水吧。也可以不喝,把嘴放进河里,用耳朵听河水冲嘴巴的声音,那也是很好听的声音。长大吧,亲爱的小羊羔,去看草原上美丽的风景。爱你的马头琴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两封书信围绕“马头琴”展开,大量融入与马头琴相关的草原意象,展示了草原的自然风光和牧民生活。B.文中万物很多都被赋予生命,开篇小羊羔以指责的口气来质问马头琴的命名,贴合小羊羔天真稚气的特点。C.作者将人、马、琴看成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来认识,表达了草原万物之间和谐相融、相互依存的生命理念。D.马头琴最后对小羊羔的引导指点,真情切意,细致入微,表达了对小羊羔的关心爱护和期望祝福。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白马”“红枫”“青草”“蓝莓”“黄百合”等大量色彩意象的聚合,建构起一个生动鲜活的精神家园。B.“亲爱的羊羔”“亲爱的马头琴”在文中反复出现,双向呼唤,拉近了两者之间的距离,感情亲昵、真挚。C.文中采用以人观物、以物观物的视角,丰富了文章的表现形式,也使文章更具有情、理、趣融合的艺术特色。D.文中调动多种感官,抒写了丰富的视听感觉,营造出富有浪漫诗意的审美氛围,拓展了读者想象空间。8.本文是如何写出马头琴的音乐特点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9.张晓风说:“鲍尔吉·原野是一个好的散文家,而好的散文家是敏于观察、敏于剖析且敏于文字的。”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三)阅读Ⅲ(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中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为赣州司户,调永州零陵丞。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服其教终身,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浚入相,荐之朝。除临安府教授,未赴,丁父忧。改知隆兴府奉新县,戢①追胥不入乡,民逋赋者揭其名市中,民欢趋之,赋不扰而足。(《宋史·杨万里传》)材料二:“秀江桥”三大字,焕学尚书谢公谔书也。桥作于何时?属役于淳熙丁未之冬,僝功②于己酉之秋也。作之者谁?县尹李君景和、邑士丁君南隐、承奉郎谢君岘也。秀江故无桥,舟子专波涛以为利,过者病之。兹役之兴也,是岁江西大浸,氓莱其色。提举常平使者陆公洸以闻,诏行振贷。公奉诏错事,旁招乡里修洁之士,志于氓而肯力于公上者董之。于是临江军新喻县之士民合词以告于县尹曰:“丁君某可。”县尹具书礼及门三请,君既至,与县尹言于常平使者曰:“饥民不加少,而廪粟不加多,将奚以周?官有不周之周则氓受不惠之惠谓宜如范文正公兴役于饥岁可乎?”使者曰:“诺。”县尹、丁君及谢君,属耆老而告之。工正等六百人皆曰:“诺。”于是僦③氓为工,造舟为梁。遐迩奔凑,运木挽土。日千其人,二十有奇。桥成,溯而望者,若凫鸥之泛清波而将翔也;履而过者,若乌鹊之梁天汉而不没也。往来之济者视渊为陵,视冰为炭,视惊涛为坦涂。县人录其役,谒余记之。夫见冬涉者其心恻,见春溺者其颡泚④。然舟子专济人之役,而心不动焉,或利之也;有司居济人之位而政不及焉,或牵之也;士君子旁观动心而力不至焉,或不位焉者也。今陆公庸李君,李君位焉而莫之牵;李君庸丁君、谢君,丁君、谢君不位焉而莫之辞;丁君、谢君庸饥氓,饥氓利焉而莫之怨。夫惟饥氓利而舟子始不利,夫惟舟子不利而邦氓始大利。然邦氓之利大之难乎,抑久之难乎?大而不久,邦氓之利其不复为舟子之利乎?未可知也。(杨万里《新喻县新建秀江桥记》)【注】①戢:收敛,约束。②僝功:筹集工料,以从事或完成建筑工程。③僦:雇佣。④颡泚:心中惭愧、惶恐。10. 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官有不周之周A则氓受B不惠之惠C谓宜如范文正公D兴役于饥岁E可乎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及课文语言现象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兴,发动,与《答司马谏议书》中“兴利除弊”中的“兴”、《氓》中“夙兴夜寐”中的“兴”意思各不同。