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素养测评】人教鄂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周围的空气》测试提升卷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得分一、知识广场(每空 1 分,共 10 分)在探究空气是否有质量的实验中,若往皮球里打入一定量空气后,天平向皮球一端倾斜,这表明空气______质量。把注射器活塞往外拉,吸入空气后堵住管口,再用力压活塞,活塞能______(填 “轻易” 或 “艰难”)推动,这说明空气可以被______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______(举一例与空气有关的自然现象)知道空气在流动。用同样大小的力压不同体积的空气,体积小的空气比体积大的空气更______(填 “容易” 或 “难”)被压缩。生活中,利用空气占据空间原理的实例除了给轮胎打气,还有______。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在 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1 立方米空气的质量约为______千克。把杯子斜着放入水中,会看到有______冒出,这是因为空气从杯子里跑出来,水进入杯子占据了空气的空间。空气不仅有______,而且能______,所以它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也会产生压力。二、判断大厅(每题 2 分,共 20 分)用天平测量空气的质量时,只要天平发生倾斜,就说明空气有质量。( )空气被压缩得越厉害,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因为空气会流动,所以在封闭的房间里就没有空气。( )把一个装满空气的塑料袋扎紧袋口,放入水中,塑料袋会沉入水底。( )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所以只要有空气流动就一定能形成风。( )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不能发生改变。( )用打气筒给自行车轮胎打气,轮胎越来越硬,说明空气有一定的硬度。( )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所以我们无法准确测量它的质量。( )把一根吸管插入水中,用手指堵住吸管的上端,然后将吸管从水中取出,吸管里的水不会流出来,这是因为空气占据了吸管的空间。( )两个完全相同的气球,一个充满空气,一个瘪着,它们的质量是一样的。( )三、选择乐园(每题 2 分,共 30 分)在用天平测量空气质量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先把皮球放在天平一端,直接往另一端加砝码使天平平衡B. 往皮球里打气时,不用考虑皮球的密封性C. 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可以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空气占据空间的是( )。A. 将瓶口向下竖直放入水中,水不能充满瓶子B. 把粉笔放入水中,有气泡冒出C. 用扇子扇风,感觉有风把一个气球放入水中,松手后气球会向上浮,这说明( )。A. 空气比水轻B. 空气比水重C. 空气和水一样重下列关于空气压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空气可以无限压缩B. 空气被压缩后质量会增加C. 空气被压缩后体积变小,会产生弹力用扇子扇风,能加快湿衣服晾干的速度,这是因为( )。A. 扇子扇风使空气流动加快,加快了水的蒸发B. 扇子能产生热量,使水蒸发加快C. 扇子把水扇走了风的形成主要与( )有关。A. 空气的质量B. 空气的冷热不均C. 空气占据空间往一个密封的瓶子里打气,瓶子里空气的变化是( )。A. 质量增加,体积也增加B. 质量增加,体积不变C. 质量不变,体积增加下列生活实例中,主要利用空气有质量这一性质的是( )。A. 给篮球充气B. 用吸尘器吸灰尘C. 用打气筒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把一团纸放在一个杯子底部,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纸团不会湿。若将杯子倾斜着放入水中,纸团会湿,这是因为( )。A. 倾斜杯子后,空气从杯子里跑出来,水进入杯子浸湿了纸团B. 倾斜杯子后,水的压力变大,把纸团浸湿了C. 倾斜杯子后,纸团吸水能力变强了用天平测量空气的质量时,往皮球里打气,天平往挂皮球的一端下沉。如果继续往皮球里打气,天平会( )。A. 往挂皮球的一端下沉得更厉害B. 往挂重物的一端下沉C. 