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雅安市天立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雅安市天立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四川省雅安市天立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其中试题卷由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和写作四个部分组成,共8页;答题卡共2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同时用2B铅笔将考号准确填涂在“准考证号”栏目内。
2. 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5小题。
材料一:
自去年底开始,仅退款逐渐成为电商行业标配。它为消费者提供便捷退款,减少了退货的复杂流程,提升了购物满意度;但又的确有部分消费者滥用规则导致商家权益受损,市场秩序受扰,甚至有平台表示自己日均拦截不合理“退款”超40万笔。考虑到平台日均上亿的订单量,也许仅退款的比例并不高,但绝对数量还是相当惊人。矛盾之下,任何关于仅退款的风吹草动,都牵动着行业内外的神经。
面对挑战,电商平台纷纷开始优化仅退款规则,如调整仅退款金额上限、分析研判消费者售后记录、完善针对恶意用户的内部打标机制等。这些措施旨在通过技术手段和规则优化,更好地识别和处理恶意退款行为,同时保障消费者的正当权益。
尽管电商平台做出了诸多努力,但问题并未完全解决。对仅退款规则的滥用与误读,很大程度上源于规则本身的不明晰和技术的不适配。电商平台在制定和执行相关规则时,往往难以兼顾所有场景和情况,有时大数据又无法准确识别交易双方的交易过程、信用信息等,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再加上部分消费者和商家对于仅退款规则的理解存在偏差,缺乏足够的诚信意识,在实际应用中更易引发纠纷。
仅退款机制本身并非洪水猛兽。在合理使用的情况下,它能够有效降低消费者的购物风险,提升购物体验。例如,在商品价值较低、退回物流成本高于商品价值的情况下,仅退款政策无疑为消费者和商家提供了更为经济的选择。同时,对于存在质量问题的商品,仅退款机制也促使商家更加注重商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升。从实施效果来看,至少现阶段,消费者对仅退款的热情还没有凉,平台也不打算让它凉。
没有什么规则是完美的。对于已经被证明有积极作用的机制,不能因个别滥用案例而全盘否定其价值。更明智的做法是通过不断优化规则、升级技术手段,堵住漏洞、去除不足,让其更加完善、高效。
从七日无理由退货、退货包邮费到仅退款,电商平台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售后服务的逐步完善。这些措施为消费者解除了后顾之忧,助推电商购物进入千家万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售后服务作为提升消费者体验的重要环节,其优化与创新势在必行。但不管如何优化,保护消费者权益没有回头路;无论怎么创新,为消费者创造美好生活的初心不能动摇。确保每一笔交易都承载着信任与满意肯定不容易,但是,只有不断尝试,行业才能进步,消费者才会满意。
(摘编自佘颖《“仅退款”优化规则才能更好承载信任》)
材料二:
“仅退款”条款也是对卖家商品质量和诚信经营的倒逼。对于优质商家而言,商品品质、发货能力、售前售后接待能力等方面都经过了市场的检验,几乎不受“仅退款”政策的影响;而对于以次充好,服务差,甚至恶意欺诈的劣质商家而言,“仅退款”是一种有效的淘汰机制。
当前,我国经济正在持续回升向好中,促进消费、提振内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仅退款”等创新机制,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激发消费潜力,这不仅需要电商平台的努力,更需要商家的配合、消费者的呵护。监管部门也要行动起来,及时打击恶意钻空子的行为,依法依规维护市场正常秩序。
说到底,“仅退款”只是一种消费者权益保障手段,不是造成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二元对立。
(摘编自何欣荣《“仅退款”,不仅仅是退款》)
材料三:
