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成长与学习 能力提优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考试范围: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一、积累与运用(20分)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8分)故乡如巢,年关如归巢的信号,让每一个漂泊他乡的游子皈依家园,chángyáng在家的温暖与幸福里。只要回到故乡,他乡的秩序、规则统统远去,只有熟稔的风景、熟识的脸庞、熟知的方言、熟悉的故人,一切都没有了距离,只有浓如酒、醇如蜜的真情。我一直把故乡当作自己灵魂的归依。每当过年的时候,总觉得自己的体内有一股火在燃烧,我知道,那是潜伏在我心灵深处的情感雷达在时空深处感应着故乡的召唤。这样,我在尘世间喧嚣的心,才能归于ānxiáng。(1)根据拼音将汉字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4分)chángyáng ānxiáng(2)给文中加点字注音。(2分)漂泊( ) 潜伏( )(3)下列词语的词性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A.心灵B.真情C.脸庞D.皈依2.下列对这幅书法作品的字体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隶书B.篆书C.楷书D.行书3.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是能否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负担的重要举措之一。B.为了后代能仰望星空、荡舟碧波,我们应该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增强低碳生活方式。C.百余年来,在助力中国共产党脱颖而出挽救民族的因素中,宣传思想工作可以说厥功至伟。D.那一面面内容丰富、色彩鲜艳的“文化墙”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停下脚步驻足观赏。4.人生在世,离不开朋友。你所在的七年级(1)班开展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8分)(1)活动一:为了更好地表现活动主题,小威同学拟写了一副对联,但下联还缺几个字。请你帮他把下联缺的字补上。(2分)上联:友谊桥坚如石 下联:朋友情 (2)活动二:你们班准备3月15日下午4点在班级开展“有朋自远方来”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写一张邀请卡,邀请学校领导来参加这次活动。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目的,并使用恰当的敬辞或谦辞。(3分)(3)活动三:互联网丰富和改变了现代人的交友方式,多种多样的网络交友方式有利也有弊,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二、阅读(30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5~6题。(5分)峨眉山月歌李 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这首诗首句“峨眉山月半轮秋”点出了诗人远游的时令是秋天。B.“影入平羌江水流”写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C.诗人即将离开故乡外出闯荡,内心的憧憬和对未来的不安自然地流露在诗中。D.诗歌采用寓情于景的写法,山、月、江水等景致的融合变幻,衬托出诗人即将离开故乡时的复杂情感。6.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所展现的画面。(3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7~10题。(14分)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 ”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①之,是不亦善学乎 ”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 ”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冀闻道也。