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时教学课件(7份打包下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时教学课件(7份打包下载)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单元综合回顾
1.(2024宿城区模拟)下列四组试剂,不能通过实验直接得出Mg、Fe、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组合是( )
A.Mg、Fe、CuSO4溶液
B.Mg、FeSO4溶液、Cu
C.MgSO4溶液、Fe、CuSO4溶液
D.Mg、Fe、Cu、稀硫酸
A
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实验验证
证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在选择试剂时,经常出错。为避免出错,应熟练掌握试剂选择的方法。
下面以锌、铜、银为例,进行说明:
方案 具体方法 判定理由
“两金夹
一盐” 选用活动性最强的锌和最弱的银及活动性介于两者之间的铜的盐溶液作为试剂,根据两种金属单质分别与铜的盐溶液反应的情况进行判断 锌与铜的盐溶液可以反应,则金属活动性顺序为锌>铜;银与铜的盐溶液不发生反应,则金属活动性顺序为铜>银;故金属活动性顺序为锌>铜>银
“两盐夹
一金” 选用金属活动性排在中间的铜及最强的锌的盐溶液和最弱的银的盐溶液作为试剂,根据铜单质分别与锌和银的盐溶液反应的情况进行判断 铜与锌的盐溶液不发生反应,则金属活动性顺序为锌>铜;铜与银的盐溶液发生反应,则金属活动性顺序为铜>银;故金属活动性顺序为锌>铜>银 
2.(2024虎门模拟)实验课上,小刚同学把一包铜粉和镁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蓝色溶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镁
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铜,一定没有硝酸镁和硝酸银
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可能含有硝酸镁
A
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后滤液、滤渣成分的分析
审题时没有理解题目中的隐含条件而出错。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以下两点:(1)将金属加入金属化合物的混合溶液时,首先要判断金属与哪些金属化合物反应,与哪些金属化合物不反应。其次注意反应的先后顺序,越不活泼的金属,越容易从其金属化合物溶液中被置换出来,即遵循“远距离先置换”的原则。(2)反应后滤液和滤渣的成分分析(以将Zn加入CuCl2和FeCl2的混合溶液中为例),其具体的分析如图所示:
1.(2023苏州)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炼铁原理是用合适的物质将单质铁转化为氧化铁
B.将生铁中的大部分碳反应除去得到的钢是纯净物
C.铁制品高温处理后,表面形成的致密氧化膜有防腐作用
D.日常生活中的废旧铁制品直接填埋处理
C
2.(2024广东)广东省博物馆馆藏丰富。下列藏品主要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 )
A.肇庆端砚 B.广彩青瓷
C.潮州木雕 D.云浮铜鼓
D
3.(2023郴州)为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小东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实验①②能够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B.实验②中发生的反应是2Ag+CuSO4 Ag2SO4+Cu
C.实验①中溶液质量逐渐增大
D.实验①中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黄色
A
4.(2024榕城二模)向Cu(NO3)2、AgNO3和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没有AgNO3
B.滤液中可能有四种金属离子
C.滤渣中一定有Ag,可能有Cu和Zn
D.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B
5.(2023眉山)钛金属具有硬度大、密度小、熔点高、常温下耐酸碱、耐腐蚀等优良的性能,被誉为“未来金属”。我国钒钛磁铁矿床分布广泛,储量丰富,由钒钛磁铁矿提取金属钛的主要工艺过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钛铁矿需要粉碎,其目的是   。
(2)钛铁矿的主要成分为钛酸亚铁(FeTiO3),其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   。
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4
(3)TiCl4在高温下与足量Mg反应生成金属钛,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4)金属矿物不能再生。下列能有效保护钛金属资源的措施是   (填字母)。
A.回收利用废旧钛金属制品
B.任意开采钛金属矿石
C.钛金属抗腐蚀性能好,可随意堆放储存
D.寻找、开发钛金属的代替品
2MgCl2+Ti
AD
6.[化学与技术](2024山西)
  我国是世界上锌冶炼最早的国家。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有关“火法”炼锌的工艺记载:“每炉甘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锌)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反应后生成一氧化碳)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定毁罐取出……即倭铅(锌)也。”此工艺过程分解模拟如图(已知:Zn的冶炼温度为904 ℃,Zn的沸点为
906 ℃)。
请结合图文信息,分析思考,解决问题:
(1)装入原料器之前,将炉甘石敲碎的目的是  .
 。
(2)高温炉内,碳酸锌(ZnCO3)在高温条件下与煤的主要成分发生反应生成Zn和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生成物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
(3)冷凝器中发生的变化属于   。
(4)我国古代冶锌晚于铁和铜,结合已知信息,分析说明其中的原因是  .
 。
速率
增大反应物间的接触面,加快化学反应的
+2
物理变化
锌的化学性质比
较活泼,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合理即可)
7.(2024湖南)铁制品经常有锈蚀现象,于是某兴趣小组围绕“锈”进行一系列研究。
(1)探锈
现有洁净无锈的铁钉、经煮沸迅速冷却的蒸馏水、植物油、棉花和干燥剂氯化钙,还可以选用其他物品。为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设计如下实验:
①A中玻璃仪器的名称是   。
②一周后,观察A、B、C中的铁钉,只有A中的铁钉出现了明显锈蚀现象,由此得出铁钉锈蚀需要与   接触的结论。
试管
水和氧气
(2)除锈
取出生锈的铁钉,将其放置在稀盐酸中,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变黄,铁钉表面有少量气泡产生。产生气泡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稀盐酸可用于除锈,但铁制品不可长时间浸泡其中。
(3)防锈
防止铁制品锈蚀,可以破坏其锈蚀的条件。常用的防锈方法有   (写一种即可)。
兴趣小组继续通过文献研究、调研访谈,发现如何防止金属锈蚀已成为科学研究和技术领域中的重要科研课题。
刷漆(或涂油等)(共27张PPT)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一课时 金属与氧气、酸的反应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1.常温。
(1)镁与氧气反应:   。
(2)铝与氧气反应:   。
2.较高温度。
(1)铁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
(2)铜和氧气反应:   。
(3)即使在高温条件下金也不与氧气反应。
3.结论。
   比较活泼,   次之,   最不活泼。
二、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
1.实验现象及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镁、铝
铁、铜

