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21版二年级下册心理健康科目5《不当小马虎》 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师大21版二年级下册心理健康科目5《不当小马虎》 素材

资源简介

北师大21版二年级下册心理健康科目5《不当小马虎》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
二年级学生正处于行为习惯养成和认知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他们常常因为年龄特点和认知局限,表现出马虎的行为,如写作业粗心大意、丢失学习用品、做事丢三落四等。这些马虎行为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生活质量,还可能对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培养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开展《不当小马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旨在帮助学生认识马虎行为及其危害,引导学生掌握避免马虎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学生能够清晰识别生活和学习中常见的马虎行为,如写错字、算错数、忘记带课本、遗漏作业等。
深入理解马虎行为对自身学习、生活以及与他人交往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生活秩序混乱、给他人带来麻烦等。
(二)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马虎行为的重视和反思意识,培养学生想要改变马虎习惯的积极愿望。
增强学生克服马虎行为的自信心,鼓励学生相信自己能够养成认真细致的好习惯。
(三)技能目标
切实掌握避免马虎的多种实用方法和技巧,如认真审题、仔细检查、做好物品整理和计划安排等。
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自我监督和自我纠正马虎行为的能力,学会及时发现并改正自己的马虎之处。
(四)行为目标
在课堂学习和课后作业中,明显减少马虎行为的出现频率,作业准确率和学习效率显著提高。
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认真整理物品、做事有计划有条理的良好习惯,如每天整理书包、合理安排课余时间等。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全面引导学生认识各种马虎行为及其产生的原因,帮助学生建立对马虎行为的清晰认知。
系统传授避免马虎的有效方法和技巧,通过实践让学生熟练掌握并运用这些方法。
(二)教学难点
深入分析马虎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帮助学生从根本上理解马虎行为,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调整。
助力学生将所学的避免马虎的方法真正融入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形成长期稳定的认真细致的行为习惯,避免马虎行为的反复出现。
四、教学方法
(一)情境教学法
创设丰富多样的与学生生活学习紧密相关的情境,如模拟考试场景、整理书包场景、家庭作业场景、集体活动场景等。通过角色扮演、视频展示、情景再现等方式生动呈现这些情境,让学生在逼真的情境中亲身体验马虎行为带来的后果,增强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改变马虎习惯的意愿。
(二)游戏教学法
设计一系列有趣的游戏活动,如 “找茬游戏”“粗心大冒险”“细心小能手挑战赛” 等。通过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马虎行为的表现和危害,同时在游戏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做事习惯,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小组合作学习法
将学生合理分成若干小组,共同完成讨论、案例分析、制定改进计划等任务。在小组合作中,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想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认识马虎行为,学习他人避免马虎的方法,相互监督和鼓励,共同克服马虎问题。
(四)案例分析法
收集并展示一些小学生因为马虎而导致不良后果的真实案例,以及成功克服马虎习惯取得进步的案例。如某位学生因为考试粗心大意丢失大量分数,经过努力改正后成绩大幅提高;某位学生因为经常忘记带学习用品影响学习,通过制定物品整理清单后不再丢三落四等。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人物的行为和结果,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明确避免马虎的重要性和方法。
(五)自我反思法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回顾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马虎行为及其带来的影响。通过填写自我反思表格、撰写简单的反思日记等方式,帮助学生梳理自己的马虎行为表现,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培养学生自我反思和自我调整的能力,促进学生主动改变马虎习惯。
五、教学准备
(一)资料收集
收集与马虎行为相关的图片、视频、故事、案例等资料,制作成生动有趣、富有教育意义的多媒体课件。
收集展示学生在写作业时写错字、算错数、漏题等马虎行为的图片;整理学生在生活中丢失物品、忘记做事情等场景的照片。
准备关于马虎行为的动画短片,如讲述一个小朋友因为马虎在比赛中失利的故事;收集一些真实的校园生活视频,展现马虎行为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
整理古今中外因为粗心大意导致严重后果的故事,如《小马虎的故事》《张飞大意失荆州》等,以及克服马虎取得成功的案例,将其改编成适合二年级学生倾听和理解的版本。
