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第六课 传承核心思想理念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强大的精神力量,认同中华文化,传承核心思想理念,坚定文化自信。道德修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体会核心思想理念的深度;树立自觉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核心思想理念的积极态度。健全人格: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的核心思想理念,树立仁爱,正义,诚信等的优秀品质。责任意识:通过加强对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理解,进一步增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目录道法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思想理念有哪些?2.如何传承“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核心思想理念?1.核心思想理念的形成及地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在漫长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凝结为具有主导性、根本性意义的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思想理念有哪些?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文天祥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尚和合崇正义求大同2.传承核心思想理念的要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探究与分享孔子将仁的含义概括为“爱人”,主张尊重人、关心人,把人当人看,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后世将仁爱从社会人伦推广到宇宙万物,提倡“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天地万物一体之仁”,认为人与天地万物息息相通,共处于一个家园,故见到同类危难而有恻隐之心,见到鸟兽哀鸣而有不忍之心,见到草木摧折而有悯恤之心,见到瓦石毁坏而有顾惜之心。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仁爱的理解。在生活中,我们如何更好地践行仁爱?当他人需要帮助时,主动伸出援手,共同解决问题。与他人分享自己践行仁爱的经验和故事,激励更多人加入讲仁爱的行列。积极参与仁爱文化的传播和推广活动,如组织讲座、展览、演出等。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仁爱的理解。在生活中,我们如何更好地践行仁爱?2.传承核心思想理念的要求?(1)“讲仁爱”:①讲仁爱,要求我们“亲亲”“仁民”“爱物”,即爱自己的亲人,爱全社会的人,爱天地万物。②我们应当孝敬父母、关爱亲人,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实现由爱亲、爱他人、爱人类到爱万物的扩展相传在尧帝时期,黄河流域发生严重地洪涝灾害。大禹接过治水的重任后,带领人民疏通河道,开挖沟渠,成功将洪水引入江河湖海,有效防止了水患的发生,挽救了百姓的生命和财产,改善了民生。思考:大禹治水的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探究与分享重民本,充分认识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爱民保民利民。相关链接《荀子》中说:“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统治者如船,老百姓如水,水既能让船安稳地航行,也能将船推翻吞没。这句话后来演变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习近平多次引用这句古语,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关注民生、不断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习近平总书记2.传承核心思想理念的要求?(2)“重民本”:①重民本,要求我们遵循“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古训,充分认识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爱民保民利民。②赢得人民的支持,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我们应当站稳人民立场,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诚信一向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美德请谈谈你所知道的中国古代关于诚信的故事宋濂小时候喜欢读书,但是家里很穷,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连夜抄书。时值隆冬腊月,母亲见之心疼,说:“孩子,都半夜了,这么冷,天亮再抄吧。人家又不急着看。”宋濂说:“不管人家等不等这本书看,到期限就该还,这是个人信用问题,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 最终他凭着顽强的毅力抄完并按期归还了书。商鞅变法时,法令已详细制订但尚未公布,商鞅怕百姓不信任,于是在国都的集市南门立下一根长三丈的木杆,下令说有百姓能把木头搬移到北门去就赏给十两金子。百姓们都不相信,没人去搬木头。商鞅又说:“能搬过去的赏五十两金子。”于是有一个人半信半疑地搬着木杆到了北门,立刻获得了五十两金子的重赏。一时之间,商鞅重视诚信的事情传遍全国。这时,商鞅才下令颁布变法法令。新法施行十年,秦国出现路不拾遗、山无盗贼的太平景象。宋濂抄书立木取信2.传承核心思想理念的要求?(3)“守诚信”:守诚信,要求我们做到真实无欺、言行一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斯不信”。我们应当树立诚信意识,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苏武牧羊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苏武奉命出使匈奴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方获释回汉。思考:苏武身上有着怎样的精神品质?坚贞不屈,义以为上,坚守民族大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2.传承核心思想理念的要求?(4)“崇正义”:原因:弘扬社会正气,崇尚社会正义,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坚守民族大义,才能让每个人有尊严地生活。要求:①崇正义,要求我们坚持做正确的事,做符合道义的事。②在面对个人利益选择时,我们应当将道义置于优先位置,让我们的言行合乎道义。2.传承核心思想理念的要求?(5)“尚和合”:尚和合,要求我们追求和谐,强调多样性统一。“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只有多样性的东西相互作用并达到平衡,即“和”的状态,才能生生不息,发展壮大;完全相同的东西简单相加,事物则会失去生机,难以维系。我们应当正确看待差异与矛盾,坚持多样性统一,构建和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思考:如何理解费孝通说的“天下大同”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点拨:“天下大同”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和谐世界和美好生活的自觉建构。名言赏析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中方愿同各国一道,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把我们共同生活的地球建设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习近平2.传承核心思想理念的要求?(6)“求大同”:①求大同,要求我们胸怀天下,牢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古训,将天下视作天下人的天下,追求和谐美好的理想社会。②我们应当热爱祖国和人民,积极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作贡献。板书设计课堂练习1.“仁者无不爱。凡爱人爱物,皆爱也。故其所感甚深,所及甚广。在上,则人咸戴焉;在下,则人咸亲焉。己逸,而必念人之劳;己安,则必思人之苦。万物一体,恫瘝切身,斯为德之盛,仁之至。”这段话告诉我们①仁人君子要发自内心地关心爱护身边的一切人和物②极致的仁爱要对天下万物一视同仁,对他人苦病感同身受③仁人君子为了维护、巩固其社会地位才要求讲仁政④弘扬讲仁爱的核心思想理念在今天已没有实际意义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课堂练习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很多名言警句闪烁着思想与智慧的光芒。下列名言警句及解读对应合理的是①“单则易折,众则难摧”——要遵守社会规则,正确对待竞争②“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以善意的态度对待他人,为他人着想③“敬人者,人恒敬之”——懂得尊重别人,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④“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树立诚信意识,做诚实守信的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D课堂练习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互助,强调家庭观念和社会和谐。在现代社会,社会关系趋于冷漠和疏离,而传统文化中的人文关怀和和谐观念有助于缓解社会矛盾,建立更加和谐、互助的社会关系。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要①实现由爱亲、爱他人、爱人类到爱万物的扩展②正确看待差异与矛盾,实现多样性的同一③将道义置于优先位置,让我们的言行合乎道义④热爱祖国和人民,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作贡献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C课堂练习4.北京冬奥会既是一场体育盛会,也是一场文化盛宴。开幕式上火炬台的巨型“雪花”设计,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元素。大雪花由标有参赛国家和地区名称的“小雪花”组成。这一设计蕴含的核心思想理念是( )A.尚和合 B.崇正义C.讲仁爱 D.重民本A课堂练习5.武汉科技大学有一个盒饭“自提点”。自提点采用从取餐到付款全自助的“无人售卖”模式,每天卖近千份没有出现逃单情况。这一模式的推出需要人们( )A.学会关心他人 B.保护他人的隐私C.做诚实守信的人 D.与他人和谐相处C课堂练习6.崇正义,要求我们坚持做正确的事,做符合道义的事。以下做法符合这一要求有( )①尊重、礼让他人 ②与犯罪行为作斗争 ③坚持个人利益至上 ④将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B课堂练习7.对下面漫画寓意解读错误的是( )A.坚持爱民保民利民B.政府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C.政府要坚持站稳人民立场D.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