反应物 反应现象 反应速率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镁 反应   ,产生    很快 ,
.
锌 反应   ,产生    较快 ,
.
铁 反应缓慢,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  较慢 ,
.
铜 不反应
剧烈
大量气泡
较剧烈
大量气泡
浅绿色
2.结论:根据与酸发生反应的剧烈程度(产生氢气的快慢)得出这几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3.置换反应:由一种   与一种   反应,生成   和   的反应。通式:A+BC AC+B。
Mg>Zn>Fe>Cu
单质
化合物
另一种单质
另一种化合物
[素养提升]
1.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Al2O3)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所以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因此不宜用钢刷来擦洗铝制餐具,钢刷容易把氧化薄膜除掉,从而起不到保护作用。
2.铁和铜在常温下、干燥的空气中,几乎不与氧气反应,但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
3.产生氢气速率的判断依据有两个:①产生相同体积的氢气所需的时间;②相同时间内产生氢气的体积。对于活动性差距较大的金属与酸的反应,可以直接观察气泡的多少来判断产生氢气的速率。
4.酸一般指盐酸和稀硫酸,若是硝酸或浓硫酸,因其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与金属反应时,一般不生成氢气。
[易错判断]
1.2Fe+6HCl 2FeCl3+3H2↑。( )
2.C+2CuO 2Cu+CO2↑属于置换反应。( )
×

知识点一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1.[科学思维之证据推理] 收藏家收藏的清末铝制品,至今保存得十分完好。该艺术品不易锈蚀的主要原因是( )
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B.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铝不易被氧化
D.铝易被氧化,但铝表面的氧化铝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
D
解析: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故A、B、C不正确;该艺术品不易锈蚀的主要原因是铝表面形成的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故D正确。
答案:D
1.(2024高明模拟)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铝在常温下与氧气剧烈反应
B.“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各种金属都能与氧气在常温下反应
D.红热的铁丝能在空气中燃烧
B
知识点二 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
2.现有质量相等的X、Y、Z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质量分数相等的足量稀硫酸中,X不发生反应,Y、Z在生成物中均显+2 价,Y、Z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Y、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Y>Z>X
B.相对原子质量:Y>Z
C.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YD.Y与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Y+H2SO4 YSO4+H2↑
答案:D
2.下列物质:①MgSO4;②FeCl3;③CuSO4;④ZnCl2。能够通过金属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D
1.下列关于金属与氧气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红热的细铁丝在空气中能燃烧
B.各种金属在高温下都能与氧气反应
C.在较高温度下能与氧气反应的金属,在常温下也能与氧气反应
D.根据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可以初步比较一些金属的活泼程度
2.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能导电,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B.不是所有的金属都能和盐酸反应放出氢气
C.金属能和酸反应,能和酸反应的一定是金属
D.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金属,在氧气中也不能燃烧
B
D
3.(2024台山检测)金属钛(Ti)是航空、军工、电子等方面的必需原料。在生产钛的过程中可用镁在加热条件下与TiCl4反应制得金属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TiCl4+2Mg Ti+2MgCl2,该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氧化反应
4.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可获知物质的性质,从物质的状态、颜色、温度变化、有无沉淀或气体生成等方面可寻找物质发生变化的证据,分析各种证据能加深对物质变化和变化规律的认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锌粒放入稀硫酸中,锌粒表面产生气泡,产生该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经引燃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支持铁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最主要证据是  .
 。
C
Zn+H2SO4
生成一种
黑色固体物质
5.贴对联是中国节庆时的传统文化之一。春节期间小泽看到长辈用“金粉”书写对联
后,对“金粉”的成分产生了兴趣,并取少量样品到学校实验室和同学们一起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金粉”是一种具有颜料性质的金属粉末,由初中常见的几种金属组成。
[提出问题] “金粉”的成分是什么
[进行猜想]
猜想一:金、银;
猜想二:金、锌;
猜想三:铜、锌;
猜想四:铜、锌、铁。
[实验验证]
步骤 现象 结论
①取少量“金粉”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过滤 产生(1)   ,试管底部有未溶物 猜想一不成立
溶液呈无色 猜想(2) 
不成立
②取上述过滤所得未溶物,在空气中灼烧 观察到(3)  猜想三成立
(4)步骤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气泡

