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水是什么样的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4课 水是什么样的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4《水是什么样的》教案
【核心概念】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学习内容与要求】
1.2空气与水是重要的物质
④观察并描述水的颜色、状态、气味等特征。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
(1)认识到水具有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固定形状、透明、会流动等特征。
2.科学思维
(1)对水的颜色、状态、气味等特征进行观察并描述。
3.探究实践
(1)熟练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辨别,并借助多种物体的方法,来观察、认识水的特征;
(2)运用气泡图呈现对水的特征的认识。
4.态度责任
(1)激发对生活中常见物质(水)的探究兴趣,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熟练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辨别等活动,说出水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等特征及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可以流动。
难点:用科学的词汇对水的特征进行描述,用气泡图的方式加以呈现。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白醋、水、牛奶、白糖水各一杯、尝味棒
学生分组材料:不同形状的瓶子、滴管、装有水的烧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探索 【PPT:2-13】 辨别、观察水。 辨别 教师出示一套材料:分别装了水、牛奶、白醋、白糖水的4个杯子,提问:“哪一杯是水?你有什么方法可以辨别?” 出示观察任务:运用多种感官,辨一辨哪一杯是水。同时,强调尝和闻的正确方法: 用尝味棒沾一滴,舌头尝味道;用手轻轻扇动,鼻子闻气味;未知的东西不能随便尝或闻。 教师巡视指导。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说一说:哪一杯是水?你是如何运用感官辨别、排除的? 观察 引出:辨别出了水,接下来观察水的特征吧。 引出观察水的方法: 用眼睛看水的颜色、透明度;(提示透明度可透过液体能否看清物体来判断) 用鼻子闻水的气味(扇闻法); 用尝味棒沾一滴水,舌头尝味道; (4)在桌面上滴一滴水,你观察到了什么? 7.出示记录观察结果的气泡图并演示如何填写。 8.教师巡视指导。 9.教师组织学生对观察结果进行交流: 说一说:观察水时你用了哪些感官?发现了水的哪些特征? 【PPT:14-23】 (二)发现水是更多特征。 1.引出:借助其他物体,可以发现水的更多特征。 2.引出观察内容:(1)把同样多的水分别倒入不同形状的杯子里;(2)观察并画出每个瓶子中水的形状。 3.教师巡视指导。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通过观察,我发现 。 提问:为什么水可以适应各种容器呈现出不同形状? 引出进一步的观察任务:(1)让水流淌,在图上画出水的流向。 把手握成拳头,在手背上滴水;(2)先滴一滴,过一会儿再滴一滴;(3)观察并画出水的流向。 6.组织学生观察水的更多特征,巡视指导。 7.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说一说:关于水的特征,你有什么新发现? 8.出示一张瀑布图片,引出:大自然中的水从地势高处流向地势低处。 10.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水的特征(流动性)补充到气泡图。 11.小结:水之所以能适应各种容器呈现出不同形状,是因为它具有流动的特征。流动是液体的典型特征。 预设:看颜色、闻一闻、尝一尝…… 学生了解观察任务及注意事项。 学生分组实验。 预设: 眼睛看颜色:白色、不透明的是牛奶; 鼻子闻:有酸酸气味的是白醋; 舌头尝:有甜甜的味道的是白糖水。 眼睛看鼻子闻 舌头尝 滴桌面 学生进行观察水的特征活动。 预设: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 学生思考。 了解观察内容及记录要求。 学生分组实验。 预设:水会流动;从高处流向低处。 辨别找到水并不难,但它不是唯一目的,重要的是要通过分析找到水的过程,启发学生用词语描述水的基本特征(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进一步巩固认识物体的一般观察方法: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舌头尝(需强调未知的物体不能闻或尝)。 有了前面运用多种感官辨别出水的经验,自然过渡到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水的特征。 在记录环节,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教师需要解释气泡图,并示范填写第一个,他们就会模仿填写后面的圆圈,建议在本单元学习过程中将这个气泡图一直挂在教室里,帮助学生逐步、全面地了解水的基本特征。 瓶子不一定是教材呈现的这几种,只要是形状有差异,并且是透明的,最好是塑料瓶,便于学生观察且相对安全的即可。 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有点抽象,本活动意在通过自己玩一玩的活动,形象感知水倒入不同形状的瓶子,就呈现瓶子的形状,说明水没有固定的形状。 通过用手接水、袋子里挤出水、手背上滴水的活动,感知水具有流动性,从高处往低处流,完善对水的特征的认识。
交流 【PPT:24-26】 引导学生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哪些需要用到水? 引出:生活中处处需要用到水,如: 预设:洗澡、洗菜、洗衣服、浇花……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 本活动意在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谈谈生活中哪里需要用到水,感知水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阅读 【PPT:27】 出示一张古代傍水而居的图片,出示资料: 古代,因取水、运水困难,人们往往选择住在水边。人们用各种工具取水、运水、储水,以满足日常生活、农田灌溉等方面的需求。如今,我们有了更先进的供水系统,不必再傍水而居。 学生了解古代傍水而居以满足日常生活需求的情况。 这段阅读资料的呈现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从古至今水对于我们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 【ppt:28】 1. 教师评价以班级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师根据小组同学的课堂表现进行小组加星,例如:安静倾听、积极发言、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等。 自我评价:学习新课后,学生从“我会听、我会做、我会说”几个维度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具体可以根据学生情况进行调整,主要以鼓励为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 科学课堂学习习惯。
【板书】
4.水是什么样的
7 / 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