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测评】人教鄂教版(2017秋)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五单元《物体的运动》测试提升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素养测评】人教鄂教版(2017秋)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五单元《物体的运动》测试提升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
【素养测评】人教鄂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物体的运动》测试提升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一、知识广场(每空 1 分,共 10 分)
当我们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看路边的树木,感觉树木在向后移动,这是以( )为参照物;若以汽车为参照物,我们自己是( )的。
一个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式可能有( )、( )等,具体取决于斜面的坡度和物体的形状等因素。
玩小车时,发现用相同大小的力推动不同重量的小车,( )的小车运动得更远,这表明物体的重量会对其运动状态产生影响。
在赛小车活动中,为了让小车能准确地到达目标位置,除了控制好速度,还需要注意小车运动的( )。
物体做直线运动时,根据其速度是否变化,可分为( )直线运动和( )直线运动。
要比较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如果它们运动的时间相同,( )的物体运动得快;如果它们运动的距离相同,( )的物体运动得快。
二、判断大厅(每题 2 分,共 20 分)
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作为参照物,运动的物体不能作为参照物。( )
物体在斜面上一定会滚动。( )
两个物体以相同的速度向同一方向运动,以其中一个物体为参照物,另一个物体是静止的。( )
给小车安装多个轮子可以减小摩擦力,使小车运动得更快。( )
只要物体的运动路线是直线,它就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
研究小车运动快慢与斜面坡度关系时,每次改变坡度,小车都要从同一位置开始下滑。( )
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它通过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就越长。( )
风是空气的流动,空气的运动方式属于直线运动。( )
当我们坐在秋千上摆动时,我们的运动方式既有直线运动又有曲线运动。( )
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只与路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
三、选择乐园(每题 2 分,共 30 分)
小明站在路边,看到一辆汽车快速驶过,以( )为参照物,小明是运动的。
A. 他自己 B. 路边的电线杆 C. 行驶的汽车
一个正方体木块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式通常是( )。
A. 滚动 B. 滑动 C. 转动
以下关于物体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运动方式是固定不变的
B. 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参照物
C. 物体运动的快慢只与物体本身有关
在探究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关系的实验中,为了使实验更科学准确,需要( )。
A. 多次实验,取平均值
B. 只做一次实验,记录结果
C. 随意改变实验条件
要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得更快,我们可以( )。
A. 降低斜面的坡度 B. 增加斜面的坡度 C. 减小小车的重量
两个同学在操场上跑步,甲同学在 5 分钟内跑了 800 米,乙同学在 4 分钟内跑了 600 米,( )。
A. 甲同学运动得快 B. 乙同学运动得快 C. 无法比较谁运动得快
下列物体的运动,属于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正在启动的汽车 B. 沿直线行驶的高铁 C. 从树上落下的苹果
小车在行驶过程中,突然遇到前方有障碍物,驾驶员紧急刹车,小车停下来,这是因为( )。
A. 小车受到了重力的作用
B. 小车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
C. 小车受到了空气阻力的作用
当我们坐在旋转木马上时,我们的运动方式是( )。
A. 直线运动 B. 曲线运动 C. 滚动
研究小车运动快慢与小车重量关系时,保持不变的条件是( )。
A. 小车重量 B. 拉力大小 C. 运动距离
一个小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它的速度越来越慢,这是因为( )。
A. 小球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 小球受到了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摩擦力
C. 小球受到了重力的作用
以下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A. 汽车转弯 B. 苹果从树上落下 C. 飞机在高空匀速直线飞行
为了让小车在行驶过程中更稳定,我们可以( )。
A. 增加小车的高度 B. 降低小车的重心 C. 减小车轮的摩擦力
物体运动的速度为 10 米 / 秒,表示的含义是( )。
A. 物体在 1 秒内通过的距离是 10 米
B. 物体在 10 秒内通过的距离是 1 米
C. 物体在 10 秒内通过的距离是 10 米
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C. 只有接触的物体之间才会有力的作用
四、问题城堡(每题 4 分,共 20 分)
为什么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会截然不同?请结合具体事例进行详细说明。
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式受哪些因素影响?请举例阐述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物体运动方式的。
在探究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关系的实验中,实验步骤是怎样的?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如何通过实验来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请简要描述实验方法。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物体的运动,有些物体运动得快,有些物体运动得慢。请分析影响物体运动快慢的因素有哪些,并举例说明。
五、科学探究(8 分)
小红想研究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式与物体形状的关系,请你帮她设计一个实验方案。
实验材料:不同形状的物体(如正方体木块、球体、圆柱体等)、斜面、记录纸、笔。
实验步骤:
步骤一:
步骤二:
步骤三:
步骤四:
实验结论:
六、拓展长廊(每题 6 分,共 12 分)
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日新月异,速度越来越快。从运动和力的角度分析,交通工具速度的提升面临哪些挑战?人们是如何解决这些挑战的?
