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诗词诵读(二) 同步练(含答案) 2024-2025学年语文统编版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课外古诗词诵读(二) 同步练(含答案) 2024-2025学年语文统编版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课外古诗词诵读(二)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1]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2]
万籁此都寂,
但余钟磬音。
文学常识
常建,生平不详,唐代诗人。
名句赏析
[1] “幽处”的禅房在茂密的花木丛中,一个“深”字十分准确而生动地描绘出僧人们居处的幽雅宁静。这一联诗人以自己内心的幽意和淡泊情怀,抓住破山寺后禅房突出的景物特点,创造了一种幽深淡雅的艺术意境。
[2] 这里的“潭影空人心”一句,是诗人在清净无扰的破山寺后禅院,睹“潭影”而杂念俱消时的感受。这一联是一个转折,由刻画后禅院的幽静转向表现诗人内心之静,静境得到深化。
主旨归纳
这首诗通过描写清幽明丽的寺庙风景,抒发了诗人寄情山水而忘却尘俗的隐逸情怀。
名句梳理
1. 破山寺后禅院环境幽静深远,正如常建诗中所写:“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2. 《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两句诗写出了环境的清幽使人忘却俗世烦恼。
送 友 人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1]
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2]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文学常识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名句赏析
[1] 这两句不仅仅是对宣城地理环境的客观描写,其中也包含着诗人对寓居之地的深厚感情。在送别友人的特定时刻提起,还应当包含对彼此在山清水秀的这座名城共处过的一段难忘时光的留恋。
[2] “浮云”“落日”和“孤蓬”一样,都是送别诗常用的诗歌语汇。浮云出岫,日薄西山,也许就是分手时的光景,但诗人已经将情移入,使景色成为依依难舍,而又无可奈何的象征。
主旨归纳
这是一首情意深长的送别诗,作者通过对送别环境的刻画、气氛的渲染,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名句梳理
1. 诗中交代送别地点及环境的诗句: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2. 诗中借马的萧萧长鸣,表现友人不忍离去的诗句: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1]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2]
文学常识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名句赏析
[1] 这两句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
[2] 词人以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自己被贬黄州期间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主旨归纳
这首词托物抒怀,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表达了词人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名句梳理
1.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营造了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的词句: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2.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以象征的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词人被贬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的词句: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1]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2]
文学常识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文学家、爱国诗人。
名句赏析
[1] 黄昏时候的风风雨雨,这环境被渲染得多么冷落凄凉!词人既是写梅花的遭遇,也是写自己被排挤的政治遭遇。
[2] 这两句中,词人从国家、民族的利益出发,做出生命的表白,愁苦中透出一种坚贞的自信。词人借梅言志,曲折地写出要在险恶仕途中坚持高洁志行的愿望。
主旨归纳
这首词以梅自喻,物我融一,在对梅花的赞咏中,表现了词人身处逆境而矢志不渝的崇高品格。
名句梳理
1. 陆游《卜算子·咏梅》中写梅花即使遭遇摧折也坚持自己的操守和品行的词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2. 《卜算子·咏梅》中表现梅花高洁傲岸形象的词句: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课外古诗词诵读(二)
一、 情境默写。
1. 《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描写曲折的小路、幽深的花木、肃穆的禅房,营造出一种静谧祥和的氛围的诗句:         ,         。
2. 《送友人》中即景取喻,形容友人行踪飘忽不定,表达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         ,         。
3.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营造了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的名句:             ,             。
4. 《卜算子·咏梅》中,词人借写梅花凋落的情景来表达自己至死不变的爱国之心的名句:         ,         。
二、 诗歌鉴赏。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 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5. 品味词语,赏析颈联中“悦”和“空”字的妙处。


6. 尾联中的“万籁此都寂”与“但余钟磬音”是否矛盾 为什么


送 友 人
李 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7. 请将首联展现的画面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8. 首联中的“横”“绕”二字用得极妙,试分析。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 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9. 简要赏析“缥缈孤鸿影”的意境。


10. 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 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甲] 《卜算子·咏梅》,见课本原文。
[乙] 古 梅
范成大
孤标元①不斗芳菲,雨瘦风皴老更奇。
压倒嫩条千万蕊,只消疏影两三枝。
[注释] ① 元:同“原”,原本、本来。
11. “无意苦争春”与《古梅》中的“             ”一句表达的意思接近;而《卜算子·咏梅》强调梅的    ,《古梅》则强调梅的    。
12. 诗家认为《卜算子·咏梅》虽言咏梅,实为咏怀之作。请你对此观点展开论述。



课外古诗词诵读(二)
1. 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2.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3. 缺月挂疏桐 漏断人初静 4.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5. “悦”既有鸟儿的欢悦,也有诗人由山光潭影引发的欢愉之情。“空”既写出了破山寺后禅院景致的幽静,也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俗的情感。 6. 不矛盾。 这里采用了以声衬静的表现手法,周围一片寂静,只有钟磬之声,表现了诗人远离尘世的淡泊的人生情怀。 7. 示例:远远望去,青翠的山峦静静地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而过,好一幅动静相生、寥廓秀丽的图景! 8. “横”字描写出青山的静,“绕”字描写出白水的动,用词准确而传神。 9. 孤鸿若有若无,也许就是词人心灵的投影,与词人合而为一。写孤鸿“惊起”“有恨”“不肯栖”,表现了词人心境的孤独和志趣的高洁。 10. 这首词主要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通过描写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词人贬谪黄州时期孤寂的心情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人生追求。 11. 孤标元不斗芳菲 孤芳自赏 奇 12. 本词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词人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在客观的景物之中,写物与写人交织在一起。如写群芳的“争春”和“妒”暗喻现实人事;而“寂寞”“无意”“任”“香如故”则充分显示了词人的孤高、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傲骨。所以虽言咏梅,实为咏怀之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