B. 及,到,与《烛之武退秦师》中“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的“及”意思相同,与《氓》中“及尔偕老”的“及”含义不同。C. 属,即“请托,嘱咐”,与《赤壁赋》“举酒属客”的“属”、《屈原列传》中“屈平属草稿未定”中的“属”含义各不同。D. 《孔雀东南飞》一文的字词很重要,要注意识记:例如“区区”一词,在“何乃太区区”中意为“情意深重”,“感君区区怀”里意为“小小的”;“本自无教训”中“教训”训诂为古今异义“教养”,其他如偏义复词“作息”“公姥”等。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材料一中杨万里受张浚举荐,入朝担任了临安府教授,后因为父亲守丧而改任隆兴府奉新县知县。B. 材料二开头介绍了秀江桥修建的起始时间与几位主要的筑桥人,后对建桥的始末进行了详细的记述。C. 材料二中作者以浪漫主义笔法描绘了秀江桥建成后的形貌与作用,新喻县百姓不再惧怕江水惊涛了。D. 材料二中作者认为,建桥之前相关官员处在周济百姓的位置却没有推行政策,这或许是因为他们属于利益牵涉者。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民逋赋者揭其名市中,民欢趋之,赋不扰而足。(2)然舟子专济人之役,而心不动焉,或利之也。14. 材料二中新喻县秀江桥为什么能用二十多天就建成?请简要分析原因。(3分)(四)阅读Ⅳ(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送郑阁赴闽辟贯休便便书腹德无邻,健笔从知又入闽。鹦鹉才须归紫禁,真珠履不称清贫。武夷山夹仙霞薄,螺女潭通海树春。从此应多好消息,莫忘江上一闲人。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首联通过“便便”“德无邻”等语直接赞美郑阁的学识和品德,“又入闽”则照应标题中郑阁赴闽任职之事。B.颔联中的“真珠履”是富贵奢华的象征,在这里与郑阁的清贫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郑阁贫苦生活的同情。C.颈联描绘武夷山和螺女潭的美丽风光,展现出闽地的山川灵秀,寄寓诗人对郑阁在闽地任职生活的美好期许。D.本诗语言通俗易懂、简单明了,虽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却能够准确表达出诗人的情感和思想,颇具感染力。16.如何理解诗人认为郑阁“须归紫禁”,而自己却以“江上一闲人”自居?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看法。(6分)(五)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6小题,12分)17.根据语境准确默写(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为了心中的理想和追求,纵然多次死去也决不后悔的句子是:“ , 。”(2)运用典故可以使文章达到辞近旨远的效果,《蜀道难》中“ , ”两句引用了“五丁开山”的神话传说,渲染了神秘色彩,引人入胜。(3)杜甫《客至》中“ , ”两句,写寂寞之中,佳客临门,一向闲适恬淡的主人不由得喜出望外,高兴地迎接客人到来。(4)《临安春雨初霁》中用讽喻手法表明诗人罢官闲居山阴之“闲”的两句是 ,。(5)“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在《拟行路难(其四)》中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 , ”。(6)黄庭坚《登快阁》中“ , ”两句是诗人初登快阁亭时所览胜景的描绘,也是诗人胸襟怀抱的写照。二、语言运用(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①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②人们就在龟甲和兽骨上用刀具刻画文字,③这便是篆刻的雏形。④21世纪以来,⑤随着传统国学的复兴,⑥篆刻艺术得到进一步发挥,⑦举世瞩目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舞动的北京”,⑧篆刻艺术推向世界。