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城关中学大学区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城关中学大学区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
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文学与鸦片
——审美幻觉批判
①张扬感性,反叛传统的形象成为近年来文学创作的一个“原型”。当我们在想象中
把外在于我们的各种约束和禁锢抛到一边的时候,的确从中感受到一种兴奋、一种解放感。
但问题在于:推掉一切文化的压抑以后,主体应该是一个自然状态的人,还是一个社会的
人?审美活动的情感指向是导向诗意化了的乡野民俗或美化了的感性存在,还是导向我们
任何时候都不能回避的,充满着痛苦和悲剧性挣扎的现实存在?
②从薄伽丘到卢梭、到弗洛伊德、到我们自己,一直把没有受到文明的束缚和压抑的
自然的人视为审美和人生的理想,由此产生了整个浪漫主义文化。文学通过这种手段拉开
了与现实的距离,为文学自身在异化的、冷漠的世界里争到了不断发展的内在活力。
③现代人类学的研究表明,在原始人那里充满着人与自然、与人类自身的极其残酷的
斗争,现代人看来极富诗意的古代风俗和物品(例如雕塑、面具),曾经用于实用的、甚
至是充满血腥的目的。那种向往自然的和谐、向往远古的审美意向是我们的文学脱离现实,
满足于美妙的幻觉自娱,日益衰竭的根源所在。外在世界的对立和冲突在人的内心世界投
上阴影,这种阴影给人带来巨大的痛苦,也激发出巨大的力量。当人不能通过内部调整来
超越外在世界的对立和冲突时,或者说,当外在世界的压力摧毁了人自身的内在凝聚力时,
感性和理性、肉体和精神、存在和想象之间的联系才彻底断裂开。
④没有异化的艺术和审美活动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在破碎的世界和异化的生存环境中,
艺术构筑起一个完整的、非异化的世界。在审美体验中,我们超越了外在世界的压迫,超
越了个体存在的有限性,体验到了完整的人类存在。然而,在人类创造的文化中,所有能
使我们达到高峰体验状态的途径,往往也可以变成人类自我欺骗、自我麻痹的工具。这也
许是人类文化发展最富于悲剧性意味的规律:不从具体的、现实的物质材料中抽象出来,
使内容变成形式,就不能实现精神的高翔并获得普遍性,然而,形式一旦从内容中独立出
来,又为割断形式与具体现实的联系、成为某种虚幻的存在提供了可能性。
⑤审美想象的确是一种虚构,在这一点上与审美幻觉似乎没有什么区别。文学正是因
为它是想象性、虚构性的,才有权力要求自律,在异化的世界中成为富于诗意的绿洲。幻
想也是虚构和自律的,在异化的、充满痛苦的世界中为软弱的人们提供一种虚幻的满足,
成为被压迫生灵苦难的叹息和情感的寄托。也许我们可以说审美幻觉提供的是一种虚幻的
和谐,这种和谐是非辩证的,割断了内在世界与外在现实的联系,把人们的希望引向远离
现实的遥远天国;而审美想象是一种辩证的和谐,这种和谐充满着痛苦和冲突,把人们的
情感导向对现实的批判,使我们在艺术的自律中强烈地感受到现实世界的破碎。因此,从
本质上说,文学和艺术是一种痛苦的语言,在这个意义上,悲剧的丧失也就成为一种征兆,
表明艺术与外在现实的联系被大大削弱了。
⑥在远古的神话时代,神话传说是一种口传文学,讲故事的人往往是部落中德高望重
的人,他们的故事包含着对人生有用的经验以及道德教训和实践性的指导。显然,文学在
它的初始阶段并不是自律的,形式和内容之间的深刻内在关系仍然有机地联结着,这就是
古代神话具有巨大魅力和文化凝聚力的秘密。然而,由于社会环境的极度异化,文学的形
式必然厌恶内容,想象必然反抗现实,文学不可避免地要求自律。在我看来,文学转向自
律是对社会不合理的一种无声的抗议,仅仅模仿艺术杰作的形式美是无法传达出这种声音
的。这样,艺术形式就很容易流为形式主义,艺术想象也就极易变为一种幻象了。
⑦在我们的文学和美学中存在着把审美活动变成某种幻觉,以及借助审美从现实中一