近年来,为了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多家电商平台上线了“仅退款”服务,支持消费者在一定条件下,无需退货就可以获得退款。然而,“仅退款”在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同时,也滋生了一些恶意行为,损害商家利益。因此,近日某电商平台宣布将废止“退款不退货”服务,消息一经发布就引起了广泛关注。
该电商平台宣布将废止的“退款不退货”服务,和公众理解的“仅退款”有所区别。并不是直接废除“仅退款”,而是细化了这项服务的应用场景,并强调“仅退款”需商家同意。之前,有些平台也会给商家申诉的机会,部分买家“仅退款”的请求会被驳回,但在个别平台上,“仅退款”呈泛滥态势,且商家申诉了也没啥效果。这就造成了在实际交易中,即使商家有所防范,还是容易被个别消费者钻空子。
商家诚信经营与消费者诚信消费,应是双向奔赴,良好的消费环境要靠双方的共同维护。“仅退款”的初衷是为了平衡多方利益,引发社会争议并不是这项条款不好,而是需要优化,以弥补规则漏洞,给予优质店铺更多售后自主权。诚如专家所言,电商平台应进一步优化“仅退款”规则,明确界定可以申请“仅退款”的具体情形,防止规则被恶意利用;还应建立健全纠纷调解机制,为商家和消费者提供公正、公平的争议解决平台,让双方携手共建一个更加健康和谐的市场环境。
(摘编自刘天放《“仅退款”滥用须规范》)
1.下列对材料二中画横线语句的解读,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仅退款已成为电商行业标配,它为消费者提供了便捷退款,维护了消费者的利益。
B.“仅退款”导致部分消费者滥用规则,恶意损害商家权益,极大扰乱市场秩序。
C.短期来看,“仅退款”似乎是平台对消费者的倾斜,但长远视角下,消费者可能更信任商家,最终收获双赢。
D.电商平台宣布将废止的“退款不退货”服务,就是对个别消费者钻空子现象的有力回击。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尽管电商平台做出了诸多努力,但对仅退款规则的滥用与误读导致的矛盾纠纷依然存在。
B.仅退款规则并不是完美的,但消费者对仅退款的热情却很高,不能因个别滥用案例而全盘否定其价值。
C.“仅退款”政策是一种有效的淘汰机制,会淘汰掉那些以次充好,服务差,甚至恶意欺诈的劣质商家。
D.目前来说,“仅退款”呈现出泛滥态势,即使商家申诉了也没用,维护了消费者利益,却损害了商家的利益。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有平台表示自己日均拦截不合理“仅退款”超40万笔,表明市场秩序受扰已经达到严重程度。
B.材料二表明“仅退款”这一创新机制,是促进消费、提振内需的最便捷、有效的途径。
C.材料三某电商平台宣布将废止“退款不退货”服务,引起广泛关注,表明优化“仅退款”势在必行。
D.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都提出优化“仅退款”的必要性以及监管部门在此过程中的重要性。
4.作为消费者,如何正确看待“仅退款”?(4分)
5.如何更好地优化“仅退款”规则?请根据三则材料简要概括。(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题。
毒枭的慈善
赫尔(Hee)
①艾米丽站在镜子前,仔细整理着衬衫的领口。这是她作为《城市之光》记者的第一个重要任务——调查知名慈善家威廉·霍华德。她深吸一口气,镜中的自己有着年轻而坚定的眼神,那是还未被现实磨平的棱角。
②“记住,艾米丽,”主编在交代任务时这样说道,“霍华德是这座城市最受尊敬的人之一,但最近有一些……不寻常的传闻。我们需要真相。”
③真相。这个词在艾米丽的舌尖滚动,带着某种神圣的意味。她相信新闻的力量,相信真相能够照亮黑暗。但此刻她还不知道,有些真相比黑暗更加令人窒息。
④慈善晚宴在希尔顿酒店的宴会厅举行。水晶吊灯折射出璀璨的光芒,香槟塔在灯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艾米丽端着酒杯,目光始终追随着那个被众人簇拥的身影。
⑤威廉·霍华德比她想象中更加高大。他穿着一身剪裁得体的深蓝色西装,银灰色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当他微笑时,眼角的皱纹会舒展开来,给人一种莫名的亲切感。但艾米丽注意到,当他转身的瞬间,那抹笑意会迅速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令人不安的冷漠。
⑥“霍华德先生为这座城市做了太多贡献,”一位议员夫人正在对身边的人说,“他资助了十几所孤儿院,还建立了免费医疗中心。”
⑦艾米丽悄悄打开录音笔。这些都是公开的信息,但她需要更多细节。她走近人群,装作不经意地问道:“霍华德先生的善举确实令人敬佩,不知道他是如何想到要建立这些慈善机构的呢?”
