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城东初中 2024 学年第二学期 3 月阶段测试七年级科学试题卷出卷: 审核: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1.生活在叶上的蚜虫一般都分布在叶脉处,其口器刺入叶脉中的结构是( ▲ )A.机械组织 B.分生组织 C.保护组织 D.输导组织2.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以下关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育的观点,你不赞同的是( ▲ )A.青春期大脑兴奋性强,自我控制能力较弱B.青春期性器官逐渐发育成熟,开始出现第二性征C.男孩的青春期一般比女孩晚 1~2年左右D.青春期男孩出现遗精是不正常的生理现象3.有经验的农民在南瓜的开花季节,要为南瓜花“对头”(将两个花朵相对),这样做的目的是( ▲ )A.辅助授粉,提高结实率 B.保护花瓣,以免被风吹落C.保护花蕊,以免被虫咬 D.保护花粉,防止花粉散落4.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危机,我国从 2016年 1 月 1日起全面实施“二孩”生育政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婴儿在母体内已经开始了呼吸运动B.女性输卵管结扎后将不再产生月经C.高龄妇女若再孕困难可借助试管婴儿技术,这属无性生殖方式D.早期胚胎的形成位置是输卵管5.某市实行“环境兴人”的政策以来,对环境的整治成效显著,城市绿化覆盖率高。在城市绿化中,有种由灌木围成的绿篱,绿化工人会定期对灌木进行修剪,其目的是( ▲ )A.促进侧芽生长 B.促进顶芽生长 C.促进向光生长 D.促进开花结果6.如图是某些生物结构或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的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营寄生生活,都对人类有害B.②是单细胞真菌,细胞结构与动物细胞相同C.③具有细胞结构,分裂繁殖D.①②④是由细胞直接构成生物体17.马铃薯一般用块茎来进行繁殖,选择适宜品种的马铃薯,将其催芽(如图甲),分割成带有芽点的小块(如图乙),拌种之后种植到土壤里面,很快就出苗生长,这种繁殖方式叫( ▲ )A.营养生殖 B.分裂生殖C.出芽生殖 D.有性生殖8.下图表示某昆虫的发育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此昆虫的幼虫和成虫差别不明显B. 图示昆虫的发育过程和果蝇相同C. 此昆虫的发育过程比蝗虫多了蛹期D. 若此昆虫是一种害虫,则幼虫期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9.观察桃花(甲)和桃(乙)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⑧是桃花的雌蕊,其中②的结构是花丝B.甲图中⑦是桃花雄蕊中的花药,内含有卵细胞C.乙图中 a 是桃的果皮,由图甲中⑤子房壁发育而来D.乙图中 b是桃的种子,其内的胚由④胚珠发育而来10.嫦 娥 五 号 返 回 器 携 带 月 球 土 壤 样 品 成 功 返 回地球,月球土壤中含有较丰富的氦— 3,而在地球上,氦元素主要以氦— 4 的形式存在。如图是氦—3 和 氦 — 4 的 原子 结 构示 意 图, 图 中 “ ” 代 表( ▲ )A. 质子 B.中子 C.电子 D.原子核11.如右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大小和包含关系,则左下表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 )选项 1 2 3A 胚芽 胚 种子B 酵母菌 原核生物 微生物C 卵生 卵胎生 有性生殖D 精子 受精卵 生殖细胞A.A B.B C.C D.D212.下列关于动物生殖发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的生殖方式都是卵生B.两栖类的“抱对”行为有利于提高其体外受精的成功率C.爬行类体内受精有利于其生殖过程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D.所有鸟类都有的繁殖行为是交配、产卵和育雏13.在一个夏日炎炎的日子,某校的生物兴趣小组成员相约去公园玩。公园里,空气消新、草色青翠、绿柳垂帘,眼眸中倒映着碧空里燕子的翩翩舞姿。最惹眼的是一大片桃树林,桃花粉红,请选出分别符合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的一组是( ▲ )A.肌肉细胞、果肉、一朵桃花、一棵桃树 B.种子、血液、一个桃子、一只黄鹂鸟C.绿柳、一个种子、一只黄鹂、一朵桃花 D.叶肉细胞、叶的表皮、叶片、一朵桃花14.如图是电解水反应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B.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C.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分子重新组合的过程D.