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六单元 先贤智慧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考试范围: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一、积累与运用(12分)1.名句默写。(4分)(1)夫战,勇气也。 ,再而衰, 。(2)夫大国,难测也, 。(3)《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忠之属也,可以一战”的理由是“ , , ”。(4)《曹刿论战》中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 , ”。2.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又/何间焉 B.忠/之属也C.登轼/而望/之 D.吾视/其辙乱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肉食者谋之 未能远谋B.又何间焉 其间千二百里C.弗敢加也 万钟于我何加焉D.忠之属也 属予作文以记之4.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小大之狱 B.牺牲玉帛C.弗敢专也 D.战则请从5.下列对《曹刿论战》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2分)A.曹刿与乡人的对话,表现了曹刿作为一介平民对国家高度的责任感。B.本文第2段运用对比,表现了曹刿和鲁庄公指挥才能的高下之别。C.本文在剪裁上别具匠心,详写论战,略写作战,意在表现曹刿的“远谋”。D.在曹刿心目中,士兵的勇猛无畏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二、阅读(48分)(一)曹 刿 论 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1)肉食者鄙( ) (2)小惠未遍( )(3)遂逐齐师( ) (4)故克之(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何以战 以其境过清B.登轼而望之 人不知而不愠C.小大之狱 水陆草木之花D.战于长勺 欲有求于我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9.曹刿认为“肉食者”未能“远谋”,那么,他自己的“远谋”体现在哪些方面 (2分)(二) 尝见一蜘蛛布网壁间,离地约二三尺,一大蛇过其下昂首欲吞蜘蛛而势稍不及。久之,蛇将行矣,蜘蛛忽悬丝疾下,蛇复昂首待①之,蜘蛛仍还守其网,如是者三四次。蛇意稍倦,以首俯地,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飚下②,踞蛇之首,抵死不动。蛇狂跳颠掷,以至于死。蜘蛛乃盬③其脑,果腹而去。(选自薛福成《物性相制》)【注释】①待:防备。②飚下:带着一股风跳下。③盬(gǔ):吸饮。10.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语句断句。(限断两处)(2分)一 大 蛇 过 其 下 昂 首 欲 吞 蜘 蛛 而 势 稍 不 及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尝见一蜘蛛布网壁间( )(2)蜘蛛忽悬丝疾下( )(3)如是者三四次( )(4)果腹而去( )12.下列“之”的用法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例句:蛇复昂首待之A.公与之乘 B.久之,蛇将行矣C.踞蛇之首 D.何陋之有13.翻译下面句子。(4分)(1)蛇意稍倦,以首俯地。(2)蛇狂跳颠掷,以至于死。14.《曹刿论战》和本文说明的一个共同道理是什么 请结合两文内容简要分析。(3分)(三)陈涉世家(节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 ”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1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1)度已失期( ) (2)今或闻无罪( )(3)楚人怜之( ) (4)今诚以吾众( )16.