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人生思考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考试范围: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一、积累与运用(26分)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8分)不可否认,时代顺息万变,机遇稍纵即shì,①我们确实需要创新求变、②弯道超越。也不是说我们凡事只能使“笨劲”,不能用“巧力”。但必须懂得,走捷径并不等于见风转舵。捷径的获取,靠的是日积月累的能力,而不是投机取巧的忘想。③捷径的完成,靠的是持续不断的拼搏奋斗,而不是一劳永逸、一步登天。很多人“一举成名”④的背后,是“十年寒窗”的苦功。天底下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也没有天上掉馅饼的机会,真正的捷径,其实只有苦干这一条。(1)请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日积月累( ) 稍纵即shì( )(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2分)“ ”改为“ ”“ ”改为“ ”(3)文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A.超越 B.见风转舵C.投机取巧 D.获取(4)文段中四处标点(见角标①②③④),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A.① B.② C.③ D.④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题。(4分)A一个人是否高贵,取决于他做人谦卑、谦逊、谦虚和谦让。 B因为,人有了谦卑,就有了善良,就有了礼节,就有了遵循,就会当行则行、当止则止。C高贵与谦卑,从来都是如影随形。D你如果真想让人觉得高贵,千万不可只顾自己的痛快与存在,而要眼中有人,不忘言行的低调和做人的谦卑。(1)A、B、C、D四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一个人是否高贵,取决于他做人谦卑、谦逊、谦虚和谦让。B.因为,人有了谦卑,就有了善良,就有了礼节,就有了遵循,就会当行则行、当止则止。C.高贵与谦卑,从来都是如影随形。D.你如果真想让人觉得高贵,千万不可只顾自己的痛快与存在,而要眼中有人,不忘言行的低调和做人的谦卑。(2)在横线处接续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谦卑的人高贵。B.一个人有多谦卑,就会有多高贵。C.谦卑的人是高贵的人吗 D.其实谦卑的人是高贵的人。3.为庆祝“世界读书日”这一文化节日,学校开展“书香校园,期待你我”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踊跃参加这次活动,并完成以下任务。(7分)(1)为促使“书香校园,期待你我”活动有效开展,请你为之拟写一条宣传标语。(3分)(2)本周五下午3点七年级组准备开展“我爱读书”主题班会活动,班级派你去邀请王老师参加并给予指导,见到王老师时,你会怎么说 (4分)4.默写。(7分)读诗就是读人生岁月。从“河流大野犹嫌束,① ”(谭嗣同《潼关》)中,我们读出了少年人的意气风发;从“② ,③ ”(李商隐《夜雨寄北》)中,我们读出了诗人的无奈与孤独;从“④ ,⑤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我们读出了诗人为国戍边的志愿;从“⑥ ,⑦ ”(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我们读出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二、阅读(24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5题。(4分)东栏梨花苏 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5.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9题。(20分)鸡毛掸子里的童年汪 涵①有一次,我突然厌倦了开车,便伫立在夜晚的街头,静静回想我忙碌的一天,思考自己如此繁忙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知道,我的父母都为我的现在骄傲,而我最快乐的时光是他们赐给我的。直到现在,童年生活仍是我灵感的养分,走得再远,那段日子也不曾放下。②小时候,我经常生病,病恹恹的我喜欢透过玻璃窗望着外面发呆。母亲下班回来总是用鸡毛掸子打扫灰尘,她一边打扫一边说:“建刚,你还是躺下吧,不然你爸爸回来又要说你。”我舍不得躺下,舍不得外面的光景。除了盼望邻家女孩背着书包一蹦一跳地回来,我还喜欢看路过的黄狗。③母亲总是安详地收起我桌子上凌乱的印章,还有到处乱摆的作业本和课外书,她用鸡毛掸子轻轻拂去桌子上的灰尘,动作优雅沉静。我好几次发誓要是将来学会油画的话,肯定将母亲这劳动的样子画下来,再后来读到那几句著名的禅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我才意识到,母亲使用鸡毛掸子的动作,充满了禅定的味道。④无论现实条件多么糟糕,她总是让我们活得从容。那个鸡毛掸子被她放在柜子上,竟然还有了些装饰的意味。