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 课件(共29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2 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 课件(共29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观看视频】:《我扶还是不扶》
思考:视频告诉我们什么?
“扶不扶”倒地老人屡次成为了公众话题,春晚小品《扶不扶》给了人们答案。主人公郝健结尾说的一句话,“这人倒了咱不扶,这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
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要通过教育、实践、行动,让这些美德深入内心,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进而影响周围的人,共同构建和谐社会。那么,怎样传承和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8.2 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
部编版 道德与法治 七下(2024新版)
政治认同:通过寻找身边的“中国好人”,分享他们的事迹,感受中华传统美德的力量,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
道德修养:感受中华传统美德对个人修养的积极作用,培养良好的个人品德和道德修养。
健全人格:感受中华传统美德对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的积极的影响,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
责任意识:知道践行中华传统美德是每位中国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展现良好的道德品质,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1.通过分享“中国好人”的故事,感受中华传统美德的力量,增强民族气节,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2.通过探究先进人物的事迹,自觉弘扬和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发展良好的道德行为。
核心素养
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
1.中华传统美德的力量?
2.怎样传承和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思考并回答:阅读教材P68-72页,圈注关键词,并在疑难问题上做标记。
探究一:中华传统美德的力量
小组合作讨论:阅读《2024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系列人物故事,说说你从中感受了哪些中华传统美德的力量?
人物1:包大喜——2024年第四季度助人为乐“中国好人榜”
包大喜,男,1957年8月生,蒙古族,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左中旗花胡硕苏木北骆驼场嘎查村民。2004年起,他先后收养了4名孤儿。面对亲人的不理解与生活的重担,他从未退缩。为患病的孩子们筹措治疗费用,陪伴瘫痪的养女,即便确诊患有食道癌,他仍乐观坚守。“养一个也是养,多养几个也是养”这一朴素信念,支撑着他度过了无数艰难时刻。
人物2:曹楚文——2024年第四季度孝老爱亲“中国好人榜”
曹楚文,男,2006年7月生,广东科技学院学生。曹楚文的哥哥小时候因病残疾,作为弟弟的曹楚文日复一日背着哥哥一起上学,给哥哥穿衣洗漱打饭……同窗13年,兄弟俩互相鼓励支持,以坚强意志和不懈努力坚持完成学业,于2024年一同考入广东科技学院。曹楚文曾获广东新时代好少年、“广东好人”等荣誉。
提示:榜样人物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精神品质,激励我们不断成长。
一、弘扬传统美德的原因和表现。
1.原因:中华传统美德是进行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
2.表现:在生活中,我们要大力弘扬和践行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
(1)原因:助人者,人恒助之。正是有了这种美德,我们的社会才是一个充满爱心与温情的文明社会。
(2)体现:“仗义疏财”“雪中送炭”等成语是扶危济困美德的集中体现。
(3)做法:“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当他人身处困境时,我们应当主动伸出援助之手。
二、如何传承和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3.做一个扶危济困的人。
第一组分享——郑钦文
郑钦文,一位来自中国的年轻人,如一颗星星般冉冉升起在国际网坛上空。
郑钦文并非一夜成名。她每一次挥拍,每一次奔跑,都像是在宣告:这才刚刚开始!她的每一步成长都是由无数次努力汇聚而成。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不只是对她个人的勉励,也是对所有有志于实现梦想的年轻人的激励。
思考:你从郑钦文身上学习到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
2.怎样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①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的精神动力。
②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应当自立自强、刚健有为,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不断开辟人生的新天地。
1.做自强不息的人。
热爱与坚持:饺子导演的破茧之路
2.怎样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①对待学习和工作,我们要专心致志,爱岗敬业,尽职尽责。
②我们要乐于与他人交往,在集体中与人和睦相处、团结协作。
③只有敬业乐群,才能成就事业,实现人生价值。
(2)做敬业乐群的人。
探究与分享
思考:曾伟的事迹体现了他具有怎样的美德?
点拨:(1)扶危济困。
湖北省老河口市村医曾伟,长期扎根基层,致力于医疗卫生事业。曾伟多次为贫困患者垫付医药费用,如为偏瘫患者肖某垫付4000余元医药费并治愈其病症;为五保老人梁金生、井六耀等提供免费治疗长达6年,垫付医药费各5万多元。此外,他还经常为乡亲们免费体检、送医送药。
我们应如何践行这一美德?
这一美德有怎样的意义?
(2)有了这种美德,我们的社会才是一个充满爱心与温情的文明社会。
(3)他人身处困境时,我们应当主动伸出援助之手。
分议题二:学榜样,感受传统美德的力量
第三组分享——听故事
“扶危济困”出自明朝施耐庵所著的《水浒传》,意思是形容为人行侠仗义,常救人于危困,声望极高。
范仲淹是北宋初年名臣,他的收入很高,但生活水平却相当低,把多数的钱俸都用来救济穷人。皇帝曾封赏他百两黄金,他用来救济穷人,买地办学,兴建起一座苏州府学。到了晚年,他用自己的余财在家乡买了一千多亩良田,全部无偿捐了出来,成立了一个“范氏义庄”,由范氏族人共有共管,救济穷困人。
2.怎样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①“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助人者,人恒助之。当他人身处困境时,我们应当主动伸出援助之手。
②“仗义疏财”“雪中送炭”等成语是扶危济困美德的集中体现。
③正是有了这种美德,我们的社会才是一个充满爱心与温情的文明社会。
(3)做扶危济困的人。
探秘好人档案:2024年“中国好人榜”
陈昌世—大爱无声 30年漫漫助学路
30载光阴,陈昌世以满腔热忱,为困难学生和家乡倾注心血,赢得广泛尊敬,如今,他与家人将继续撑起这把“爱心伞”,期盼更多力量汇聚,让爱心之火生生不息,照亮更多孩子的未来之路。
解码美德基因
①在“大爱无声 30年漫漫助学路”的陈昌世老人身上你体会到了何种中华传统美德?