……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 不然,迨年事蹉跎②,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选自《李生论善学》)【注释】①志:记。②蹉跎:光阴消逝。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4分)(1)王生益愠( )(2)或谓君不善学( )(3)余不敏( )(4)不应而还走(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1)或谓君不善学,信乎 (2)虽欲改励,恐不及矣!9.结合生活谈谈如何做一个善学者。(3分)10.选文中的王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3分)(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1~13题。(11分)吃 瓜梁 衡①不知为什么,现在有一个网络流行语,把看热闹叫作“吃瓜”,那些看热闹的人就叫“吃瓜群众”。此瓜远非彼瓜,今瓜已非昔瓜,这个瓜已完完全全地变异了。这倒让我想起当年吃真瓜的味道。②我八岁以前是在农村度过的,只留下了吃西瓜的记忆。那时农民以粮为命,土地以粮为本,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年代,西瓜不但是调剂生活的奢侈品,亦是一个乡村孩子记忆中的特殊风景。③我们那里种瓜不说“种”,叫“押瓜”或“压瓜”。“押”者,未知也,押宝。因为一个瓜在剖开之前是不知好坏的,有点赌的味道,就如现在玉石市场上的赌石。“压”,也有道理。一是要压瓜秧,二是瓜地里要压砂。这是为了改变局部小气候,利用砂地午晚温差大的特点,瓜日长夜歇,易积累糖分。西瓜是不可能家家都种的,一般是一个村或附近几个村有一个种瓜能手,每年种几亩地供周边村民食用。而孩子们很会利用大人的爱心,在瓜地里放开肚皮吃瓜,直吃到肚子和瓜一样圆。有一种很好的奖励是跟着大人去看瓜。要是哪一天晚饭后,有大人突然摸着你的脑袋说:“要不要晚上跟我去看瓜 ”那就如现在说要带你去南极旅游。你会急忙抱起一个小枕头,抢先跑出门外,生怕被母亲抓了回来。④如你去看瓜,乐趣在瓜外。后半夜躺在瓜棚里,凉风习习,天边银月如钩,田野里虫鸣唧唧。如有幸看到远处夜行的动物,多半是狐狸,那两盏灯一样的眼睛直瞪着瓜棚,只这一点就足够你回去对小伙伴们吹上半年。有一次,我还赶上看十几个大人挑灯夜战在地里掏獾子。不是像闰土讲给鲁迅那样的用叉子去叉,而是找到它的窝用水灌。被水灌出来的獾子肥肥胖胖的,像一头小猪。大人们高兴地把它捆在一根棍子上抬着,说回去炼獾子油,这是冬天治手脚皴裂的秘制润肤膏。⑤我的第二次吃瓜高潮是参加工作后不久。大学毕业,在当时“到边疆去”的口号鼓舞下,热血沸腾,就来到内蒙古巴盟,乌兰布和沙漠的边缘。此地别无所长,唯产一种叫“华莱士”的蜜瓜,据说是当年一个传教士带来的。金黄色,滚圆,比足球略小一圈,熟透后瓜瓤白中带绿如翡翠。它不像西瓜那样多汁多水,肉质呈果冻状,细腻浓香,闭上眼睛咬一口,还以为是在吃蜂蜜。吃过之后上下唇粘在一起,甜得化不开,要取清水漱口。当地气候恶劣,浩浩乎平沙无垠,风起时尘暴蔽日,当面不见人影,白天烈日烤人,晚上又夜凉如水。我一个人背井离乡来到这个沙窝子里,举目无亲,聊以慰藉者、给亲友去信时用来报喜而不报忧者,唯有这华莱士瓜。现在早不用这个名字了,而叫河套蜜瓜。当地还产一种三白瓜,大如篮球,白皮、白瓤、白籽。刚一切开,还以为是生瓜蛋子,但吃时水多汁甜胜过红瓤瓜,又多了一股如雪梨似的清香。还有一种冬瓜,如农村土炕上的长条枕头那么大,并不是当菜吃的冬瓜。冬瓜到晚秋时才收获,但不着急吃,暂放到房内墙根处或水缸后面不去理它。到了腊月,它早已悄悄化作一包蜜水,用手轻轻拍一下,能看到瓜皮下汁水的流动。这时不能用刀了,要用一个空心草秆吸食。外面飞雪团团,屋内炉火熊熊,盘腿坐在滚烫的热炕上,吃完白水煮羊肉,浑身冒汗,甩掉老羊皮袄,小心捧过一个冬瓜,吸一口凉透肺腑,甜到心底,霎时身轻如燕,耳聪目明。又两年,这里有了生产建设兵团,引进了一种泰国瓜。从形状上看,它彻底颠覆了瓜的概念,不是圆球形,而是一个长棒子,大约有两握之粗,二三尺之长,表皮油光黑亮,里面是暗红色的瓤。到地里摘瓜,不是抱瓜,而是在肩膀上扛一条瓜。吃时要切成一段一段平放桌上,如一块块圆形蛋糕。⑥后来还有一次痛快地吃瓜,那已经不是西瓜,而是哈密瓜了。