鄄城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鄄城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鄄城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政治试题
一、单选题
1.品读毛泽东在1950年国庆盛典所作的这首词,以下说法和诗词对应正确的是( )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
①长夜难明赤县天: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②百年魔怪舞翩跹: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近代主要矛盾
③一唱雄鸡天下白:新中国成立为实现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
④万方乐奏有于阗:中华民族实现了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24年3月,“重走赶考路奋进新征程”——“进京赶考之路”革命文物主题游径贯通活动在北京、河北两地开展。沿线探访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党中央进京前毛泽东住所纪念址、涿州火车站、清华园车站旧址、颐和园益寿堂、双清别墅、香山革命纪念馆等重要点位,听历史回音,看今朝巨变,重温不变的初心。此次活动让我们感受到( )
①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是历史的必然和中国人民的选择
②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保持执政党的清醒与公正
③中国共产党有着历史主动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
④当前中国的国情是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愈是沧桑巨变,愈见宏图伟业。从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发展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综合国力持续跃升;从连铁钉和火柴都需要进口到“神舟”飞天、“北斗”组网、“祝融”探火,内生动力更加强劲;从温饱不足到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华大地实现全面小康,人民生活愈发幸福……这些成就的取得( )
①证明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②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③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立足马克思主义,致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④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激励全国人民奋勇前进的精神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为民,既是如磐的初心,也是脚下的方向。作为新时代的答卷人,共产党员要巧用“加减乘除”,强化为民服务意识、积极自我“加码”、盯紧短板难题、简化服务流程,帮百姓解决实际需求。答好“为民”之卷,共产党员要( )
①主动“加”码,考虑现实情况摒弃形式主义之风
②为民“减”负,简化办事流程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③效能“乘”倍,增强为人民服务意识和服务效能
④破“除”难题,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为导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4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哲人其萎,功业长存。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守正创新,不忘老祖宗,始终走正道、善于闯新路,让理论之树常青、事业之树常青。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推动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不断变化
②紧密结合我国发展实际,创造性地学习和运用邓小平理论
③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④在实践中进一步确立并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一文中强调:“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同样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贯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方面面。这表明( )
①实事求是是新中国取得历史性巨变的根本动力
②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贯穿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全过程
③坚持实事求是是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
④经济社会每次重大发展变革一定都伴随着理念更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关键在党的领导。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谋划,才能促进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从而推进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这表明( )
①党的领导是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证
②党的领导是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③党的领导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④党的领导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保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历史这么长、规模这么大、执政这么久,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在延安的窑洞里给出了第一个答案,这就是‘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我们党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即党的自我革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第一个答案中的人民监督政府至今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②第二个答案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识
③两个答案均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
④第二个答案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事业的必然要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引导党员干部真正把纪律规矩转化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有利于( )
①增强党员的政治定力、纪律定力、抵腐定力
②确立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地位
③以党的纪律建设为统领推动全面从严治党
④以自我革命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刀刃向内,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使党在革命性锻造中变得更加坚强有力。坚持刀刃向内( )
①体现了党永葆初心和使命,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
②彰显了党推进自我革命、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决心
③有利于发挥党的先锋模范作用,巩固长期执政地位
④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定不移的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新境界。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全面从严治党要健全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健全固本培元、凝心转速的教育体系;健全精准发力、标本兼治的监管体系,这表明我们党( )
①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使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②把思想建设作为党的基础性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