⑧“这要从二十年前说起了,”一位年长的绅士接过话茬,“霍华德的女儿在那场著名的化工厂爆炸中遇难。从那以后,他就致力于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⑨艾米丽的手指微微颤抖。她记得那场爆炸,当时她还是个孩子。新闻报道说,那是一场意外,但造成了数十人死亡。她没想到霍华德竟然与那场悲剧有关。
⑩接下来的几天,艾米丽开始深入调查。她走访了霍华德资助的孤儿院和医院,采访了受助者。所有人都对霍华德赞不绝口,但艾米丽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直到那个雨夜。
艾米丽跟踪霍华德的助理来到城西的贫民窟。雨水打在生锈的铁皮屋顶上,发出密集的敲击声。她躲在阴影中,看着助理走进一间破旧的仓库。几分钟后,仓库里传来激烈的争吵声。
“这批货必须今晚运出去!”一个沙哑的声音吼道,“霍华德先生已经等得不耐烦了!”
艾米丽的心跳漏了一拍。她小心翼翼地靠近仓库的窗户,透过缝隙往里看。昏暗的灯光下,几个彪形大汉正在将一袋袋白色粉末装进印有“霍华德慈善基金会”的纸箱里。
她的胃部一阵痉挛,差点吐出来。那些所谓的慈善物资,竟然都是毒品!而霍华德,这个被全城敬仰的慈善家,竟然是最大的毒枭!
就在这时,仓库的门突然打开。艾米丽还没来得及躲开,就被一只粗糙的大手抓住了衣领。她被拖进仓库,摔在冰冷的水泥地上。
“看来我们有位不速之客,”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艾米丽抬头,看到威廉·霍华德正居高临下地看着她。此刻的他与慈善晚宴上判若两人,眼神阴鸷而危险。
“艾米丽·克拉克,《城市之光》的记者,”霍华德翻看着她的记者证,“你知道吗?二十年前,也有一个像你这样的记者,想要揭露‘真相’。”
他蹲下身,捏住艾米丽的下巴:“你知道她后来怎么样了吗?她在那场化工厂爆炸中‘意外’身亡了。就像我的女儿一样。”
艾米丽浑身发抖,但依然直视着霍华德的眼睛:“你……你杀了自己的女儿?”
