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玩沙子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课 玩沙子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2.《玩沙子》教案
【核心概念】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学习内容与要求】
1.1物质具有一定的特性与功能
①观察并描述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外部特征,能根据物体的外部特征对其进行简单分类。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
(1)能描述沙子的颜色、粗细、表面粗糙程度等外部特征。
2.科学思维
(1)比较细沙子和粗沙子外部特征的不同,用科学的语言描述。
3.探究实践
(1)学会运用多种方法观察沙子的外部特征。
(2)学会控制沙漏中细沙的流动速度。
4.态度责任
(1)喜欢玩沙子、研究沙子,乐于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发现和体会。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够通过观察比较粗沙子和细沙子的不同,描述它们的外部特征。
难点:根据要求调节沙漏中细沙的流动速度。
【教学准备】
学生:细沙子、粗沙子、放大镜、筛子、水、两个瓶子(带瓶盖)、打了圆孔的瓶盖、透明胶、计时器。
教师:课件、沙雕图片、沙子用途的视频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引入 【ppt:2-9】 呈现沙滩、沙漠、沙池的图片,提出问题:你在哪里见过沙子?它是怎样的? 提问:我们还玩过沙子,你用沙子玩过哪些游戏?怎么玩的? 出示图片,适时评价、补充,引导学生玩沙子的经历中,所涉及到沙子的特点。 回忆生活中见过或接触过沙子的经历。预设: 在海边见过沙子,它是细细的,白白的,湿湿的,踩上去软软的。 在公园里见过沙子,它是粗糙的,有大有小。 在沙漠里见过沙子,它是细细的,很轻,踩上去很软,黄色的。 分享自己玩沙子的经验,怎么玩的,玩的沙子是怎样的。 逐步聚焦到本课的研究主题——通过玩沙子初步了解沙子的特点。 预设: 1.将沙滩上湿湿的沙子堆成城堡或房子。 2.将沙子装在桶里拿到其他地方。 沙子比较小。 3.用铲子把沙子挖出一个沟,可以放水进去变成小河。 4.把沙子装在有洞的篮子里,让沙子从洞里流出去。沙子有粗有细。 5.用各种工具将沙子挖起来。 6.将沙子拿在手上,松开手,沙子会从手上掉下来,或者随着风飘起来。 通过展示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场景,激发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初步关注沙子的特征,简单意识到不同沙子的特点不同。 调动学生玩沙子的经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调出学生对沙子的已有认知,认识到玩沙子的过程中,其实也蕴含着一些科学原理,保持对大自然探索的好奇心,同时教师也可以了解学生对沙子的前概念。
活动 探究 【ppt:10-18】 (一)观察比较不同的沙子 1.出示细沙子和粗沙子的图片。 提问:这两份沙子有什么不同? 追问:你有什么办法知道它们有什么不同? 2.明确任务:比一比两份沙子有什么不同。在学生分享的基础上,补充比较两份沙子的观察方法(图片展示): ①看一看 ②捻一捻 ③筛一筛 ④加点水和一和 分小组发放实验材料。教师巡堂了解学生实验情况,适时提醒学生记录实验结果。 提醒: 在实验过程中,材料可以分时间发放。如完成看一看和捻一捻的观察记录再发放筛子。完成筛一筛后再让学生领取水。也可以多准备几份沙子,让学生可以同时完成。 3.分享:展示学生记录单,请学生分享,其他学生补充。 (二)做个沙漏 1.过渡:我们不仅可以玩沙子,还可以利用沙子制作很多物品,比如沙漏。2.明确任务:今天我们一起利用提供的材料做一个沙漏,并且要想办法让沙漏中的细沙全部流完正好用时60秒。(展示材料图片) 提供的材料有: 瓶子、沙子、打了圆孔的瓶盖、透明胶。 3.怎样制作沙漏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制作过程吧。(教师边展示制作过程,边解说) (1)用透明胶将两个打了圆孔的瓶盖粘在一起。注意两个孔要对准。 (2)在一个瓶子中装上细沙,将两个瓶子通过瓶盖接起来,再让细沙经过圆孔流下来,做成一个沙漏。 (3)用计时器测试自制沙漏中的细沙全部流完要用多少秒,并记录在书本P8。 4.反思改进: 询问学生自制沙漏的用时情况。 提出问题:你有什么办法让沙漏中细沙全部流完正好用时60秒?让学生根据自己情况和方法进行改进。 预设: 细沙子比较黄,粗沙子比较黑。 细沙子比较细,粗沙子比较粗。 思考有什么办法比较细沙子和粗沙子的不同。 预设:用眼睛看,用手摸等。 认真倾听观察方法。分小组进行观察比较,及时记录观察结果。 认真倾听他人的分享,适时补充自己的发现。 预设: 了解制作的材料和步骤,根据操作步骤,分小组完成沙漏的制作。 思考改进沙漏时间的方法。 预设: 1.增加沙子或者减少沙子。 2.增大圆孔的大小。 3.换圆孔小一点的瓶盖。 学生在生活中喜欢也会经常玩沙子,但比较少会关注沙子的特点。更是很少会关注不同沙子的不同点。在本环节中,设计一个比较不同沙子的活动,是想让学生运用多种观察方法,比较不同沙子的不同,从而意识到不同事物之间的异同,增加对沙子多样性的认识,为以后学习岩石与土壤奠定基础。同时,通过这样一个比较活动,提升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逐渐学会比较不同事物。 通过做沙漏这样一个实践活动,让学生简单地体验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也体现了做中学、玩中学的教学理念。给学生提供有结构的材料,可以降低学生制作的难度,提高学生制作的成功率和兴趣。学生在制作后又根据要求进行改进,可以初步体会到产品会不断地改进。在实践活动中,不仅让学生尝试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还丰富他们对沙子特性的认识。进一步理解物质中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拓展延伸 【PPT:19-20】 阅读 提出问题:除了做沙漏,你知道沙子还能用来做什么? 出示资料及图片,介绍: 沙子是建房、造桥、筑坝时经常用到的建筑材料,就连制造玻璃和芯片也离不开它。 2.思考 展示图片和问题,提问: 猜一猜:这些沙雕是如何做出来的? 3.拓展沙子的用途 播放沙子的用途的视频。 回忆与沙子有关的事物,分享自己的想法。 预设:盖房子、做桥、制造玻璃、芯片等。 根据已有认知和本课学习,尝试说出自己的想法。 预设:先把沙子弄湿,堆积成合适大小的沙堆。然后用刻刀、铲子等雕刻出对应的样子。 观看视频,了解更多沙子的用途。 认识到沙子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还可以方便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初步认识到人类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让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利用视频补充有关沙子用途的知识,生动形象地丰富学生对沙子的认识。让学生意识到沙子虽然很小且普通,但它也有大用处。
作业 【PPT:22】 做沙画:用沙子、胶水、水彩笔、卡纸等材料制作一幅沙画。 课后拓展。 延伸课堂学习,保持对沙子的探究欲。
教学评价 【ppt:23】 教师评价以班级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师根据小组同学的课堂表现进行小组加星,例如:安静倾听、积极发言、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等。 自我评价:学习新课后,学生从“我会听、我会做、我会说”几个维度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具体可以根据学生情况进行调整,主要以鼓励为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 科学课堂学习习惯。
【板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