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清明寄相思,传承家国情清明节主题教育班会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因节令期间“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而得名。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清明节气在时间和天气物候特点上为清明节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清明节气,与岁时物候相关,常以指导农事,有天朗气清、春耕时宜之意;清明节日,是人们扫墓祭祖、慎终追远的日子;因为二者相融,让清明兼具自然和人文内涵。CONTENTS清明节小知识01目录0203缅怀革命英烈传承革命精神04清明文明倡议01清明节小知识清明节的简介时间:清明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一般在公历 4 月 4 日至 6 日之间变动。节气特点:“清明” 是表征物候的节气,此时天气清澈明朗,草木繁茂。《历书》中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 的农谚。溯本求源清明节作为传统节日,其形成与古代多个节日密切相关,其中寒食节与上巳节的影响尤为深远。寒食节源于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介子推。据《左传》记载,介子推追随晋文公重耳流亡列国,曾割股啖君。重耳复国后大赏功臣,却遗漏了介子推。介子推淡泊名利,携母隐居绵山。晋文公为逼其出山,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抱树而死。晋文公悔恨不已,遂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表追思。清明气候特点气候特点:时至清明,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天气就不冷了,便不会再下雪了;此时的天气,南方与北方很不一样,北方干燥少雨,进入阳光明媚的春天;南方湿润多雨,气候清爽温暖,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清明三候:一候桐始华:桐花是清明“节气”之花,它清芬怡人,花朵为白色,花瓣上有淡红色的脉纹,非常漂亮。二候田鼠化为鴽:“鴽”指鹌鹑类的小鸟。由于天气变暖,喜好阴凉的田鼠躲在洞里不肯出来 ,此时喜欢阳光的小鸟却出来开始活动了,古人便误以为田鼠变成了小鸟。三候虹始见:清明时节,天气多雨,由于雨后的空气中含水量增大,因此天空中便开始出现美丽的彩虹。清明节习俗:扫墓杜牧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这一天,我们为先人扫墓,既是礼敬祖先,不忘前人的伟大奉献;也是慎终追远,寄托后人的无限哀思。清明节习俗:踏春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桃杏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清明时节,除了扫墓。另一项重大活动就是踏春了。四月春回大地,各地春色正好,我们既要缅怀先人,更要把握当下。清明节习俗:插柳谚语云:“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白首。”在古人的观念中,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因此,清明插柳戴柳,主要是为了辟邪之用。清明节习俗:放风筝四月,春暖花开。人们会把自己的疾病和苦难写在风筝上,待风筝飞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随风而去。所以,放风筝除了是一种娱乐活动外,更有祛除晦气之意。清明节习俗:植树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在清明节时,人们多喜种松树柏树于墓前,以寄托思念,让逝去的亲人有一个归宿,让在世的人有思念的寄托。02缅怀革命英烈巾帼不让须眉——赵一曼赵一曼,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民族英雄。1926年,赵一曼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被派往东北地区发动抗日斗争。临行前,她到照相馆抱着年幼的“宁儿”,留下了与儿子的唯一合影。1935年,赵一曼任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1师2团政治委员。在一次与日伪军的战斗中,她为掩护部队突围,身负重伤,不幸被俘。1936年8月2日,赵一曼被日寇杀害,牺牲时年仅31岁。傲雪“红梅”——江竹筠江竹筠,中国共产党地下时期重庆地区组织的重要人物为中国共产党追认的女烈士。1948年6月14日,由于叛徒出卖,江姐不幸被捕,被关押在重庆渣滓洞监狱。国民党军统特务用尽各种酷刑,急欲从这个年轻的女共产党员身上打开缺口,面对敌人惨无人道的酷刑摧残和死亡威胁,江姐始终坚贞不屈,“你们可以打断我的手,杀我的头,要组织是没有的。”“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1949年11月14日,江竹筠壮烈牺牲于歌乐山电台岚垭刑场,牺牲时年仅29岁。人民英雄——方志敏方志敏,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赣东北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1934年11月初,方志敏奉命率红军北上抗日,途中遭国民党军重兵围追堵截,于1935年1月在江西被俘。在狱中,方志敏用敌人劝降的笔纸写下了《可爱的中国》:“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蔽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决不会的,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戍边英雄——陈祥榕陈祥榕,中国人民解放军某机步营战士,一等功臣。