守望相助、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发展慈善事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我国制定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推动慈善组织有序发展,慈善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
①体现:“仗义疏财”“雪中送炭”等成语是扶危济困美德的集中体现。
②做法:当他人身处困境时,我们应当主动伸出援助之手。
③原因:“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助人者,人恒助之。正是有了这种美德,我们的社会才是一个充满爱心与温情的文明社会。
(3)做扶危济困的人。P70
对弱者的共情、怜悯和关爱,是每个人都有的、发自内心深处的人性与良知。
个人出于对友情、道义或社会责任的重视,主动用钱财帮助他人。
指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困难或危急时,给人物质或精神上的帮助。
探秘好人档案:2024年“中国好人榜”
宋豫宛—奋不顾身勇救两名落水儿童
2024年4月宋豫宛正陪着家人在公园游玩。突然,他听到桥下有人大喊:“这里有人溺水了,快来救人!他迅速向落水点冲去,仅用不到1分钟的时间便飞奔到现场。过了约莫3分钟,三人安全抵达了岸边,并在岸上群众的帮助下,将两名小男孩抱上岸,此时的宋豫宛已经累得两腿发软。
解码美德基因
在宋豫宛身上你体会到了何种中华传统美德?
第一百八十三条: 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第一百八十四条: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①体现:“见义不为,无勇也。”
②做法:真正勇敢的人具有捍卫正义的勇毅精神,并能付诸行动。当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时,当他人遇到危难时,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帮助他人。
(4)做见义勇为的人。P70
“遇见合乎道义的事却不做,是怯懦、没有勇气的,应该以之为耻。”
郭豪然-百善孝为先
9岁的郭豪然是一名小学四年级学生。2015年前父亲因车祸瘫痪,母亲外出打工,爷爷也瘫痪在床。他和姐姐成为父亲的主要照顾者,每天为父亲洗漱、喂饭等,还推父亲晒太阳等。他还利用课余时间去邻居家帮忙摘辣椒,打零工补贴家用,说要努力学习治好爸爸的病。
思考:我们可以在郭豪然身上学习什么美德?
点拨:
学习他孝亲敬老的美德,孝敬老人、爱护亲人,将爱的情感和责任扩展到整个社会。
A.百善孝为先。“孝”的本质是“爱”和“敬”。我们应当孝敬老人,爱护亲人。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还要将爱的情感和责任扩展到全社会。
笔记
⑤做孝亲敬老的人
启思导行
中国人自古就有“道德文章”的说法。读中华经典,养浩然之气,对于当代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十分必要。
推荐二:《与妻书》
推荐理由:这是黄花
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
民给妻子的诀别信。这封
信将家庭幸福、夫妻恩爱
和国家前途、人民命运联
系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
妻子的深情和对祖国深沉
的爱。全文直抒胸臆,情
真意切,字字泣血,动人心魄。
推荐三:《清贫》
推荐理由:这是革命烈士方志敏被捕后在狱中所得的文章。“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这篇文章虽然写于八十多年前,但今天读来仍然十分亲切感人。
思考:开展“读书漂流”活动,向同学推荐一本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好书,并说明你的推荐理由。
点拨:(1)《增广贤文》。
推荐一:《论语》
推荐理由:这是一部体现儒家价理道德思想的经典著作。“夫子风采,溢于格言。”读者可以通过经典,感受古圣先贤的道德智慧。
推荐四:《雷锋日记》
推荐理由:这是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留下的几百篇闪耀着共产主义思想光辉、充满着理性思考的日记的合集。文字虽然平实,却掩不住青春的激情,极富道德感染力。
你认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关键是什么?
(2)推荐理由:这书内容广泛,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了许多为人处
世的道理和道德准则,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积极作用。
(3)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关键在于践行。
课堂小结
做自强不息的人
做敬业乐群的人
做见义勇为的人
做孝老爱亲的人
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
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关键在于践行
1. 在人们尽情享受高铁带来便利的背后,有无数默默团结战斗的铁路人。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在寒风呼啸的冻土层上……只要是铁路能够延伸到的地方,那就是铁路人战斗的地方。这些铁路人( )
①自强不息,直面挑战 ②自信自立,青春飞扬
③敬业乐群,辛勤劳动 ④精益求精,追求完美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B
2. 2024年春节甘肃瓜州小县城,城镇人口仅五万,突然迎来了2.5万名因天气恶劣而滞留的旅客。酒店爆满后,体育馆,中学宿舍,餐饮店和培训机构,全城居民打开家门,有序接纳滞留在寒风中的游客们……瓜州民众的暖心举动启示我们要( )
①扶危济困,传承美德 ②承担责任,爱岗敬业
③无私奉献,助人为乐 ④主持正义,仗义疏财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3. 2024年7月26日,中央政法委在京发布2024年第二季度见义勇为“勇士榜”,有48位勇士光荣上榜。他们心怀大义,践行道义,是挺身而出的英雄。勇士们的行为展现出他们( )
A.积极履行见义勇为的法定义务
B.先人后己不计得失的良好品质
C.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崇高品格
D.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责任担当
D
4.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语道:“百善孝为先”。下列名言不能体现“孝”的是( )
A.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B.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
C.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
D.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