⑨2009年9月,中国篆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篆刻过程包括选材、写稿、镌刻、钤印等。篆刻用材以石材为主,兼及玉石、象牙等,印石以青田石、寿山石、昌化鸡血石、巴林石等为佳。写稿是 A ,有“七分篆三分刻”之说,分反写法、水印法等。镌刻讲究刀法,主要有冲刀和切刀两种刀法。钤印即盖印章, B 。朱文(亦称“阳文”,指文字凸起)与白文(亦称“阴文”,指文字凹入)综合使用,相得益彰,特别耐人寻味。篆刻技艺的基本构成要素为书法、章法和刀法:书法,印章文字多用小篆,宋元前大篆、缪篆等均可入印,篆刻要求具有书法艺术的修养,即“刀中见笔”;章法,指印章文字的安排和布局,篆刻艺术上也叫“分朱布白”,尊从虚实疏密、欹侧均衡的艺术规律,以构成一个完善的艺术整体;刀法,即用刀技法的简称,指用刻刀在印石上镌刻文字的技巧与方法。篆刻是书法与刀法相结合的艺术。刀法不仅可以表现书法的笔意,而且能表现出独特的“金石味”,充分展示篆刻艺术的个性美,或古朴苍劲,或端庄典雅,或秀丽多资,或粗广豪放……治印工匠以石为纸、运刀如笔,于方寸中谱写着诗情画意,让每一枚印章都独具匠心,充分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18.文中第一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作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1) (2)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A B20.文中第三段有多处错别字,请找出三处并加以改正。(3分)21.下列对文中标点符号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3分)A.“舞动的北京”的引号表示强调,与“刀中见笔”的引号用法相同。B.第二段中的括号属于句内括号,表示对“朱文”和“白文”的注释说明。C.第三段中的冒号用于总说性话语之后,表示提起下文对书法、章法和刀法的详述。D.第三段中的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体现出篆刻艺术美的多样性。三、作文(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辩论赛这样的活动形式是否有利于推动知识的进步,增进我们对事物的理解?请明确立场和观点,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套作,不抄袭;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A 2.B 3.C 选择题各3分作者首先承认“有用的知识”对当代世界的重要作用,进而从教育角度提出教育除了教给人们有用知识达成实用目的之外,还要重视无用的知识这个论题;接着分析无用的知识更能训练人的理想,改变人的残忍野蛮,更重要的是促进心灵沉思,减少偏见,让人具有全人类的整体眼光;最后得出面对当今个人与社会的不幸,唯有心灵沉思的智慧能帮助人们认识、直面和忍耐不幸这一结论。 三个大层次梳理清楚即可得分,对两层3分,共4分。5.罗素肯定有用的知识建立了当代世界,但无用的知识更能促进人的沉思,对拯救人类灾难与国家不幸有更深远的意义。推测其意图是针对当时技术进步并未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灾难的有感而发。丁元竹认为真正的学术必须是有用的知识,是强调学术研究对国家现实决策的作用,推测其意图是针对当下某些学术研究与现实的脱离,因此倡导学术的现实意义。——二者针对的社会现象不相同,观点并不矛盾。每一方面3分,不全面酌情给分,共6分6.B 7.C 每小题3分①通过羊羔的体验,突出马头琴音乐抒情悠扬的特点。②通过马头琴的自述,表现马头琴音乐的辽远欢快。③运用比喻、想象等手法,形象地突出马头琴与众不同的音乐效果。④通过描写与演奏马头琴相关的牧民生活,揭示马头琴抒发牧民情怀的音乐内涵。⑤使用拟声词“呜呜咽咽”“咿咿呀呀”等,形象地写出了马头琴抒情意味浓郁的特点。 答对一点1分,共4分9.①敏于观察,指对人、事、物观察细致。作者能捕捉到“风把白马前额的鬃毛推向耳朵后面”等瞬间,细腻敏锐,有强烈的镜头感;②敏于剖析,指能对事物进行深刻的分析思考。如“如果拉琴的人不喝牛奶,不吃炒米,不住蒙古包就传达不出你的韵味”,体现了作者对马头琴与蒙古族人民密切联系的深刻思考。