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捏泥巴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3课 捏泥巴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3 捏泥巴
【核心概念】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学习内容与要求】
1.1物质具有一定的特性与功能
①观察并描述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外部特征,能根据物体的特性特征对其进行简单分类。
②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教学目标】
1. 科学观念
(1)知道泥土是地球上的一种重要物质
(2)理解泥土的特性:
通过观察和实验,学生能够理解泥土的物理特性,如颜色、质地、湿度等,并认识到泥土与沙子的区别。
(3)认识泥土的用途:
学生能够认识到泥土不仅是制作泥塑的材料,还可以通过烧制变成陶器、瓷器等有用的器物,理解泥土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4)了解泥土的形成与变化:
通过实验和讨论,学生能够初步了解泥土的形成过程及其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如加水、烧制等)。
2. 科学思维
(1)观察与比较: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泥土与沙子的颜色、质地、湿度等特性,培养细致的观察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
(2)推理与预测:
学生能够根据泥土的特性,推理出如何通过筛选、加水等步骤得到适合制作泥塑的泥土,并预测不同筛子筛出的泥土颗粒大小。
(3)问题解决: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讨论,解决如何将泥土处理成适合制作泥塑的材料,培养问题解决的能力。
3. 科学探究
(1)实验设计与操作:
能够使用看、闻、摸等方法观察泥土特性。
学生能够按照实验步骤,正确使用筛子、喷壶等工具,进行泥土的筛选、加水和揉捏,培养实验操作能力。
(2)数据记录与分析: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记录泥土和沙子的不同特性,并进行分析,得出泥土与沙子的区别。
(3)合作与交流:
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分工合作完成实验任务,并通过讨论和交流分享观察结果和实验心得。
4. 态度责任
(1)科学态度:
学生能够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进行实验,认真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2)环保意识:
通过了解泥土的来源和用途,学生能够认识到自然资源的宝贵,培养爱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3)创新与创造:
学生能够在制作泥塑的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独特的泥塑作品,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4)责任意识:
学生能够在实验后整理实验材料,保持实验环境的整洁,培养责任感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玩泥巴中感受到泥土的特点;
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沙子和泥土的不同。
难点:正确使用筛子筛出制作泥塑的细细的泥土;
学习用泥土捏一个泥塑物品。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自己在花园或菜地里挖的土一小袋。
教师材料:课件、一个捏好的泥塑。
学生材料:每组泥土若干(一次性餐盒分装)、一次性桌布(或旧报纸)1张、一套筛子(3个,筛孔大小不同)、2个塑料盆、1个喷壶(装适量水)、1包湿纸巾、1包纸巾。
四、相关资源
筛土方法指导实验视频。
五、教学过程
一、做泥塑
【课程引入】
师:同学们,现在的小朋友用黏土捏玩具,而爷爷奶奶小时候捏的泥巴却是直接从地里挖来的。我们也来试一试吧!
(板书:捏泥巴)
任务一:筛选出适合制作泥塑的细细的泥土
1. 引出话题:什么样的泥土适合做泥塑?
师: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去花园或菜地里挖了一些土带来学校,你带来了吗?
师:花园或菜地里挖来的这些土,可以直接用来做泥塑吗?
生:不可以。
师:为什么呢?
生:这些土里有一些小石头、树枝,还有一些小沙子。
师:是的。同学们,土越细越适合做泥塑哦。
2. 筛选泥土的方法
师:那同学们,请你想一想:我们怎样才能得到细细的、适合做泥塑的泥土呢?
师:我们可以将晒干的泥土按照下列步骤来筛选:
首先,泥土中有些石头或树枝之类的,我们要把这些东西挑拣出来。
(板书:拣一拣)
师:挑拣完之后,还有一些大的土块我们要把它捻碎。
(板书:捻一捻)
师:捻碎之后发现土块的颗粒还是很大,该怎么办呢?