固体全部变黑
[继续探究]
(5)向步骤①过滤所得滤液中插入打磨过的铝片(足量),一段时间后,发现铝片表面产生气泡,并有附着物,写出产生气泡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拓展应用]
(6)铜锌合金因为呈现黄金光泽而被某些不法之徒假冒黄金骗人。设计一种鉴别真假黄金的实验方案:  .
 。
显变化,则是真黄金(合理即可)
取少量样品,高温灼烧,若样品变黑,则是铜锌合金;若样品的颜色无明
1.[传统文化] 《周易参同契》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一部炼丹专著。书中描写道:“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这句话是指黄金的化学性质在强热条件下( )
A.易氧化 B.易还原
C.很不活泼 D.很活泼
C
2.(2024信宜一模)青铜时代是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一个重要阶段。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实验室设计并完成了如图实验,以探究铜的性质。下列有关分析合理的是( )
A.实验①中,铜片上出现划痕
B.实验②中,铜片表面变红
C.实验③中,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
D.实验③证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弱
A
D
4.[生活情境] 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能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有关烟花爆竹成分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
A.鞭炮爆炸后,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说明鞭炮中可能含有硫粉
B.燃放烟花时,发出蓝紫色火焰,说明烟花中可能含有铁粉
C.鞭炮的火药呈黑色,说明鞭炮中可能有木炭粉
D.燃放烟花时,发出耀眼的白光,说明烟花中可能含有镁粉
B
5.(2024广东二模)向盛有a g铜锌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稀硫酸,该过程中剩余固体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M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ZnSO4
B.N点时,生成气体的总质量达到最大
C.N→P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增大
D.该铜锌混合物中锌的质量为(a-b) g
C
6.自然界并不缺少“镁”,缺少的是发现“镁”的眼睛。某化学兴趣小组开启寻镁之旅,现邀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内容。
(1)第一站:初识金属镁。
①金属镁的物理性质:   (写一条)。
②金属镁的化学性质:镁能与氧气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第二站:再遇金属镁。
将打磨过的镁条放入稀盐酸中,反应的现象是   ,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3)上述寻镁之旅中你收获到镁的化学性质有   ,   。
银白色(合理即可)
固体逐渐减少,有大量气泡产生
置换反应
能与氧气反应
能与酸反应
7.(2024临沂河东区期中)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图①:表示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浓度相同的稀硫酸
B.图②:表示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锌粉和铁粉
C.图③:表示向等质量的铝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浓度相同的稀硫酸
D.图④:表示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铝粉和铁粉
C
8.[新考法] 将未经砂布打磨的铝条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和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CD段压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反应速率减小
B.A点盐酸浓度最小,C点盐酸浓度最大
C.D点反应结束
D.D、E两点处的气体压强比B点大是因为容器内产生了氢气
D
9.生铁和钢都是铁和碳的合金,生铁含碳量为2%~4.3%,钢含碳量为0.03%~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确定该铁合金是生铁还是钢,他们取11.5 g铁合金样品盛放到锥形瓶中,将100 g稀盐酸分成5等份,分5次加入锥形瓶,每次待充分反应后记录实验数据。实验数据整理如下表所示:
次数 加盐酸前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稀盐酸
的质量/g 0 20 20 20 20 20
锥形瓶内物质
的总质量/g 11.5 31.4 m 71.2 91.1 111.1
[查阅资料] 碳不与稀盐酸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中生成气体的总质量为    。
(2)实验数据表中m的值为    。
答案:(1)0.4 g (2)51.3
(3)请通过计算确定该铁合金是生铁还是钢。(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共24张PPT)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一、金属矿物
1.存在形式:少数不活泼的金属以   形式存在(如金和银),其余都以   的形式存在。
2.几种常见的金属矿石及其主要成分。
单质
化合物
金属矿石 赤铁矿 磁铁矿 铝土矿 赤铜矿 金红石 软锰矿
主要成分             Cu2O TiO2 MnO2
Fe2O3
Fe3O4
Al2O3
二、铁的冶炼
1.炼铁的原料:   、   、   、空气。
2.反应的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炉内反应生成的CO把铁从氧化铁里还原出来。
3.炼铁高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三、金属资源保护
1.铁制品的锈蚀。
(1)铁生锈的条件:铁与空气中的   、   接触发生化学反应。
(2)铁锈的主要成分:   。
赤铁矿石
焦炭
石灰石
2Fe+3CO2
氧气
水蒸气
Fe2O3·xH2O
(3)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   和   。
②在铁制品表面   、   、搪瓷、镀上耐腐蚀的金属、烤蓝。
③制成耐腐蚀的合金,如不锈钢。
2.金属资源保护。
(1)防止金属   。
(2)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3)有   、合理地开采金属矿物,严禁不顾国家利益的乱采矿。
(4)寻找金属的代用品,如以塑代钢。
洁净
干燥
涂油
刷漆
腐蚀
计划
[素养提升]
1.工业炼铁的设备。
知识点一 金属矿物、铁的冶炼
1.请回答下面有关金属冶炼的问题:
(1)工业上炼铁的设备是    ,炼铁的原料是  ,用赤铁矿石炼铁的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解析:(1)工业上炼铁的设备是高炉,炼铁的原料是赤铁矿石、焦炭、石灰石和空气,炼铁的原理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2)明代《天工开物》描述了锡的冶炼方法,如图甲。原料锡砂中的SnO2和木炭反应得到锡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
(3)图乙为古代炼锌工艺原理示意图。炉甘石的成分是ZnCO3,高温易分解生成ZnO。
①泥罐外煤饼的主要作用是燃烧提供热量,泥罐内的煤粉主要起  作用。
②已知锌的沸点为907 ℃,泥罐下部温度可达1 200 ℃,上部约为600 ℃,
该工艺从反应混合物中收集液态锌的方法属于   (填字母)。
A.结晶 B.蒸发
C.蒸馏 D.升华
解析:(3)①煤粉的主要成分是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碳酸锌分解为氧化锌和二氧化碳,在罐中碳与氧化锌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锌和二氧化碳,碳能夺取氧化锌中的氧将其还原为锌,所以泥罐内的煤粉主要起还原作用。②已知锌的沸点为907 ℃,泥罐下部温度可达1 200 ℃,上部约为600 ℃,在冷凝区,锌由气态转化为液态,故该工艺从反应混合物中收集液态锌的方法属于蒸馏。
答案:(3)①还原 ②C
(4)孔雀石[主要成分为Cu2(OH)2CO3]可用于制作青色颜料,孔雀石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孔雀石对酸敏感,补充完整化学方程式:Cu2(OH)2CO3+4HCl 2CuCl2+CO2↑+3    。
解析:(4)孔雀石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化学方程式左边有2个铜原子、1个碳原子、4个氯原子、5个氧原子和 6个氢原子,化学方程式右边有2个铜原子、1个碳原子、4个氯原子、2个氧原子和 3个未知物质分子,故3个未知物质分子中有3个氧原子和6个氢原子,则1个未知物质分子中有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故其化学式为H2O。
答案:(4)混合物 H2O
1.(2023包头)内蒙古矿产资源丰富,某炼铁厂利用当地的煤炭和赤铁矿石作为高炉炼铁的主要原料,其主要反应过程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CO2
据此回答问题:
(1)A的化学式为   。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一氧化碳炼铁的原理:   ,实际上高炉炼得的铁是生铁,生铁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混合物
知识点二 金属资源保护
2.(2024顺德检测)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创新实验(夹持装置已略去)。实验前检查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时,打开弹簧夹K,观察一段时间,无明显现象;关闭K,加入食盐水,观察同样的一段时间后打开K,发现注射器活塞向左移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铁锈蚀属于缓慢氧化
B.实验过程中装置内氧气的含量减小
C.滴加食盐水能加快铁锈蚀
D.根据实验可得出铁的锈蚀需要水的参与
D
解析:铁锈蚀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发生的缓慢的不易察觉的氧化反应,属于缓慢氧化,故A正确;铁锈蚀消耗装置内的氧气,所以实验过程中装置内氧气的含量减小,故B正确;实验开始,滴加氯化钠溶液前,无明显现象,说明反应缓慢,加入氯化钠溶液后,发现注射器活塞向左移动,说明反应速率加快,则滴加食盐水能加快铁锈蚀,故C正确;此实验只能推断出食盐水能加速铁的锈蚀,不能推断出铁的锈蚀需要水的参与,故D错误。
答案:D
2.(2023广西)下列做法不能有效保护金属资源的是( )
A.防止金属腐蚀
B.寻找金属的代用品
C.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D.肆意开采金属矿物
D
1.(2023青岛)防止金属锈蚀能有效保护金属资源。下列防锈方法中,与其他三种方法原理不同的是( )
A.表面涂油 B.表面刷漆
C.覆盖塑料 D.制成合金
2.(2024滨州)下列做法不能减缓或防止钢铁锈蚀的是( )
A.经常用食盐水清洗铁制品
B.保持铁制品表面清洁干燥
C.在铁制品表面涂油漆
D.在钢铁的表面镀一层不易锈蚀的金属
D
A
3.某化学小组同学利用如图装置进行铁生锈的趣味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步骤1:将已除锈并在清水中漂洗干净的铁丝网放入充满食盐水的硬质玻璃管中。
步骤2:打开两端弹簧夹,排尽食盐水后关闭上端弹簧夹,将硬质玻璃管下端导管插入红墨水中。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铁丝网生锈
B.红墨水进入硬质玻璃管,是因为管内压强减小
C.该实验可说明铁生锈需要氧气和水,缺一不可
D.该实验还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
4.建造“南昌舰”的特种钢材需要用富铁矿石(含铁量高于50%)来冶炼。某研学实践小组测出某地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Fe2O3)中的含铁量为80%,现用200 t这样的铁矿石冶炼生铁,理论上可炼得含铁量98%的生铁的质量是多少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下列矿石在冶炼时会污染空气并且可能形成酸雨的是( )
A.磁铁矿 B.黄铁矿(FeS2)
C.赤铁矿 D.赤铜矿(Cu2O)
2.某同学课堂笔记片段如下,其中记录不正确的一处是(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B
D
3.(2024东源检测)如图为铁制品循环利用的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
(1)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是   (填序号)。
(2)如果铁矿石采用的是赤铁矿,赤铁矿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
(3)铁锅做炊具主要是利用了金属的   ;废旧的铁锅、铁管属于   (填“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或“其他垃圾”)。废旧金属“循环利用”的意义是   。