跃而出然后对现实的不合理性进行有力批判这样两种倾向。问题在于后一种倾向太微弱了,
理论应该负起某种责任来。文学就像某宗教所描绘的彼岸世界一样,虽然很渺茫,但毕竟
透露出某种真实的希望。如果通过宗教的透镜,我们在现实中看不到一点希望,转而把自
己的全部情感都交给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宗教许诺上,那么它就已经变成一种鸦片,一种幻
觉了。
(有删改)
1. 第⑤段加点词“自律”在文中是指 。(3 分)
2. 以下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 分)
A. 形式从内容中独立出来确实可以促进文学的发展。
B. 形式从内容中独立出来可能造成创作与现实相隔。
C. 形式和内容深度联结是文学发展初始阶段的常态。
D. 形式被模仿终将导致形式主义从而阻碍文学发展。
3. 能依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3 分)
A. 诗意化了的乡野民俗必定催生审美幻觉。
B. 欣赏浪漫主义文学就难免陷入审美幻觉。
C. 审美幻觉给人带来的情感满足并非虚幻。
D. 悲剧的丧失是审美幻觉提供的一种征兆。
4. 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4 分)
5. 小宁同学沉迷于阅读“穿越”题材的小说,总是憧憬自己穿越到其他时空,在校学习则
兴致索然。同桌小海打算根据本文内容,发一条微信对小宁进行劝说,请你替小海将这条
微信补充完整。(补充内容不超过 150 字,6 分)
小宁,阅读“穿越”小说确实可以让人超越个体存在的有限性,获得美妙的感受。但
是,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审讯
[美]奥拉姆
他静静地坐在那儿,等着。他的背轻轻地靠在椅背上,摆在桌子上的双手交叉成金字
塔的形状。他的眼睛盯着墙上的单向透明镜,冲透过镜子向里监视的警察微笑着,想要他
们看到他的自信和优势。
侦探马库斯 奎尔坐在桌子对面,仔细打量着这个被拘押的犯罪嫌疑人。那种想要证明
自己是最坚强的、能够控制住自己的表情,他见过无数次了。每次看到嫌疑人表现出这种
妄想的心态,试图把自己当成审讯室的主人时,奎尔都忍不住想笑。
奎尔侦探知道他们实际上是怎么回事,只有两个字:脆弱。每个人都是脆弱的,他们
需要空气,他们会流血,骨头会折断。每个人都是脆弱的,一点点压力就能使他们崩溃。
奎尔慢悠悠地看了嫌疑人一眼。这家伙一直没停止笑,不是那种发自内心的笑,更像
是受 到刻意控制的笑。
奎尔打开桌子上的文件夹。
“请告诉我,瑞恩斯,发生了什么?”
瑞恩斯耸耸肩,说:“我杀了他。”
奎尔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你承认杀了亚瑟 格雷森?”
“我承认。”
“你为什么要那么做?"瑞恩斯断开与侦探眼神的接触,看向天花板。
“他毒害人们。”他说。
“啊……什么?”
他掠夺那些不幸的人,从卖给他们的违禁物品中获得利益,而他非常清楚那种东西对
那些人意味着什么。他靠着毁掉人们的生活发财,而我鄙视这种对权力的滥用。"他的目光
离开天花板,回到侦探身上,仿佛在观察着奎尔的每一个动作。
奎尔摇晃了一下,发出轻声的嘲笑。
瑞恩斯接着说下去:“人们身上有种特性,他们会仓促地去进行评判,却不愿意花点
时间去 理解。他们更注重眼前而忘了过去,他们绝不会问是什么使我……成了社会的异类。
我敢保证,此刻他们在想什么是我最好的死法。”
“你能责怪他们吗?”奎尔问。
“当然不能。我违反了规则,现在必须面对由此引起的后果。可是你问到过,我为什
么要这么做吗?”
“我不在乎。”奎尔从椅子上站起来,“老实说,我已经厌倦在这里浪费时间。”
瑞恩斯搓着双手。“可以理解。我只是想请你再听我说几句。请坐,侦探。” “瑞恩
斯指着侦探的椅子。
奎尔抿着嘴唇,不情愿地慢慢坐下来。
“很好。现在,要是我告诉你,亚瑟 格雷森不是唯一的会怎么样呢?”
侦探立刻屏住了呼吸。
“唯一什么?”