③严密党的组织体系,维护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
④坚持依法执政,健全党内法规等法律监管体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某地在完善社会治理中,坚持“市域一体、直达网格”,着力实现“一线通上下、一键全处理”。建立市、县、乡、村贯通的线上四级平台,并形成“问题自动发现、任务智能分派、信息直达基层、结果跟踪反馈”的智慧化工作闭环,确保对各类事项快速反应、高效解决。这一做法( )
①说明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②坚持了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的有机统一
③畅通了人民群众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的渠道
④通过创新治理模式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在同学正在为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的主题演讲搜集材料,以下事例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①民主主体和民主权利的广泛性
②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民主协商
③人民军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
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实现人民民主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证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4.2024年,某省公安机关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公安部党委决策部署,深入开展“净网2024”专项行动,聚焦打击整治“网络水军”、网络谣言、网络侵公、网络黑客等危害网络秩序和群众权益的突出违法犯罪,坚持破案件、打团伙、断链条,以实际行动切实守护网络安全、维护社会稳定。这表明( )
①只有发扬人民民主,才能保证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②专政是民主的保障,打击犯罪分子有利于维护人民利益
③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和谐环境
④国家履行了对内职能以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2024年安徽省人大系统紧扣高质量发展重大部署、民生福祉热点问题、民主法治建设重点任务,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形成了一批有力度、有分量、有价值的调研成果,很多成果得到了有效转化。由此可见,安徽省人大系统( )
①紧扣本省中心工作,创新监督权行使方式
②畅通民意表达渠道,扎实推进民生事项办理
③围绕本省发展大局,促进“一府一委两院”加强和改进工作
④充分履行职能,为本省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人大智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某市人大常委会为贯彻落实省委、市委有关建立“民声呼应”平台和工作体系的部署,确立了人大监督“五项机制”,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落到实处。实施半年来,向有关部门报送人大代表建议事项和问题诉求21个,被采纳、交办16个,办结并回复15个。由此可见( )
①人大常委会作为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
②人大常委会积极行使监督权,把国家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③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机制不断完善,参与常委会工作的广度不断提升
④人大常委会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增强了人大工作针对性、实效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围绕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党员教育管理、作用发挥机制、完善党内法规等方面对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进行战略部署。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是基于( )
①以制度建设推进党的全面领导落到实处
②制度建设在党的建设中居于根本性建设地位
③党的建设制度统领和制约国家其他政治制度
④自我革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充满生命力的要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这份建议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件,是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十四五”规划的出台需要经过的程序应该是( )
①中央文件起草组充分调研,广泛征求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形成《建议草案》
②国家发改委起草《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
③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十四五”规划的建议》
④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十四五规划纲要》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③→①→④→② D.①→③→②→④
19.近年来,受中共中央委托,民革中央对口湖北省开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民革中央积极探索创新监督方式和方法,组织专家实地调研,运用“镜像系统”分析水体受污染区域和程度,针对工作难点痛点形成专题调研报告,为长江大保护提供科学支撑。由此可见,民主党派( )
①牢记多党合作初心,贯彻落实中央科学部署
②发挥专业人才优势,集智聚力提升监督质效
③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积极参政议政凝聚共识
④开展实地调查研究,履行生态文明建设职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院坝协商”是一项以农村亲民休闲场所为载体开展的基层民主协商活动。近年来,S县坚持“政协搭台、各方参与”工作原则,设立村组议事长廊(亭),让委员联系群众有“窗口”,推进了政协基层协商与“院坝协商”有效衔接。S县这一做法( )
①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构建了共商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②架设基层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提高了行政效能
③完善人民政协的组织形式,强化了政协委员的责任担当
④广泛凝聚智慧和力量,发挥了政协在社会基层治理中的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2025年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少数民族发展任务)66.6亿元已提前下达。据悉,国家民委将更好发挥该项资金作用,完善民族领域发展政策体系,支持民族地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此举有利于( )
①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②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开创多元一体民族格局
③实现少数民族特殊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协调统一
④改善民族地区生活条件,建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近期,Z市民族宗教局全方位、多举措扎实开展“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活动,培训采用专题授课和交流研讨的方式,就加强宗教工作法治化管理水平等内容进行讲解,助力培养一批宗教工作“法律明白人”工程。举办该活动( )
①坚持了政府对民族、宗教事务的领导
②有利于推动民族地区实现高度自治
③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④体现了我国坚持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3.有不吐不快的烦心事,直接扫一扫小区楼栋大门上张贴的“民情二维码”,问题就可以得到较快地处置。住在某社区的居民发现,家门口的公示栏上多了几个二维码。据介绍,这几个二维码分别对应着“居民来访来电”“房屋出租登记”和“实有人口登记”。“民情二维码”的应用( )