Fe2O3
导热性
可回收物
保护金属资源
4.(2023眉山)磁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3O4)是常用的炼铁原料,工业上可通过如下反应:
Fe3O4+4CO 3Fe+4CO2将其中的Fe3O4转化为Fe。
(1)Fe3O4中铁、氧的微观粒子数目之比为   。
(2)假设炼铁过程中铁没有损耗,用含348 t Fe3O4的磁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是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3∶4
5.(2023潍坊)某化学学习小组为探究铁丝生锈、铁丝燃烧的影响因素,进行如下实验(点燃操作已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对比①③可知:水是铁丝生锈的条件之一
B.对比①②可知:氧气是铁丝生锈的条件之一
C.对比②③可知:氧气是铁丝燃烧的条件之一
D.对比③④可知:铁丝形状能影响铁丝的燃烧
B
6.(2024南雄模拟)实验研究铁锈蚀的影响因素,记录如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D
A.②③中O2含量减少表明铁已锈蚀
B.①②证明水对铁锈蚀有影响
C.②③证明食盐能加快铁锈蚀
D.①②③证明炭粉对铁锈蚀有影响
实验装置 序号 其他试剂 100 s时O2的含量
① 干燥剂 21%
② 10滴水 15%
③ 10滴水和1.0 g食盐 8%
7.(2023安徽)某兴趣小组进行铁锈蚀的实验探究。
[知识回顾]
铁是一种化学性质较活泼的金属,常温下能与稀盐酸、氧气等物质反应。
(1)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铁锈的颜色是   。
[实验探究]
该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对铁钉锈蚀的条件进行探究,一段时间后,在A和B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C和D中铁钉有锈蚀。
红棕色(或红褐色)
(3)B中将蒸馏水煮沸的目的是   。
(4)ABD对比,说明铁钉锈蚀需要的物质是   ;C中的铁钉比D中的锈蚀更严重,原因是   。
[拓展探究]
(5)为进一步探究铁钉锈蚀过程中气态物质的变化,该小组按示意图E所示装置完成以下实验。恒温下,向锥形瓶中加入少量稀盐酸,同时测量锥形瓶内气体压强随时间的变化,直至反应完全。
①测量过程中要保持恒温,理由是   。
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气,防止干扰实验
水和氧气
减少温度变化对气体压强的影响
C中可接触的氧气比D中的多
②请在图F中绘制整个反应过程中锥形瓶内气体压强的变化趋势。
答案:(共25张PPT)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序号 单元目标 核心素养
01 认识常见置换反应及其简单应用 化学观念
02 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 科学探究与实践
03 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初步预测常见金属的主要性质 科学思维
04 体会化学方法在金属冶炼中的重要性 科学态度与责任
05 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计算 化学观念
06 了解金属的性质,知道可以从物质的存在、组成、变化和用途等视角认识物质的性质 科学思维
07 初步分析和评价物质的实际应用,对金属材料使用与金属资源开发、资源回收等社会性科学议题展开讨论,积极参与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 科学探究与实践
08 了解金属、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科学态度与责任
课题1 金属材料
一、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
1.金属共同的物理性质。
(1)常温下它们大多数都是固体,有金属光泽,具有优良的    性、    性和
   性。
(2)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但铜呈   色,金呈   。
(3)常温下,大多数金属是固体,而汞却是   。
2.决定物质用途的因素。
(1)主要因素:物质的   。
导电
导热
延展