“格雷森不是唯一死于我刀下的。”
“我会说你在撒谎。”
“随你怎么说,侦探。不过现在,你能不理会那种让一个连环杀手从你手中滑掉的可
能性吗?”
瑞恩斯把双手交叉起来,搭成金字塔形。奎尔极力控制住自己的呼吸频率,以确保血
压不会升高。
“好吧,几个?”
“你认为有几个 “
“行了,别再跟我玩猜谜游戏了。你为什么要杀他们?”
“因为他们不肯停止。”
“停止什么?”
“停止违法犯罪。”瑞恩斯大笑起来,笑声响得连外面都能听到。
“这倒有趣,”奎尔冷冷地说,压制着想掌掴这个自鸣得意的家伙的强烈欲望,“听
起来你像是个义务警员。”
“完全正确,侦探。”瑞恩斯脸上的笑容突然消失了,神情变得严肃起来,锥子般的
目光刺向奎尔。
“这么说,你的使命是维护公正,哈哈!”奎尔笑道,毫不掩饰轻蔑之情。
“必须有人这么做。”
“难道你不知道警察是国家机器的执法者吗?”
“当然知道。事实上,就在前几天我还遇到了你的一位同事。”
奎尔心里暖洋洋的快意被一阵冷飕飕的寒意取代。
“哦,是吗?那是谁呢?”
“你的搭档,兰德侦探。”
“什么?” 奎尔咬紧牙关,看着瑞恩斯,那家伙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他。
“恐怕他不能再同你搭档了。” “你杀了一名警官?” “更正一下,一名腐败的警官。” “奎尔伸出胳膊,用手指指着瑞恩斯。 “你……你是个人渣!” “哇,我料到你会这么说。毕竟,你与兰德、格雷森一起做事,分享好处。”
“哼,你是个妄想狂。”
奎尔努力保持镇静,可是他放在桌子下的手却禁不住抖动起来。
“你害怕了吗,奎尔?现在,你那些躲在隔壁监听的同事们正在欣赏你和兰德做坏事
的照片。”瑞恩斯再次露出笑容。
“你胡说!”奎尔听到自己的声音变了调。
“告诉我,侦探,你是罪犯吗?” 奎尔感觉到头发都被冷汗湿透了。
“你怎么知道的?我们做得很隐蔽。”说到一半时他呆住了,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
“我是说……不,我是……”他完全乱了阵脚,不得不再次闭嘴。
奎尔侦探低下头,看着映在光滑金属桌面上自己淡淡的影子。过了一会儿,他慢慢地
转过头,看着墙上的单向透明镜。同事们正在镜后看着他,他想象得出因为他的背叛而出
现在他们 脸上那震惊和愤怒的表情。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随着故事情节的步步推进,警官奎尔的内心发生了一系列微妙的变化,而真正使他陷入紧
张慌乱的则是瑞恩斯提到了格雷森被杀一事。
B.瑞恩斯以身试法杀死了兰德和格雷森,他鄙视他们这些靠毁掉他人生活发财的人,认为自
己这样做是为社会铲除坏人,维护社会公正。
C.瑞恩斯承认自己杀人违法,知道必须为此承担相应后果,但他也心怀不平,抱怨世人只看
到自己犯罪的表象,却不过问犯罪背后的原因。
D.在奎尔对瑞恩斯审讯之前,瑞恩斯已向警方举报了奎尔的违法行为,其他警察也监听了
这场审讯,奎尔的罪恶嘴脸已暴露在众人面前。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瑞恩斯微笑着展现“自信和优势”,奎尔打量着对方“忍不住想笑”,开头部分对双方
的细 节描写相映成趣,传达出两人此时的微妙心理。
B.“一直没停止笑”“大笑起来”“笑容突然消失了”“再次露出笑容”,文中对瑞恩斯
的这些神 态描写前后呼应,展现了人物情绪的丰富变化。
C.文中有两处写到瑞恩斯把双手交叉成金字塔形,描写手法相同而用意有别,前者表现人
物紧张中故作镇定,后者表现人物愤怒中有所节制。
D.“我们做得很隐蔽……”“我是说……不,我是……”,句中的几个省略号表示说话断断
续 续,非常传神地表现出真相败露后奎尔的慌乱情状。
8.“审讯”作为这篇小说的标题,有多重意蕴。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4 分)
9.这篇小说主要以对话形式展开,这种写法有哪些作用?(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4 题。
《白氏长庆集》者,太原人白居易之所作。居易,字乐天。乐天始言,试指“之”
“无”二字,能不误。(作者自注:具乐天与予书。)始既言,读书勤敏,与他儿异。五
六岁识声韵,十五志诗赋,二十七举进士。贞元末进士尚驰竞不尚文就中六籍尤摈落。礼
部侍郎高郢始用经艺为进退,乐天一举擢上第。明年,拔萃甲科。由是《求玄珠》《斩白
蛇》等赋,新进士竞相传于京师矣。未几,入翰林,掌制诰,比比上书言得失。因为《贺
雨》《秦中吟》等数十章,指言天下事,时人比之《风》《骚》焉。
予始与乐天同校秘书之名,多以诗章相赠答。会予谴掾江陵,乐天犹在翰林,寄予百