1983年到新疆,在石河子采访时正赶上国庆节,团场招待所的大院里就剩下我们两个北京来的小记者。主人不好意思地说,放假了招待不周,吃好瓜不想家,就往我们的房间里倒了一大麻袋瓜。几十年过去了,天山秋色全不记,唯留瓜香唇齿间。⑦离开巴盟40年后,我回去过一次,又吃了一回华莱士,但已全无味道。问起冬瓜、三白瓜、泰国瓜,当地人直摇头,似从未听说过,我倒像是从桃花源里出来的人,尽说些远古的话。后来也去过一次新疆,在国宾馆里吃切成小牙儿的哈密瓜,味同黄瓜。至于在北京更是吃不到当年的那个味道了,常百思不得其解。人说世界之变如沧桑,一块瓜里也沧桑啊!⑧后来找到了两个原因。一是今瓜已非昔瓜,早成了商品瓜,要产量,追化肥,上农药。二是地头瓜变成了城里瓜,对瓜来说,离地一天,味减一半,暗失美感。所以海南人吃椰子,过午不食,只吃上午在树上新摘的。椰一离树,原味便无,也只能是一个原味的近似值。世间之物瞬息万变,人生的许多美好只能有一次,过后唯有存在记忆里。于是想到城里人的可怜,千里之外你还想吃到好瓜 也只配做一个吃瓜群众了。(选自《光明日报》2021年6月11日,有删改)11.选文按时间顺序记叙了“我”的吃瓜经历及感受,细读文章,填写下表。(4分)经历 感受① 乐趣无穷大学毕业去内蒙古巴盟吃华莱士、三白瓜等 ②③ ④40年后再回原地吃瓜,但已没有原先的瓜味了 疑惑、感慨12.选文的线索是什么 请结合内容简析。(4分)13.文章除运用叙述、描写外,还运用了抒情这一表达方式,试举一处简析其作用。(3分)三、写作(50分)14.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你所走过的路,都会成为回忆里的风景;你所有的经历,都会成为你的财富;你曾经的负担,会成为你的礼物;你受的苦,会照亮你未来的路……请以“那年,我从 走过”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联系生活实际,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参考答案1.(1)徜徉 安详 (2)bó qián (3)D2.C(作品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属于楷书)3.C(A一面对两面,删去“能否”;B搭配不当,将“方式”改为“意识”;D重复啰唆,删去“驻足”或“停下脚步”)4.(1)深似海 (2)示例:我班拟定于3月15日下午4点在本班教室举行“有朋自远方来”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诚邀您参加,并期盼着您的光临和指导!(3)示例一:我认为网络交友有利。网络交友打破了地域限制、空间限制、时间限制、年龄限制,可以广交四海的朋友,而且与网上的朋友可以随心所欲地交流,不像同身边的朋友交流时总有所顾忌,怕说真心话。示例二:我认为网络交友有弊。在虚拟的世界里不能做到相互了解,只能听其言,不能观其行,而且网上所说的跟现实世界总会有差距,如果把握不好,容易上当受骗。5.C(C“对未来的不安”理解有误。诗中山、月、江水等景致的融合变幻,衬托出诗人即将离开故乡时的憧憬、喜悦以及对故乡依恋的复杂情感,并没有“对未来的不安”)6.示例:峨眉山巍峨耸立,半轮淡淡的秋月悄然悬挂在山头,月亮的影子倒映在平羌江面上,如碧玉般晶莹可爱。江水流动,月影也随着江水前行。7.(1)生气,恼怒 (2)善于 (3)聪明 (4)回答8.(1)有人说你不善于学习,是真的吗 (2)即使想改过自勉,恐怕也来不及了!9.不耻下问,善于通过学习他人的优点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学习时应不断思考。10.王生是一个知错能改、能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反省的人。11.①八岁之前在乡村跟着大人们去瓜棚看瓜、吃瓜 ②聊以慰藉 ③1983年去新疆石河子采访在招待所吃哈密瓜 ④留香唇齿12.“吃瓜”是本文的记叙线索。选文第①段,由网络流行语“吃瓜”进行点题,总括全文,并引出下文对吃“真瓜”的回忆;中间②~⑦段详细记叙“吃瓜”经历,最后由而今城里人只配做“吃瓜群众”呼应前文,由悟出人生道理作结。全文结构严谨,思路清晰。13.示例:如选文第⑥段,记叙1983年“我”去新疆石河子采访,在招待所吃哈密瓜,“几十年过去了,天山秋色全不记,唯留瓜香唇齿间”。这里“天山秋色全不记,唯留瓜香唇齿间”,记叙中夹杂着浓浓的情意,既抒发对哈密瓜的喜爱,又表达对主人热情好客的感激。14.参照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