观察生活中的一些运动现象,如篮球的反弹、钟摆的摆动等,这些运动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请从物体的运动方式、受力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及解析
一、知识广场
答案:汽车;静止
解析:以汽车为参照标准看路边树木,树木相对汽车位置改变,感觉向后移动;而我们与汽车相对位置不变,所以以汽车为参照物自己是静止的。
答案:滚动;滑动
解析:物体在斜面上,因自身形状及斜面坡度不同,可能滚动(如球体)或滑动(如正方体木块) 。
答案:较轻
解析:在相同动力下,较轻物体受摩擦力等阻力影响相对小,所以运动更远,体现物体重量对运动状态有影响。
答案:方向
解析:赛小车不仅要速度合适,控制好方向才能准确到达目标位置。
答案:匀速;变速
解析:直线运动按速度是否变化分为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和变速直线运动(速度改变)。
答案:运动距离远;所用时间短
解析:时间相同时,运动距离远说明速度快;距离相同时,用时短速度快。
二、判断大厅
答案:×
解析:任何物体都可作为参照物,无论是静止还是运动的物体。例如以行驶汽车为参照物,路边行人是运动的。
答案:×
解析: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式取决于物体形状和斜面坡度等,如正方体木块在斜面上一般是滑动,而非一定滚动。
答案:√
解析:两物体速度相同且同向运动,它们相对位置不变,所以以其中一个为参照物,另一个是静止的。
答案:√
解析:安装多个轮子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可使小车运动更快。
答案:×
解析:物体运动路线是直线,但速度可能变化,只有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才是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
解析:研究小车运动快慢与斜面坡度关系,需控制其他因素不变,让小车从同一位置下滑,保证每次实验初始条件相同,结果更科学。
答案:×
解析:根据公式t=s÷v(t为时间,s为距离,v为速度),速度越大,通过相同距离所用时间越短。
答案:×
解析:风是空气流动,空气运动路线复杂,并非单纯直线运动,常包含各种曲线运动。
答案:×
解析:坐在秋千上摆动,运动轨迹是曲线,属于曲线运动,不存在直线运动。
答案:×
解析: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仅与路面粗糙程度有关,还与小车对路面压力大小有关。
三、选择乐园
答案:C
解析:以行驶汽车为参照物,小明相对汽车位置改变,所以小明是运动的;以自己或路边电线杆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
答案:B
解析:正方体木块各面与斜面接触面积较大且形状规则,在斜面上通常是滑动。
答案:B
解析:物体运动方式可改变,A 错误;描述物体运动需选参照物,B 正确;物体运动快慢与受力、质量等多种因素有关,C 错误。
答案:A
解析:多次实验取平均值可减小误差,使探究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关系的实验更科学准确。
答案:B
解析:增加斜面坡度,小车受重力沿斜面向下分力增大,会运动得更快;降低坡度或减小重量不一定使小车更快。
答案:A
解析:甲同学速度甲(米 / 分钟),乙同学速度乙(米 / 分钟),甲>乙,甲同学运动得快。
答案:B
解析:正在启动汽车速度在增大,从树上落下苹果速度也在增大,都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行驶高铁速度基本不变,属于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B
解析:刹车时,车轮与地面摩擦力增大,阻碍小车运动,使其停下来,重力和空气阻力不是主要原因。
答案:B
解析:坐在旋转木马上,运动轨迹是围绕中心的圆形曲线,属于曲线运动。
答案:B
解析:研究小车运动快慢与小车重量关系,要控制拉力大小等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小车重量。
答案:B