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2)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17.为了“威众”,陈胜、吴广做了哪两件事情 (2分)18.陈胜、吴广的起义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根据本段内容,做简要分析。(2分)偶然性:必然性:(四)初,丹杨朱治尝为孙坚校尉,见袁术政德不立,劝孙策归取江东。时吴景攻樊能、张英等,岁余不克,策说术曰:“家有旧恩在东,愿助舅讨横江。横江拔①,因投本土召募,可得三万兵,以佐明使君定天下。”术知其恨,而以刘繇据曲阿,王朗在会稽,谓策未必能定,乃许之,表②策为折冲校尉。将兵千余人、骑数十匹。行收兵,比至历阳,众五六千。时周瑜从父尚为丹杨太守,瑜将兵迎之,仍助以资粮。策大喜,曰:“吾得卿,谐也!”进攻横江、当利,皆拔之,樊能、张英败走。策渡江转斗,所向皆破,莫敢当其锋者。百姓闻孙郎至,皆失魂魄。长吏委城郭,窜伏山草。及策至,军士奉令,不敢虏略,鸡犬菜茹,一无所犯,民乃大悦,竞以牛酒劳军。策为人,美姿颜,能笑语,性阔达听受,善于用人,是以士民见者莫不尽心,乐为致死。繇与策战,兵败,走丹徒。策入曲阿,劳赐将士,发恩布令,告谕诸县:“其刘繇、笮融等故乡部曲③来降首者,一无所问;乐从军者,一身行,复除门户④;不乐者不强。”旬日之间,四面云集,得见兵二万余人,马千余匹,威震江东。(选自《资治通鉴》)【注释】①拔:攻取。②表:上表推荐某人。③部曲:部属。④除门户:免除全家赋税劳役。1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1)岁余不克( ) (2)乃许之( )(3)将兵千余人( ) (4)不乐者不强( )20.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策渡江转斗,所向皆破,莫敢当其锋者。(2)民乃大悦,竞以牛酒劳军。21.本文中的孙策与《陈涉世家》中的陈胜,他们领导的队伍得以壮大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3分)(五) 吾人适志于花柳烂漫之时,得趣于笙歌腾沸①之处,乃是造化②之幻境,人心之荡念也。须从木落草枯之后,向声希③味淡之中,觅得一些消息,才是乾坤之橐龠④,人物之根宗。静处观人事,即伊吕⑤之勋庸⑥、夷齐⑦之节义,无非大海浮沤⑧;闲中玩物情,虽木石之偏枯、鹿豕之顽蠢,总是吾性真如⑨。花开花谢春不管,拂意事休对人言;水暖水寒鱼自知,会心处还期独赏。——节选自《菜根谭》【注释】①腾沸:喧腾鼎沸。②造化:大自然。③声希:声音越来越弱。④橐龠(tuó yuè):指古代鼓风吹火用的器具,这里指世界的动力源泉。⑤伊吕:指伊尹、吕尚。伊尹辅商,吕尚辅周,都是开国元勋,功业卓著,所以后世把他们并称为“伊吕”。⑥勋庸:功勋伟绩 。⑦夷齐:伯夷、叔齐。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个儿子。⑧浮沤(ōu):水面的泡沫。⑨真如:佛教用语,意为“真正的我”。2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1)趣( ) (2)念( )2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1)虽木石之偏枯、鹿豕之顽蠢,总是吾性真如。(2)水暖水寒鱼自知,会心处还期独赏。24.选文第2段运用了对比的写法,请指出并分析其作用。(2分)三、写作(40分)25.请以“这才是少年应有的模样”为结尾,写一篇文章。要求:(1)题目自拟;(2)文体自选;(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参考答案1.(1)一鼓作气 三而竭 (2)惧有伏焉 (3)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 (4)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2.D(吾/视其辙乱)3.A(A谋划。B参与/中间;C虚夸,夸大/益处;D类/同“嘱”,嘱托)4.D(D古今义相同,跟从。A狱:古义:指诉讼案件;今义:监狱。