韵律诗及杂体,前后数十章。是后,各佐江、通,复相酬寄。巴蜀江楚间泊长安中少年,
递相仿效,竞作新词,自谓为“元和诗”。然而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
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模勒①,衒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
者,处处皆是。(作者自注:扬、越间多作书模勒乐天及予杂诗,卖于市肆之中也。)予
于平水市中,见村校诸童竞习诗,召而问之,皆对曰:“先生教我乐天、微之诗②。”固
亦不知予之为微之也。自篇章已来,未有如是流传之广者。
长庆四年,乐天自杭州刺史以右庶子诏还。予时刺会稽,因得尽征其文,手自排缵,
成五十卷,凡二千一百九十一首。前辈多以前集、中集为名,予以为陛下明年当改元,长
庆讫于是,因号曰《白氏长庆集》。至于乐天之官秩景行,与予之交分浅深,非叙文之要
也,故不书。长庆四年冬十二月十日,微之序。
(节选自《元稹集》卷五十一)
[注]①模勒:仿照原样雕刻。②微之:元稹字微之,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
白”。
10. 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3 分)
贞元 A 末 B 进 C 士尚驰 D 竞 E 不尚文 F 就中 G 六籍 H 尤摈落。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风》《骚》,文中指《诗经》中的《国风》与《楚辞》中的《离骚》。
B. 会,恰巧、适逢,与《陈涉世家》中“会天大雨”的“会”意思相同。
C. “召而问之”与《论语·学而》中“学而时习之”的“而”用法不相同。
D. 刺,指担任州刺史或郡守,与《屈原列传》“以刺世事”的“刺”意思不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白居易自小聪慧,与一般儿童不一样,刚开始学说话时,就能明确无误地分辨出“之”
与“无”字,后来他在给元稹的书信中曾经提到过这一细节。
B. 礼部侍郎高郢开始用儒家经典来决定录取或黜退,白居易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他所创作的《求玄珠》《斩白蛇》等赋在新进士中广泛流传。
C. 由白居易、元稹所引领的新诗风十分流行,时人纷纷仿效,称之为“元和诗”,扬、越
等地常常有人雕版印制元、白二人的诗作,并叫卖于市井之中。
D. 元稹在会稽时亲自收集并编辑了白居易的作品,共成五十卷,因为考虑到次年皇帝要把
年号改为“长庆”,就把这部作品集命名为《白氏长庆集》。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未几,入翰林,掌制诰,比比上书言得失。
(2)自篇章已来,未有如是流传之广者。
14. 根据材料,说说在元稹看来“叙文之要”应包含哪些内容。(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诗,完成 15-16 题。
喜 雨
杨万里
欲知一雨惬群情,听取溪流动地声。风乱万畴①青锦褥,云摩千嶂翠瑶屏。
行人隔水遥相语,立鹭摧枝忽自惊。岁岁只愁炊与酿,今愁无甑②更无瓶。
【注】①畴:泛指田野。②甑:煮食用的陶制炊具。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首联落笔,直承“喜”字,以“溪流动地”听觉描写来回应“惬群情”,寓情于景,意境和谐。
B.颔联意境大展,视域开阔。以“风”和“云”起句,勾勒辽阔田野的生机和高耸山峦的翠碧。
C.尾联笔法荡开,今昔对比。过去愁在少粮和少酒,如今联想粮食丰收而愁缺少储粮储酒
的容器,似愁实乐。
D.全诗虚实相生,构思巧妙。前两联实写雨后的景象,生动而鲜活,后两联虚笔想象,
由景转情。
16.请结合全诗内容赏析第六句的艺术效果。(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7.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一分。(6 分)
(1)《师说》中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并由此得出“_____,_____”
的结论,这是“教学相长”思想的体现。