黄色
液体
性质
(2)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通常还需要考虑   、
   ,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等多种因素。
二、合金
1.概念:在纯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   或   ,制得具有   的物质。
2.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   ,抗腐蚀性能   ,熔点   等,所以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   的用途。
3.铁合金:生铁和钢是   不同的两种铁合金,生铁的含碳量为   ,钢的含碳量为   。
4.铜合金:   是铜常见的三种合金,铜合金具有硬度大、强度高、可塑性好、耐磨、耐腐蚀、易加工等优良特性。
价格
资源
金属
非金属
金属特征
更大
更好
更低
广泛
含碳量
2%~4.3%
0.03%~2%
白铜、黄铜、青铜
5.铝合金:   是最常见的一种合金,具有强度和硬度好的特性,常用于火箭、飞机、轮船等制造业。
6.焊锡(锡铅合金)主要用于焊接金属,伍德合金(铅、铋、锡和镉组成的合金)可用于制电路保险丝。
7.钛和钛合金: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它们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尤其是   .
非常好。钛合金还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以用来制造   等。
8.合金的形成条件:当两种金属形成合金时,其中任一金属的   不能高于另一金属的   。
9.纯金属和合金统称为金属材料。
硬铝
抗腐蚀性能
人造骨
熔点
沸点
[素养提升]
1.地球上各种“最”。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铝(Al)
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钙(Ca)
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铁(Fe)
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Ag)
硬度最大的金属——铬(Cr)
熔点最高的金属——钨(W)
熔点最低的金属——汞(Hg)
密度最大的金属——锇(Os)
密度最小的金属——锂(Li)
2.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
因为铁的硬度比较大,而铅的硬度较小,并且铅有毒,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不适于用来制造菜刀、镰刀、锤子等物品。
3.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银的价格昂贵,不适宜作导线。
4.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 若用锡制,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钨的熔点高而锡的熔点低;若用锡制灯丝,则很容易熔断。
5.为什么有的铁制品如水龙头等要镀铬 如果镀金会怎样
镀铬:铬的硬度大,耐磨,保存时间长;铬耐腐蚀,可防止铁制品生锈;镀铬也能使水龙头
美观。
镀金:更美观,更耐腐蚀,但金价格昂贵,硬度小,易磨损。
知识点一 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
1.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金属,高科技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也需要金属。
电线 金属丝 压力锅
(1)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    。
(2)根据如图中金属应用的实例推断,金属具有的物理性质依次为    、    、
    。
(3)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灯泡的灯丝是钨丝的原因是  。
解析:(1)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铁。(2)金属用作电线是利用其导电性,用作金属丝是利用其延展性,用作压力锅是利用其导热性。(3)钨的熔点高,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作灯丝。
答案:(1)铁 (2)导电性 延展性 导热性 (3)钨的熔点高,具有导电性
1.(2024开平期中)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和性质不一致的是( )
A.铜的导电性好——作导线
B.银的导热性好——作装饰品
C.钨的熔点高——作灯丝
D.铝的密度小——作飞机材料
B
知识点二 合金
2.(2023内江)金属材料在人类活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合金中只含金属元素
B.金能压成很薄的片,说明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C.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都属于合金
D.金属单质在常温下都是固体
解析:合金中不是只含金属元素,还可能含有非金属元素,故A不正确;金能压成很薄的片,说明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故B正确;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很多是合金,但也有纯金属,如紫铜是纯铜,故C不正确;不是所有金属单质在常温下都是固体,如常温下,汞是液体,故D不正确。
答案:B
2.合金是重要的金属材料。
(1)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金的是   (填字母)。
A.陶瓷杯 B.橡胶充气艇
C.不锈钢锅 D.玻璃水壶
(2)生铁是常用的合金,生铁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黄铜是铜锌合金,将纯铜片和黄铜片互相刻画,纯铜片上留下明显的划痕,说明  .
 。
C
混合物
黄铜
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大
1.(2024苏州)苏州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古今建筑交相辉映。下列建筑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旧城墙的青砖 B.古城门的铜钉
C.火车站立柱的水泥 D.博物馆天窗的玻璃
2.(2023江西改编)大国工匠展现数控技术所使用的0.01 mm铝箔,是由铝块加工而成的,这体现了铝具有的性质是( )
A.密度小 B.有良好的导电性
C.有良好的导热性 D.有良好的延展性
B
D
3.(2024连平模拟)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金属材料都是纯金属
B.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
C.钛合金的硬度比纯钛更大
D.超高强度钢属于一种铁合金
A
4.(2024乐山节选)太阳能电池路灯(如图),可以实现白天用太阳能充电,夜晚照明,其灯柱材料为铝合金,路灯内部采用金属铜作导线。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灯柱所需的铝合金属于   (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
(2)铝合金的硬度和强度都比纯铝   (填“高”或“低”)。
(3)太阳能电池路灯使用铜作导线,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   性。
金属材料