B牺牲:古义: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今义:为正义事业而献身。C专:古义:独自享有;今义:专一)5.D(取信于民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6.(1)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2)遍及,普遍 (3)追赶,追击 (4)战胜7.C(C的。A凭靠/因为;B表顺承/表转折;D在/对,向)8.(1)大大小小的诉讼事件,即使不能件件都明察,也一定会诚心地去处理。(2)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穷尽了。9.曹刿的“远谋”体现在:战前,政治上着眼于取信于民;战争中,能把握战略战术,抓住战机;战后,能总结经验。10.一大蛇过其下/昂首欲吞蜘蛛/而势稍不及11.(1)曾经 (2)快速 (3)像这样 (4)离开12.A(例句:代词;A代词。B补足音节的作用;C结构助词,的;D宾语前置的标志)13.(1)蛇感觉稍微有点疲倦,将头趴到地上。(2)蛇疯狂地跳跃颠颤摔打(身子),直到死掉。14.弱有所长,强有所短,弱者只要伺机而动,善于斗智,就能战胜强敌。《曹刿论战》中鲁国军队抓住“彼竭我盈”之时的有利时机克敌制胜;本文中的蜘蛛是在蛇“以首俯地”之时,乘其不备,置蛇于死地。 【附译文】 (我)曾经看见一只蜘蛛,在墙壁之间布网,离地大约二三尺(高),一条大蛇从它下面经过,抬起头想吞食蜘蛛,(蛇顺势往上)而高度略微差一点。时间长了,蛇将要走了,蜘蛛忽然(垂丝)悬挂而下,蛇又抬头想吃它,蜘蛛又回到它的网中。像这样做了三四次。蛇感觉稍微有点疲倦,将头趴到地上。蜘蛛趁着它不注意,迅速奋身下来,蹲在蛇的头上,拼死不动。蛇疯狂地跳跃颠颤摔打(身子),直到死掉。蜘蛛就吸饮它的脑髓,吃饱后(就)离开了。15.(1)推测,估计 (2)有人 (3)哀怜、怜悯 (4)如果16.(1)扶苏因为多次劝谏始皇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2)第二天,士兵们中间议论纷纷,只是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看着陈胜。17.丹书鱼腹;篝火狐鸣。(意对即可,用文中相应语句回答也可)18.偶然性:因暴雨断道而误期限。必然性:秦朝统治法峻刑严,“天下苦秦久矣”。陈胜等误了期限按秦法都要斩首,这迫使他们为求生,不得不举戈反秦。19.(1)攻克 (2)答应 (3)统率(4)勉强20.(1)孙策渡江以后,辗转战斗,所到之处都被攻破,(敌军)没有敢抵拒他锋芒的。(2)百姓于是非常高兴,争相用牛肉和美酒慰劳军队。21.孙策具有军事才能,在吴景面临困境时,主动帮助其进攻横江。孙策富有人格魅力,豁达亲民,能听从别人意见,善用人才,百姓愿为他效力;《陈涉世家》中陈胜具有非凡的组织、领导的才能,如“威众”“杀尉”“召三老”“豪杰”等。陈胜以失期为契机,利用扶苏的贤德,项燕的仁爱,假称是公子扶苏、项燕领导的队伍,抓住民心,积极争取民众的支持。陈胜在分析当时严峻形势的基础上,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符合人们深受秦朝暴政的迫害,强烈渴望平等的民主精神。因此,陈胜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和强烈拥护,起义队伍不断壮大。22.(1)意趣 (2)想法23.(1)即使是树木山石的偏斜枯败,鹿、猪的顽劣愚蠢,才是我们的本性。(2)水暖水寒鱼儿自己知道,遇到会心合意的地方可以独自欣赏。24.将功名利禄是海上泡沫和闲情逸致是人生真谛进行对比,凸显出闲情逸致的人生态度的美好。【附译文】我们在鲜花杨柳绚烂漫天的时候舒适自得,在吹笙唱歌喧腾鼎沸的地方获得意趣,这不过是大自然造出的幻境,是人心的放荡想法而已。必须在树木凋落、花草枯萎以后,从声音慢慢平静、滋味慢慢平淡中,寻找(关于生命本质)的一些消息,这才是世界的动力源泉,才是人与万物的根本宗义。静下心来观察人与事,即使伊尹、吕尚那样的功勋伟绩,伯夷、叔齐那样的节操义行,也不过是大海中的泡沫;清闲之中玩味事物之情,即使是树木山石的偏斜枯败,鹿、猪的顽劣愚蠢,才是我们的本性。花开花谢春天是不管的,自己不如意的事情不要对别人倾诉;水暖水寒鱼儿自己知道,遇到会心合意的地方可以独自欣赏。25.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