霍华德笑了,那笑容让艾米丽毛骨悚然:“有时候,为了更大的利益,我们必须做出牺牲。我的女儿……她太善良了,善良到想要揭发她父亲的‘小生意’。”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艾米丽在调查过程中逐渐发现霍华德的慈善行为背后隐藏着更大的阴谋,这表明她具有敏锐的新闻嗅觉和坚定的职业信念。
B.霍华德在慈善晚宴上展现出的亲切和蔼与他在仓库中的冷酷残忍形成鲜明对比,说明他是一个性格多变的人。
C.二十年前的化工厂爆炸事件是霍华德犯罪行为的起点,他通过这场爆炸掩盖了自己的罪行,但最终被艾米丽揭露。
D.艾米丽在调查过程中多次遇到危险,但她始终没有放弃,这体现了她对真相的执着追求,但也暗示了她可能过于冲动。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通过艾米丽的视角展开故事,使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调查过程中的紧张和危险,增强了故事的代入感。
B.作者运用了对比手法,将霍华德在公众面前的慈善家形象与他背后的犯罪行为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人物的复杂性和故事的戏剧性。
C.小说中多次提到“真相”一词,但真相的呈现方式充满了反转,这种写作手法不仅推动了故事的发展,也加深了读者对真相的思考。
D.小说在结尾处通过霍华德的自白揭示了他杀女的事实,这种直接的叙述方式虽然简洁明了,但削弱了故事的悬念和冲击力。
8.结合小说内容,分析威廉·霍华德这一人物形象的复杂性,并说明作者通过这一形象传达了怎样的主题。(4分)
9.小说中多次提到“真相”,但真相的呈现方式却充满了反转。请结合文本内容,分析这种写作手法对故事的推动作用和对读者的影响。(6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材料一: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遇时。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源,令顺民心。 ”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
(节选自司马迁《管晏列传》,有删改)
材料二:
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桓公薨于乱,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齐无宁岁。
仲之疾也,公问之相。当是时也,吾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
呜呼!仲以为桓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桓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桓公之手足耶?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 不然,天下岂少三子之徒哉?虽桓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呜呼!仲可谓不知本者矣!因桓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夫何患三子者?不言可也。
(节选自苏洵《管仲论》,有删改)
10.材料一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 涂对一处给 1 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3分)
于柯之会A桓公B欲背曹沫C之D约E管仲F因而信之G诸侯H由是归齐
11.下列对材料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认为,与《烛之武退秦师》“以其无礼于晋”中的“以”字用法相同。
B.进,举荐,与《庖丁解牛》“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中的“进”字意思不相同。
C.疾,生病,与《齐桓晋文之事》“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中的“疾”意思不相同。
D.材料一出自《史记》。《史记》是纪传体史书,其中本纪、世家、列传是以人物为中心叙述历史,集中展现了司马迁的史识和文学才能。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鲍叔对管仲有知遇之恩。鲍叔多次解救管仲于困境之中,对管仲表现出充分的信任和包容,甚至举荐管仲之后,甘心位居其下。
B.管仲认为,百姓粮仓充实、衣食饱暖是懂礼节、知荣辱的基础。颁布政令需要聆听百姓的心声,政令浅显且易于推行。