保持平衡下列实验中,能直接证明空气会流动的是( )。A. 把空杯子倒扣在水中,水不能充满杯子B. 点燃蜡烛,上方的纸条会飘动C. 用注射器压缩空气空气与水相比,( )。A. 空气能被压缩,水不能被压缩B. 空气和水都能被压缩,但空气更容易被压缩C. 空气和水都不能被压缩把一个吹足气的气球放在天平的一端,另一端放砝码使天平平衡。然后将气球中的气慢慢放掉,天平会( )。A. 向放砝码的一端倾斜B. 向气球一端倾斜C. 保持平衡下列关于空气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B. 空气有质量C. 空气能占据空间用打气筒给气球打气,气球越来越大,这是因为( )。A. 空气能占据空间B. 空气有质量C. 空气会流动四、问题城堡(每题 4 分,共 20 分)简述空气被压缩后有哪些特点,并举例说明在生活中的应用。小明在做 “空气是否有质量” 的实验时,发现往皮球里打气后,天平并没有向皮球一端倾斜,可能是什么原因?为什么说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请举例说明。请解释为什么用吸管能将饮料吸到嘴里。举例说明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可以改变,并阐述其原理。五、科学探究(8 分)为了探究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是否可以改变,小红准备了一个注射器、一些水和一个橡皮帽。请你帮她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实验目的:探究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是否可以改变。实验材料:注射器、水、橡皮帽。实验步骤:步骤一:将注射器活塞推到最底端,排尽空气,然后吸入适量的水,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管口。步骤二:步骤三:实验现象预测:实验结论:六、拓展长廊(每题 6 分,共 12 分)在一个大的塑料瓶中装一部分水,然后把一个小的空塑料瓶瓶口朝下放入大瓶中,小瓶会漂浮在水面上。若此时密封大瓶瓶口,并用力挤压大瓶,小瓶会下沉。请解释这一现象。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充气玩具,如充气城堡、充气滑梯等。这些充气玩具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持续充气,从空气的性质角度分析,这是为什么?答案及解析一、知识广场答案:有解析:天平向皮球一端倾斜,说明打入空气后的皮球质量增加,也就表明空气有质量。答案:艰难;压缩解析:空气可以被压缩,当堵住注射器管口用力压活塞时,空气被压缩,分子间距离减小,产生阻力,所以活塞艰难推动。答案:红旗飘动(答案不唯一,如炊烟飘动、风车转动等合理即可)解析:这些自然现象都是因为空气流动导致的,通过观察它们可以感知空气在流动。答案:难解析:体积小的空气分子间距离相对较小,用同样大小的力压时,更难被压缩。答案:吹泡泡(答案不唯一,如用吸管喝饮料等合理即可)解析:吹泡泡时,空气进入泡泡占据空间,使其形成一定形状。答案:1.293解析:这是科学研究得出的在特定条件下 1 立方米空气的质量数据。答案:气泡解析:杯子斜着放入水中,空气从杯子里逸出形成气泡。答案:质量;产生压力解析:空气能产生压力,例如大气压强就是空气对物体产生压力的体现。二、判断大厅答案:×解析:天平发生倾斜可能是其他因素导致,比如天平本身未调平,只有在排除其他干扰因素,正确操作下天平向充满空气物体一端倾斜,才能说明空气有质量。答案:√解析:空气被压缩得越厉害,分子间距离越小,产生的弹力越大,如压缩后的弹簧(类比空气被压缩)弹力增大。答案:×解析:空气会流动,即使在封闭房间里也充满空气,只是相对不流通,但依然存在。答案:×解析:装满空气的塑料袋扎紧袋口放入水中,由于空气密度比水小,塑料袋会漂浮在水面,而不是沉入水底。答案:×解析: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但只有空气有一定规模且较为明显的流动时才能形成我们通常感知到的风,微小的空气流动不一定能形成风。答案:×解析:空气容易被压缩或扩张,所以其占据空间的大小可以改变。答案:×解析:用打气筒给自行车轮胎打气,轮胎越来越硬,是因为空气被压缩,内部气压增大,而不是空气有硬度。答案:×解析:虽然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借助天平、气球等工具准确测量它的质量。答案:√解析:手指堵住吸管上端,空气无法进入吸管,下方大气压托住吸管里的水,使其不会流出来,这体现了空气占据空间。答案:×解析:充满空气的气球质量比瘪气球大,因为空气有质量。三、选择乐园答案:C解析:A 选项应先调节天平平衡,再放皮球测量;B 选项皮球密封性不好会导致空气泄漏,影响实验结果;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减小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C 正确。