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俭朴生活中,鸡毛掸子算是个华丽的家什,母亲总是把它摆在显眼的地方,上面缤纷的公鸡羽毛因此有了些炫耀的味道。⑤但父亲对我来说,像竖立的一道墙,很多时候有点生硬。那个鸡毛掸子在他手里立马变得面目狰狞,如同一只血脉偾张的公鸡。然而他还是舍不得打我,又会把鸡毛掸子放回它应该在的地方。⑥那时候我们住的是平房,有的人家会在门外放几个腌菜坛子,做榨菜、辣椒、萝卜之类的。有一次,我们几个小朋友打赌,说能不能在这腌菜坛子里放个鞭炮,也许坛子就会像鱼雷一样炸开。果真有一个胆大的,把一个鞭炮点燃了扔进去,我们马上四散而逃,背后传来“砰”的一声闷响。⑦因为我过往的斑斑劣迹,父亲本能地把账算到我的头上。他拿起鸡毛掸子,让我背过身去,一直打到气喘吁吁,问是不是我点的鞭炮,我说不是。他又打,一直打到我的头上来,直到鸡毛掸子变成了竹棍,鸡毛掉得满地都是。母亲吓得靠着门一直喊:“莫打,莫打,莫让建刚明天上不得课。”我满身疼痛地睡着了,迷迷糊糊到黎明,被人摇醒了,睁开眼睛一看,父亲居然就坐在我的床边,那晚他可能根本没有睡着。他摸了下我的头,问:“真的不是你 ”我无力地点了下头,他就叹了口气,坐在我的桌子边上,说:“人家都说看见是你最后跑开的,所以鞭炮是你点的。其实,我晚上想了好久,也许真不是你点的。”父亲说完沉默了好久,我也没有什么想说的。⑧第二天,我们顶着清晨的薄雾一路走向学校。父亲走得像个移动的雕塑,他不知道该和我说什么。在学校的门口,我头也不回地和他说了声“再见”,然后自己就进去了。当然,我知道他并没有马上走,他一定还站在那里,或许一直看我走进二楼的教室。⑨有一回学校搞活动,要求我们穿白衣蓝裤白网鞋,我刚走到门口就被父亲叫住。我思量自己又做错了什么,是不是洗脸水又没有倒 父亲说:“别老顾着前面整齐,后面也得拉平。”于是,父亲走到我身后拉平了衣服,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好好表现。”我回头看着父亲,眼里噙满了泪水。父亲因为近视,没有看到我眼里连挨打时都没有过的泪水,而我却透过父亲两鬓看到过去不曾看到的白发,那一刻我觉得自己长大了,父亲的训斥和责罚都已经不再那么可怕。而那根被打坏的鸡毛掸子,又被我母亲拿到杂货店里让人给嵌上了新的鸡毛。⑩不久前,我回老家的时候,他们几个老人在打麻将,我就去清理旧物。父亲在外面边砌牌边说:“建刚小时候的作文写得可好,九岁的时候就晓得用柠檬去形容月亮,那时候柠檬都很少看见。”我心里一动,走到卧室,搭了个凳子,想要打开立柜上面的旧木箱。那个鸡毛掸子也被放在那上面,竹子开裂了,上面残留着最后几根羽毛,母亲一直没有舍得扔它。我在里面慢慢地翻啊翻,终于翻到了我的作文本。蓝色的墨水印记,有的地方已经开始漫漶了。我翻到了那篇作文:“夜空挂着个柠檬般的月亮,我问奶奶,月亮里真的有白兔吗 ”我发了一阵呆,眼泪差点夺眶而出。这就是我和鸡毛掸子的故事,我一直希望我能讲得更好一点,但对于我的父亲母亲,我的叙述总是如此力不从心。(选自《小品文选刊》2022年第2期,有删改)6.阅读第⑥~⑩段,依据文章内容,在下面横线上补充内容。(6分)有一次,“我们”几个小朋友打赌,有一个胆大的把点燃的鞭炮扔进了放在门外的一个腌菜坛子里→ →有一回学校搞活动, →不久前,“我”回老家时,父亲和几个老人打麻将时夸“我”小时候的作文写得好。7.文章第①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4分)8.从选文内容看,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4分)9.文章两次写到“我”的眼泪,请结合语境,分析下列句子中的“眼泪”分别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6分)(1)我回头看着父亲,眼里噙满了泪水。(2)我发了一阵呆,眼泪差点夺眶而出。三、写作(50分)10.路,要自己去走,也许布满荆棘,又或许一路花香,这,也要自己去走。路,要自己去走,不管是狭窄多坎,还是康庄平坦,这,也要自己去走。请以“成长的路”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②有真情实感;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署名一律用“小语”。参考答案1.(1)lěi 逝 (2)顺 瞬 忘 妄 (3)C(“投机取巧”应改为“挖空心思”) (4)C(③处的句号应改为分号)2.(1)A(两面与一面不搭配,“取决于他做人谦卑、谦逊、谦虚和谦让”应改为“取决于他做人是否谦卑、谦逊、谦虚和谦让”) (2)B3.(1)示例:读好书一时快乐,好读书终身受益。(2)王老师,您好!我班定于本周五下午3点在班内开展“我爱读书”主题班会活动,请您参加并给予指导,请问您有时间吗 4.①山入潼关不解平 ②君问归期未有期 ③巴山夜雨涨秋池 ④僵卧孤村不自哀 ⑤尚思为国戍轮台 ⑥乡书何处达 ⑦归雁洛阳边5.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也抒发了诗人看淡人生,从失意中得到解脱的思想感情。6.父亲以为是“我”干的,用鸡毛掸子打“我” 父亲帮“我”拉平了衣服并鼓励“我”好好表现7.第①段写“我”伫立在夜晚的街头,思绪万千,想起童年生活,总领下文,引出下文对童年生活的回忆。8.父亲是一个为人正直、对待儿女既严格要求又关心疼爱的人。9.(1)为父亲的言行而感动,因看到父亲两鬓的白发而伤心。(2)为父亲竟然记得“我”小时候的作文而激动万分。10.参照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