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第六单元《愉快的梦》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第六单元《愉快的梦》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四年级上册音乐第六单元《愉快的梦》教学设计
课题基本信息
课题 《愉快的梦》
学科 音乐 年级 四年级 单元 第六单元
版本 人教版 册别 四年级上册
1.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这是一首优美抒情的儿童歌曲,它描绘了儿童梦中神奇的景象,同时也反映出他们对生活、对自然景色的认知和理解。歌曲具有摇篮曲的特点,6/8拍,速度较慢,节奏平稳,无太多的变化,表现了恬静、悠闲的意境。第一乐段的旋律进行具有下行的倾向,使音乐显得深沉而带有神秘的意味。第二乐段旋律转为上行,音区移高,产生了明亮的色彩,使人好像听到孩子们在看到了幻境中的神奇景象时发出惊喜的呼喊。歌曲反映了儿童对新奇而美好的事物所怀的向往和追求。 2.学生情况分析:四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对“梦境”主题兴趣浓厚,但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需通过多样化活动激发参与感。已掌握简单乐谱视唱、节奏模仿等技能,能听辨常见乐器音色,但对6/8拍和二声部合唱接触较少,需通过分层练习逐步突破。在合作中体验音乐创作的乐趣,通过情境化学习深化对音乐要素的理解。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探究式、互动式、合作学习、学科实践。 4.信息技术(配套课件)准备:多媒体(PPT课件、网络资源、人工智能等)
2.学习目标与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学习目标 评价内容与方式
1.审美感知 感知6/8拍的韵律美与歌曲意境,理解旋律下行(神秘)与上行(惊喜)的情绪变化。 2.艺术表现 用轻柔连贯的声音演唱,掌握二声部合唱的声部协调与情感表达。 3.创意实践 小组合作创编伴奏或舞蹈,用多元形式表现“梦境”。 4.文化理解 感受音乐的美好,体验音乐带给人们 “甜梦”般意境,丰富学生的联想。 观察律动参与度、课堂提问反馈。 分组演唱展示、师生互评。 小组表演评分(创意性、协作性)。 课堂讨论、课后绘画分享。
3.学习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学习重难点 突破方法
学习重点: 掌握6/8拍的强弱规律,用优美声音演唱歌曲。 学习难点: 二声部合唱的协调与情感表达。 ①“火车车厢”游戏强化节奏; ②“lu”模唱+连音线练习训练连贯性。 ③分声部跟琴练习→师生配合→分组合作; ④指挥图示统一节奏。
4.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明确任务——情境导入,激活目标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童话人物导入,选择合适的音乐来表现梦境的奇幻。(播放录音) 师;启动梦之船的音乐,它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学生汇报(梦幻的、体现出船的飘荡的等等,允许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再播放乐器进行选择)下面的两首乐曲,哪首适合呢?(播放录音1.春节序曲1.愉快的梦伴奏(音乐都是几句 ) 师:让我们伴随着乐曲,和小矮人一起出发吧!(再次单击,图片会随着音乐走到椰子岛,老师可在这里带学生简单律动,感受音乐韵律。) 通过闭眼聆听、想象“梦境”,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兴趣,为后续音乐学习营造沉浸式氛围。