C.管仲在处理外交事宜时,十分注意事情的轻重缓急,谨慎地权衡利害得失,这有助于帮助齐国获得其他诸侯国的信任。
D.管仲病危时向齐桓公交代,不宜去亲近竖刁、易牙、开方三人。苏洵认为管仲过于仁慈,应该早早除掉这三人,从而避免其死后齐国祸乱的发生。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 分)
(1)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遇时。(4分)
(2)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4分)
14.苏洵曾以“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来评价管仲的治国理念和人事安排对齐国的兴衰起 到了关键作用。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管仲的功与过。 (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是诗词,按要求完成15-16题。
庭院翠鸟吟
何靖鹏
庭院榴花映日新,翠鸟翩翩栖绿阴。
振羽梳翎姿韵雅,碧光青影舞轻音。
幸脱虞机入雅庭,亲依君子意安宁。
驯心托素情缘久,雌雄相伴共长生。
朝迎曦光啼婉转,暮送斜阳舞影轻。
静坐石台书卷伴,轻抚翠羽叙深情。
岁岁榴红情愈浓,人和翠鸟韵无穷。
庭前共绘悠然景,岁月悠长意自融。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开篇以“庭院榴花映日新”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的庭院景象,榴花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鲜艳,为全诗营造了明快的氛围。
B. “振羽梳翎姿韵雅,碧光青影舞轻音”通过对翠鸟的动作描写,展现了翠鸟优雅的姿态和灵动的舞姿,生动地传达出诗人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C.“幸脱虞机入雅庭,亲依君子意安宁”暗示翠鸟曾被捕捉后逃脱,最终栖息在诗人的庭院中,表达了诗人对翠鸟获得自由的庆幸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D.诗歌结尾“岁岁榴红情愈浓,人和翠鸟韵无穷”中“榴红”这一意象,象征着诗人与翠鸟之间情感的深厚与持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和谐共生生活的向往。
16. 结合全诗,分析诗人通过翠鸟这一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和思想。请从诗歌中的具体诗句入手,进行详细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在曾晳的追问下,孔子说出了哂笑子路的原因是:“ , ”。
(2)《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注重民众教育,他认为通过“ , ”,最终达到和谐社会。
《庖丁解牛》中,写庖丁解牛时的节奏感如音乐般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本题共5小题,20分)
在广东的深山里,有一群人在地下700米挖出了一个大洞,放置了一只超大的水晶球,正准备捕捉“宇宙幽灵粒子”。“宇宙幽灵粒子”实际上是中微子。山川河流、岩石土壤,每个在地球上存活过的生命,乃至宇宙星河——我们已知的、能看见的一切物质,都由12种基本粒子构成。基本粒子包括6种夸克、3种带电轻子和( 甲 )。其中中微子分为电子中微子、缪子中微子和陶子中微子。
( 乙 )?因为在生活中,每秒都有数以万亿计的中微子,以接近光速的速度从我们的身体里穿过,而我们却根本感受不到它。它就像隐身的幽灵一样!更 A 的是,中微子还会变身!科学界将中微子之间的相互转换,称为“中微子振荡”。
中微子研究的重要性 B 。①它不仅关乎宇宙的起源和生命的本质,②可能还为未来的科技革命提供关键线索。③通过研究中微子,④科学家们或许能够揭露宇宙大爆炸的奥秘,⑤甚至探索生命和人类的起源。
( 丙 ),需要尽量屏蔽宇宙射线和光的干扰,以便探测器能更好地发现中微子的踪迹。当然,仅是屏蔽掉干扰还不够,还需要有捕捉中微子踪迹的“眼睛”。
具体如何捕捉呢?科研人员在地下700米的水晶球中,注入“液体闪烁体”,如果中微子在液体里发生反应,液体就会出现荧光;接着,球体周围遍布的“猎眼”——探测器件光电倍增管就会捕捉这些微弱的光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由数据获取系统保存下来,提供给研究人员作分析研究。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贻芳曾说:“理解神奇美妙的粒子物理世界,是人类文明发展最高端的标志之一。”了解更多中微子的奥秘,可能就会让我们在探索茫茫宇宙的万里征途中,迈出坚实的一步。