(2)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赞美英雄豪杰战斗过的地方的壮丽风景,更赞美历
史上在这里涌现无数叱咤风云的豪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3)在《虞美人》中李煜以水喻愁,抒写国破家亡之恨的名句是“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应用Ⅰ(本题共 3 小题,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高糖饮食会导致各种健康问题,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是大众并不知道糖对我
们身体造成毁灭性打击的原因和方式,特别是这里还涉及了非天然来源的果糖。了解果糖
的生物机制和它与尿酸的微妙关系——微妙但绝非微弱,能帮助我们解释那些棘手疾病的
根本原因。事实上,根据人体研究和动物研究的结论都表明,果糖会促进许多负面的代谢
效应,这才是将饮食中的糖和肥胖关联起来的主要因素。人体处理果糖的过程有尿酸的参
与,而这间接导致了肥胖风险的增加。
18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少
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 分)
19. 下列句子中的破折号与文中的破折号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 别看他们闹得这么凶,可是他们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B. 三只五只的白鸥轻轻地掠过,翅膀扑着波浪——一点一点躁怒起来的波浪。
C. “可怜的妈妈,”箍桶匠说,“你不知道我多爱你。——还有你,我的儿!”
D. 她决定去旅行,目的地是让我——想想——巴黎。
20. 下列句子中的“新鲜”与文中加点的“新鲜”,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 今天早上我从市场买了一些新鲜蔬菜,它们看起来非常脆嫩。
B. 他有大半年不来这里了,趁这次机会来走走,呼吸点新鲜空气。
C. 曹禺《北京人》第二幕:“真是乡下孩子进城,什么都新鲜。”
D. 别以为你是老把式,技术高,就你那一套管用,对新鲜事物看不上眼。
(二)语言文字应用Ⅱ(本题共 2 小题,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题。
核医学已有 100 多年的历史,我国核医学起步于 20 世纪 50 年代。1958 年,原子能院就
利用重水研究堆生产出 33 种同位素,国内一些医院也陆续办起了核医学的培训班。“当时
培训班的主要职责是教学员怎样使用同位素,以及如何将同位素用在对人体疾病的诊断上。”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核医学科教授田嘉禾说。
① ,医生很难精确定位隐藏在患者体内的肿瘤块的位置并判断其大小。如今,医生
利用核技术“人体照相机”,就能打开微观世界,洞察多种疾病。1995 年,我国首台 PET 投入
使用,20 多年来,设备不断更新换代,所使用的放射性核素的剂量越来越小,扫描速度越来越
快,成像精度越来越高。
在治疗方面, ②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核医学科主任医师徐白萱
介绍:“甲状腺具有选择性摄取碘的功能。具有放射性的碘-131 浓聚在甲状腺腺体内,衰变
时释放的射线可以对甲状腺腺体产生辐射,抑制甲状腺分泌甲状腺素,从而达到治疗甲状腺
功能亢进症的目的。”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
过 15 个字。(4 分)
22.请分别用一个单句概括三个段落的中心内容。(6 分)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巴菲特曾说:“我们公司成功的秘诀不是善于解决难题,而是善于远离难题。”远离难
题是否比善于解决难题更值得提倡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
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1.示例 1:(文学)按其自身的内在因素(内部规律)发展
示例 2:(文学)完全遵从从内容中独立出来的形式的发展需要而发展