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15.图甲是菜豆种子的萌发过程示意图,图乙是菜豆种子萌发过程中的质量变化示意图,其中 X为鲜重变化曲线,Y为有机物质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种子吸水萌发,其中 H是由子叶发育而来的B. 图乙中,X曲线的 ab段,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大量吸水C. 图甲中,种子萌发时,胚乳中的营养物质逐渐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D. 图乙中,Y曲线的 ae段,质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水分大量散失16.如图所示为青少年身体不同部位(或器官)生长速度的曲线图,其中能代表生殖器官的曲线是( ▲ )A. A B. B C. C D.都不是317.草履虫是仅有一个细胞的“袖珍”生物,但也能进行独立的生活。下列有关草履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这体现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B.草履虫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的个体C.草履虫可以自己制造有机物维持生存 D.草履虫能趋利避害,具有应激性18.汤姆生最早发现了原子中存在一种带负电荷的粒子,证明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汤姆生发现的这一粒子是( ▲ )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原子核19.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诗词里蕴含生物学现象。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刀切枝条斜贴木,膜缠伤口固培津”,嫁接时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要紧密结合B.“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人类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是母体子宫C.“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种子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的D.“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水稻和蛙的生殖方式都属于有性生殖20.水电解的过程可用图示表示,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⑥③② B.①②④⑥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二、填空题(每小题 1 分,共 27 分)21.为检测是否感染新冠病毒,可进行居家抗原检测(检测部位如图中①)、集中核酸检测(检测部位如图中②),抗原检测是检测人体是否带有新冠病毒的 ▲ ,核酸检测是检测人体是否带有新冠病毒的 ▲ 。(均填字母代号)A.细胞壁 B.蛋白质 C.细胞膜 D.遗传物质 E.细胞核422.来自国内和多个国家的选手云集某地共享马拉松盛会。请仔细观察图一、图二,回答有关问题:(1)图二中的各位运动员从一个受精卵发育成婴儿,再发育到成年,主要是由于图一中的 [A] ▲ 和 [B] ▲ 过程,在该过程中遗传物质 ▲ (填“变”或“不变”)。(2)马拉松运动员跑步时强大的爆发力主要与图一中的 [1] ▲ 组织有关。(3)马拉松运动员通过肺呼吸,肺属于生物体结构层次中的 ▲ 层次。(第 22题图)23.如图是绿色植物植株、花、种子的示意图,据图回答。(1)图甲中的①是由图乙中 ▲ (选填序号)发育来的。(2)植物开花后,花粉散落到图丙中①上的过程叫做 ▲ 。在这之后,经过一系列的发育形成图乙,图乙中会发育成新植株幼体的结构有 ▲ (填序号)。(3)在丁中,我们所食用的部分是由图丙中的 ▲ (填名称)发育而来。(4)在实际生活中,相比于用种子进行培育,花农和果农多采用如图戊的方式进行繁育,请说出这样做的好处有 ▲ 。24.茭白古代称 “菰草 ”,如图甲所示.资料表明,菰草在生长过程中感染了黑粉菌,它能分泌生长素,导致菰草既不开花也不结果,形成了肥大的纺锤形肉质茎,这就是 “茭白 ”。( 1)黑粉菌是一种真菌,它和幽门螺旋杆菌在细 胞 结 构 上 最 本 质 的 差 异 是▲ ;( 2)茭农常采用分根方法进行繁殖,来扩大种植面积,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 ;( 3)过晚收割的茭白,其内部因有大量的黑粉菌菌丝而出现黑点,如图乙,这些黑点可能是( ▲ )A.种子 B.孢子(囊) C.花粉 D.菌落525.已知在一密闭容器中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图示中共有 4种原子A. 图示中共有 3种原子D. 图示中共有 4种分子C. 