18. 文中多处用了引号,下列四处引号中用法和其他三处不同的一项是(3分)
A.“宇宙幽灵粒子”实际上是中微子。
B.科学界将中微子之间的相互转换,称为“中微子振荡”。
C.科研人员在地下700米的水晶球中,注入“液体闪烁体”。
D.球体周围遍布的“猎眼”——探测器件光电倍增管就会捕捉这些微弱的光信号。
19.下列句子中的“可能”与文中加点的“可能”,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我们提前完成任务是完全可能的。
B.大五六岁了,已经开始懂事,留下来她很可能会伤感的。
C.事情的发展不外乎有两种可能。
D.我们在部署任务时,要根据需要和可能进行安排。
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4分)
21.文中第三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2.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四、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关于自身的成长,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思考,有人认为应当更多地遵循“他人经验”,这样能少走很多弯路;有人则认为应以“自我体验”为主,勇敢地踏出全新的路。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①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④不少于 800 字。
参考答案
【答案】1 C 2. D 3. C
4. ①“仅退款”是一种消费者权益保障手段,为消费者提供便捷退款,减少了退货的复杂流程,提升了购物满意度。
②“仅退款”条款是对卖家商品质量和诚信经营的倒逼。不是造成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二元对立。
③作为消费者应诚信消费,切不可滥用规则导致商家权益受损,市场秩序受扰。 (1问2分,2问3分,3问4分)
5. ①电商平台调整仅退款金额上限、分析研判消费者售后记录、完善针对恶意用户的内部打标机制,更好地识别和处理恶意退款行为,同时保障正当消费者的权益。
②监管部门要行动起来,升级技术手段,堵住漏洞、去除不足,及时打击恶意钻空子的行为,依法依规维护市场正常秩序。
③明确界定可以申请“仅退款”的具体情形,建立健全纠纷调解机制,为商家和消费者提供公正、公平的争议解决平台。
④商家与消费者都应诚信相待,双向奔赴,维护双方良好的消费环境。(1问2分,答对3问6分)
6. A 7. D
8. (4分)(1)人物形象的复杂性:
双重人格:威廉·霍华德是一个具有双重人格的人物。在公众面前,他是一个备受尊敬的慈善家,资助孤儿院和医院,展现出善良和慷慨的一面。然而,在背后,他却是一个冷酷的毒枭,利用慈善机构掩盖毒品交易。这种双重人格突出了人物的虚伪和残忍。
复杂动机:霍华德的动机也十分复杂。他利用女儿的死作为掩盖罪行的手段,甚至不惜杀害自己的女儿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这种复杂动机揭示了他内心的黑暗和冷酷。
(2)主题:
真相与表象:作者通过这一形象传达了“真相往往隐藏在表象之下”的主题。小说警示人们不要被表面的光鲜所迷惑,而要深入探究事物的本质。
新闻工作者责任: 小说也反映了新闻工作者追求真相的艰难与重要性。艾米丽在面对危险时仍然坚持调查,最终揭露了霍华德的罪行,体现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精神。
(6分)
(1)对故事的推动作用:
A.增强悬念: 小说中“真相”的多次反转,如霍华德的慈善行为背后隐藏的罪行,推动了故事的发展,使情节更加紧凑和引人入胜。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断猜测和思考,增强了故事的悬念。
B.突出主题: 通过多次反转,作者突出了“真相往往隐藏在表象之下”的主题,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思考。
(2)对读者的影响:
A.引发思考: 这种写作手法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断猜测和思考,增强了故事的吸引力。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真相”和“表象”的深刻思考,提升了作品的思想深度。
B.增强代入感: 通过艾米丽的视角,读者仿佛亲身参与了调查过程,增强了故事的代入感和紧张感。
10.AEG
11.A
12.D.
13.(1)我曾经多次做官又多次被国君斥退,鲍叔不认为我是无能之人(不拿我当无能之人看待),他知道我没遇上好时运。
