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4张PPT)导入新课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徽桐城市的六尺巷重温张吴礼让典故对你有什么启发?康熙年间,大学士张英在北京朝廷任职时,有一年张英在安徽桐城的家人和邻居因建房占地闹起纠纷,互不相让。张家人便给当大官的张英写信讲了此事,请他出面干涉。张英看信后,并没有倚仗自己官威欺压邻居,而是回信说:“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人看完,便主动让出三尺空地。邻居也深受感动,也将墙退回三尺,两家和好如初,这就形成了桐城著名的“六尺巷”,张家人的大度和气量也因此传为美谈。如今的六尺巷长100米,宽2米,成为和谐礼让的象征。2024年10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徽桐城市的六尺巷,重温张吴礼让典故,察看桐城历史文化展陈。习近平总书记说,来这里看一看,很有感触。六尺巷承载着中国古人的历史智慧,要弘扬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互礼让、以和为贵,解决好民生问题,化解好社会矛盾,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8.1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第八课 践行中华传统美德2024-2025学年秋季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1.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作用)2.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自学导航(P65-68)小组合作:你了解他们吗?他的故事蕴含着怎样的传统美德和智慧?岳飞祖逖(tì)杨时许衡墨子商鞅生活观察西晋末期,社会动荡,内忧外患,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那时有个叫祖逖(zǔ tì)的人,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希望报效国家。为了练好武艺、增强体魄,约定每天听到鸡叫就起床舞剑练武。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他们也坚持不辍。后来,祖逖成为东晋名将,率军北伐,收复了部分失地。勤奋自律 :故事中的主人公祖逖听到鸡鸣就起床练剑,展现了勤奋和自律的精神。珍惜时间 :鸡鸣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祖逖抓住这个时刻勤奋练习,是对时间的珍视。把握机会 :祖逖与刘琨共同立志报国,通过不懈的努力,最终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坚持不懈 :故事强调了持之以恒地努力是成功的关键,只有通过不断的奋斗才能实现梦想。启示杨时是北宋时期的著名学者。一天,他与游酢(yóuzuò)一起去老师程颐家请教问题。时值隆冬,朔风凛冽。到程颐家时,适逢老师在炉旁闭目养神。他们担心惊扰老师,就在旁边静静等候。程颐觉察后,门外的积雪已经有一尺深,但杨时和游酢依然恭敬侍立。他们的行为体现了对老师的尊敬和对知识的渴望,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尊师重道的典范。启示据《元史》记载,元代大学者许衡同众人一起逃难,时值盛夏,人们又饥又渴。有人发现路边有一棵梨树,大家便争先恐后去摘梨。许衡却端坐树下,不为所动。人们问他为何,他答道:“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们说乱世中梨树无主,许衡说:“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梨树没有主人,难道我的心也没有主人吗?这句铮铮名言传达了一种做人准则,刻画了一条不可逾越的做人底线。无论在什么环境里,面对诱惑,坚守道德操行,固守廉耻尊严,恪守心灵纯洁,这是人格的最高境界。启示:①要自觉遵守规则,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②要有廉耻的荣辱观念。启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流传已久、脍炙人口的美德故事,它们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1.为什么要弘扬和践行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道德理念和规范,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①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②中华传统美德是进行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③课堂笔记:【视频】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文化思考: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有哪些?中华传统美德精忠报国孝敬父母自强不息诚实守信敬业尽责见义勇为团结友爱谦虚礼貌勤劳节俭立志勤学严己宽人克己奉公以和为贵这些中华传统美德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2.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1234个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社会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国家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课堂笔记:入则孝:父母教诲,恭敬聆听关心父母,体贴入微外出告知,行踪有常亲有疾病,悉心照料——《弟子规》部分选段出则悌:兄弟和睦,以孝为先财物看轻,言语包容长幼有序,尊重长辈路遇长辈,恭敬行礼——《弟子规》部分选段请翻译古文,并反省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做到,谈谈自己对孝悌的理解。小组合作:你被一道题难住了,此时你抬眼就能看到隔壁桌的答案,你准备怎么做?正在考试:你隔壁桌的同学正在向你发出给他抄一抄的请求,你准备怎么做?现实抉择P67相关链接——解读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孝,指对父母长辈的尊重和爱戴;悌,本义指对兄长的敬爱和恭顺,也泛指对同辈和朋友的尊敬和友善;忠,指尽心竭力、尽职尽责,常指为国尽忠;信,指讲诚信;礼,指为人处世懂礼貌、讲规矩;义,指做事情符合道义;廉,指廉洁奉公;耻,指自尊自重,有羞耻之心。①判断一切是非、善恶、荣辱,都需要明确的标准。②“由义为荣,背义为辱。”中华民族一贯以遵守道德为荣,以违背道德为耻。③这一荣辱观念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国人日用而不觉的道德标准。(1)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2.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故事链接1有一次,墨子路过一个染坊,看到纯白的丝放进染缸里,拿出来就成为五颜六色的了。他感慨地说:丝放到青色的染缸里就变成青色,放到黄色的染缸里就变成黄色,放入的染缸不同,出来的颜色也不同。所以染丝不能不慎重啊! 这一故事流传到后世,形成了“墨悲丝染”的典故,人们常用它说明人也会受到社会环境的熏染。思考:上述材料体现哪些中华传统美德?面对好的榜样我们该怎么做呢?点拨:(1)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尊崇道德、一心向善的优良传统。(2)不断向有美德、有才能、有贡献的人学习,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五一劳动先进人物表彰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时代楷模表彰新时代好少年评选国家每年进行先进人物评选,表彰,有何作用?不断向有美德、有才能、有贡献的人学习,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作用:不断向有美德、有才能、有贡献的人学习,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2)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2.