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保护人身权 课件(共23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同步备课实用课件(统编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2 保护人身权 课件(共23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同步备课实用课件(统编版2024)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思考:手机隐私被泄露侵犯了我们的什么权利?
视频《出售二手手机,隐私泄露引担忧》
人身权
(隐私权)
思考:上述案例体现了民法典保护我们的什么权利?
点拨:人身权(肖像权)
田女士在社交平台上传了两段自己身穿古装服饰的视频。不久,她发现在某款视频制作App上出现两款AI视频模版,模版上除了面部特征外、服饰、背景都和自己发布的视频完全一致。而该款App称可通过付费为用户提供田女士同款服装、背景的AI换脸服务。
于是,田女士将该公司诉至人民法院。人民法院根据民法典规定,认定被告公司行为侵害了田女士的肖像权,判决该公司赔偿田女士经济损失2000元,及合理费用支出349元。
保护人身权
典亮青春护航成长
自主学习
1.如何认识人身权?
2.人身权包括哪些权利?我们应如何对待人身权?
3.生命和健康有什么重要性?我们应如何维护生命和健康?
4.什么是肖像、肖像权?法律怎样保护肖像权?
5.什么是隐私?法律保护隐私权有什么意义?
生活观察
情境一:
学校为身体 不适的学生提供帮助,并及时联系学生家长。
情境二:快递电子运单上隐去 姓名、电话号码和地址的一部分。
以上情境反映了人们的哪些权利受到保护?
当这些权利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如何维护?
如何认识人身权?
01
重要性:拥有人身权,我们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02
内容:人身权包括生命权、健康权、肖像权、隐私权等。
03
态度:我们既要保护自己的人身权,也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权。
生命权
健康权
肖像权
隐私权
指公民享有的生命安全和生命尊严不受侵害的权利。
指公民保持其正常的生理和心理技能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权利。
指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的权利。
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不被他人非法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权利。
合作探究:(1)小柳的什么权利受到了侵害?
(2)该APP被下架,所属公司被行政处罚,说明了什么?
【法条解读】
近年来,手机APP强制授权、过度索权、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的问题频频发生。该APP未经授权,擅自更改手机录音机功能权限,已构成窃听、刺探用户隐私,侵害了小柳的隐私权。各位战友须注意,尽量从正规手机软件商店下载APP,并关闭敏感权限,保护好自己的隐私。
我们应怎样看待生命权和健康权?
(3)我们要关爱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做侵害他人生命和健康的事情。
(1)生命和健康是我们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
(2)当自身生命和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时,我们有权依法自卫和请求法律保护。
探究与分享
你如何评价马某的行为? 杨某该维权吗?说说你的理由。
马某在网络群聊中使用了一个用同事杨某照片制成的表情包。杨某看到后找到马某,要求马某删除表情包,否则将向人民法院起诉马某。马 某觉得杨某小题大做,认为自己将杨某有搞怪动 作的照片制成表情包,使用范围仅局限在群聊 中,自己的行为并不侵犯杨某的肖像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条
合理实施下列行为的,可以不经肖像权人同意:
(一)为个人学习、艺术欣赏、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在必要范围内使用肖像权人已经公开的肖像;
(二)为实施新闻报道,不可避免地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三)为依法履行职责,国家机关在必要范围内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四)为展示特定公共环境,不可避免地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五)为维护公共利益或者肖像权人合法权益,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的其他行为。
相关链接
我们如何看待法律保护肖像权?
(4)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1)肖像是每个人人体容貌的有形识别标志,再现了个人基本特征。
(2)我们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
(3)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
探究与分享
法律会支持汪某的主张吗?为什么?
李某和汪某是门对门的邻居。李某为了监控自家门外的情况,在其入户门上 安装了一款采用人脸识别技术、可自动拍摄视频并存储的可视门铃。汪某找到李某,表示这款可视门铃长期监控着自家住宅,自己心里很不舒服,建议李某拆除。
法律为什么保护隐私权?
(2)尊重和保护隐私权既是法律规定,也是道德要求,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文明和谐。
(1)法律规定隐私权,划定了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界限,保障了我们私生活的自由与安宁,保护我们的正常生活不受干扰、内心世界不被侵扰。
法律如何保护人身权?
01
法律保护生命权和健康权。
02
法律保护肖像权。
03
法律保护隐私权。
课堂小结
保护
人身权
人身权的种类
法律保护人身权的意义
法律保护生命权和健康权
法律保护公民的肖像权
我国法律保护公民
人身权的做法
法律保护隐私权
课堂练习
1.王某犯下多起抢劫案,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当地普法办联合电视台对宣判过程进行拍摄报道。王某认为电视台的新闻报道侵犯了他的肖像权,遂委托律师向法院提起诉讼。本案中,电视台的行为( )
①侵犯了王某的隐私权和肖像权
②已构成侵害王某的肖像权和健康权
③是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没有侵犯其肖像权
④依法报道违法犯罪案件,未侵犯公民基本权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课堂练习
2.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标志线”。下列“标志线”与公民权利相符合的是( )
①横穿马路的“斑马线”——生命健康权
②银行窗口的“一米线”——肖像权
③火车站台的“候车线”——生命健康权
④施工现场的“警戒线”——隐私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课堂练习
3.在学完保护人身权后,七年级同学雅雯深有感触,写了以下几个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拥有人身权,我们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②我们既要保护自己的人身权,也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权
③人身权包括肖像权、隐私权、受教育权和生命权等
④生命和健康是我们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课堂练习
4.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受非法侵犯。下列正确的做法有( )
①依法维护自己生命健康权
②关爱他人的生命和健康
③生命健康受到威胁和侵害时,要以牙还牙,为自己讨回公道
④加强自我保护,学习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课堂练习
5.街心公园,如炸雷般的甩鞭声惊吓到旁人;护城河边,钓友甩出的鱼钩钩伤他人;广场街头,五彩的风筝线割伤路人……这些市民常见的娱乐健身活动,却引发了不少纠纷和意外伤害。民法典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 )
①警示公民要依法行使权利,不能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②明晰了公民受到意外伤害后依法维权的途径和方式
③启示我们违反法定义务须担责,要承担刑事责任
④明确了意外伤害他人须担责,是对公民人身权的保护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课堂练习
6.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幼有所育,弱有所扶,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建设美丽中国……翻开中共九大报告,直抵人心的字句,为人权事业发展擘画更加壮美的画卷。下列关于人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
B.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
C.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很广泛,包括平等权政治权利、受教育权等
D.在我国,宪法只保护我国人民的人权
D
课堂练习
7.刘某因投资失败,以极端方式发泄情绪,在城市中心区域道路冲闯红灯,冲撞行人,造成5死8伤。大连中院一审判决被告人刘某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情绪的宣泄要在道德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②他的行为触犯了刑法,这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③任何人的违法行为,都会受到刑罚处罚
④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禁止任何人非法剥夺他人生命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