收集与认真细致做事相关的心理学研究资料,如注意力培养方法、习惯养成技巧等,用于课堂上的知识拓展和深度讲解。
(二)道具准备
为角色扮演活动准备相应的道具,如模拟考试的试卷、学习用品、书包、家庭作业簿等,增强角色扮演的真实感。
制作游戏道具,如 “找茬游戏” 的图片卡片、“粗心大冒险” 的任务卡片、“细心小能手挑战赛” 的比赛道具等。
准备用于小组讨论记录的纸张、彩笔、便签纸等文具。
准备自我反思表格、反思日记簿,以及制作 “细心小明星” 奖励卡片,用于奖励在课堂活动中表现出色、积极克服马虎行为的学生。
购置一些小奖品,如可爱的卡通贴纸、精美的书签、小玩具等,用于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养成认真细致的好习惯。
(三)场地布置
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对教室进行精心布置。在教室四周张贴一些鼓励认真细致做事的标语和图片,如 “细节决定成败,认真成就未来”“细心观察,用心做事”,以及展示认真做事和马虎行为对比的图片。在教室前方设置一个多媒体展示区,配备投影仪和音响设备,用于播放视频、展示课件。将教室的桌椅按照小组讨论的形式摆放,营造互动交流的氛围。在教室的一角设置一个角色扮演区,布置一些简单的场景道具,如模拟教室的书桌、黑板等。
(四)学生分组
提前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 4-6 人。分组时充分考虑学生的性格、兴趣、学习能力等因素,确保小组内成员能够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同时,提前对每组组长进行简单培训,指导他们如何组织小组讨论、协调成员关系、记录小组讨论结果等,以保障小组活动的有序进行。
六、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老师活动:老师笑容满面地走进教室,手中拿着一个色彩鲜艳、装饰着各种文具图案的 “魔法书包”。老师以神秘而充满吸引力的语气说道:“亲爱的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奇的‘魔法书包’,它呀,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有趣的小挑战。现在,老师要邀请几位小朋友来和这个魔法书包玩个小游戏。” 接着,老师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如《快乐小猪》,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
学生反应:学生们的目光立刻被老师手中的 “魔法书包” 吸引,脸上充满了好奇和兴奋。听到老师的邀请,许多学生纷纷举手,跃跃欲试,教室里充满了期待的气息。
互动环节:老师邀请几位学生上台,让他们闭上眼睛,从魔法书包中抽取一张卡片。卡片上分别写着不同的任务,如 “快速找出书包里的语文课本”“数一数书包里有几支铅笔”“说出书包里橡皮的颜色” 等。抽到卡片的学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因为着急而找错课本、数错铅笔数量或说错橡皮颜色,引起台下同学的阵阵笑声。任务完成后,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小朋友们,从刚才的游戏中,我们发现有些小朋友在找东西的时候有点着急,出现了一些小错误。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是不是也经常会有这样粗心大意的时候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这个话题 —— 不当小马虎。” 随后,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下课题 “不当小马虎”。
(二)马虎行为大揭秘
学习中的马虎行为:老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系列学生在学习中常见的马虎行为图片,如写作业时将 “6” 写成 “9”、把 “+” 看成 “”、漏写汉字的笔画、作文中出现错别字、考试时漏做题目等。老师逐一展示图片,并详细描述图片中的马虎行为,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例如,在展示写作业时将 “6” 写成 “9” 的图片时,老师说:“小朋友们,看这张图片,这位同学在做数学作业的时候,不小心把数字‘6’写成了‘9’,这样答案就错啦。大家想一想,自己在写作业的时候,有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呢?” 学生们纷纷举手,分享自己在学习中出现的马虎行为,有的学生说自己写作文时经常忘记加标点符号,有的学生说自己考试时总是粗心看错题。老师认真倾听学生的分享,对学生的经历进行点评和补充,引导学生认识学习中马虎行为的普遍性和危害性。
生活中的马虎行为:老师继续展示生活中的马虎行为图片,如上学忘记带书包、出门忘记带钥匙、在超市购物忘记拿买好的东西、穿衣服时扣子扣错等。老师讲解图片中的场景,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生活中的马虎经历。比如,在展示上学忘记带书包的图片时,老师说:“小朋友们,看这张图片,这个小朋友早上着急上学,结果忘记带书包了,到了学校才发现,多着急呀。大家有没有过这样丢三落四的时候呢?” 学生们积极发言,讲述自己在生活中的马虎趣事,有的学生说自己有一次穿鞋子穿反了,到学校才被同学发现,引起全班同学的大笑。老师通过这些生动的例子,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中的马虎行为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便。
小组讨论与分享: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话题为 “我身边的马虎行为”。老师说:“小朋友们,现在请你们在小组里说一说,除了我们刚才看到的,在学习和生活中,你还发现了哪些马虎行为?这些马虎行为都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等会儿要和全班小朋友分享哦。” 学生们迅速围坐在一起,热烈地讨论起来。有的小组讨论后认为在集体活动中,有的同学不认真听老师的要求,导致活动进行不顺利;有的小组觉得在帮忙做家务时,马虎的行为可能会把事情搞砸,比如洗碗时把碗打碎。小组讨论结束后,每组代表上台,向全班同学分享小组讨论的精彩内容。老师认真倾听,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和鼓励,进一步引导学生全面认识马虎行为及其危害。