2020年6月,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越线搭设帐篷,悍然挑衅。团长携几名官兵前去交涉谈判,却遭对方蓄谋暴力攻击。陈祥榕战士随营长突入重围,营救战友,英勇战斗,奋力反击,毫不畏惧,直至牺牲。在战斗结束清理战场时,有人发现他正紧紧趴在营长身上,还保持着护住营长的姿势。英雄虽已离去,而精神永驻边,18岁的陈祥榕也曾写下这样的战斗口号:“清澈的爱,只为中国。”,他坚定的表示他就是这么想的,也会这么做的。如今,他的精神将会永远传递下去。海军卫士——王伟2001年美军一架侦察机进入我专属经济区上空。王伟奉命对其进行跟踪监视。在飞行过程中,美侦察机多次无视警告,在飞行中突然大转向,与王伟驾驶的战斗机发生碰撞。在极力救护战斗机未果后,王伟不得不选择跳伞弃机,坠入大海。王伟落海后,军民出动搜救人员10余万人次,克服海上恶劣环境和复杂气候等困难,展开了大规模搜救行动,连续奋战14个昼夜。令人惋惜的是,努力的搜寻并没有唤回飞行英雄,王伟最后被确认牺牲,生命永远定格在33岁 。03传承革命精神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英烈们用生命和鲜血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繁荣,我们不能忘记他们为国家和人民所做出的巨大牺牲。要铭记历史,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时刻保持对英烈的敬仰和缅怀之情,让英烈精神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代代相传。弘扬英烈精神,激发爱国情怀英烈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我们要大力弘扬英烈精神,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和宣传活动,让英烈精神深入人心,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要让英烈精神成为我们每个人的精神坐标,指引我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传承红色基因,培养时代新人红色基因是我们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独特精神标识,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传承红色基因,培养时代新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加强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通过讲述英烈故事、参观革命纪念馆、开展红色主题实践活动等形式,让青少年了解英烈事迹,感受英烈精神,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老师说:“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在清明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缅怀英烈,铭记他们的英勇事迹,传承他们的红色基因,弘扬他们的崇高精神。让我们以英烈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让我们永远铭记那些为国家和人民献出生命的英雄们,他们的名字将永垂不朽,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04清明文明倡议文明祭扫,让思念更“清”更“明”1. 摒弃陋习,选择绿色追思 - 鲜花寄情:以一束白菊、几枝绿柳代替纸钱香烛,用清新花香传递思念。 - 云端缅怀:通过网络祭扫平台献上虚拟鲜花、书写电子家书,打破时空限制,让远方的游子也能“归乡”。 - 家庭追思会:组织家人围坐,讲述祖辈故事,用口述历史传承家风,让记忆永驻心间。 2. 厚养薄葬,孝心重在当下 “祭而丰不如养之厚”,与其在逝后铺张,不如在父母健在时多陪伴、常关怀。今年清明,不妨带长辈踏青赏春,用陪伴诠释最深的孝道。 安全有序,守护清明“平安绿”1. 错峰出行:避开4月4日-6日高峰期,选择工作日或清晨祭扫,减少交通压力与聚集风险。 2.防火护林:严格遵守墓园禁火规定,不携带易燃物品,避免引发山火,让青山常绿、故土长安。 3. 轻装简行:优先选择公共交通或拼车出行,低碳环保的同时,也为乡村小路减负。 文化新生,传统焕发现代活力1. 踏青寻春,感悟生命轮回 清明不仅是追忆逝者的日子,更是拥抱自然的契机。带孩子观察草木萌发,在田间播种,体验“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的农耕智慧,感悟生命周而复始的哲学。 2. 红色基因永续 前往烈士陵园献花,讲述英雄故事,让年轻一代懂得:“今日山河无恙,源于先烈脊梁”。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同学们,让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继承和发扬他们的精神,努力学习,奋发图强。让我们用青春和热血,铸就更加辉煌的明天,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我们这一代手中得以实现!寄语最后,让我们在清明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再次向那些英勇无畏、为国捐躯的先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的怀念。让我们携手共进,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共铸中华民族的魂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新时代的雷锋榜样致敬伟大的先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