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2025年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1.2 网络生活新空间八年级 上册 聚焦中考011.知道网络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2.知道网络是把双刃剑,辩证认识和对待网络的利与弊。3.能够辨析网络信息,对网络谣言说不,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了解在网络环境中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等合法权益。4.知道网络的利与弊,积极传播网络正能量。核心知识点02日常生活信息传递和交流社会进步民主政治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双刃剑学习、工作和生活个人隐私理性参与信息节食道德和法律为社会发展献言建策一、本课知识框架二、夯实重点1.网络如何丰富日常生活?★★(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2)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2.网络如何推动社会进步?★★(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3.网络有哪些消极影响?★(1)在网络时代,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3)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4.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1)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2)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要学会“信息节食”。(3)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4)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5.如何在网上传播正能量?★(1)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2)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三、知识点速填速记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 变得方便迅捷。2.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 ,促进了 。3.网络为 注入新的活力。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推动了传统行业 ,创造了 ,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4.网络促进 的进步。互联网丰富了 ,拓宽了 ,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地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对保障公民的 、 、 、 发挥着重要作用。信息传递和交流时空限制人际交往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新业态民主政治民主形式民主渠道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5.网络为 和 搭建新平台。6.我们要提高 ,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7. 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媒介素养文化传播科技创新考点攻坚03一、锤炼真题(2023·莱芜)“五一”假期,兰兰游览中山桥时了解到,许多外地游客是在网上看到“兰州美景美食”才慕名而来的。“互联网+旅游”让兰州众多景点成为“网红打卡地”,2023年,“五一”小长假全市累计接待游客464万人次,旅游收入超28亿元。以上材料表明,网络能( C )。A.丰富民主方式,拓宽民主渠道B.阻碍人际交往,打破时空限制C.促进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D.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精致兰州【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相关知识。题干谈经济角度,与政治角度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界限,故B说法错误;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故C符合题意;题干未谈到生态环境,故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二、易混易错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我们应该远离网络,避免受到伤害。( )改正: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我们要合理利用网络。2.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了新平台,所以我们可以任意在网上发表任何言论。( )改正: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3.网络无限,自由无界。( )改正:网络无限,自由有界。×××4.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是提高媒介素养。( )改正: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是恪守道德、遵守法律。5.青少年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少看不良信息。( )改正:青少年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不良信息。××靶向突破04一、选择题1.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小福梳理了峰会期间发布的部分数字成果:上述成果体现了( )。①网络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 ②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③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利有弊 ④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了平台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C2.(2024·聊城)净化网络生态。以下对“清朗·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专项行动的部分要求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推导不正确的是( B )。A.甲→①丙→①B.甲→②丁→②C.乙→③丁→③D.乙→④丙→④3.《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等文化节目一经播出便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观众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不仅体会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更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深深感到自豪。这表明(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创新中发展②网络有力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③网络有利于分享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④文化节目是获得文化知识的唯一途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A4.(2023·江苏南京)ChatGPT是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能够通过学习人类的语言来完成对话、撰写、翻译等任务。这种工具为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带来学术造假、数据泄露等风险。我们应( )。①亲近社会,远离人工智能②遵守法律,维护网络安全③一分为二,提高媒介素养④顺其自然,推动网络进步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C5.(2023·河源)下图警示我们要( )。A.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做到理性追星B.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慎重结交网友C.学会辨别网络信息,防范网络诈骗D.严格控制上网时间,合理使用手机C《明星“招聘”需警惕》6.(2022·齐齐哈尔)谣言止于智者,面对疑似“谣言”的网络信息,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①注意信息出处是否权威②及时关注官方的澄清信息③上网搜索信息中的关键词,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④马上转发到微信朋友圈,强烈遣责事件中的“违法者”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2024·大同)2024年4月,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23年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揭晓结果,550件讴歌新时代、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的网络精品脱颖而出,举办这样的活动旨在( D )。A.提高网络信息的传播速度B.打破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C.利用网络平台建言献策D.培育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8.(2022·鸡西)一旦在手机上查找某种商品,很快就会在手机其他应用软件里看见这类商品;刚刚用手机浏览了某个主题的新闻,很快手机软件里就会出现很多同类事件的内容。针对“大数据杀熟”“诱导沉迷”等互联网算法的不合理应用,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了约束“算法”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国家出台此项规定是为了(C)。①杜绝各种侵权行为 ②保护公民合法权益③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④规范互联网企业行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2024·秦皇岛)针对下表反映的情况,青少年应该( D )。青少年网络安全意识表现(部分)来源:《青少年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2024)》A.深入开展网络环境专项整治行动B.避免网络沉迷,学会“信息节食”C.利用网络结交新伙伴,拓展交往圈D.重视辨析网络信息,加强风险防范二、非选择题10.(2022·中山)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回答问题。针对漫画中主人公面临的疑惑,请给他提出正确的建议并说明理由。建议:不随便填写个人信息。理由: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在开放的网络世界里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②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保护自己的隐私。11.(2023·宁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2022年7月,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联合举行“清朗·2022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启动仪式。此次行动为期2个月,将聚焦未成年人使用频率高的短视频、直播、社交、学习类应用软件、网络游戏等平台,集中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涉及未成年人问题的乱象。乐乐所在班级的同学对此展开了讨论。小江:网络世界任我遨游,它让我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所以我是彻头彻尾的“网虫”。小婷:有了相关部门的保护,我们在网络交友时就可以什么都不怕了!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两位同学的观点。答案:①小江的观点错误。我们应理性参与网络生活,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能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②小婷的观点错误。相关部门对我们进行特殊保护,但我们也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不轻易接受陌生人的邀请;注意保密个人的家庭住址、经济状况、联系方式等;遇到问题时,要学会求助。将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时需要慎重;要学会在现实中与同伴交往;更要遵守法律、法规。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