(三)马虎行为的危害
故事分享:老师讲述《小马虎的故事》:“从前,有一个小朋友叫明明,他特别马虎。有一次,学校组织绘画比赛,明明很想参加。他在画画的时候,粗心大意,把太阳画成了绿色,把小草画成了红色。当他把画交给老师的时候,老师和同学们都哈哈大笑起来。明明因为自己的马虎,没有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他心里特别难过。小朋友们,你们觉得明明为什么没有取得好成绩呢?” 学生们积极思考,纷纷举手回答:“因为他画画的时候不认真。”“因为他太马虎了,颜色都画错了。” 老师接着问:“那马虎给明明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呢?” 引导学生明白马虎会导致事情失败,让人不开心。
案例分析:老师展示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位小学生在期末考试中,因为粗心大意,将数学试卷上的一道应用题的条件看错了,结果整道题都做错了,丢失了很多分数,导致这次考试成绩不理想。老师引导学生分析这个案例,提问:“小朋友们,从这个案例中,你们看到了马虎对学习成绩有什么影响呢?” 学生们回答:“会让成绩变差。” 老师又问:“那在生活中,马虎还可能会带来哪些更严重的后果呢?” 启发学生思考马虎在其他方面的危害。有的学生说在过马路时马虎不看红绿灯,可能会有危险;有的学生说在帮妈妈做饭时马虎,可能会引发火灾。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刻认识到马虎行为不仅影响学习,还可能对生活造成严重的危害。
小组讨论: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主题为 “马虎行为的危害”。老师提出讨论要求:“小朋友们,现在大家想一想,在我们的学习、生活和与他人交往中,马虎行为还会带来哪些不好的影响呢?每个小组要尽量想出多种不同的危害,并记录下来。” 学生们热烈讨论,有的小组认为马虎会让老师和家长失望,有的小组觉得马虎会影响自己在同学中的形象,还有的小组提出马虎可能会破坏与朋友之间的友谊。老师在教室里巡视,参与各小组的讨论,适时给予引导和启发。讨论结束后,每组选派代表上台,向全班同学汇报小组讨论结果。老师对各小组的汇报进行总结和梳理,将马虎行为的危害进行分类整理,如学习成绩下降、生活秩序混乱、人际关系受损、安全隐患增加等,让学生全面了解马虎行为的负面影响,增强学生改变马虎习惯的紧迫感。
(四)战胜马虎大行动
认真审题技巧:老师通过展示一道数学应用题和一篇语文阅读理解题目,向学生讲解认真审题的重要性和方法。老师说:“小朋友们,在做数学题和语文阅读题的时候,认真审题是非常关键的。我们要仔细看题目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条件,理解题目的意思。比如这道数学应用题,我们要先看清楚问的是什么,再看看已知条件有哪些,然后才能开始做题。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来读一遍题目,看看能不能找到关键信息。” 老师带领学生逐字逐句读题,引导学生圈出关键词和重要条件。接着,老师让学生自己尝试做几道题目,在做题过程中运用认真审题的方法,做完后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的做题思路和方法。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和指导,强调认真审题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马虎错误,提高做题的准确率。
仔细检查方法: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每个小组发放一些写有简单计算题和短文的纸张。老师说:“小朋友们,做完题目后,我们还要仔细检查,这样才能发现我们可能出现的马虎错误。现在,请大家在小组里一起检查这些计算题和短文,看看能不能找出错误的地方。大家可以互相交流检查的方法和发现的问题。” 学生们在小组里认真检查,有的学生用手指着题目一个字一个字地看,有的学生重新计算题目,还有的学生互相交换检查。检查结束后,每组代表上台,向全班同学汇报小组检查出的错误以及检查的方法。老师对学生的检查方法进行总结和补充,介绍一些常见的检查方法,如逆向检查法(数学题从答案往回算)、重点检查法(重点检查容易出错的地方)、重复检查法(多检查几遍)等。老师强调仔细检查是避免马虎错误的重要环节,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养成做完事情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物品整理与计划安排:老师通过视频展示一个小朋友每天晚上认真整理书包的过程,以及另一个小朋友制定周末学习和玩耍计划的场景。老师讲解物品整理和计划安排的重要性,说:“小朋友们,每天晚上睡觉前,我们要像视频里的小朋友一样,把书包整理好,把明天要用的学习用品都准备好,这样第二天上学就不会忘记带东西啦。而且,在做事情之前,我们可以像另一个小朋友一样,制定一个小计划,安排好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这样做事就会更有条理,也不容易出错。大家想一想,自己平时在整理物品和安排事情方面做得怎么样呢?” 学生们分享自己的经验,有的学生说自己有时候会忘记整理书包,第二天早上很着急;有的学生说自己周末经常不知道该先做什么,浪费了很多时间。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做好物品整理和计划安排,鼓励学生制定自己的物品整理清单和每日计划。老师发放一些空白的表格,让学生在课堂上尝试制定自己的书包整理清单和明天的学习计划,然后请几位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计划,老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五)巩固与拓展