答案:C解析:A 选项说明空气占据瓶子空间,水不能充满;B 选项粉笔中有空隙,放入水中空气排出有气泡,说明空气占据粉笔中的空间;C 选项用扇子扇风感觉有风,只能说明空气会流动,不能说明空气占据空间。答案:A解析:气球在水中上浮,表明空气密度比水小,即空气比水轻。答案:C解析:空气不能无限压缩,A 错误;空气被压缩后质量不变,B 错误;空气被压缩后体积变小,会产生弹力,如被压缩的空气能使气球反弹,C 正确。答案:A解析:扇子扇风使空气流动加快,加快了水表面空气的流速,从而加快水的蒸发,使湿衣服晾干速度加快。答案:B解析:空气冷热不均导致空气流动,从而形成风。答案:B解析:往密封瓶子里打气,空气进入瓶子,质量增加,但瓶子体积不变,所以空气体积也不变。答案:B解析:吸尘器吸灰尘是利用空气流动产生的压力差,而空气有质量是产生压力差的原因之一;给篮球充气和给自行车轮胎打气主要利用空气可被压缩和占据空间的性质。答案:A解析:倾斜杯子后,空气从杯子里跑出来,水进入杯子,从而浸湿纸团。答案:A解析:继续往皮球里打气,皮球内空气增多,质量进一步增加,天平往挂皮球的一端下沉得更厉害。答案:B解析:点燃蜡烛上方纸条飘动,是因为蜡烛加热空气,使空气流动,带动纸条飘动,直接证明空气会流动;A 选项证明空气占据空间;C 选项证明空气可被压缩。答案:B解析:空气和水都能被压缩,但空气分子间距离大,更容易被压缩。答案:A解析:气球放气后质量减小,所以天平会向放砝码的一端倾斜。答案:A解析: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混合而成,不是单纯的气体;空气有质量、能占据空间,B、C 描述正确。答案:A解析:用打气筒给气球打气,气球越来越大,是因为空气进入气球占据空间,使其体积增大。四、问题城堡答案:空气被压缩后体积变小,会产生弹力,且内部压力增大。例如篮球,通过打气将空气压缩在球内,使篮球具有弹性,便于拍打;还有汽车的减震器,利用压缩空气产生的弹力起到减震作用。解析:从空气被压缩后的体积、弹力和压力变化阐述特点,并结合常见生活实例说明应用。答案:可能原因有:①天平本身没有调平;②皮球漏气,打入的空气又泄漏出去了;③所加砝码不合适,不能准确体现空气增加的质量。解析:从实验仪器、实验对象及操作等方面分析可能导致天平未向皮球一端倾斜的原因。答案: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因为空气受热膨胀变轻上升,周围冷空气过来补充,形成空气的流动,这就是风。例如,在海边,白天陆地升温快,空气受热上升,海面冷空气过来补充,形成从海面吹向陆地的海风;夜晚陆地降温快,空气冷却下沉,陆地空气流向海面,形成从陆地吹向海面的陆风。解析:先阐述风形成的原理,再结合海边海陆风的实例说明。答案:用吸管吸饮料时,先把吸管内的空气吸出,使吸管内空气减少,气压降低,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被压入吸管,从而吸到嘴里。解析:从气压变化角度解释用吸管吸饮料的原理。答案:例如注射器吸进空气后,堵住管口,推动活塞,空气占据的空间变小;松开活塞,空气占据的空间又变大。原理是空气分子间距离较大,具有可压缩性和扩张性,当受到外力作用时,分子间距离改变,从而使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发生改变。解析:以注射器为例说明空气占据空间大小可改变,并阐述基于空气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原理。五、科学探究实验步骤:步骤二:用力推动注射器活塞,观察注射器内空气体积的变化。步骤三:松开活塞,再次观察注射器内空气体积的变化。实验现象预测:用力推动活塞时,注射器内空气体积变小;松开活塞后,注射器内空气体积变大。实验结论: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可以改变,空气具有可压缩性和扩张性。解析:通过推动和松开活塞观察空气体积变化,从而探究空气占据空间大小是否可改变,依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六、拓展长廊答案:当密封大瓶瓶口并用力挤压大瓶时,大瓶内的水受到压力,会挤压小瓶内的空气,使小瓶内空气被压缩,占据空间变小,小瓶排开的水的体积减小,受到的浮力减小。当浮力小于小瓶重力时,小瓶就会下沉。解析:从空气可压缩、物体浮力变化角度解释小瓶下沉现象。答案:充气玩具需要持续充气,是因为空气具有可压缩性和流动性。一方面,空气会慢慢泄漏,导致玩具内空气减少,压力减小,玩具会变瘪;另一方面,空气被压缩后产生的压力使玩具保持形状和弹性,持续充气能维持玩具内空气的压力,保证玩具正常使用。解析:结合空气可压缩和流动的性质,说明充气玩具持续充气的原因。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