二、新尝试学习——初探歌曲,感知要素 1.初听歌曲,感受歌词内容。 这里就是小矮人的家乡——椰子岛,在这里,你可以尽情感受梦境的奇妙与音乐的美好。你们听,有一位日本小女孩就许下了一个愿望,做了一个——《愉快的梦》(课题页),让我们伴随着音乐,一起走进她的梦境,看看她的梦里面会有些什么呢? 学生汇报,教师总结:这首歌通过优美的旋律、平稳的节奏充满幻想色彩的歌词给我们展示出了梦境的神秘。 2.再听歌曲,感受歌曲的韵律及节拍特点。 ①师:乘上梦之船,再次感受梦境的神奇,这次请同学们跟随音乐一起轻轻的晃动身体,感受音乐的律动,体验一下歌曲的节拍具有怎样的特点呢? 学生举手回答,老师引导。(老师来唱唱歌曲的第一乐句,请大家结合乐谱来观察老师的动作,这首歌是几拍子的?) 让学生感受到6/8拍的“荡漾感”。 ②师:“歌曲的节拍有什么特点?强弱规律如何?”结合PPT“八六拍知识卡”总结: 6/8拍:强 弱 弱 次强 弱 弱 ③节奏模仿 教师用电子琴弹奏典型节奏型(X X X | X X X |),学生用“Da”模击节奏,体验6/8拍的流动感。 结合身体律动与节奏模仿,让学生在体验中感知6/8拍的独特韵律,降低抽象知识的学习难度。
三.学习方案——分层学唱,突破难点 1.划拍演唱乐谱 a学习第一乐句 教师带学生边划拍边演唱第一句,结合学生演唱进行指导,如:乐谱当中出现的最多的音是谁?对,是3,注意我们演唱时的音高要准确,声音也要平稳一些。 注意第一句曲谱,中间还出现了一个什么记号呢?对啦,换气记号,这也就是提醒我们在这里进行合适的呼吸换气,用舒展伸长的气息来进行乐句的演唱。 b自学第二乐句 2.听辨6/8拍 师;从下面两首我们学过的歌曲中选择一下,哪首是6/8拍的歌曲呢?(播放《摇啊摇》和《哦,十分钟》) 回想一下这首歌的主题,这里的6/8拍是表现出怎样的意境呢? 学生汇报,老师总结。 3.跟画旋律线,感受旋律进行特点及情绪特征 A.感受旋律进行 学生用手指画旋律线的感受梦之船走过的路线,感受旋律的进行有着怎样的特点。 学生汇报,教师总结:讲解音乐知识旋律的进行——下行。 B.感受第一部分情绪 学生汇报,老师总结:下行的旋律,更突出了歌曲梦幻、沉静的特点,加上前面两句在节奏上的重复运用,也增加了歌曲的韵律感。 4.模唱歌曲:用“lu”来进行歌曲模唱 5.加入歌词演唱第一部分,处理处理连线记号(圆滑线和延音线) (学习第二部分) 1.感受二部分情绪 来听一听剩下的部分,你能感受到这个部分和第一部分有怎样的不同吗? 学生聆听汇报,教师总结 2.演唱第二部分,感受旋律的上行 第二部分更为激动的情绪以及孩子们快乐的呐喊,其实也通过旋律表现出来了,来唱唱这个部分,你能感受到旋律在这里有什么变化吗? 3.完整演唱歌曲 完整的加入第一段歌词,再次感受梦之船在海上荡漾的美妙和椰子岛的神奇吧! 第二段自学,轻声加入歌词演唱,演唱之后说说你的体会? 学生汇报,教师总结:第二段歌词仿佛把我们带到了外太空,从太空俯瞰美丽的地球,更展示出了小朋友们大胆的想象与美好的愿望。 (学习合唱部分) 1.完整聆听,感受合唱之美 歌曲用充满奇幻色彩的歌词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充满幻想的梦境,梦境的多姿多彩也通过演唱形式的变化表现出来了,再来完整的听一听这首歌曲,你能听出它在演唱形式上具有怎样的特点吗? 学生汇报,教师总结:从二部分起,歌曲由齐唱变为合唱,合唱听起来层次感更强,仿佛梦境的绚丽多姿。 2.学习低声部 a跟随着音乐,师生进行声部的配合 b生演唱二声部 c分组配合演唱歌曲 3.有感情完整的演唱歌曲 通过旋律线分析、分声部练习,逐步突破难点,兼顾个体差异,确保全体学生掌握核心技能。 通过畅所欲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实践探究——创意编演,深化理解 .1.歌曲编创——梦境 以“梦境”为题,来进行一个音乐的编创表现可以和你的小伙伴们分组来完成。 2.根据同学们刚刚的表现相信大家都理解了节拍八六拍,下面老师带来一个音乐游戏——助力火车,请同学们将火车车厢内的节奏按照八六拍改好。 以小组合作形式激发创造力,将音乐与舞蹈结合,实现“学以致用”,深化对歌曲的理解。
五、成果展示——多元评价,升华情感 梦是神奇的,是自由的,在梦里我们可以尽情想象,愿你每天都有美梦相伴,也祝愿大家,把美梦照进现实——美梦成真。今天的音乐课就上到这里,伴随着《愉快的梦》跟老师说再见吧! 强化自信与价值观教育。
5.板书设计
《愉快的梦》 节拍:6/8拍(强 弱 弱 次强 弱 弱) 情绪:优美抒情 → 惊喜欢快 形式:齐唱 + 二声部合唱 体裁 :童声二声部合唱 文化:日本童谣,梦想与行动
6.教学反思与改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