图示中共有 3种分子(2)该化学反应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 。A. 原子种类 B.分子个数 C. 分子种类 D . 原子个数26.目前有的国家允许以医学手段培育“三亲试管婴儿”,其过程如下图所示。受精卵经体外培养,在试管中进行早期胚胎发育,后将胚胎移植入母体内,经分娩产出婴儿。结合材料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三亲试管婴儿”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 生殖(填“无性”或“有性”);(2)早期胚胎着床后,胎儿通过 ▲ 和 ▲ 从母体获得营养;(3)精子由男性生殖器官 ▲ 产生;(4)“三亲试管婴儿”的一部分遗传物质来自 ▲ (选填“捐献者卵母细胞”或“母亲卵母细胞”)。27.如图为“富氢水杯”,宜称水中富含氢气对人体有益,据图回答问题。(1)“富氢水杯”的工作原理是电解水,其结构如图所示,产生氢气的电极与电源的▲ 相连。(2)查阅资料可知,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在 20℃时,1 升水中可以溶解的氢气体积为 0.001 毫升,因此常温下水中不可能富含氢气,那么可以增强氢气溶解性的方法有▲ 。(填“升温”或“降温”)(3)理论上产生的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为 1:2,由于在相同条件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 ▲ 氢气,则实验能收集的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 ▲ 1:2(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该实验可证明水是由 ▲ 组成。6三、实验探究题(除特殊标注外,每空 2 分,共 29 分)28.斑马鱼因其基因与人类基因的相似度达到 87%,且早期胚胎透明、发育速度快、便于体外观察,成为生物学的模式生物之一、为了解酒精对人类胚胎发育的影响,研究人员利用斑马鱼开展了相关研究:步骤 1:用同一对斑马鱼的受精卵,发育 24小时,选取 50枚发育正常的胚胎。步骤 2:使用斑马鱼胚胎培养用水稀释无水酒精,获得酒精浓度为 0.01%、0.1%、1%、10%的溶液。步骤 3:将斑马鱼胚胎各 10枚,放入斑马鱼胚胎培养用水中并加入不同酒精浓度的溶液。在胚胎发育 72小时后,观察胚胎存活情况和循环系统发育情况记录如下,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酒精浓度(%) 0 0.01 0.1 1 10死亡率(%) 0 0 0 9.4 100循环系统畸形率(%) 0 0 9.4 88 ﹣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材料的选取直接关系到实验成败。利用斑马鱼进行人类胚胎发育相关研究的原因是 ▲ 。(2)在不同酒精浓度的溶液中放入斑马鱼胚胎 10枚而不是 1枚,目的是 ▲ 。(3)由以上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4)怀孕期间孕妇饮入酒精会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进入胎儿,对胎儿发育造成影响。用如图模型可表示母体与胚胎进行的物质交换,ABCD代表交换的各物质,其中正确的是 ▲ 。A.氧气 B.母乳 C.营养物质 D.二氧化碳29.为探究原子结构,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发现现象如图甲。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统计不同偏转角度的α粒子数量,并绘制成图像如图乙。现象 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运动方向;现象 2:少部分α粒子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现象 3: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1)图乙中能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数据是▲ 点(用字母表示)。(该空 1 分)(2)请分析现象 3的原因▲ 。(3)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可以推测出原子结构为如图丙所示中的 ▲ 。(该空 1 分)30.如图是小柯为探究种子萌发环境条件所设计的实验装置,每个烧杯均放有等量的干燥种子(10粒),并提供相应的环境条件。(1)C装置水较多且水面上有油层,其作用是▲ 。(2)若要探究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光照,请你结合上述实验装置,补充设计方案▲ 。731.