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 法律伴我们成长(七年级下) 课件(共38张PPT)北大附中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0 法律伴我们成长(七年级下) 课件(共38张PPT)北大附中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2025年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
第一单元 法律伴我们成长
七年级 下册
 
聚焦中考
01
1.了解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
2.知道我国通过法律手段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
3.知道我国在家庭、学校、社会、司法、政府、网络六个方面筑成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六道防线,体现了国家对于未成年人特殊的保护和关爱。初步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
4.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自觉性。初步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5.理解依法办事的原因,知道依法办事的定义及怎样依法办事;明白道德与法治的关系,懂得树立法治意识的原因,知道青少年也是法治中国的推动者;会用法律知识分析简单的案例。
核心知识点
02
护航
特殊保护
未成年人保护法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共同责任

同行
法律意识
依法办事
一、本课知识框架
二、夯实重点
1.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特殊保护?★★
(1)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
(2)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2.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专门法律是什么?★
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3.对未成年人构筑六道防线有什么意义 ★
六道防线共同构筑起全方位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防线,形成全社会关心、保护未成年人的有效机制和良好风尚。
4.未成年人应如何正确对待特殊保护 ★★
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5.如何区分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和司法保护
6.树立法治意识的必要性。★
(1)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
(2)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
(3)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4)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5)树立法治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7.如何做到依法办事?
(1)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2)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三、知识点速填速记
1.未成年人是指 的公民。
2.未成年人 尚不成熟, 能力较弱, 能力和 能力不强,容易受到 ,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
3.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 ,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 。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 。
未满十八周岁
身心发育
自我保护
辨别是非
自我控制
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
事关人类的未来
人类的共识
应有之义
5.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六道防线(六大保护)是 保护
保护、 保护、 保护、 保护、 保护。
6.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权利, 。同时要 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7.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 、 和 。
8.依法办事,就要遵守 ___、 ,养成 __ 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 、 、 和 。
家庭
学校
社会
司法
网络
政府
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
认可
崇尚
遵守服从
各种法律 法规
忠实崇尚者
自遵守者
坚定捍卫者
尊重和维护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4.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专门法律是 、
____ 。
《未成年人保护法》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考点攻坚
03
一、典型锤炼
1.(2024·乌鲁木齐)阅读下面材料,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D )。
①国家高度重视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②条例提升了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保护能力
③条例为未成年人成长提供了法治保障
④优良家风有助于引导未成年人正确使用网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国务院第十五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以及相关规定,说明了我国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说明了条例为未成年人成长提供了法治保障,体现了优良家风有助于引导未成年人正确使用网络,故③④说法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故①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对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要求,故②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
2.(2024·九江)某校法治社团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认识“帮信罪”的危害,搜集到以下内容。
从中得到的启示是( D )。
①法律与我们相伴一生
②郭某依法承担了民事责任
③郭某的法律意识淡薄
④公民应通过合法方式取得收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依法办事、树立法治意识。法律与我们相伴一生,在题文中没有体现,故①不符合题意;郭某最终因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判刑,依法承担了刑事责任,故②说法错误;郭某因为贪图蝇头小利,最终因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判刑,是法律意识淡薄的表现,启示我们要增强法律意识,依法办事,通过合法方式取得收入,故③④说法正确。故答案选D。
二、易混易错
1.未成年人是指中小学生。( )
改正: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2.未成年人身心发育不成熟,没有自我控制能力。( )
改正: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较弱。
3.未成年人享有特殊保护违背了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
改正: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因此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
×
×
×
4.未成年人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即使违反法律也不用承担法律责任。( )
改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未成年人享有特殊保护的权利,同时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5.学校是未成年人保护的第一个阵地,学校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 )