导电
5.(2023金昌改编)金属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
(1)生铁和钢是两种含碳量   (填“相同”或“不同”)的铁合金。
(2)下列生活用品利用金属良好导热性的是   (填字母)。
A.镀铬水龙头  B.铸铁暖气片
C.包糖果的铝箔
B
不同
1.(2024开平二模)随着时代发展,汉字被不断赋予新的文化内涵,其载体也发生相应变化。下列汉字载体主要由合金材料制成的是( )
A.圆雕玉舞人 B.透雕重环玉佩 C.朱雀青铜顶饰 D.炫纹贯耳瓷壶
C
2.下列生活用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 )
A.铁锅 B.铜导线
C.铝箔包装纸 D.金饰品
3.(2023山西改编)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着一枚“国玺”,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之印”,代表着熠熠生辉的共和国符号。它由铜胎铸字,不易变形。选用这种材料作为印章胎体最大的优点是( )
A.硬度较大 B.熔点较高
C.不溶于水 D.形状美观
4.(2023重庆)为了提高导弹的运载能力,增大其结构强度,弹体外壳材料通常选择( )
①铝合金 ②硬塑料 ③水泥 ④钛合金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④ D.②③④
B
A
C
5.完成下列实验,并正确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1  实验2
(1)实验1中两块金属片互相刻画后,在   上有明显的划痕。该实验探究的是  .
 。
(2)实验2中将绿豆粒大小的金属焊锡、锡和铅放置在铁片上(呈三角形摆放),可以观察到焊锡稍加热即熔化,继续加热锡熔化,铅最后熔化,该实验结论是  .
 。
纯铜片
比较
黄铜(或合金)和纯铜(或纯金属)的硬度
合金的熔点比组成
它的纯金属的熔点低
6.(2023赤峰)金属及其合金的用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的特性。下列对钛及其合金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钛的韧性强——做导线
B.钛合金强度高、耐腐蚀——做医疗器械
C.钛合金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制造人造骨
D.钛合金密度小、强度高、耐高温——用作航空航天材料
A
7.(2024攀枝花月考)所谓合金就是不同金属(也包括一些非金属)在熔化状态下形成的一种熔合物。四种金属的熔沸点如下表所示,其中不能形成合金的是( )
B
金属 铁 铜 铝 钠
熔点/℃ 1 538 1 085 660 97.5
沸点/℃ 3 000 2 595 2 200 883
A.铁和铜 B.铁和钠
C.铝和铜 D.铝和钠
8.(2024惠州一模)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会通过“凿井”获得干净的水源。明代徐光启与熊三拔合译的《泰西水法》记载:“凿井者……既作底,更加细石子厚一二尺,能令水清而味美……取清水,置净器煮熟倾入白瓷器中,候澄清,下有沙土者,此水质恶也。”
(1)凿井:用生铁做成的铁凿和铁锤为挖凿工具,生铁属于   (填“纯金属”或“合金”),它和钢的区别是   。
(2)澄水:用鹅卵石、碎瓦砾、木炭、沙子有序叠放在水眼之上,从净化水的角度来说相当于实验操作的   ,其中木炭的主要作用是   。
(3)煮试:“置净器煮熟……下有沙土者”中的“沙土”(主要成分为碳酸钙),若井水中含较多的Ca(HCO3)2,则其加热时分解形成“沙土”的化学方程式为  .

合金
含碳量不同
过滤
吸附色素和异味
CaCO3+H2O+CO2↑
9.(原创题)金属材料在工农业生产及军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1)常温下铝、铁、铅的物理性质数据如下表。
①据此可知高压输电线最好选用金属   (填化学式)。
②铁的合金通常可以做菜刀、锤子等,其合金的硬度   (填“>”“<”或“=”)5。
Al
>
金属 铝 铁 铅
导电性(以银的导电性为100作标准) 61 17 7.9
熔点/℃ 660 1 538 327
硬度(以金刚石的硬度为10作标准) 2.7 5 1.5
(2)我国自主设计的C919大型客机成功商飞,第三艘国产航母福建舰正式下水,这些成就标志着我国的金属材料制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①C919大型客机的机身使用了大量的铝合金,其优点是   。
②飞行甲板是航母上供舰载机起降和停放的上层甲板,要承受飞机着舰时的强烈冲击载荷。若飞行甲板是采用特种钢制造而成的,你认为这种特种钢应具有的物理性质主要是
   (填字母)。
A.熔点高、硬度大
B.抗腐蚀性好、密度大
C.可塑性好、光泽好
质地轻、硬度大(合理即可)
A(共5张PPT)
1.下列实验中,研究金属物理性质的是( )
①铜片和铝片相互刻画,观察何种金属表面有划痕
②加热铜片,观察铜片表面是否变黑
③加热铜片一端,观察另一端的蜡烛是否熔化,如图所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C
实验活动5 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2024齐齐哈尔)将一定质量的铁粉放入硝酸锌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滤液呈浅绿色,则滤液中只含有硝酸亚铁
B.若滤渣中的成分能被磁铁吸引,则滤渣中一定含有两种金属
C.若向滤液中加入锌片,有固体析出,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银
D.将所得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质量可能与所加铁粉的质量相等
B
3.(2023陕西)如图,将金属X插入烧杯内的AgNO3溶液中,观察到溶液颜色变蓝后取出X,向烧杯内再加入一定量锌粉,振荡后,溶液蓝色逐渐消失。
(1)金属X是   。
(2)加入锌粉,溶液蓝色消失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实验结束后,烧杯内的溶液中一定   (填“存在”或“不存在”)AgNO3。