2. D 3. D
4.示例:本文开篇提出对审美活动情感指向的思考,然后分析了情感指向逐步远离现实存
在的原因和利弊,继而论述了指向现实的审美想象与脱离现实的审美幻觉的联系与区别,
再通过分析文学要求自律的必然性来指出审美想象为何容易转变为审美幻觉,最后提出避
免把审美活动变成某种幻觉的希望。
5.示例:如果沉迷其中罔顾现实,那么小说就成了自我麻痹的工具,感情和理性、存在和
想象的联系断裂了,人陷入了幻觉自娱,而现实中的问题终究未获解决且不容回避。恢复
理性吧,我的同桌!我并不是否定阅读这类小说,而是希望你从阅读中获得面对现实问题
的动力或启发。
6. A 7. C
8. ①“审讯”本来指警察对犯罪嫌疑人的审讯,文中又可指犯罪嫌疑人对腐败警察的另一
种“审讯②从全文主旨上,“审讯“也可以理解为从正义和道德的角度对 邪恶势力的严正
“审讯。
9. ①人物对话构成了小说的主要内容。小说通过人物对 话推动情节发展,使情节更为紧
凑。②人物对话是小 说刻画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两位主要人物的行为、 性格乃至心理
活动,主要是通过他们的对话加以表现 的。③人物对话是揭示小说主旨的主要途径。小说
张 扬正直正义、批判腐败丑恶的主旨是在人物对话中逐 步揭示出来的。④凝练生动的对
话增强了读者的在场 感,更易引起读者共鸣。
10. BEF 11. C 12. C
13. (1)不久,进入翰林掌制诰,频频上书讨论得失。
(2)自有文章以来,从来没有流传这样广的。
14. 在元稹看来,“叙文之要”主要应包括《白氏长庆集》作者的才华、白居易和其诗的
文坛影响力和成书情况和诗集名字的由来。
参考译文:
《白氏长庆集》,是太原人白居易写的。居易,字乐天。乐天开始说话时,(大人)
试着指出“之” “无”二字,能正确无误。已经开始说话,读书勤奋聪明,与其他孩子不
同。五六岁就熟知声韵,十五有志于诗赋,二十七岁考中进士。贞元末年,选拔进士还崇
尚武力,不崇尚文学,其中六经等典籍尤其被排斥。礼部侍郎高郢开始采用经典为进士考
试的标准,乐天一举考中上等。第二年,在甲科考试中十分突出。因此《求玄珠》《斩白
蛇》等赋,被新进进士在京城竞相流传。不久,进入翰林掌制诰,频频上书讨论得失。于
是作《贺雨》《秦中吟》等几十章,评述天下大事,当时的人把它们比作《国风》《离骚》
啊。
开始我与白居易同为校书秘书,多用诗文相互赠答。正赶上我到江陵任职,乐天仍在
翰林院,寄给我百韵长律诗和杂议文章,前后几十章。此后,两人各在江、通任职,又相
酬寄。巴蜀江楚间直到长安城中年轻人,紧接着相仿效,争相写作新词,自称为“元和
诗”。然而二十年之间,皇宫、观寺、驿站墙壁上没有不题记上的;王公贵族,闺阁中的
妇女、奔走的奴仆之人没有不提及的。至于抄写模刻在市场上出售,有人拿着它去交换酒
茶的,到处都是。我曾经在平水市场,看到村校各个孩子们争相学诗,召来问他们,孩子
们回答说:“先生教我们乐天、微之诗。”他们不知道我就是微之了。自有文章以来,从
来没有流传这样广的。
长庆四年,白居易自杭州刺史凭右庶子的身份被召回。当时我在会稽做刺史,因而得
以全部征集他的文章,亲手编排,成五十卷,总共二千一百九十一首。前辈们多以“前集”
“中集”为名,我认为陛下明年会改变年号,长庆直到这就要结束了,所以称之为《白氏
长庆集》。至于乐天的官职品行,和我的交情深浅,并不是文章的重点,所以就不写了。
长庆四年冬季十二月十日,微之序。
15.D
16.①诗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白鹭以人的情态,使白鹭形象更加生动活泼,增强了
诗歌灵动性。
②此句关联前一句,视听结合,使雨后的景象表现得更加立体鲜活。
③雨后树枝积水易断,白鹭立其上而惊飞,此句不写雨而有雨,照应题目,使全诗结构更加
严谨。
④诗人借“白鹭惊飞”的描写,寓、情于景,借景趣来写情趣,暗含春雨带来的欣喜。
17.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问君能
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8. 事实上,人体研究和动物研究的结论都表明,果糖会导致许多负面的代谢效应,这才
是将饮食中的糖和肥胖关联起来的主要因素。
19. B 20. D
21.示例:①在核医学成像出现以前 ②核医学最早用于甲状腺疾病的治疗
22.①核医学历史及我国核医学的起步。②核医学中“人体照相机”功能特点。③核医学在甲
状腺疾病治疗中应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