解析:小球受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摩擦力,阻碍其运动,使其速度变慢,重力不是速度变慢主因,小球受摩擦力作用。
答案:C
解析:汽车转弯方向改变,苹果落下速度改变,运动状态都改变;飞机匀速直线飞行,速度和方向都不变,运动状态未改变。
答案:B
解析:降低小车重心可增加稳定性;增加高度会降低稳定性,减小车轮摩擦力不利于稳定。
答案:A
解析:速度10米 / 秒表示物体在1秒内通过的距离是10米。
答案:C
解析:力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A 正确;物体运动不需要力维持,如牛顿第一定律,B 正确;不接触物体间也有力,如磁铁吸引铁钉,C 错误。
四、问题城堡
答案:参照物是判断物体运动状态的标准。选择不同参照物,物体相对参照物的位置变化情况不同,运动状态也就可能截然不同。例如,在行驶的火车车厢里,一位乘客在过道行走。若以车厢为参照物,乘客相对车厢位置改变,是运动的;若以与乘客同向同速行走的另一位乘客为参照物,他们相对位置不变,这位乘客就是静止的。所以,参照物选择不同,对物体运动状态判断会不同。
解析:先说明参照物作用,再通过火车车厢中乘客运动状态的不同判断事例详细阐述原因。
答案: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式受物体形状和斜面坡度等因素影响。例如,球体在斜面上容易滚动,因为其形状圆润,与斜面接触点不断变化,利于滚动;而正方体木块由于各面较平整,在斜面上多为滑动。同时,斜面坡度也有影响,当斜面坡度较小时,一些原本可能滚动的物体可能只是缓慢滑动;坡度较大时,原本滑动的物体可能会滚动得更快或从滑动变为滚动。
解析:指出影响因素,分别举例说明物体形状和斜面坡度如何影响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式。
答案:实验步骤:①准备实验器材,包括小车、绳子、砝码、光滑木板等。②将绳子一端系在小车上,另一端通过滑轮悬挂砝码,改变砝码数量来改变拉力大小。③让小车在木板上从静止开始运动,用秒表记录小车在一定距离内运动的时间,重复多次实验,记录不同拉力下的时间数据。④根据速度公式v=s÷t(v为速度,s为距离,t为时间)计算不同拉力下小车的速度,分析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
注意事项:①要保证路面光滑且平坦,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干扰。②每次实验小车都要从同一位置静止释放,保证初始条件相同。③要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
解析:详细说明实验步骤,从实验环境、初始条件、数据处理等方面阐述注意事项。
答案:实验方法:①选择一个较为光滑的平面,让物体在上面运动。②在物体运动路线上每隔一定距离做一个标记,如每隔10厘米。③让物体从起点开始运动,同时用秒表记录物体经过每个标记的时间。④如果物体经过每个相等距离所用时间都相等,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时间不相等,则不是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从实验环境、测量距离和时间方式、判断依据等方面描述实验方法。
答案:影响物体运动快慢的因素有:①受力大小,如用较大力推小车,小车获得动力大,运动得快;用较小力推,运动得慢。②物体质量,质量小的物体在相同受力情况下,运动得更快,比如轻的小车比重的小车在相同推力下运动得快。③接触面粗糙程度,在光滑冰面上滑行的物体比在粗糙地面上滑行的物体运动得快,因为光滑面摩擦力小。
解析:从受力、质量、接触面粗糙程度方面分析影响因素并举例。
科学探究
实验材料:不同形状的物体(如正方体木块、球体、圆柱体等)、斜面、记录纸、笔。
实验步骤:
步骤一:将斜面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保持斜面的坡度不变。 这一步是为了控制变量,确保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斜面坡度这一因素不会对物体运动方式产生额外干扰,使实验结果更能准确反映物体形状与运动方式的关系。