游戏巩固:老师组织学生进行 “细心小能手挑战赛” 游戏。老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一套游戏卡片,卡片上写有不同的任务,如找出图片中的不同之处、改正句子中的错别字、计算简单的数学题等。老师说:“小朋友们,现在我们要进行一场‘细心小能手挑战赛’,每个小组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卡片上的任务,看看哪个小组完成得又快又准。在游戏过程中,大家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运用我们刚刚学到的认真审题、仔细检查的方法哦。” 游戏开始,各小组学生们迅速投入,围在一起专注地完成卡片任务。有的小组为了找出图片中极其细微的差别,成员们瞪大眼睛,手指着图片一处处查看;有的小组在改正错别字时,反复讨论每个字的正确写法;还有的小组在计算数学题后,相互交换检查答案。教室里充满了紧张而又热烈的氛围。
随着时间流逝,陆续有小组完成任务举手示意。老师依次检查各小组的完成情况,对完成得又快又准确的小组给予表扬,为他们贴上 “细心小明星” 奖励卡片,并邀请小组代表分享完成任务的经验和方法。小组代表们兴奋地分享着:“我们在找不同的时候,每个人负责看图片的一部分,这样就不会遗漏啦。”“做数学题的时候,我们都很认真地读题,算完还互相检查,所以没有出错。” 对于完成稍慢或出现错误的小组,老师也给予鼓励,和他们一起分析错误原因,引导他们再次检查和思考。
自我反思与计划制定:游戏结束后,老师发放自我反思表格,表格上列有 “我经常出现的马虎行为”“这些行为带来的后果”“我打算采用的改进方法”“我的目标” 等栏目。老师说:“小朋友们,现在请大家仔细想一想,回顾一下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表现,把自己经常出现的马虎行为写在表格里,再想想这些马虎行为给你带来了什么不好的结果。然后,根据我们今天学到的避免马虎的方法,写下你打算怎么做来改正这些问题,以及你希望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学生们认真填写表格,有的学生写道:“我经常写作业时把字写错,妈妈总是批评我。我以后写作业要一笔一划认真写,写完仔细检查,希望下次作业的错别字能减少一半。” 还有的学生写道:“我老是忘记带跳绳去上体育课,同学们都笑话我。我打算每天晚上整理书包时,对照课程表把第二天要用的东西都准备好,再也不丢三落四了。”
填写完成后,老师邀请几位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反思内容和改进计划。在学生分享过程中,台下的同学认真倾听,有的学生还会点头表示认同。分享结束后,老师对学生的反思和计划进行点评,肯定学生们的认真态度和积极改变的决心,鼓励学生将计划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课堂总结:在课程即将结束时,老师走上讲台进行总结。老师微笑着说:“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马虎这个‘小坏蛋’,知道了它在我们学习和生活中搞了很多破坏,让我们犯了不少错误。但是,我们也学会了好多打败它的办法,像认真审题、仔细检查、整理好物品、做好计划等等。老师相信,只要大家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时刻提醒自己要认真细致,经常运用这些方法,就一定能把马虎这个‘小坏蛋’赶跑,成为细心的小能手。老师期待看到大家的进步哦!” 在老师充满鼓励的话语中,学生们纷纷表示要努力改正马虎的习惯,以更加认真的态度面对学习和生活。这堂生动有趣又富有教育意义的《不当小马虎》心理健康课圆满结束。
七、教学延伸
在班级设立 “细心小明星” 评选栏,每周根据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表现,评选出若干名 “细心小明星”,将他们的照片张贴在评选栏上,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如发放小奖品、在班级群里表扬等,激励更多学生养成认真细致的好习惯。
布置 “无马虎作业日” 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时,运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认真审题、仔细检查,家长协助监督并记录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第二天在班级里分享自己的 “无马虎作业日” 体验,促进学生将课堂所学运用到实际作业中。
开展 “我是生活小管家” 活动,让学生在周末尝试自己安排一天的生活,包括起床时间、学习时间、玩耍时间、做家务时间等,并制定详细的计划。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在班级里分享自己的生活安排和感受,进一步培养学生做事有计划、有条理的能力,减少马虎行为的发生。
八、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成功吸引了二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马虎行为的后果,游戏教学法在轻松氛围中强化了学生对避免马虎方法的掌握,小组合作学习法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助,案例分析法和自我反思法帮助学生深刻认识马虎行为并积极寻求改变。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在游戏环节,部分小组由于成员之间沟通不够顺畅,导致完成任务的效率不高。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小组合作技巧的指导,提高小组合作的效果。另外,在引导学生分析马虎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时,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起来仍有一定难度,后续可采用更形象、更贴近学生生活的方式进行讲解。总体而言,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马虎行为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掌握了一些避免马虎的方法,为养成认真细致的良好习惯迈出了重要一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