展示筛子。
师: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神器,它的名字叫做“筛子”。
筛子是个不错的工具,可以让比筛孔小的颗粒漏下去。
(板书:筛一筛)
教师示范:(边讲解边筛土)筛的时候需要有一个盆接住漏下来的泥土。
筛的时候手臂可以试着左右摇摆,幅度不要太大,不然土就洒出来了。
师:老师这里有3个筛子,请你仔细观察,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
生(预设):它们的孔的大小是不同的。
师:是的,它们的筛孔大小是不同的。
师:想一想:那我们应该先用哪一个?后用哪个筛呢?
生(预设):先用大孔的筛子把泥土初步筛一遍,再用小孔的筛子筛。
师:为什么不能直接用最小的筛子呢?
师:那是因为如果直接用筛孔最小的筛子,泥土的大的颗粒很多,筛孔是会被堵住的。
师:师:仔细观察这三种筛出来的土。
师:每种筛子对应筛出的是哪种泥土?请你连一连。
师:请用你的小眼睛,仔细观察不同筛子筛出的土有什么不同?
生(预设):筛孔越小的筛出来的土就越细。
3. 观看实验指导微课,明确操作方法
师:要找到那种软软的、细细的,刚好可以做泥塑的土真的好难哦!
需要“拣”——“捻”——“筛” 。
筛具体怎么操作呢?快看我们的实验步骤视频吧!要仔细观看哦。
4. 小组合作,筛选泥土
师:小小科学家们,视频里筛泥土的步骤都看清楚了吗?
现在轮到你们大显身手啦!
师:记得先拣出泥土中的树枝和石头,把土块捻碎,再用筛子筛土。
活动时间为3分钟。
师:开始动手筛选出最细腻、最适合制作泥塑的泥土吧!
任务二:加水和泥,制作泥塑
师:小朋友们,细土我们已经筛出来了,是不是就可以直接捏泥塑了呢?
你们试着捏一下,看看行不行。
学生尝试捏泥,发现泥土太干、太散,无法成型。
生(预设):老师,不行啊,泥太干了,一捏就散了!
师:哦?泥土太干了,捏不起来。那你们觉得应该怎么办呢?
生(预设):我知道!可以加水,像和面一样和泥!
师:真聪明!加水确实可以让泥土变得湿润增加泥土的粘性,更容易塑形。
师:那我们该怎么加水呢?是把水直接倒进去吗?
生(预设):不行不行,那样会加太多水的!
师:对,水加太多,泥土就会变得太稀,也不好塑形。
师:用喷壶可以很好地控制加水量。
师:记住,要一点点喷少量水,边喷边用手揉捏和泥,直到泥土变得柔软适中,可以塑形为止。
师:捏好的泥塑,课后还需要一些时间才能阴干。
师:小小科学家们,你们可以先商量好是小组4人共同捏一个,还是把泥土分成四份,每人捏一个。
师:开始发挥你的创造力,开始动手和泥,捏个你喜欢的泥塑吧。
学生使用喷壶加水,并揉捏泥土,并开始制作泥塑。
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加水量和揉捏力度。
师:创造时间结束,请同学们整理并归还实验材料,用湿纸巾擦干净手和桌子
作品展示
师:你们的泥塑作品都充满了创意和想象力,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欣赏你们的作品,我们来玩一个“猜猜看”的游戏吧!
师:请几位同学到前面给大家展示,然后其他同学猜一猜他们捏的是什么。
二、比较泥土和沙子
师:(提前准备一个泥塑、一个沙球)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用沙子捏成了小球,这节课我们用泥土做了泥塑
师:一捏,沙球就散了,泥塑却可以黏得很紧。
师:你知道为什么沙球一捏就散,而泥塑却可以黏这么紧吗?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探究沙子和泥土的秘密,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师:老师提供给大家的材料有:一小盒土、一盒沙子、一个放大镜、一包纸巾
师:观察时,我们要像小小科学家一样,用眼睛和手来探索泥土和沙子的秘密!