不存在
4.运用手持技术探究金属与酸的反应。
向250 mL的烧瓶内注入25 mL溶质质量分数为8.8%的稀盐酸,分别剪取长约4 cm、宽约0.4 cm的镁、铝、锌、铁、铜金属条,打磨后投入烧瓶中,迅速塞紧带有压强传感器的橡胶塞(如图甲),点击采集,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压强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a对应的金属是   。
(2)曲线b对应的金属是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曲线c在18 s左右达到最高点后又略微下降的原因是  .
 。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字母)。
A.d对应的反应速率适中,适合实验室制取气体
B.如延长反应时间,可得到d的图像是一条直线
C.从0~100 s图像可推测e对应的金属打磨不彻底
D.从250~450 s图像推测e反应时盐酸浓度在变大
镁与稀盐酸反应放热,在18 s
反应结束,温度降低
BD(共18张PPT)
第二课时 金属活动性顺序
一、金属与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溶液的反应
1.实验现象及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 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铁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铁丝表面覆盖一层   色的物质;溶液逐渐由   色变为   色   .
 
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铝丝表面覆盖一层   色的物质;溶液逐渐由   色变为   色   .
 
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 铜丝表面覆盖一层   色的物质;溶液逐渐由   色变为   色   .
 
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   —


浅绿
FeSO4+Cu



Al2(SO4)3+3Cu
银白


Cu(NO3)2+2Ag
无现象
2.实验结论:金属活动性为Fe>Cu;Al>Cu;Cu>Ag。
二、金属活动性顺序
1.规律。
2.应用。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1)金属的位置越   ,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位于   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3)位于   的金属能把位于   的金属从它们   里置换出来。

减弱
靠前
氢前面
前面
后面
化合物的溶液
三、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
1.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判断:金属越活泼,越容易和氧气反应。
2.金属和酸能否反应以及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相同情况下,金属越活泼,越容易和盐酸
(或稀硫酸)反应,反应程度越剧烈。
3.金属和另外一种金属化合物溶液能否反应判断:如果可以反应,则该金属的活动性比另外一种金属的活动性强。
[素养提升]
1.K、Ca、Na的金属活动性非常强,与金属的化合物溶液接触时,它们会先与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如2Na+2H2O 2NaOH+H2↑,所以把它们放到金属的化合物溶液里,不能将金属置换出来。
2.反应一定在溶液中进行,不溶于水的金属的化合物一般不与金属反应,如Cu与AgCl不反应,因为AgCl不溶于水。
3.农业上常用硫酸铜稀溶液浸泡要播种的种子,以达到杀菌和消毒的目的,在浸种时不能用铁制器皿做容器,因为会发生以下反应:Fe+CuSO4 FeSO4+Cu。
4.等质量的金属完全反应时,如果金属元素化合价在对应的金属化合物中相同,生成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生成氢气的质量就越小。
5.金属与金属化合物反应的条件:强换弱,盐要溶;钾钙钠,要除外。盐即金属化合物。
知识点 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2024滨州)下列各组试剂不能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 )
A.CuSO4溶液、Fe、Ag
B.FeSO4溶液、稀硫酸、Cu、Ag
C.AgNO3溶液、稀硫酸、Fe、Cu
D.AgNO3溶液、FeSO4、溶液、Cu
解析:A.铁能与CuSO4溶液反应置换出铜,说明了金属活动性:铁>铜;银和CuSO4溶液不反应,说明了金属活动性:铜>银;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铁>铜>银,故选项正确。B.Cu、Ag与FeSO4溶液、稀硫酸均不反应,说明了金属活动性:铁>铜,铁>银,但无法确定铜和银的活动性强弱,故选项错误。C.Fe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说明活动性:铁>氢>铜;铜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置换出银,说明了金属活动性:铜>银;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铁>铜>银,故选项正确。D.铜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置换出银,说明了金属活动性:铜>银;铜不能与FeSO4溶液反应,说明了金属活动性:铁>铜;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铁>铜>银,故选项正确。
答案:B
(2024重庆A)中国应用的湿法炼铜技术,是对世界化学史的一个贡献。现将一根光亮的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里充分反应。下列说法的组合中正确的是( )
①反应能证明两种金属的活动性
②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增加
③反应生成的溶质为硫酸铁
④反应后固体表面附着一层红色物质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A
1.(2023青岛)锰(Mn)在钢铁、电池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其金属活动性介于锌和铁之间。以下对金属锰化学性质的预测,不合理的是( )
A.能在氧气中燃烧 B.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能与稀盐酸反应 D.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2.(2023湘潭)将光亮的铜丝插入下列溶液中,有明显现象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
B.硝酸银溶液
C.硫酸铝溶液
D.稀盐酸
B
B
3.(2024临夏)金属镍在制造钱币、不锈钢、催化剂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为探究镍(Ni)、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发现A试管中镍丝表面无现象,B试管中镍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Ni、Zn、Cu B.Zn、Cu、Ni
C.Zn、Ni、Cu D.Cu、Ni、Zn
C
4.如图为某学习小组探究金属化学性质时所做的四个实验,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A中的实验现象:   。
(2)写出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要证明Cu、Fe、Ag的活动性顺序,至少要做的实验是   (填字母)。
铜丝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物质,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A、B
1.[传统文化]我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有“石硫黄能化金银铜铁奇物”的记载,描述了硫与金属的反应。金、银、铜、铁四种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 )
A.铁 B.铜 C.银 D.金
2.(2023永州)三种金属X、Y、Z相互之间的反应关系如下:
①Y+H2SO4 YSO4+H2↑,Z和H2SO4不反应
②Z+2XNO3 Z(NO3)2+2X
则X、Y、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
A.X>Y>Z B.X>Z>Y
C.Y>X>Z D.Y>Z>X
A
D
3.(2023陕西)用下列各组物质进行实验,能验证Mg、Ag、Cu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
( )
A.Mg、Ag、Cu、稀硫酸
B.Mg、Ag、CuSO4溶液
C.Ag、Cu、MgCl2溶液
D.Ag、CuCl2溶液、MgSO4溶液
B
4.(2024小榄期末)按图进行实验,下列分析或结论正确的是( )
C
甲 铝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乙 铜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
A.图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CuSO4 AlSO4+Cu
B.图乙实验的现象是铜丝表面出现银白色的金属银
C.由图甲、图乙实验可知,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l>Cu>Ag
D.由图甲、图乙实验无法判断Al、Cu、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5.(2024中堂月考)现有铜与另一种金属R(可能是银、镁、铁中的一种)的混合粉末。欲确定R的成分,请你一起完成:
(1)请将银、镁、铁三种金属的元素符号填写在下列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应位置。
(2)取少量的金属粉末于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R不可能是   。
(3)如果R为铁,写出金属R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   (填“化合”“分解”或“置换”)反应。
Ag(或银)
Mg
Fe
Ag
置换
6.(2024连云港)一种以黄铜渣(含Zn、Cu、ZnO、CuO)为原料获取Cu和ZnSO4溶液的实验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稀硫酸生成H2的化学方程式为Cu+H2SO4 CuSO4+H2↑
B.根据流程可以判断Zn的金属活动性比Cu的强
C.判断加入的Zn已过量的依据是溶液中有固体剩余
D.流程中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均为置换反应
B
7.(双选)(2023潍坊)向两个盛有相同质量铝粉和铁粉的烧杯中,分别滴加相同浓度的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时,两个烧杯中的酸都恰好完全反应
B.b点时,两个烧杯中产生氢气的质量相同
C.c点时,两个烧杯中都有金属剩余
D.右侧曲线不能反映铁和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CD
8.(2023成都)利用如图实验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
(1)实验一:水的作用是   。实验中,观察到发出白光后铁丝并未燃烧,原因是   。
(2)实验二:两个反应均生成了   (填物质名称)。比较铁和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从试剂角度需考虑:①加入同样大小的铁片和铝片;②   。
实验一
实验二
防止熔融物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
火柴燃烧消耗了较多的氧气,使氧气不足
氢气
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
(3)实验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再补充一个实验可得出Cu、Fe、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并进行实验,补全下表。
实验三
实验步骤(可用图示)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
     