(2)那三个人当初不被重用的原因,只是因为有管仲在。
14.功:①对内富国强兵,注重民生,尊重百姓意愿。②对外善于因势利导,有全局意识。(1 点1分,共2分)
过:①临终前未能妥善安排贤能之士代替自己辅佐齐桓公。(1点1分)
评分参考: 如有其他答案, 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管仲被录用以后,在齐国掌理政事,齐桓公因此而称霸,多次会合诸侯,匡救天下,都是管仲的谋略。
管仲说:“ 当初我贫困的时候,曾经同鲍叔一道做买卖,分财利往往自己多得,而鲍叔不将我看成贪心汉,他知道我贫穷。我曾经替鲍叔出谋办事,结果事情给弄得更加困窘和无法收拾,而鲍叔不认为我愚笨,他知道时机有利和不利。我曾经多次做官又多次被国君斥退,鲍叔不拿我当无能之人看待,他知道我没遇上好时运。我曾经多次打仗多次退却,鲍叔不认 为我是胆小鬼,他知道我家中还有老母。公子纠争王位失败之后,我的同事召忽为此自杀,而我被关在深牢中忍辱苟活,鲍叔不认为我无耻,他知道我不会为失小节而羞,却为功名不曾显耀于天下而耻。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啊! ”
鲍叔荐举了管仲之后,甘心位居管仲之下。他的子孙世世代代享受齐国的俸禄,有封地的就有十几代人,常常是著名的大夫。天下人不称赞管仲的贤能,而称赞鲍叔善于识别人才。
管仲在齐国执政为相之后,凭借小小的齐国滨临大海的地理条件,流通货物,积累财富,富国强兵,与普通人同好同恶。所以他的著作中说:“粮仓充实就知道礼节;衣食饱暖就懂得荣辱;君王的享用有一定制度,六亲就紧紧依附;礼、义、廉、耻的伦理不大加宣扬,国家就会灭亡。颁布政令就好像流水的源头,要能顺乎民心。”所以他的政令浅显而易于推行,一般人所向往的,就因势而给予;一般人所不赞成的,就顺应而革除。
管仲掌理政事,善于转祸为福,转败为功。十分注意事情的轻重缓急,谨慎地权衡利害得失。桓公实在是恼恨小妻蔡姬,就南去袭击蔡国,管仲则趁机讨伐楚国,谴责不向周王室进贡包茅。桓公实际上是北征山戎,管仲却趁机让燕国实行召公的善政。齐、鲁两国在柯地盟会的 时候,桓公打算背弃同曹沫所签订的归还鲁地的盟约,管仲却坚持归还,让鲁国信重齐国,天下诸侯也因此而归附于齐。所以说“懂得给予是为了有所获取,这是治理政事的法宝。”
材料二:
管仲死后,竖刁、易牙、开方被重用,齐桓公在内乱中死去,五个儿子为王位互相争斗,这场灾祸蔓延不断,齐国没有安宁的日子。
管仲病危的时候,齐桓公询问丞相的人选,在这个时候,我以为管仲会推荐天下贤能的人来作答,可是他在谈话中只是说道“竖刁、易牙、开方这三个人的所作所为不合人情,不可以亲近他们”罢了。
唉!管仲以为齐桓公果真能不用这三个人吗?齐桓公是个音乐不停歇于耳,美色不离开眼的人,如果不是这三个人,就无法满足他的欲望。这三个人当初不被重用,只是由于有管仲在。一旦没有管仲了,那么这三个人,就可以弹冠相庆了。管仲以为他临死时说的话,就 可以束缚住齐桓公的手脚吗?齐国不怕有这三个人,而是怕没有管仲;有管仲在,那这三个 人只是普通人罢了。如果不是这样,天下还缺少跟这三个人一样的人吗?即使齐桓公侥幸听 了管仲的话,杀了这三个人,但是其余的这类人,管仲能全部列举出来把它们除掉吗?唉! 管仲真可以说是一个不知道根本的人啊。(假如他)趁着齐桓公的询问,推荐天下贤能的人 来代替自己,那么管仲即使死,齐国也不算是没有管仲,这三个人有什么可怕的?不说也是 可以的。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5. C
16. (6分)
①对自然的热爱: 诗人通过翠鸟这一意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例如,“庭院榴花映日新,翠鸟翩翩栖绿阴”描绘了翠鸟在庭院中的美好景象,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②对和谐生活的向往: 诗人表达了对和谐共生生活的向往。例如,“幸脱虞机入雅庭,亲依君子意安宁”表达了诗人对翠鸟的喜爱和欢迎,“岁岁榴红情愈浓,人和翠鸟韵无穷”则表达了诗人希望与翠鸟长久相伴的愿望。
③对美好生活的赞美: 诗人通过对翠鸟的描写,赞美了美好生活的宁静与和谐。例如,“静坐石台书卷伴,轻抚翠羽叙深情”描绘了诗人与翠鸟相伴的宁静画面,表达了对这种美好生活的赞美。
17.(1)为国以礼 其言不让
(2)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
(3)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18. D 19. B
20. (4分)A 不可思议(匪夷所思) B 不言而喻(显而易见)
21.(4分) ② 还可能为未来的科技革命提供关键线索
④ 科学家们或许能够揭示宇宙大爆炸的奥秘
22. (6分)
甲:3种中微子
乙:为什么把中微子比作“幽灵”呢
丙:要想捕捉到中微子
23.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