改正:家庭是未成年人保护的第一个阵地,家庭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
×
×
靶向突破
04
1.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开始实施。该法对家庭教育“教什么”“怎么教”做出了明确规定。国家这样做的原因有( )。
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易受伤害
②家庭教育不再是家庭的事,而是国家的事
③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在法律面前可以享受特权
④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一、选择题
B
2.(2022·余姚)吸烟有害健康,吸电子烟也不例外。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的《电子烟管理办法》明确提出: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产品。落实这一规定( B )。
A.能确保所有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B.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C.有利于提高未成年人的法律地位
D.有利于维护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3.(2024·凯里)2024年4月26日,教育部会同公安部、国家消防救援局等部门召开全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视频会议。会议指出,要深入实施学生欺凌防治专项行动,对所有中小学校开展一次“起底式”大排查。材料体现出( D )。
①我国完善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体系
②多方协同能确保未成年人免受伤害
③国家关心和重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④政府依法履行保护未成年人的职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24·亳州)《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重点就规范网络信息内容、保护个人信息、防治网络沉迷等作出规定。该法的出台( C )。
①给予了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
②解决了未成年人的网络犯罪问题
③旨在为未成年人的成长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
④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5.临近暑假,某市教育局组织该市中小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这一举措( A )。
①有利于未成年人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②有利于未成年人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
③体现了保护未成年人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④消除了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安全隐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22·南通)福建省某地检察院联合教育局,聘任多名中小学生担任法治副校长的“法治小助理”,承担校园法治教育宣传员和监督员的职责。该举措有利于( A )。
①引导学生学法知法守法
②鼓励学生参与法治实践
③提高青少年的执法能力
④加强青少年的司法保护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下列行为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B )。
A.因飞机延误,部分乘客以维权为由大闹机场
B.中学生小刚不管是否有人监督,都不闯红灯
C.小明因看不惯王某在小区里随意停车而将其车身划伤
D.中学生小宁认为自己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在网上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8.近年来,直播带货的盛行让某些网络主播获得大量金钱收益,但他们却选择偷税漏税,结果受到法律的严惩,被税务部门处以巨额罚款。这警示我们要( A )。
A.遵守规则,学会依法办事
B.行使权利,增强民主意识
C.维护权利,遵守法定程序
D.履行义务,拒绝直播带货
二、非选择题
9.(2024·崇左)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事关亿万家庭幸福安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良法之治 回应民生】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应用,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已突破1.91亿。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中,面临不良信息侵害、个人信息泄露、网络沉迷、网络欺凌等诸多风险。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作为我国首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条例重点规定了健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体制机制、加强网络信息内容建设、防治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该条例要求坚持社会共治,确立与未成年人密切关联的各方主体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中的责任义务,全面构筑起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防线。
(1)结合材料,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制定实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
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的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
②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和关爱,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③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④网络中存在一些虚假不良信息,未成年人沉迷网络,会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的出台,有利于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2)【协同共治护航成长】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汇聚各方合力。请你从不同角度为未成年人能合理有序使用网络提两条建议。(可从政府、家庭、学校、学生等角度选两个作答)
政府:应落实条例的要求,加强对网络经营行为的监督和管理,净化网络文化环境。家庭: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切实履行监护职责,加强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行为的引导和监督。学校: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学生: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网络媒介素养,自觉抵制不良网络信息。
10.(2023·驻马店)【观社会热点 评法治现象】2023年初,关于“法律明令禁止未成年人进入KTV(营业性娱乐场所)”的话题登上互联网热搜。对此,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召开主题班会,以下是同学们的交流分享片段:
(1)从法律角度说说召开该主题班会的目的
加强法治教育,增强法治意识,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言之有理即可)
(2)结合小清分享的案例,运用法律知识分别对KTV工作人员和林阿姨的言行进行评析。
①该KTV工作人员自觉遵守未成年人保护法,积极履行社会保护,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②林阿姨的言行体现了其法治观念不强,应自觉学法守法,依法履行家庭保护。
(3)请结合小川所谈到的现象,将晓莹的分享补充完整。
示例一: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普法宣传。
示例二:依法加大对KTV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言之有理即可)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