(或取少量硫酸亚铁溶液于试管
中,将铜丝伸入溶液中,合理即可)
无明显变化(共5张PPT)
跨学科实践活动7 垃圾的分类与回收利用
1.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为节约资源,生活中投放废弃铝质易拉罐应选择的垃圾桶是( )
A.厨余垃圾 B.可回收物
C.有害垃圾 D.其他垃圾
B
2.(2024恩平月考)垃圾分类管理可充分利用垃圾资源,改善生存环境。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学校垃圾分类及处理的具体做法和遇到的问题展开如下项目式学习活动。
任务一:调查垃圾分类投放情况
[信息检索]
a.垃圾有占用土地、污染空气和污染水体等多种危害。
b.垃圾按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类。
c.垃圾回收后的处理方法大致有:加工后再变成相应的原料,加工处理后可以变成有机肥,拆解提取宝贵的稀有金属等原材料,作为填海、填坑的材料,焚烧发电以及填埋处理等。
[信息分析]
(1)学校旧电脑、教学一体机的处理方法是   (写出一种)。
(2)写出加工处理后可以变成有机肥的垃圾:   (写出一种)。
拆解提取宝贵的稀有金属等原材料
果蔬垃圾
任务二:体验废金属的处理回收
[材料收集] 校办工厂收集带有油污和铁锈的钢制废螺丝。
[进行实验] 将材料带回实验室,完成了除去废螺丝表面油污和铁锈的实验(提示:稀盐酸与铁锈的主要成分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及化学方程式 实验结论或原理分析
步骤一:将废螺丝放入一只烧杯中,向其中倾倒废汽油,浸泡一段时间后取出 实验现象:螺丝表面的油污消失 汽油能去除油污的原因是
 
步骤二:将去除油污后的螺丝放到另一只烧杯中,向其中倾倒足量稀盐酸,浸泡一段时间后取出 化学方程式:
  螺丝表面铁锈被除去
汽油能溶解油污
[交流讨论] 上述步骤二铁锈消失时废液中的物质(除水外)是   (填名称)。
任务三:拓展探究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的原因
[实验设计] 同学们利用实验室回收的废金属,选择纯镁丝和不同含碳量的铁丝(镁丝和铁丝直径均为0.4 mm)放入相同体积的氧气中燃烧,做对比实验。
氯化铁和氯化氢
物质 燃烧的现象
含碳0.05%的铁丝 剧烈燃烧,极少量火星
含碳0.2%的铁丝 剧烈燃烧,少量火星
含碳0.6%的铁丝 未记录
纯镁丝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无火星
(1)推测表中“未记录”部分的内容为   。
(2)通过以上探究,能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
 。
[反思评价]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还可能跟   有关。
剧烈燃烧,大量火星
铁丝燃烧现象与含碳量有关,含碳量越高,产生
火星越多
铁丝的粗细程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