③敏于文字,指善于用词,语言表现力强:如“乐曲最后一个音飞到了星星上”中“飞”字体现了琴声悠远,音域广阔。每一方面2分,要求准确,理由陈述不能偏颇,共6分。10. ACE 11. D 12. A 各3分13. (1)只把拖欠赋税的老百姓的名字在集市中张贴,老百姓都高兴地争相去交税,不扰民赋税就足够。4分(2)但是,船夫垄断摆渡一事,心中没有动摇怜悯,或许是因为要从中谋利。4分14. ①官府组织得力。②得到民众支持,官民齐心协力。③物资保障充足。④组织合理,科学协作答对一点1分,共3分。参考译文:材料一: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杨万里考取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进士,任赣州司户官,又调任永州零陵县县丞。这时张浚贬谪到永州,闭门谢客,杨万里三次拜访都没有见到,便写了一封信极力请求,张浚才见他。张浚以“正心诚意”之学相勉励,杨万里终身信服其教导,就把自己读书的房子取名为“诚斋”。张浚入朝做丞相,将杨万里推荐给朝廷。杨万里被升任为临安府教授,未赴任,父亲去世,他在家守丧。后改任隆兴府奉新县知县,他阻止催讨赋税的官吏下乡扰民,老百姓有逃避赋税的只把他的名字张贴在集市中,老百姓就高兴地争相缴税,不扰民赋税就交清了。(《宋史·杨万里传》)材料二:“秀江桥”三个大字,是焕学尚书谢谔写下的。桥在什么时候开始建造?淳熙丁未年冬天聚集下役,已酉年秋天筹集工料。谁建造的?县尹李景和,邑士丁南隐、承奉郎谢岘。秀江以前没有桥,船夫垄断渡河之事来获取利益,过路的人深受其苦。发动这次劳役,是因这年江西洪水泛滥,百姓面有菜色。提举常平使者陆洸听说此事,得到诏书要救济赈施百姓。陆公奉命处理此事,从周边乡里招来修养高洁的士人,让有志于帮助百姓并且肯为陆公效力的人来监管这件事。这时临江军新喻县的军士和百姓联名上书禀告县尹:“丁南隐可以承担此事。”县尹准备了书信、礼物,三次到丁南隐门前请他出任,丁南隐到任后,和县尹一起对常平使者说:“因饥荒挨饿的百姓没有变得更少,仓库里的粮食却没有变得更多,将用什么来周济百姓?官员有不用直接赈济却能帮助百姓的办法,百姓得到看着不像恩惠的恩惠,我认为应当像范文正那样在饥荒时发起劳役,可以吗?”使者说:“好。”县尹,丁南隐、谢岘便聚集起德高望重的人宣告此事。工正等六百人都说:“好。”这时雇佣百姓作为工人,制造小船作为桥梁。远近的人都从各方奔来聚集到一起,运来木头,拉来泥土。每天都有一千多人,花了二十多天建成。桥建成以后,回望这座桥,就像鸥鸟泛于清波之上正要飞翔,从桥上经过,就像乌鹊在银河上架起桥梁不会被淹没。来来往往渡河的人将深渊看作土丘,将冰、水看作炭火,将惊涛骇浪看作平坦大道。县里的人记下了这次建桥,请求我为此事作一篇记文。以前人们看到冬天涉水而过的人心中悲痛,看到春天溺水的人就感到惶恐。但是,船夫垄断摆渡一事,心中没有动摇怜悯,或许是因为要从中谋利;相关官员处在周济百姓的位置却不能推行政策,或许因其属于利益牵涉者;旁观的士人和君子有心建桥却力不能及,或许是因为身居低位。现在陆公任用李景和,李景和身居高位且没有利益牵连;李景和任用丁南隐、谢岘,二人不在该处理此事的位置却没有推辞,丁南隐、谢岘雇佣受饥荒的百姓,百姓从中受益没有人有怨言。受饥荒的百姓获利,但船夫却开始不能获利,只有船夫不再获利,百姓们才能有更大的好处。是使百姓的利益更大难呢,还是让其持久更难呢?收益很大却不持久,百姓的利益不会再次成为船夫的利益吗?这就还不知道了。(杨万里《新喻县新建秀江桥记》)15.B 3分 16.①诗人认为郑阁“须归紫禁”,是赞叹郑阁才华出众足以在京城任职,也是对郑阁的鼓舞勉励,希望他能有所作为。②诗人以“江上一闲人”自居,表明自身超脱世俗、自由闲适的人生追求,叮嘱郑阁在忙碌的仕途生活中不要忘记自己这个追求自由宁静的闲人。③二人虽人生选择不同,但情谊深厚,更可见这份友情之珍贵。每一点2分,第三点视为区分难度点,准确概括才能得分。17.12分,每句1分亦余心所之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矮纸斜行闲作草 晴窗细乳戏分茶酌酒以自宽 举杯断绝歌路难落木千山天远大 澄江一道月分明⑥篆刻艺术得到进一步发展 ⑧将篆刻艺术推向世界 指出并改正得2分,共4分A.篆刻的核心环节 B.分朱文和白文两种 各2分共4分①尊从:遵从②秀丽多资:秀丽多姿 ③粗广:粗犷 改正确的1分,共3分。21.A 3分22.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