①提高了问题的获取、流转、解决的时效性 ②能调动居民的积极性,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③丰富了基层民主协商的形式和实践路径 ④是做好新时代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关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4.近年来,D社区成立了由社区退休干部、党员、群众组成的“乡帮会”。该组织围绕社区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广泛开展议事协商决策活动,合力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实现共建共治共享。成立“乡帮会”的意义有:( )
①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提高基层政府的治理效能和服务水平
②充分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激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活力
③多方共治形成合力,赋予基层群众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④提升社区治理水平,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5.上杭县才溪镇立法联系点是福建省首个也是唯一的“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设立三年来,才溪镇立法联系点完成了10部国家法律草案的意见征询工作,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上报意见建议300条,32条建议被不同程度吸收入有关法律条款。可见,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 )
①是推动国家立法权向基层下沉的积极探索
②使我国的新型民主由形式民主向实质民主转变
③为基层群众表达立法诉求提供了有效渠道和载体
④有利于国家立法充分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价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主观题
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回顾党的历史,不管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中国共产党始终牢记“赶考”使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特有的精神品格,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带领全国人民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高度重视政治建设和思想建设;勇于自我革命,不断对党员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激发起党员干部干事热情,要充分依靠人民群众,为了人民群众,赢得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凝聚起创业的磅礴力量。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创造了让世界惊叹的“中国奇迹”。
结合材料和所学的政治生活知识,说明“赶考”路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中国奇迹”。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工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根据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强重点领域立法,为了应对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问题,察民情、听民意、聚民智、惠民生,组织人大代表参与其中,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该法律的通过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保护进入了新的阶段,回应了社会公众的关切,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围绕国家粮食安全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了种子法执法检查,并在5省开展实地检查,委托6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对本行政区域内种子法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全国人大在国家工作中的贡献是多方面,它通过立法监督和代表人民等多种方式,推动国家全面发展,维护国家的安全利益,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以制度促发展,彰显人民底色。”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是“四议两公开”提出15周年。
“四议两公开”,即村党组织提议、村“两委”会议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决议,并做到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
安徽省庐江县永桥村“两委”坚持党建引领,以群众实际需求为导向,将“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作为解锁乡村振兴的“金钥匙”。经过村党支部提议和村两委干部7人共同商议,开展创优“一村一品”工程。计划流转土地600余亩,全力打造大棚草莓瓜果基地。在推进工程的过程中,永桥村将工程的各项实施情况第一时间发布在“乡村在线”的“四议两公开”模块上,同时在村务公开栏进行张贴公示。借助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党员共同审议,召集村民代表共同决议,使得整个工程的决策过程和最终结果全程公开透明。通过“说事、议事、决事、晒事”,实现亩均年收入3000元以上,带动村民就业190余人,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50万元。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该村是如何通过“四议两公开”推动乡村振兴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A D C C B A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C D D C B D A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D A C D
26.①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充分发挥了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②中国共产党真正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赢得人民的衷心拥护,凝聚起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
③中国共产党坚持与时俱进,勇于自我革命,重视政治和思想建设,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了党的执政能力。
④中国共产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方向、谋大局,发挥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27.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制度稳则国家稳,通过发挥制度优势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6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对本行政区域内种子法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监督,促进法律的有效实施,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利益。③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立法权,为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法治保障;行使监督权,开展执法检查促进法律的有效实施。④人大代表积极履行职责,积极听取群众意见和要求,汇集“全过程”民心民意。
28.①发挥党在乡村振兴中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或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②规范村级重大事项的决策程序,听民声、集民智、聚民力,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或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③增强决策的透明度,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营造了良好的乡村治理氛围,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④通过“四议两公开”实现了党的领导、发扬民主和依法办事的有机统一,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推动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