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认识:“ 德者,本也。”“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尊崇道德、一心向善的优良传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孔子家语 ·六本》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君子居必择邻,游必就士——《晏子春秋·杂上》思考:谈谈你对这几句话的理解,并说说它们反映了怎样的传统美德。“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这句话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原文为:“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其意思是,君子最高的德行就是同别人一道行善。后来,与人为善的语意有所拓展,多指以善意的态度对待他人,为人着想,乐于助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意思是,见到有德行或才干的人要向之学习,见到不道德的人要自我反省。这句话鼓励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寻求进步,通过观察他人的优点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并通过他人的错误来警示自己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名言赏析在班级里,你有没有特别想向TA学习的同学?请你介绍TA,向TA发出学习结队邀请,说说TA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是什么。格式如下:我想和 组成学习小队,因为TA 值得我学习。见贤思齐1.请说出以上图片主人公有何共同之处?2.你最想对他们说什么?林则徐虎门销烟岳飞精忠报国抗倭英雄戚继光故事链接23.说到爱国,请你分享你知道的名言警句或榜样人物。中华儿女将自己的前途命运与祖国兴衰、民族存亡紧紧联系在一起,尽心竭力报效国家。“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作用:爱国情怀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3)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2.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认识:“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自古以来,中华儿女将自己的前途命运与祖国兴衰、民族存亡紧紧联系在一起,尽心竭力报效国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明朝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顾炎武的一句名言,这句话出自于《日知录》。这句话的意思是:国家的繁荣和衰败,每一个普通人都有责任。这是因为,国家的发展和稳定,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努力。如果每个人都能尽职尽责,那么国家就能繁荣昌盛;反之,如果每个人都只顾自己的利益,不关心国家的发展,那么国家就会陷入衰败。上述材料体现哪些中华传统美德?故事链接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家庭责任社会责任国家责任作用:这种担当意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博大胸怀和崇高境界,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重要支撑。(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2.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认识:中华民族强调“明伦”“尽责”,要求每个人明确认识到自己的人伦职责,不仅要担负起对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而且要兼济天下,为天下人谋幸福。中国医疗队在非洲抗击埃博拉在非洲埃博拉疫情爆发期间,中国先后派出多支医疗队前往疫情严重的国家,如塞拉利昂、利比里亚等。中国医疗队员们不顾个人安危,深入疫区,与当地医护人员并肩作战。他们不仅带去了大量的医疗物资和先进的医疗设备,还为当地患者提供治疗,培训当地医护人员掌握防护和治疗技术,帮助建立诊疗中心和隔离设施等,为控制埃博拉疫情的蔓延、拯救众多外国患者的生命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向塞内加尔捐赠医疗物资2024年12月17日瓦努阿图发生7.3级强震后,中国政府第一时间响应,2025年1月1日,35吨援助物资搭乘专机空运抵达瓦努阿图,包括帐篷、折叠床、食品、饮用水、医疗药品、急救设备、应急照明设备等。发现问题笔记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带一路”合作论坛金砖国家会议博鳌亚洲论坛学习了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你有哪些收获?请你搜集中华传统美德故事,制作展板,号召全校学生学习中华传统美德。启思导行课堂小结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原因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道德理念和规范,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1.近日,广东梅州市政府拟认定在2024年5月1日凌晨梅大高速茶阳路段塌方灾害中不惧危险,成功拦截多辆欲驶往塌方处车辆的黄曼秋、黄建度、王向楠和从塌方处救起多名伤员的刘永缙、蔡炫达五人的行为为见义勇为,表彰他们在灾难面前,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下对见义勇为理解错误的是( )A.是一种不顾自身安危,通过与违法犯罪作斗争或参与抢险、救灾、救人等方式,保护国家、集体利益和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一种行为B.见义勇为体现了人性高尚的一面,作为促进社会进步与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历来受到人们的褒奖和赞扬C.未成年人身体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不提倡见义勇为D.见义勇为是正能量的体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C课堂小练2.从开幕式的中国传统历法时光轮转到闭幕式的折柳送别、依依不舍……历时16天的北京冬奥会圆满闭幕。中国冬奥健儿们以最顽强的拼搏精神创造了冬奥会历史最好成绩。中国也通过冬奥会的胜利举办向世界宣告:中国有能力更有信心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多更大的作用。由此可见( )A.中国已成为世界格局中的主导者B.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C.中华传统文化已成为中华传统美德的精髓D.中国冬奥健儿践行了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D课堂小练3.(2025·全国课后作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许多脍炙人口的美德故事、经典名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下列故事或名句与所体现的优秀传统美德匹配正确的是( )①孔融让梨---见贤思齐②岳母刺字---精忠报国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担当意识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崇德向善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C课堂小练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