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氨气溶于水生成氨水,氨水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1)【进行实验】图Ⅰ是课本中某个探究实验,几分钟后该实验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 ;其中烧杯乙的作用是 ▲ (该空 1 分); 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 ▲ 。【实验改进】老师对图Ⅰ所示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Ⅱ所示),并进行了以下操作:①取一长条形滤纸,等距离滴加无色酚酞试液;②将滴加了无色酚酞试液的长条形滤纸放入一洁净的试管中,并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③向脱脂棉上滴加几滴浓氨水。(2)【分析讨论】按照改进后的实验,几分钟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 。【拓展延伸】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图Ⅰ、图Ⅱ所示装置虽能证明分子的性质,但不能证明影响分子性质的因素,于是又设计了如图Ⅲ所示的装置。在 U形管的两个管口分别放入卷成筒状的棉纱布,并用橡皮塞塞紧。用注射器吸取 2mL酚酞试液从橡皮塞慢慢注入棉纱布上,使其润湿,从另一管口插入吸取了 2mL浓氨水的注射器。按此方法再组装好另一套相同的装置,将其中一套装置的下端放入热水中,并同时向两支 U形管中注入浓氨水。(3)按照图Ⅲ所示的装置进行操作,几分钟后看到的现象是 ▲ ,该现象说明了 ▲ 。(4)图Ⅲ所示的实验方法相对于图Ⅰ所示的实验方法,具有哪些优点: ▲ 。四、简答题(共 4 分)32.普陀鹅耳枥(如图甲)生长在舟山普陀岛,是我国特有濒危植物。发现时还有多株,由于人为砍伐,且其在自然环境中难以繁衍,现全球仅剩一株自然生长的植株。查阅资料发现:资料一:每年 4月中旬,舟山多降雨天气。资料二:普陀鹅耳枥的花分雄花和雌花,雌花数量较少,且着生位置一般较高,而雄花呈下垂状态,着生位置相对较低(如图乙)。资料三:普陀鹅耳枥可通过风和昆虫传粉,传粉时间仅在 4月中旬,其持续时间与其他植物的对比如下表。植物种类 普陀鹅耳枥 桃树 樱花 紫薇花传粉持续时间 约 6天 约 30天 约 15天 约 100天资料四:普陀鹅耳枥每年产生的种子数量少,种皮厚且坚硬。雄蕊 雌蕊普陀鹅耳枥的枝条雄花 雌花结合上述资料,说明普陀鹅耳枥在自然环境中难以繁衍的原因。81-5:DDADA6-10:DAACB11-15:ADABB16-20:CCCCCB、D(1)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不变;(2)肌肉;(3)器官(1)①;(2)传粉、①②③④;(3)子房壁;(4)繁殖速度快或保持亲本优良性状(1)黑粉菌具有成形细胞核/是否具有成形细胞核;(2)营养繁殖/无性繁殖;(3)B(1)AD;(2)AD(1)无性;(2)胎盘,脐带;(3)睾丸;(4)母亲卵细胞(1)负极;(2)降温;(3)大于、小于 ;(4)氢(元素)和氧(元素)【答案】(1)斑马鱼的基因与人类基因的相似,且早期胚胎透明、发育速度快、便于体外观察(2)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3)酒精会导致胚胎存活率下降,循环系统畸形率上升。(4)A;C;D故答案为:(1)C;(2)原子核很小,且质量很大;(3)C;(1)隔绝空气(2)另取一个烧杯,编号为D,在里面放入与B中相同的10粒种子;在D中加入与B中等量的水分;对D烧杯进行遮光处理,并将其置于25摄氏度的环境中;最后统计B、D两个烧杯中种子萌发的数量,得出结论。解:(1)氨水具有挥发性,氨分子运动到甲烧杯中,使甲烧杯中溶液显碱性,酚酞试液变为红色;乙烧杯溶液不变红,此处烧杯乙的作用是与甲烧杯对照。由此实验可知,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故答案为:甲烧杯中溶液变为红色,乙烧杯中溶液不变红;与甲烧杯对照;分子在不停地运动;(2)右端酚酞试液最靠近浓氨水,最先变红,故会观察到酚酞试液由左向右依次变红,故答案为:酚酞试液由左向右依次变红;(3)右边装置中的温度高于左边装置,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故D出比B处先变红;该实验能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故答案为:D出比B处先变红;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图Ⅲ所示的实验方法相对于图Ⅰ所示的实验方法的优点是在密闭装置中进行实验可防止氨气污染空气、能验证温度对分子运动的影响。故答案为:在密闭装置中进行实验可防止氨气污染空气、能验证温度对分子运动的影响。【答案】答题要素:答到1个要素得1分,共4分。传粉成功率低:①传粉持续时间短②传粉时间多降水,昆虫传粉受到影响。③传粉时间多降水,花粉潮湿后下落。④雌蕊在上方,雄蕊在下方,通过风力传粉的成功率低。种子萌发率低:⑤种子数量少,种皮厚、坚硬,难以萌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城东初中 2024学年第二学期3月阶段测试七年级科学试题卷(2).pdf 城东初中 2024学年第二学期3月阶段测试七年级科学试题卷——答案(1).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