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第三单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七课 弘扬中华人文精神1、★中华人文精神的价值(P59、P58蓝字、P62)2、★中华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P59-P61)学习目标深厚的爱国情怀和民本思想《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百家讲坛》、《朗读者》...1、★中华人文精神的价值(P58蓝字、P59、P62)①(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成就美好人生。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对现实生活意义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养。③历史上的中华人文精神,渗透在诗书礼乐等精神文明的创造中,发挥了强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君子和而不同,指的是君子之间虽然有不同的看法或者意见,但所表达的态度却是和谐的,以宽容的态度去理解彼此,并尊重别人的观点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爱好学习)的乐趣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2、★中华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1)(2)(3)(4)(1)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P59(2)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P60(3)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P60(4)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P6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周易》讲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古人认为,观察大自然中日月星辰的变化,可以知晓四季转换的规律;观察人间万象,可以知晓人和社会的道理,通过礼乐教化促成人类的文明。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P59相关链接春秋时期,管仲和鲍叔牙是好友。两人虽然性格和才能各异,但能够相互,理解和尊重共同为齐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这则成语本义指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的深厚友情,后来形容朋友之间交情深厚、彼此信任的关系。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1)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①内涵:求同存异,就是既找出共同点,找到最大公约数,又保留不同点,尊重不同意见。和而不同,就是倡导和谐相处,协调不同意见,但不盲从苟同。②作用:求同能让人们更加亲近、友善,存异则让人们彼此尊重、包容。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有助于解决人际矛盾,为化解当代社会冲突提供重要启示。《玛纳斯》、《阿诗玛》、《刘三姐》....(2)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①内涵:各种各样的文化表现形式都承载着做人做事的道理,可以教育人、感化人,成就理想人格。②作用: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对于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升精神境界具有重要意义。P60相关链接: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王羲之《兰亭序》张择端《清明上河图》(3)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①体现:诗歌、舞蹈、绘画、书法等文艺作品不但具有美妙形态,而且富有独特神韵,可谓“形具而神生”。在文化生活中,人们追求立象尽意,主张将人的思想情感与外界景物融为一体。②作用: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气质。俭约自守、中和泰和(4)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①体现:中华民族倡导俭朴、简约的生活方式,强调不为物役,追求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和谐统一。②作用: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有助于人们坚守做人的品格,克服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有利于真正实现人的价值。中和泰和2、★中华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P59-P61)(1)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①内涵:求同存异,就是既找出共同点,找到最大公约数,又保留不同点,尊重不同意见。和而不同,就是倡导和谐相处,协调不同意见,但不盲从苟同。②作用:求同能让人们更加亲近、友善,存异则让人们彼此尊重、包容。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有助于解决人际矛盾,为化解当代社会冲突提供重要启示。(2)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①内涵:各种各样的文化表现形式都承载着做人做事的道理,可以教育人、感化人,成就理想人格。②作用: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对于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升精神境界具有重要意义。(3)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①体现:诗歌、舞蹈、绘画、书法等文艺作品不但具有美妙形态,而且富有独特神韵,可谓“形具而神生”。在文化生活中,人们追求立象尽意,主张将人的思想情感与外界景物融为一体。②作用: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气质。(4)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①体现:中华民族倡导俭朴、简约的生活方式,强调不为物役,追求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和谐统一。②作用: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有助于人们坚守做人的品格,克服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有利于真正实现人的价值。课堂练习1.“君子和而不同”这句话用在人际交往中,可以理解为()①把自己的意见全盘强加于他人②人与人之间要以协商化解分歧③人与人之间要风雨同舟、荣辱与共④人与人之间要彼此理解、求同存异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C课堂练习2.《千里江山图》画面上峰峦起伏绵延,江河烟波浩渺,气象万千,壮丽恢宏。这幅画作以概括精练的手法、绚丽的色彩和工细的笔致表现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观,是中国山水画的代表作,是一幅旷世杰作。《千里江山图》体现了( )A.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B.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C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D.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