1. 观察泥土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看一看:泥土和沙子分别是什么颜色的?是深棕色、浅黄色还是黑黑的?
泥土里面藏着什么‘小宝藏’?用放大镜看得更清楚哦。
摸一摸:伸出你的小手,轻轻捏一捏泥土,
它是软软的像橡皮泥还是硬硬得像石头?是湿湿的还是干干的?
团一团:试试看能不能团成一个小球!
师:记得要像小小科学家一样边观察边记录哦。
师:最后,老师还有一个温馨提醒:观察时不要将泥土放入口鼻,活动后及时用湿巾擦手。
小小科学家们,考验你们观察能力和合作能力的时候到啦!
观察时间为3分钟,看看哪个小组观察得最仔细,发现得最多。
师:观察时间结束,请将所有材料放回到材料盒中,用湿巾擦干净手。
师:组长保管好材料,注意所有同学不能再动材料盒里的材料。
2. 交流观察结果:比较泥土和沙子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像小小科学家一样,用眼睛、手来观察比较泥土和沙子
师:现在,谁来说一说你观察到的泥土和沙子有哪些不同呢?
生:老师,我发现泥土是棕色的,颜色比较深,里面还有小石子和树叶,还有颗粒大小不同的土,沙子的颜色比较浅,颗粒比泥土大一些。
师:还有谁有不同的发现吗?
生: 我闻了闻泥土的气味,感觉有一股清香,就像雨后草地一样。沙子是没有什么味道的。
师:真棒。你用鼻子发现了泥土特别的气味、
生:我用手摸了摸泥土,感觉软软的,湿湿的,沙子是干干的,硬硬的。
师:太厉害了,你通过触摸,发现了泥土和沙子的质地和湿度。
师:(面向全班)你们刚才团沙子和泥土的时候,容易团成小球吗?
生:泥土容易团成小球,沙子不容易团成小球。
师:这说明泥土的成型性好,泥土的成型性差。
3. 活动小结
师:泥土和沙子还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比如,泥土里含有丰富的养分,可以种植植物,
而沙子里养分很少,不适合种植植物。
师:课后,大家可以到大自然里找找看,哪里是泥土,哪里是沙子?
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三、 拓展
师:同学们,你知道吗,如果我们把泥塑烧一烧的话,就能把我们手中的泥塑变成有用的东西了,烧至700℃可成陶器能装水;烧至1230℃则瓷化,可几乎完全不吸水且耐高温耐腐蚀。我们家里的碗就是经过了高温烧制而成的瓷器。
师: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学会用泥土,再捏成罐子、做成砖坯、玩偶,把泥坯放到窑里,烧制成器物。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用泥土制作泥塑,探秘了泥土和沙子的不同。
师:泥土不仅是孕育生命的摇篮,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从古朴的陶罐到精美的瓷器,从坚固的砖瓦到高科技的陶瓷材料,泥土始终与我们息息相关。
四、布置课后作业
师:课后请大家化身“小小考古学家”,回到家中寻找用泥土制作的器物,并完成以下任务:
器物发现:找出至少一件用泥土制作的器物,可以是陶器、瓷器、砖瓦等等。
记录名称:记下这件器物的名称,例如:青花瓷碗、紫砂壶、红砖等等。
探究用途:仔细观察这件器物,思考它的用途是什么?是用来盛放食物、装饰家居,还是建造房屋?
我的发现:(可选) 你还能发现这件器物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例如:它的花纹有什么寓意?它是如何制作的?
温馨提示:可以请教家长,也可以查阅资料,让我们一起探索泥土的奥秘吧!
下节课,我们将分享大家的发现,并一起探讨泥土的更多可能性!
五、板书设计
第3课《捏泥巴》
一、做泥塑
任务一:筛土
拣一拣 → 捻一捻 →筛一筛
任务二:和泥,制作泥塑
加少量水、揉捏和泥、捏泥塑、阴干
二、比较泥土和沙子
看一看——摸一摸——团一团
3 / 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