步骤二:把正方体木块放在斜面顶端,使其静止释放,观察并记录正方体木块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式,例如是滑动还是滚动,将结果记录在记录纸上。通过对正方体木块的实验,获取一种形状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式数据,为后续对比做准备。
步骤三:依次将球体、圆柱体等其他不同形状的物体放在斜面顶端,同样使其静止释放,分别观察并记录它们各自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式,并详细记录。对多种不同形状物体进行实验,收集全面的数据,以便更准确地分析物体形状与运动方式的关系。
步骤四:仔细对比记录纸上不同形状物体的运动方式,分析物体形状与运动方式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式不同。一般情况下,球体在斜面上通常表现为滚动;正方体木块因各面较为平整,与斜面接触面积较大,多以滑动为主;圆柱体则可能根据其放置方式和斜面条件,出现滚动或滚动与滑动相结合的运动方式。这表明物体的形状是影响其在斜面上运动方式的重要因素。
六、拓展长廊
面临的挑战:
空气阻力与摩擦力:速度越快,交通工具受到的空气阻力和与路面或轨道的摩擦力越大。例如飞机高速飞行时,空气阻力成为阻碍速度提升的主要因素;汽车在高速行驶时,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也会消耗大量能量。这些阻力不仅增加了能量的消耗,还对交通工具的结构和动力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
动力需求:为了克服增大的阻力并实现更快的速度,需要更强大的动力。但强大动力的提供面临着能源存储、转换效率以及动力系统体积和重量等多方面的问题。例如电动汽车,既要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以提供足够动力,又要考虑电池重量对车辆性能的影响。
稳定性与操控性:高速行驶时,交通工具的稳定性和操控性面临严峻考验。如高铁在高速行驶过程中,微小的外力干扰都可能影响列车的平稳运行;飞机在高速飞行时,气流的微小变化可能导致飞行姿态的改变。
解决方法:
优化外形设计:通过空气动力学设计,使交通工具的外形更加流线型,减少空气阻力。例如飞机采用光滑的机身、机翼的特殊形状设计;汽车也越来越注重车身线条的流畅性,降低风阻系数。对于与地面接触的交通工具,研发更合适的轮胎材料和花纹,减小滚动摩擦力。
提升动力技术:开发新型高效的动力系统,如飞机采用更先进的喷气发动机,提高燃油效率和推力;电动汽车不断改进电池技术,提高能量密度,同时发展快速充电技术。此外,还探索新的能源形式,如氢能源等,为交通工具提供更强大、清洁的动力。
加强稳定性与操控系统设计:利用先进的电子控制系统,如飞机的飞控系统、汽车的电子稳定程序(ESP)等,实时监测和调整交通工具的运行状态,确保在高速行驶时的稳定性和操控性。在结构设计上,采用更坚固且轻质的材料,合理布局部件,降低重心,提高整体稳定性。
2.
运动方式特点:
周期性:篮球的反弹和钟摆的摆动都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篮球每次反弹的过程基本相似,从落地弹起到再次下落,周而复始;钟摆则在一定角度范围内,左右摆动,不断重复相同的运动轨迹,呈现出周期性的特点。
非直线运动:二者都不是简单的直线运动。篮球反弹时,其运动轨迹是复杂的曲线,包括下落和反弹上升的抛物线;钟摆的摆动则是围绕一个固定点做圆弧摆动,运动轨迹为弧线。
受力情况特点:
重力作用:在这两种运动现象中,重力都始终存在并起着关键作用。篮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重力使其下落,影响反弹的高度和轨迹;钟摆摆动时,重力是促使其来回摆动的主要动力之一,决定了摆动的方向和周期的一部分因素。
弹力或回复力:篮球反弹是因为与地面接触时受到地面的弹力,这个弹力使篮球改变运动方向向上反弹;钟摆摆动时,绳子的拉力和重力的合力形成回复力,使钟摆回到平衡位置,维持摆动运动。
阻力影响:在实际情况中,篮球和钟摆都会受到空气阻力等阻力的影响。空气阻力会使篮球反弹高度逐渐降低,最终停止反弹;钟摆也会因空气阻力和悬挂点的摩擦力等因素,摆动幅度逐渐减小,直至停止摆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