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北师大版《心理健康》八年级第15课和厌学说再见 教案
课题 第15课和厌学说再见 单元 第八单元 学科 心理健康 年级 八年级
学习 目标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意义,帮助他们树立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成就感和快乐,从而主动与厌学情绪告别。 认知目标 使学生了解厌学情绪产生的多种原因,掌握一些切实可行的调节方法,让他们明白学习是一个充满挑战与成长的过程。 行为目标 鼓励学生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自我管理能力,促使他们在实际学习中积极行动,提升学习动力。
重点 分析厌学情绪产生的原因,探讨并掌握有效的应对策略,让学生能够从认知上理解厌学情绪,从行动上找到解决办法。
难点 引导学生将所学的调节方法真正运用到实际学习中,克服学习中的困难,逐步建立起对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我要我的精彩》,同时展示充满活力的校园生活图片,如同学们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在操场上尽情奔跑、在舞台上自信表演等。 教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说道:“同学们,在这美好的青春岁月里,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我们可以尽情展现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梦想。然而,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和厌学说再见 —— 我要我的精彩》这节课,共同寻找摆脱厌学情绪的方法,让我们的青春在学习的舞台上绽放出最耀眼的光彩。” 结合自己实际回答 通过歌曲和图片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兴趣,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讲授新课 情境再现 请三位同学分别扮演小光、小林和老师,生动演绎 PPT 中的对话场景。小光边做作业边玩,表现出对学习的厌烦;小林认真完成作业,享受学习带来的成就感;老师则对小光的情况表示担忧。 小组讨论 教师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 小光为什么会产生厌学情绪? 你在学习中是否也有过类似的感受? 如果你是小光,你会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 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和引导,帮助学生从案例中认识到厌学情绪的表现和危害。 (三)原因探寻:揭开厌学面纱(15 分钟) 头脑风暴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或身边同学厌学的表现,如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拖拉、考试焦虑等。教师将学生提到的表现写在黑板上,形成一个 “厌学表现清单”。 归类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对 “厌学表现清单” 进行归类,分析这些表现背后的原因,如学习压力大、缺乏学习兴趣、家庭期望过高等。教师将原因分为 “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 等类别,并与学生一起探讨每类原因的具体表现和影响。 心灵感悟 教师展示一些因厌学而导致不良后果的案例,如学生成绩下降、人际关系紧张、心理出现问题等,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厌学情绪的危害。同时,教师也展示一些成功克服厌学情绪的案例,如学生通过调整心态、制定计划、寻求帮助等方法,重新找回学习的兴趣和动力,鼓励学生向他们学习。 (四)应对策略:开启精彩之旅(20 分钟) 锦囊妙计 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应对厌学情绪的方法,如: 兴趣激发法:培养对学习的兴趣,将学习与自己的爱好相结合,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 目标设定法: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将大目标分解为小目标,逐步实现,增强学习的成就感。 时间管理法: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避免过度劳累。 积极暗示法:每天对自己说一些鼓励的话,如 “我能行”“我一定可以学好”,增强自信心。 寻求帮助法: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及时向老师、家长或同学寻求帮助,不要独自承受。 小组合作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应对方法,设计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例如,选择 “兴趣激发法” 的小组,可以设计一个 “学习兴趣探索” 活动,通过参观科技馆、参加兴趣小组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体验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活动,如: “我是学习小能手” 挑战赛: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些学习任务,如背诵课文、解答数学题等,体验成功的喜悦。 “我的学习计划” 设计大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并在班级内展示和分享。 (五)行动规划:书写精彩篇章(10 分钟) 制定计划 教师发放 “我的学习行动计划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具体的学习计划。计划表包括以下内容: 短期目标:如一周内完成哪些学习任务,提高哪些学科的成绩。 长期目标:如一个月内养成哪些学习习惯,本学期取得什么样的学习成绩。 具体措施:为了实现目标,学生打算采取哪些具体的行动,如每天复习功课、参加课外辅导等。 监督机制:学生如何监督自己的学习计划执行情况,如请家长或同学监督,定期检查学习进度等。 分享交流 学生完成 “我的学习行动计划表” 后,教师组织学生在班级内分享和交流。每个学生都可以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的学习计划,听取其他同学的意见和建议。教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和鼓励,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学习计划。 承诺仪式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一个简单的承诺仪式,让学生在班级内大声说出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承诺,如 “我承诺,从今天开始,我要认真学习,积极进取,和厌学说再见,我要我的精彩!” 通过这种方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决心。 分组讨论 学生探究,并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并引导。 学生探究,并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并引导。 设计意图: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让学生亲身体验厌学情绪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头脑风暴和归类分析,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厌学情绪产生的原因,增强他们对厌学情绪的认识和警惕,为后续制定应对策略奠定基础。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应对方法、小组合作设计方案和实践体验活动,让学生掌握具体的应对策略,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制定学习计划、分享交流和承诺仪式,让学生将所学的应对策略转化为实际行动,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执行力,为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而努力。
课堂小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以下几点: 厌学情绪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我们不必为此感到羞愧或害怕,只要我们能够正确认识它,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就一定能够克服它。 学习是一个充满挑战与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只要我们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培养对学习的兴趣,就一定能够在学习的舞台上绽放出自己的光彩。 最后,教师鼓励学生:“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和厌学说再见,我要我的精彩!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你们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成为最好的自己!”
课后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实践体验等活动,学生能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如个别学生在分享自己的学习计划时不够积极,可能是因为缺乏自信心。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